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六步”高效课堂模式探究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f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45分钟课堂教学,而是包含了课堂合作交流学习和前置性学习等。笔者通过多年摸索,总结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六步”教学法。
  一、前置性学习
  1.前置性学习内容:根据学科特点、文本特点、学生需要来定。
  2.前置性学习形式:预习提纲加练习题、导学案、教学案等。
  3.教师布置任务:①学生根据教师的导学内容完成课程预习;②学生通过预习,发现问题进行汇总,以便在课堂上交流研讨。
  二、问题研讨
  对学生在前置性学习任务中总结出来的问题,先在小组内合作交流,达成一般问题的解决,并形成学习成果统一展示;然后对有分歧的问题在班级内进行讨论交流,力争达成一致;最后汇总,列出问题清单,以备下个环节解决。
  1.问题研讨的目的:让学生通过合作、研讨、交流产生思维的碰撞,深入理解知识内涵,主动获取知识。
  2.研讨组织协调原则:无意义的问题不讨论,偏离主题的问题不阐述,没有依据的臆断不发表,过于高深的问题不讨论。
  3.教师在研讨环节的任务:①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和交流过程,中间适时引导,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②对学生的问题做好分类汇总,找到教学的重难点。③认真聆听,不随意打断学生的发言,并及时对学生给予评价和鼓励。
  三、合作解疑
  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提高表达能力、动手能力、组织分工合作能力;通过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到成就感,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学会借助集体力量解决问题。
  1.合作解疑的高效表现:①平等对话,效率更高;②学生参与度更高,没有拘束,思路更开阔;③以学生自己的理解来阐述问题,并以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更加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2.教师在合作解疑时的任务:正确引导学生在合作互助中学习,相互帮助、相互评价,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四、精讲解惑
  教师对经过学生充分讨论仍未解决的重难点问题进行详细解答。
  1.课堂精讲内容确认:①经过学生充分讨论,仍未达成共识;②参考课程标准和文本建构。
  2.精讲原则:①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训练为主线,讲练结合为方法;②把复杂、困难的问题巧妙转化成简单、易懂的问题。
  五、拓展延伸
  1.拓展的必要性:教师为学生创设处处是课堂的环境,拓展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引导学生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从而达到课堂的高效性。
  2.拓展的方法:①思想内容拓展;②技能应用拓展;③活动拓展。
  六、测评小结
  通过总结,学生回顾本節课学了哪些内容,把所学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回顾自己掌握了哪些解题方法,纳入自己的能力体系;对自己的自学过程进行反思,体会自学的愉悦,增强自学的信心。
  (责 编 清 风)
其他文献
《现代课程论》中明确指出:学力不是知识量的积累,而是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自主的学习活动,在学习主体的内部所形成的能力。  一、学生学力发展与教师教学方式的关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
《吕氏春秋》有言:“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学校必须想方设法促进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家校融合工作如何在学校管理中落到实处、做出新意,是我们面临的新挑战。  我校以家长学校为载体,创设多种形式的家校合作模式,借助家长会议、定期家访、学校网站、钉钉群、微信群等渠道,传播家庭教育知识,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形成教育合力,全面科学育人。  一、合作构筑同心圆,提升家庭教育力  
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这句话用在中小学生身上,似乎就不那么给力了,尤其是对那些基础比较薄弱的高中生。他们每天都要学习大量的新知识,常常感觉力不从心。  鉴于此,结合自己平时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和多年的工作经验,笔者在教学工作中尝试使用成功体验法,让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的信心。我主要是从“做中体验为主,评价跟进为辅”两个方面展开工作。  愿意体验愉快、成功是人的天性。那么,怎样让学生得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近年来,洛阳市涧西区东方第一小学以“让每个学生温暖成长”为办学宗旨,确立了建阳光校园、做阳光教师、育阳光学生的办学目标。学校着力从四个层面,打造有梯度的管理队伍,第一梯度——大智若愚的校长;第二梯度——共好共荣的核心管理层;第三梯度——各显其能的中层干部;第四梯度——专业引领的教研员队伍。  一、校长要做好自我管理  治人者先治己,正人者先正己。校长只有先管
作为一线教师,通过几年来对课堂实践的观察研究,我发现课堂教学需要回归到一个核心话题——以学生的念想教书。这是我校教师的课堂共识,也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下面从教学场域的三个着力点进行分析。  一、用师爱呵护学生的念想,创造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磁场  和谐的师生关系对课堂教学的效果、育人目标的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小A是个“问题学生”,从入学开始,时常与同学闹矛盾,欺负同
看到标题估计就有朋友会问:家校共育还有层次啊?家校共育的节奏又是什么?  作为教师,您在谈家校共育的时候,或者说在实施家校共育的时候,是不是以引导家长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为主要内容的?  如果是,那么这就是家校共育的第一个层次:家校共同教育孩子。在实施的过程中,大概会遇到两个问题。  1.道理给家长讲得清清楚楚,家长也听得认认真真,回去却不实施,或者有始无终。  2.还有的家长,你
项目式教学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简单来说,就是教师创建一个有意义的学习项目,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自主学习和主动解决问题,同时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尝试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在小学人工智能课程中应用项目式教学,能够帮助学生亲身经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的实施及最终评价等全过程,使学生通过项目学习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尝试设计和开发人工智能作品
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  早在2011年,教育部就发布了《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书法进课堂势在必行,然而在一些学校,书法教育却举步维艰,其中师资匮乏这一问题尤为突出。  以笔者所在的获嘉县冯庄镇为例,全镇13所中小学校没有一个书法专业教师,去哪儿找专业的书法教师、怎样上好书法课成了摆在学校面前的难题。为了尽快有效解决师资缺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