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导图,又称之为心智导图,是呈现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的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有效,能充分利用阅读、记忆、思维的规律,帮助人们开启大脑的无限潜能,尤其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效果极佳。思维导图的直观性将学生倍感索然无味的文言文转化为图像形态,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给文言文教学注入了一股活水,真正的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思维导图 文言文教学 语法思维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8)35-0009-01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教学工作中,也有一句行话是:教无定法,重在得法。的确,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等教学方式早已落伍,取而代之的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思想。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教育领域也在不断革新,教学形式的多样性与教育理念的转变,为今天的教学工作提供了便捷,使之愈加高效。思维导图与教学的有机结合便应运而生。
1.思维导图在文言文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思维导图,是近年来在教学中被广泛应用的一种辅助手段。与其说是教学手段,还不如称之为行之有效的思维开发工具,亦或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一种策略。思维导图,又称之为心智导图。是呈现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的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有效,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它充分利用阅读、记忆、思维的规律,帮助人们开启大腦的无限潜能,尤其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效果极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已逐渐成为一个重点。伴随课改的不断深入,传统文化、国学知识的被关注及课标规定的些许变化,可以看出,文言文在教学中的分量也在逐年增加,文言文教学不可小觑。在文言文教学中,语法思维的培养是一个关键,是促进学生进入文言文学习并进行识记与理解的催化剂。因此,要提高初中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除了让他们进行大量的阅读外,语法思维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思维导图的运用可谓是适机逢时。
2.思维导图在文言文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
文言文产生的时代距离今天相对久远,而现代汉语经过语言的发展与流变,已经与古代汉语大相径庭,这就给当代学生的学习带来了重重困难。然而基于语言内在的思维规律,利用思维导图疏导学生思维,分析文言语法,对于学习文言文仍是大有裨益的。
(1)找准文言文教学与思维导图运用的切合点。语法是音义结合的各结构单位之间的组织规则的汇集。它包括词的构形,构词规则和组词成句的规则。盖一座大楼,光有砖瓦和预制板是不够的,还要用各种方法,按照一定的设计和规则,把它们粘连成形。如果把词汇比作砖瓦、预制板,那么语法就是把它们粘在一起的规则。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往往是指使用这种语言的人必须遵守的习惯。当然,文言文语法多指古人(姑且称之)早期书面表达所遵循的一种语言习惯,这种语言习惯,也体现了一种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
(2)思维导图在文言文教学中运用的可操作性。初中文言文教学仍然以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为重点,以对课文脉络的把握及课文内容的理解为难点。此外,把对文言文主题思想(古人的思想境界)的领悟作为教学拓展和延伸,并以此对学生实施思想品德教育。下面就简单探讨思维导图在文言文教学,尤其是文言知识归纳中的具体运用。第一,帮助学生建立脉络清晰的文言知识框架体系。第二,指导学生在预习中完成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特殊句式等五个方面的学习任务。第三,辅导学生梳理文章脉络,绘制思维导图。
(3)梳理文章脉络,绘制并运用思维导图的步骤如下:第一步,反复阅读,理清文章脉络,划出关键词。第二步,划分段落层次,理清结构。第三步,在大脑中构图并绘制到书面上。第四步,在把握文章脉络的基础上,快速记忆。第五步,在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达到取长补短,集思广益,以帮促学的效果。
由此看来,若能绘制并运用思维导图,便能以简驭繁,明了思路,识记背诵便轻而易举了。越是抽象的内容,越需要转换成生动形象的图片信息,其中联想和想象是大脑高效记忆的法宝,能迅速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3.思维导图在文言文教学中运用的实效性
初中文言文教学应该以阅读识记为基础,以理解为重点,因而课堂教学的重心也应放在对文言文的理解上。思维导图的直观性将学生倍感索然无味的文言文转化为图像形态,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教学实践中,一线教师普遍反映运用思维导图效果良好,尤其是文史类学科效果更佳。本人也深有感触,思维导图的运用在文言文教学中颇具实效性。
总之,思维导图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紧跟时代步伐,顺应课改之春潮,颇有必要性;同时又打破传统文言文教学“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形式,给文言文教学注入了一股活水,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起来;而且思维导图的广泛运用为教育教学改革另辟蹊径,其实效性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思维导图必将引领教师和学生在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内发掘自身潜能,寓教于乐,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也定会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扬帆远航。
参考文献
[1]林文仁.思维导图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中学课程辅(教师通讯),2017(20).
