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初探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relord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着重提出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处理好课题广度和深度的关系,物理教学目标设计的原则:教学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新教程 课堂教学 教学改革 探讨性教学 教学思想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对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学生在高中物理课程中学到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受到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训练、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的熏陶,对于他们提高科学素养、适应现代生活、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十分重要,所以对高中的物理教材、教学的改革不可忽视。
  
  一、新课程的学科知识结构体系没有多大变化,根据物理学发展增加了一些近代物理学的知识;教学要求有所降低,课堂教学重在深难度的把握
  
  下面以牛顿力学为例来说明:
  牛顿的力学体系以明确的思想观念、严密完整的体系结构,严格、定量可以操作的数学表述,形成一个以现象观察和实验研究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理论体系,使它在一定的范围内提示了事物运动的本质和规律,做出了定量的解释、推断和预言。
  在知识点上有所增加,比如惯性系、牛顿力学的使用范围、力矩的平衡、行星的运动、宇宙等,这些是为了加深对物理学的了解。从教学的角度看,仍然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不需要将各个知识点深化,如共点力的平衡和力矩的平衡的教学要求都是在理解的层面,只要求学生在学完共点力之后,知道物体的平衡有两种类型,在遇到问题时能从这两个角度去解决问题,这就达到了教学目的。
  
  二、新课程更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物理学的科学教法;重视教学的循序渐进;课堂教学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从理解概念、规律形成过程去讲解
  
  新课程偏向于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如动能定理的推导,万有引力定律的导出,改变了现行教材直接给出结论的做法,这样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比死记硬背概念、公式,会解习题更有效,并且,推导而来的公式及定理比硬背更容易记住和应用。
  新教材在知识内容安排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中,更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结构、起点的能力、认识水平,非常重视知识的梯度和台阶,强调由浅入深,强调知识和方法的逐渐渗透。新教材和新课程大纲就很好地克服了这个问题,教师在处理教材时,也要着重把握好新教材的循序渐进性,实现逐步渗透,达到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又懂得了由浅入深的方法。教师绝不能急于求成,追求一步到位,这样做往往会适得其反。
  
  三、新课程的编写理念更重视课题目标设置;强调课程目标转化为具体化,课堂教学就更要遵循全面性、系统性、层次性、科学性
  
  现行教材多注重知识点的学习,而新教材更强调全面性,其途径是将课程目标转化成具体的、可操作的课堂教学目标。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高中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在认知建构的过程中,促进思想体验,感受物理过程,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促进科学价值观的自然形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到,课程目标应贯穿和体现于教学目标之中,因此教学目标的内容和课程目标应该是一致的,具体可分为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科学价值观。一般包括自己、他人,对自然、对文化以及相互关系的情感、态度、价值判断和做事应具备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从科学角度讲也是一个系统。课堂教学目标不能孤立地就课时而设计课时目标,而是要从“高中物理课程目标→高中物理阶段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逐步具体化、上下贯通、相互联系。新教材大纲或课堂标准规定了高中物理课的总体目标。
  教学中每一节课都可能分为三个领域的教学目标,但是确定目标不可能面面俱到,要根据知识的重、难点,大纲的要求,弄清哪些是重点目标,哪些目标实现起来是比较困难的,从而确定出比较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达到课堂教学层次化。
  物理学科是一门科学的学科,要以学生为主体,要从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原有的基础出发,确定合适的教学。“最近发展趋势”能够使每一个学生在最大程度上充分地发展自己。教学目标的确定,如果仅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按照一个标准量到底,这样可能造成大部分学生失落。
  
  四、新课程编排了学科的课题探讨,课堂教学要结合课题探讨,教学中要确立教学结构性观念,倡导探讨性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以学科的课题探讨为载体,提出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探讨性学习,对大多数老师而言,虽陌生却不很神秘,这样更能激发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按照“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在教学设计时要采取多种的教学方式,使得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发生认知上的联系和碰撞,在教师的指引下,在对某一个问题的探究中相互交流、讨论,促进师生间的合作互动,促进每个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充分的发挥。
  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新课程在每一章之后还设置了许多问题,让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总结一条学习的主线,形成一个知识的网络,学生将其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中还要加以转化和整理。在新型教程中,要求教师对知识整理的方法和思路进行提示,让学生独立地或以小组式的方式协作完成,这样学生得到的知识是通过自己亲身总结和体会而来的,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更具体性和直接性。
  倡导探讨性的学习方式,对教师而言,首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更深刻地了解各个知识的具体形成过程和推导步骤。
  
  五、新课程更重视实验教学内容的实际性,课堂教学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机会,将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新课程适量增减了部分实验,调整了一些对实际生活更有用的实验仪器,让学生自己动手参与到实验中来。同时,新教程在选学材料和阅读材料中把物理知识和社会、技术联系起来的例子就更丰富了。
  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选学内容,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态度和情感,使学生的自主能力、自学能力得到增强,学生的创造性得到激发。这样以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去指导学生学习和探究,寻找理论和实际应用结合点,强化知识应用的意识。
  
