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之逸格”与“笔简形具”

来源 :名作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益州名画录》是一部重要的画论著作,在中国画论史上有其独特的地位。这不仅在于其对五代及宋初成都画家的记载与品评,也不仅在于对朱景玄等以“神、妙、能、逸”四格评画的品级翻转,更在于其对“逸、神、妙、能”四格的理论界说及深远影响。该书提出的“笔简形具”,也是一个具有美学贡献的命题。
  先说作者黃休复的情况,这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益州名画录》的价值所在。黄休复,字归本,李畋序中称之为“江夏黄氏”,“江夏”可能是郡望。北宋初年人,久居成都。“益州”的州治也即成都。黄休复与当时四川文人李畋、张及、任蚧及画家孙知微、童仁寿等为友,相与谈艺。黄氏多蓄书画,所居自号“茅亭”,有《茅亭客话》十卷行世。
  五代战乱不休,蜀地则相对安宁,而文人画家,多聚于蜀,故广有画迹。唐五代时期,蜀地社会秩序相对安定,割据者遂大建宫殿庙宇,且以“翰林待诏”等官职网罗画家,各地文人画家闻之而来。壁画兴盛于成都。据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美术论著丛刊”本《益州名画记》的“简介”说:“随着唐玄宗人川的画家卢楞伽。就曾参加最宏大的寺庙——成都大圣慈寺的制作;公元881年黄巢起义,随着唐僖宗人川的画家孙位、滕昌祐,就曾参加应天寺、昭觉寺、大圣慈寺文殊阁等的壁画制作。唐中叶以后,四川!成都便逐渐成为文化中心之一。长安盛期的绘画,尤其是寺庙壁画风格,也得见于四川。宋朝创立之初,四川哋区的画家黄筌父子、石恪、高从遇父子等和江南地区的董源、徐熙父子等,都集中到汴梁,加上中原地区原有的唐代艺术传统,便为宋代绘画的发展准备了良好条件。”这里介绍了唐五代到宋初成都的文化环境和画坛盛况,尤其是在成都壁画兴盛的原因。因此,宋代画论家邓椿在画论名著《画继》中称:“蜀虽僻远,而画手独多于四方。”这与当时四川的政治、经济情况是分不开的。
  宋太宗淳化五年(994),王小波、李顺起义攻下成都,壁画在战火中受损严重。黄休复“心郁久之”,故而写下了这部《益州名画录》,将曾经目睹的壁画记载下来,并加以品评。《益州名画录》(又名《成都名画记》)所评画家计58人,都是蜀中画家,而且所记都是壁画,题材基本上是人物、佛像或鬼神。李畋序中说:“盖益都多名画,富视他郡。谓唐二帝播越及诸侯作镇之秋,是时画艺之杰者,游从而来,故其标格楷模,无处不有。圣朝伐蜀之曰,若升堂邑,彼廨宇寺观前辈名画,纤悉无圮者,迨淳化甲午岁,盜发二川,焚劫略尽,则墙壁之绘,甚于剥庐。家秘之宝,散如决水,今可观者十二三焉。噫,好事者为之几郁矣。黄氏心郁久之。又能笔之书,存录之也。故自李唐乾元初至皇宋乾德岁,其间图画之尤精,取其目所击者五十八人,品以四格,离为三卷,命曰《益州名画录》。”李畋作为黄氏的好友,所言很能切实说明《益州名画录》的缘起。黄休复恰是有感于这些名家壁画的剥落损坏,心中郁结,故以此书录存之。
  对于这些蜀中画家,黄休复以“四品”评之。四品者,“逸、神、妙、能”也。此与前述之朱景玄《唐朝名画录》之“四品”略同,但次序却来了一个“大翻转”。《唐朝名画录》的次序是“神、妙、能、逸”,而《益州名画录》,则是“逸、神、妙、能”。这一翻转,可是绘画品评标准的大变迁。当然,朱氏虽是将“逸”置于最后,其实,对“逸”不做上、中、下三等之分,与“神、妙、能”三品处理之不同,已“预留”了伏笔。乃如其序中所说:“其格外有不拘常法,又有逸品,以表其优劣也。”(读者朋友倘有兴趣,可与“中国古代画论名著评析”系列之十、十一对看。)以“逸”置首,次之以其他三品,其于中国绘画发展绝非小事!余绍宋先生(越园)指出:“是编所录凡五十八人,分逸、神、妙、能四品,与朱景玄《唐朝名画录》略同,而逸、神两种俱不分等,逸品只取一人,神品取二人,亦云审慎矣。书画品目,自谢赫以来,因革损益,不外此四端,然此四品界说,以前诸书俱未言及,至此编卷首始为论定,此后亦更无异议矣。”指出黄氏的“四品”与朱景玄的不同,而且论述了四品界说的重要地位,值得我们认真领会。