[2]陈宏保.基于思维导图的语文教学探索[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3(09).
思维导图 文言文教学 语法思维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8)35-0009-01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教学工作中,也有一句行话是:教无定法,重在得法。的确,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等教学方式早已落伍,取而代之的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思想。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教育领域也在不断革新,教学形式的多样性与教育理念的转变,为今天的教学工作提供了便捷,使之愈加高效。思维导图与教学的有机结合便应运而生。
1.思维导图在文言文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思维导图,是近年来在教学中被广泛应用的一种辅助手段。与其说是教学手段,还不如称之为行之有效的思维开发工具,亦或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一种策略。思维导图,又称之为心智导图。是呈现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的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有效,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它充分利用阅读、记忆、思维的规律,帮助人们开启大腦的无限潜能,尤其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效果极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已逐渐成为一个重点。伴随课改的不断深入,传统文化、国学知识的被关注及课标规定的些许变化,可以看出,文言文在教学中的分量也在逐年增加,文言文教学不可小觑。在文言文教学中,语法思维的培养是一个关键,是促进学生进入文言文学习并进行识记与理解的催化剂。因此,要提高初中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除了让他们进行大量的阅读外,语法思维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思维导图的运用可谓是适机逢时。
2.思维导图在文言文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
文言文产生的时代距离今天相对久远,而现代汉语经过语言的发展与流变,已经与古代汉语大相径庭,这就给当代学生的学习带来了重重困难。然而基于语言内在的思维规律,利用思维导图疏导学生思维,分析文言语法,对于学习文言文仍是大有裨益的。
(1)找准文言文教学与思维导图运用的切合点。语法是音义结合的各结构单位之间的组织规则的汇集。它包括词的构形,构词规则和组词成句的规则。盖一座大楼,光有砖瓦和预制板是不够的,还要用各种方法,按照一定的设计和规则,把它们粘连成形。如果把词汇比作砖瓦、预制板,那么语法就是把它们粘在一起的规则。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往往是指使用这种语言的人必须遵守的习惯。当然,文言文语法多指古人(姑且称之)早期书面表达所遵循的一种语言习惯,这种语言习惯,也体现了一种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
(2)思维导图在文言文教学中运用的可操作性。初中文言文教学仍然以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为重点,以对课文脉络的把握及课文内容的理解为难点。此外,把对文言文主题思想(古人的思想境界)的领悟作为教学拓展和延伸,并以此对学生实施思想品德教育。下面就简单探讨思维导图在文言文教学,尤其是文言知识归纳中的具体运用。第一,帮助学生建立脉络清晰的文言知识框架体系。第二,指导学生在预习中完成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特殊句式等五个方面的学习任务。第三,辅导学生梳理文章脉络,绘制思维导图。
(3)梳理文章脉络,绘制并运用思维导图的步骤如下:第一步,反复阅读,理清文章脉络,划出关键词。第二步,划分段落层次,理清结构。第三步,在大脑中构图并绘制到书面上。第四步,在把握文章脉络的基础上,快速记忆。第五步,在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达到取长补短,集思广益,以帮促学的效果。
由此看来,若能绘制并运用思维导图,便能以简驭繁,明了思路,识记背诵便轻而易举了。越是抽象的内容,越需要转换成生动形象的图片信息,其中联想和想象是大脑高效记忆的法宝,能迅速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3.思维导图在文言文教学中运用的实效性
初中文言文教学应该以阅读识记为基础,以理解为重点,因而课堂教学的重心也应放在对文言文的理解上。思维导图的直观性将学生倍感索然无味的文言文转化为图像形态,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教学实践中,一线教师普遍反映运用思维导图效果良好,尤其是文史类学科效果更佳。本人也深有感触,思维导图的运用在文言文教学中颇具实效性。
总之,思维导图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紧跟时代步伐,顺应课改之春潮,颇有必要性;同时又打破传统文言文教学“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形式,给文言文教学注入了一股活水,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起来;而且思维导图的广泛运用为教育教学改革另辟蹊径,其实效性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思维导图必将引领教师和学生在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内发掘自身潜能,寓教于乐,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也定会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扬帆远航。
参考文献
[1]林文仁.思维导图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中学课程辅(教师通讯),2017(20).
[2]陈宏保.基于思维导图的语文教学探索[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