  六、新课程更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但不仅停留在科学知识教育的层面,课堂教学中更要确立教学的主体性观念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鲜明地指出“应促进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说明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主体对学习客体的主动探索、不断变革,从而建构对客体意义理解的过程。学习是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过程,认知主体在获得新知识前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就构成了学生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这就是他能获得新知识的基础,当他遇到新情况时,会用这个认知结构和新情况发生联系,从而就认识和接受了新的知识。
  
  七、新课程更要求物理教师加强对课题内容的情感处理,达到以情生情、以情促知、知情共育的效果
  
  新课程的编写思想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富有情感地讲授课题内容,给学生以情感上的感染,使学生从情感中去接受认知信息,这就要求物理教师作到:
  1、要善于用情景来烘托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以增进课堂气氛。教师可配合教学内容,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创设某种教学氛围,以便学生更好地体验其中的情境,理解物理意义及实际应用。
  2、要善于用语言来表达教材中的情感。一般的教学比较重视语言的通俗易懂、简明扼要,做到准确、清晰。而在情感处理上,则要求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和感染力,有一定的幽默感,达到语言传神又传情,使得科学的讲授和语言的表达获得完美统一。
  3、要善于挖掘课题中的情感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把握重、难点,估计学生可能要出现的那些疑难问题,还要分析、扑捉课题中的各种思维感情,以便真正把握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
  总之,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作为联系课程与学生纽带的物理教师,应积极学习,探索实践新课程理念,加快课堂改革的力度,转变教学方法,把过去传统的传授式教学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物理学的科学素养,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建设:《新课程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目标设计原则》[J],2004.10
  2、邹兴华:《新课程目标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J],2005.3
  3、袁维新:《主题性教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4、《物理教师》[M],2005.3,2005.1[J]
  5、阿特·霍布森:《物理学》,《基本概念及方方面面的联系》,上海科技出版社,2001.[M]
  6、杨运洋:《新课程标准下物理教学应有两个“回归”》[J]2005.1
其他文献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规律的概括反映,是人认识活动的高级阶段。人通过思维大大扩展了认识领域,使人不但能够认识没有作用于感官的各种事物,而且能够从现实推测过去,预见未来。而“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习数学对思维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反之,思维品质的提高又能促进对数学及其他学科知识的理解。
期刊
当前各种教学模式大都强调:“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问题为线索,以创设相应的认识情境为手段开展教学过程,帮助学生自我建构知识。”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适宜的认知情境,能让学生经过“生疑——解疑——省悟”一波三折,让学生的主体智力得到参与,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的目的。下面笔者就如何创设情境,谈谈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作法。
期刊
解题是深化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规范的解题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思维水平。在学习过程中做一定量的练习题是必要的,但并非越多越好,题海战术只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弱化解题的作用。要克服题海战术,强化解题的作用,就必须加强解题的规范。  解题的规范包括审题规范、语言表达规范、答案规范及解题后的反思四个方面。    一、审题规范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是对题目进行分析、综合、寻求解
期刊
《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学科,是基础之基础,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引导学生细心观察    简单地说,观察就是看,就是通过我们的眼睛来认识事物,了解世界。不少诺贝尔奖获得者,就是细心观察、认真
期刊
知识经济的到来和信息时代的发展大大地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更加密切和频繁,也更加趋于互相依赖和互相依存。掌握一门外语是对21世纪公民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世界科技进步、国际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的必备条件。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英语教学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要求我们在总结经验教训的
期刊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将情感态度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反映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情感是影响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因素,作为英语教师,应不断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情感素质,从生命的内部去点燃学生对英语的求知欲望。本文将从个人经验出发,从五个方面来谈一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具体实施情感的渗透,培养和挖掘学生的“情商”。  【关键词】情感 情感教育    情感是影响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情感能激发学生
期刊
人们常说要有“学问”,这就说明学和问是不可分开的。在课堂教学中,提问始终是组织教学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它能够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发思维碰撞,引导思维方向,反馈学习情况,将学习活动引向深入,所以在教学中被普遍采用。因此,我在多年的教学中,经常向学生提问,以问引导学生探究新知,引导他们思考,引导他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使他们获得新知的目的,下面就“问”这一话题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感悟。   
期刊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认真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查的习惯。以及学生乐于课前准备、活于课堂探究、勇于课后延伸;及时复习和独立完成作业等习惯。”新课标还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综合学习方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那么怎样结合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期刊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关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部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我就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谈几点体会。    一、学生主体作用的涵义    学生的主体作用,简单地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他们
期刊
【摘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一年级(七年级)《数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8章“多边形”是很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一章,解构本章,不仅可以使我们深入思考本章的教学技巧,而且可以使我们感悟新课程理念的精微之处。  【关键词】多边形 教材 特点 问题    多边形这一章是在七年级(上)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基础上的几何部分的第二章,编排于《二元一次方程组》与《轴对称》之间。它的主要内容是三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