  关于黄休复的“四品”,以“逸”为其他三品之上,尤其是跃居“神”品之上,不能不说这是中国画论史和美学史上的一次大的变革。在唐人的审美观念中,“神”是具有最高审美价值的。杜甫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说诗的出神入化;“书贵瘦硬方通神”,说的是书法艺术的炉火纯青。唐代的张怀瑾作《画断》和《书断》,以“神、妙、能”三个品级论画、论书。李嗣真作《书品》,以李斯等为“逸品”。朱景玄合两家之说,定为四品,以之为画品。而朱氏仍是以“神、妙、能、逸”为序。前三品又各分上、中、下。“神品上”是最高品级,仅列吴道子一位画家,可见在朱氏的评画谱系中,吴道子地位的至高无上。黄休复所评都是蜀中画家,与朱景玄相比,还是有地域的局限性的。其设四格,则是“逸、神、妙、能”,“妙格”“能格”之内又分上、中、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益州名画录》说:“所记凡五十八人,起唐乾元,迄宁乾德,品以四格:曰逸,曰神,曰妙,曰能。其四格之目,虽因唐朱景玄之旧,而景玄置逸品于三品外,示三品不能伍。休复此书又跻逸品于三品之上,明三品不能先。其次第又复小殊。逸格凡一人,神格凡二人,妙格上品凡七人,中品凡十人,下品凡十一人,而写真二十二处,无姓名者附焉。能格上品凡十五人,中品凡五人,下品凡七人,而有画无名、有名无画者附焉。”说明了黄休复四品评画的基本情况。而将“逸格”置于最高档次,则是北宋文人画意识抬头的一个信号。
  以前的以品論画,没有理论界说,而黄休复对“逸、神、妙、能”四格,都有明确的理论界说,这在画论史上,也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同时,也说明了黄氏突出“逸格”的理论自觉。先看关于“逸格”的界说:
  画之逸格,最难其俦。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笔简形具,得之自然。莫可楷模,由于意表.故目之曰逸格尔。
  在黄休复的评画谱系中,“逸格”居于最高的地位,这个界说也是开篇之处就明确揭载的。在古代画论中,以“逸品”“逸格”论画者大有人在,但像黄氏这样郑重其事地进行理论界说者还是首次。这个界说至少包括了这样几层意思:一是“逸格”是一种至高的品级,难于匹敌,所谓“最难其俦”是也。俦者,同类也,伴侣也。二是脱略规矩方圓,超越一般的艺术表现程式,进入一种审美创造上的自由天地。三是鄙薄彩绘精研,主张用笔简率,却又显得神完气足。四是得之自然,无可仿效。这几层意思,是“逸格”的基本内涵,在以后的关于“逸格”“逸品”的有关论述中,也都由此出发。“逸”也包含了文人画的倾向。如超越规矩的“墨戏”,即米芾、米友仁的“云山墨戏”,就是超越一般性的绘画法度的。宋代画论家邓椿评米友仁的墨戏画:“天机超越,不事绳墨。”(邓椿:《画继》卷三)“鄙薄彩绘精研”就是不走工笔重彩的路数,而是“以水墨为上”。《唐朝名画录》中作为“逸”的代表人物王墨,本名非,“墨”就因其以泼墨为法而得其名。“笔简形具”亦是文人画的主要特征之一。这个观念也是黄休复最早提出来的。当然,笔墨尚简在中国画的发展中也是有一个逐步的过程的。如伍蠡甫先生所说:“试观北宋董源、巨然、范宽之作,以及现存的荆浩、关同、李成的山水摹本,或咫尺重深而笔墨谨密,或实处求工而形势迫塞,并不要求以少胜多,集中表现画家的感受、情思、意境。前文提到的南宋马远,始将结构简化为‘一角’,所谓‘一角’虽略含贬义,但简约的风格终于形成,为山水画开创新貌。”宋元文人画即以尚简为重要特色。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中记载山水画家许道宁由谨细变而为“简快”:“许道宁,长安人,工画山水,学李光丞。始尚矜谨,老年唯以笔画简快为己任。故峰峦峭拔,林木劲硬,别成一家体。故张文懿赠诗曰:‘李成谢世范宽死,唯有长安许道宁。’非过言也。”元代诗人兼大画家倪瓒(云林)师法董源、荆浩,而笔墨渐趋简率,他自称:“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多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盛,枝之斜与直哉。”这里所说的“逸气”“逸笔”,都有简率之风。“笔简”并不意味着对象的缺失,恰恰能够更为丰富地表现出绘画的造型。正如诗歌艺术中所讲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言有尽而意无穷”(严羽:《沧浪诗话》),绘画笔墨的简率,却可以形成更为深远的审美空间。“形具”,应该在这种意义上理解。宗白华先生说:“中国山水画趋向简淡,然而简淡中包具无穷境界。”也指此种情形。   “笔简形具”是一个尤为具有理论价值的命题。笔墨“尚简”,是文人画的重要特征,也是“逸格”的标志,但这个“简”并非简率、简易,而是以从简的笔墨突出意境。这里要说一下“形具”。这个“形具”还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意境,我以为在绘画艺术中具有特殊的内涵。诗歌创作讲究“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绘画艺术讲究“计白当黑”“计虚当实”,这是中国美学的特征,也是文论界、美学界的常识;但“笔简形具”并不能仅以此得到充分说明。换言之,中国古代画论中的“形”,还没有引起我们在理论上的认真解读与高度重视。从宗炳所说的“以形写形”、谢赫所说的“应物象形”,到黄休复所说的“笔简形具”,有内在的发展线索。这个“形”,当然不是呈现在笔墨之内的画面上,而是通过笔墨勾勒而呈现在观赏者的审美知觉中。我们可以由此得知的是,观赏者以其自身的审美修养,通过对画面的欣赏,在自己的审美知觉中所获得的并非只是虚幻的意境,并非只是“韵外之致”,而首先是内在的构形。画家作画时有自己头脑中的构形,而欣赏者也因笔墨唤起自己头脑中的构形。这个构形,不仅在创作一方所必须,而且在欣赏一方也是不可或缺的。我们也可以说,在艺术欣赏或审美接受的环节,审美主体并非在接触作品之后便产生了意境,而是先有构形的环节在其中,然后才生成审美境界。法国的博丹内教授在谈视觉心理时指出:“形所暗示的东西比轮廓更多。形超越了对象单纯的界限,因而把该对象可占据的空间及其充实性视觉化了。什么是一个对象的内在特征?这些特征在表象中起什么作用?造型艺术中的形状是由表象空间所支撑的,表象就处于该空间之中。形从背景中呈现出来。当某个有意味的结构出现在某个区域,在其中有可能分出对象所占据的位置和桫占据的位置时,知觉便呈现出某种肯定和否定的意义结构。如果可以反过来组织起某种平衡,那么背景就可以变成形象。这种形象的动态论表明,一个形象是在它与其他的关系中组构起一个幻觉空间。”博丹內的论述,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明欣赏者的构形与意境的关系。“笔简形具”的理论意义,由此可见一斑。
  黄休复《益州名画录》中以“逸格”为最高,在其心目中,能称得上“逸格”的画家当然是凤毛鱗角。被列为“逸格”者只有孙位一人。现在我们看一下对孙位的评述:
  孙位者,东越人也。僖宗皇帝车驾在蜀,自京入蜀,号會稽山人.性情疏野,襟抱超然。虽好饮酒,未尝沈酩。禅僧道士,常与往还。豪贵相请,礼有少隄.纵赠千金,难留一笔。唯好事者时得其画焉。光启年,应天寺无智禅师请画山石两堵、龙水两堵。寺门东畔,画东方天王及部从两堵,昭觉寺休梦长老请画浮沤先生、松石墨竹一堵。仿润州高座寺张僧繇战胜一堵,两寺天王、部众、人鬼相杂,矛戟鼓吹,纵横驰突,交加戛击,欲有声响。鹰犬之类,皆三五笔而成。弓弦斧柄之属,并掇笔而描,如从绳而正矣。其有龙孥水汹,千状万态,势欲飞动。松石墨竹,笔精墨妙,雄壮气象,莫可记述。非天纵其能,情高格逸,其孰能与于此邪!悟达国师请于眉州福海院画行道天王、松石、龙水两堵,并见存。不知其后有何所遇,改名遇矣。
  这是对孙位(后改名孙遇)这位画家的全面记述。性情洒落,襟抱超然。而其所画壁画,超乎绘画法度,极具艺术感染力。《图画见闻志》中记载其“志行孤洁,情韵疏放,广明中避地人蜀,遂居成都。善画人物龙水松石墨竹,兼长天王鬼神,笔力狂怪,不以傅彩为功”。这里的记述,则尤为切合黄休复关于“逸格”的界说。“神格”居其次。黄休复的界说为:
  大凡画艺,应物象形,其天机迥高,思与神合。创意立体,妙合化权,非谓开厨已走,拔壁而飞。故目之曰神格尔.
  “神格”的艺术要求和审美价值也是非常高的。在黄休复之前的画品中,“神”处于最高的地位。关于画中“神品”,笔者在“古代画论名著评析之十”中已有较为充分的评述,这里不拟重复,读者自可参阅。“应物象形”本是谢赫《古画品录》中提出的“绘画六法”之一,要求画家所描绘的对象,要符合对象的形体特征。“存形”是绘画的基本功能。陆机曾言:“丹青之兴,比雅颂之述作,美大业之馨香。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历代名画记》卷一《叙画之源流》)文字不能表现的可视形象,绘画可以承担这个功能,绘画的本体特征便在于可视形象。关于“应物象形”,笔者在“古代画论名著评析之四”中也有较为充分的阐述。这里要说的还在于,“应物象形”并不仅仅是单纯地摹仿对象形象,而是要在与对象物的应感晤对中擷取具有特征性的形象。这一点,可从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的赞语中得到启发:“赞曰:山沓水匝,树杂云合。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春曰迟迟,秋风飒飒。情往似赠,兴来如答。”从这里我们可以悟到“应物象形”并不是刻板地描摹对象的外形,而是要在应感中领悟其形象特征。从这个意义上看,也许荆浩的“度象取真”,把这个意思更为明显地道出。如葛路先生所指出的那样:“荆浩给画下的定义:‘画者,画也。’是‘应物象形’理论的补充和发展。绘画的形象不仅来源于外界的物象,而且要‘度其象而取其真’,达到‘气质俱盛’,即神形并茂。”“神格”(“神品”)作为唐代最为推崇的审美价值形态,其最为明显的一点,便是形神兼备。这在后面谈到,现在来看“天机迥高,思与神合”。
  “天机”在中国艺术理论中是一个意味十足的范畴,在画论中也多有呈现,它关乎着“神格”的内涵。可以认为,“天机”是一个具有浓厚的民族美学色彩的艺术理论范畴,形象而深刻地道出了艺术创作发生的特殊机理。周积寅先生主编的《中国画论大辞典》中有“天机”的词条,如是解说:“1.北宋苏轼《书李伯时山庄图后》:‘醉中不以鼻饮,梦中不以趾捉,天机之所合,不强而自记也。’谓天赋之灵性。2.明代练安《金川玉屑集》:‘画之为艺世之专门名家者,多能曲尽其形似,而至其意态情性之所聚,天机之所寓,悠然不可探索者,非雅士胜工,超然有见尘俗之外者,莫之能至。’谓指天的机密,造物者的奥妙。””周先生的这部《画论大辞典》,以“天机”作为中国绘画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这对画论史和美学史的发展,都是一个推动,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但这个词条对“天机”的阐释,停留在个别材料上,缺少普遍性的理论抽象,所以显得“含金量”不足。笔者借本文以申之。“天机”最早出现在《庄子》的《大宗师》篇,其云:“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这是“天机”在典籍中的首次出现。“耆欲”就是“嗜欲”。嗜欲越深,天机越浅。关于“天机”的解释,陈鼓应云:“天機:自然之生机(陈启天说),当指天然的根器。”这是“天机”的原初含义,并非是作为文艺创作的术语提出的。而到陆机《文赋》中,“天机”就全然是文艺创作的概念了,其中说:“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藏若影灭,行犹响起。方天机之骏利,夫何纷而不理?”陆机对创作中的灵感思维做了客观的描述,而且正面触及艺术创作灵感思维的一些重要特征,如突发性、偶然性和创造性等。“天机”到唐宋以还的诗画创作中屡见不鲜,如邵雍《闲吟》诗:“忽忽闲拈笔,时时乐性灵。何尝无对景,未始变忘情。句会飘然得,诗因偶尔成。天机难状处,一点自分明。”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都是讲诗的灵感状态。宋元时期画论中以“天机”之有无作为评价标准者尤多。著名画论家韩拙的《山水纯全集》,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四的董迪《广川画跋》等,都以“天机”作为评画的尺度。金元时期其他诗人或艺术家如刘从益、王恽、许有壬等也都持“天机”论画。(韩拙和董迪后面的文章都会论及。)如刘从益题苏轼、顾龙眠合画云:“天机本自足,人事或相须。东坡画三昧,乃与龙眠俱。”(《题苏李合画渊明濯足图》,见《中州集》卷六)王恽评赵令穰画:“大年(令穰字大年)分天潢之秀,驰誉丹青。当其琐窗春明,绣阁香静,以倒晕连眉之妩,写荒寒平远之思。非天机所到,未易得企及。”明清时期的艺术评论,以“天机”论诗画者更为普遍,也更有理论深度,如谢榛、徐渭、吴雷发、刘熙载等。“天机”所指,并不仅止于一般意义上的创作灵感,而是指创造出最佳、最独特的作品的契机。论者谈到“天机”,都是指那些被人们视为出神入化的奇妙佳构。而臻于“神品”的画作,则应该是有“开厨已走,拔壁而飞”的生动艺术形象。
  “妙格”与“能格”,与朱景玄《唐朝名画录》中的含义无大差別,然也有界说:
  画之于人,各有本性。笔精墨妙,不知所然。若投刃于解牛,类运斤于斫鼻。自心付手,曲尽玄微。故目之曰妙格尔。
  黄休复借用了庄子“庖丁解牛”和“运斤成风”的寓言,说明了“妙格”的性质,主要是“技进乎道”的境界。“妙格”也是达到了“不知所然”的玄妙境界,但却是在高度熟练的基础上形成的。彭兴林先生的阐述颇能得“妙格”的性质,他认为:“妙也是画家进行艺术创作时所达到的一种高超的境界,但与神格‘天人合一’的境界不同,妙是技艺在高度熟练之后而达到质变的结果,与庄子的‘庖丁解牛’和‘运斤成风’所阐述的道理类似,是作画者进‘技’于‘道’的表现。所谓‘笔精墨妙,不知所然’,就是说明技艺的锻炼和积累,而在达到质变后就能超越‘笔墨’的技术层面,达到‘自心付手,曲尽玄微’的道的境界。”而关于“能格”,黄休复有界说:
  画有性周动植,学侔天功。乃至结岳融川,潜鳞翔羽,形象生动者,故目之为能格尔。
  能进入“名画录”视野的,当然也是相当不错的作品,但与“逸、神、妙”三格相比,“能格”更多的是拘泥于形似,虽也达到了“形象生动”的程度,却是缺少了画家作为审美主体的灵性的。而“能格”还是细致入微地呈现了对象的形象特征。
  黄休复的《益州名画录》在画论史上有独特的地位和贡献。乃如王世襄先生对《益州名画录》的评价:“取一时一地之画家而品评之,当以是书为创举也。”而是书对“逸格”的大力推崇,标为最高,在很大程度上导引了文人画的审美意识。同时,黄休复对于四格的界说,在画论的理论建树方面,也是开其首端的。
其他文献
2019年11月27日至29日,湖北文艺评论家协会在武汉举办了“当代湖北文艺理论批评与实践座谈会”,我有幸参加了这个会并做了主题发言。在这个会上,我第一次见到寿登耄耋的古远清先生。他端坐在我斜对面,面庞红润,目光炯炯,双眉紧蹙,神情焦灼。挨着他的由左往右依次是张玉能、陈美兰、王先霈、於可训等老先生。对于这些老先生的著作及重要文艺理论批评思想和观点,如我等晚生后学肯定是当作教科书来拜读和学习的。至于
期刊
摘要:《眼中》写于金亡之后,诗歌选择了下层、上层两种视角,既看到百姓的苦难和士人的沦落,又看到有人依附蒙古、追求富贵或乘乱而起、割据一方的乱象。时事的纷乱也让他这位本想有为于世的人寒心,想到要早作归计。《山居杂诗》作于嵩山时期。山居环境和山村生活,使诗人在对自然景、自然物的感受中,获得了外在景物与内在心境的一致。《范宽秦川图》是一首题画诗,诗人采用歌行体的形式,由画中秦川到画外秦川,由所见到所思,
期刊
我认识古远清是在20世纪80年代,那是一个思想解放、充满理想与激情的年代。1984年我和他一同出席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兰州年会。当时的他,还远没有后来的知名度,我在学界也是初出茅庐。我们俩年龄相仿,他比我大一些,都是大学刚毕业就遭遇了十年蹉跎岁月,新时期思想解放潮流给我们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我们愿意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为文学做些事情。他是广东人,长期在武汉学习与工作,操一口带着湖北味的普通话,虽不标准,但
期刊
在深圳文坛,王国猛是近年来崭露头角的一位文学新星,是一位颇具古典情怀与文史笔意的学者型作家。他曾是古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系统地进行过中国古典文学的学术训练,也是一位创意写作的博士。难能可贵的是,他早年从事的是地质科学研究,尤其着力于岩浆岩研究,探索地球内部的深层奥秘,领略世界屋脊雄伟壮观的自然景观。这样一种难得的与大自然的亲密拥抱,可谓“河山满视野,天地入胸怀”。这使王国猛培养了一种胸有丘壑的云水
期刊
严歌苓,1959年1月生于上海。1986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同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代表作有《扶桑》《人寰》《白蛇》《少女小渔》《第九个寡妇》《小姨多鹤》《金陵十三钗》《穗子物语》《陆犯焉识》等。1989年出国留学,就读于芝加哥哥伦比亚艺术学院,获文学创作艺术硕士学位。自1990年陆续在海外发表了近百篇文学作品,曾获中国台湾和香港十项文学奖,在大陆也获得多项文学奖。小说被译为英、法、荷、意、德、日
期刊
摘要:没有《史记》,上古史的许多内容无法研究,无法下笔。但是,如果不加鉴别地使用《史记》,甚至迷信《史记入也会走入误区。顾立雅《孔子与中国之道》认为,《史记》作者把真正想要表达的观点和思想隐藏在历史叙事中,并不惜编造和歪曲史实。以《孔子世家》为例,《孔子与中国之道》提供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值得研究者加以了解。  关键词:顾立雅《史记》批判  所有研究上古史和先秦思想史的学者及其著述,无不关注《史记
期刊
摘要:元好问处于医学大发展的金元时期,与李呆等名医有深交。经历亲人病逝、壬辰灾疫和自身疾病等变故,元好问逐渐重视医学,认为医是“大事”“难事”。他强调医者以仁爱为本,注重医德,提倡“不以医为治生之具”、廉洁行医卖药,赞赏不图回报医治贫者的善举,肯定积极参与抗疫救灾的官员与文人。元好问还认识到疾病与社会问题的关联,由治病引申出对治理世道人心的关注。  关键词:元好问  金元医学  李杲  元好问不是
期刊
摘要:本文认为,朱自清的《背影》揭示的是爱的玄机,那就是当我们不需要的爱被强加到我们身上时,我们对于爱是无感的;而人的“脆弱”的一面,是触动“爱”的扳机。“背影”其实是指父亲的强势家长作风之外的另一面(背面)——父亲脆弱的一面,温情的一面。  关键词:朱自清《背影》脆弱 温情  作为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名篇,朱自清的《背影》所写的“父子之情”这一内容表面看去似乎并不复杂,但就现有的解读来看,无论是
期刊
年初,一篇学生写老师的旧文被人翻出,引起争议,成为一个事件,期刊、作者和传主一时陷入舆论风波。作为期刊编辑,面对“此情此景”,比一般网友想得更多。我首先想到的是近年来我们也开始刊登的人物类稿件,尤其是从去年开始设立的“精神肖像”栏目,经常有学生写老师(这里的老师当然是名师)的文章被刊出。此类文章,我私下叫作“名师鉴赏”。由于传主是人文领域某方面的知名学者,作者是其亲自指导过的学生,因此这样的文章较
期刊
遗嘱与定论  鲁迅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西文化碰撞、古今文化争论时期,文化观念经历了从激烈到平和的变化过程。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鲁迅给人的印象,大多来自他在《狂人日记》中对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吃人”本质的揭露和“救救孩子”的呐喊,以及劝告青年“少读或不读中国书”的愤激之言。这些青年、中年时期的文化态度,自有其社会背景、时代氛围和具体语境,需要详细分析。实际上,他的文化观念和实践是曲折复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