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考现代散文阅读鉴赏课的教学中,我紧紧抓住“虚”与“实”这一对关系,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的写作技巧,由此入手读懂文本,把握内容要点;同时指导学生掌握“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的解题技巧,理清答题要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下面就最近两年部分高考现代散文阅读题从文本中的“虚”与“实”、解题中的“虚”与“实”两个方面进行解构。
一、高考现代散文阅读文本中的“虚”与“实”
全国各地高考卷中所选的现代文学性散文总体都有“避虚就实”“以实为主”的特征,但在具体的行文中,又有“化虚为实”、“虚实相生”、“由实入虚”、“明实暗虚”等不同的侧重,下面以2007年全国各地高考卷中的部分散文为例加以说明。
(一)化虚为实
所谓“化虚为实”,是指将“虚”的精神性的内涵用“实”的物质性的载体加以表现的技法。这种技法充分体现了文学性散文形象思维的特质,可以让读者凭借可以感知的“实境”去体味文章深邃的意蕴。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两种写法。
1.用实在的物象与细节来说明抽象的精神
例如辽宁卷的《炉火》,臧克家先生把自己对生命的独特感悟寄寓在“炉火”当中,通过一系列生活细节把他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层层深入地表达出来。文中没有一句话说他热爱生活,他只写他如何热爱“炉火”。作者化虚为实,用亲切可感形象生动的细节表现出炉火对作者的特殊意义,并使全文的情感由“感伤”转为“感动”,并进一步转为“感奋”,深深感染读者。
2.运用联想,将抽象的感受化为可感的画面
例如天津卷的《雪野里的精灵》,作者匠心独运,用联想手法,将抽象的感受化为三个可感的画面。第一个画面是莒县定林寺中苍劲葱郁、“状若硕大无朋的莲花”的古银杏树,它“使我感到自己的渺小和卑微”。第二个画面是大雪后的崂山雪峰上的“一片美妍的小花”,使我备受鼓舞。第三个画面是长白山林场雪地里的“几朵蓝色的小花”,它们是“生命的奇观”,从而让我感悟到“浩歌是一种境界,寂寞也是一种境界”。
(二)虚实相生
所谓“虚实相生”,是指将“虚写”和“实写”巧妙结合起来,使“虚”与“实”彼此生发、互相映衬、互相渗透,从而达到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的写作技法。
例如全国卷(Ⅱ)的《海南杂忆》,茅盾先写“天涯海角”,此为实写。然后由眼前的怪石头联想到苏轼的诗和“谪宦”,此为虚写。然后写归国华侨已成了真正的“补天手”,此为实写。接着又联想到明朝时候老百姓把鸭脚粟当作粮食,到此收束全篇,此为虚写。综观全文,由实入虚,由虚返实,再由实入虚,并以虚写含蓄地结束全篇,虚实相生,互相映衬。引而不发的是茅盾先生对新中国的由衷赞美之情。这种摇曳多姿的写法的艺术效果是纯实写或纯虚写无法达到的。这篇文章可以说是虚实相生写法的典范之作。
(三)由实入虚
所谓“由实入虚”,是指先从实处落笔,花相当笔墨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然后以此为基础来发表议论、阐述观点的一种写作技法。在这种写法中,实笔为虚笔做准备,虚笔紧扣实笔来发挥,由实至虚,前后相衔,水到渠成。
例如北京卷《湿湿的想念》,沈红前面部分写自己第一次跑到湘西,寻找爷爷沈从文的故水故土。此为实写。但文章接下来的大部分内容则是由眼前的“沅水”想到“水给爷爷三样东西”。由实入虚,虚写的部分是文章的中心内容。
对作者创作思路的解读,是阅读者进入文本的最佳途径。因为文本具有这种种虚实结合的特点,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除了要让他们读懂文中的“虚”与“实”之外,还要让他们在解题时学会采取相应的“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的策略。
二、高考现代散文阅读解题时的“虚”与“实”
下面我还是举最近两年部分高考题为例,从对参考答案的解读入手,谈谈“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的解题策略在各能力层级考题中的具体应用。
(一)理解能力题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例如2006年全国卷I林清玄《阳光的香味》第14小题问用“想着”“有什么好处”,其实也就是“为什么要用”,命题者把一个问题拆分成两个问,分明就是在提醒考生要先实后虚,由实入虚。
解题策略:高考现代文阅读考查的是深层阅读能力,因此“重要词语”除了表层义一般都有深层义。也就是说,一般都要先回答实在义,再回答虚化义,先实后虚、由实入虚地解答问题。切忌只停留在表层的实在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例如2007年全国卷I《总想为你唱支歌》第15小题首先要抓住大西北“实”的特征(环境恶劣、生命顽强),其次要把“长大”作“虚”的理解(经受历练而变得坚强)才能答对题目。解答第二句同样要抓住南方“实”的特征,并把“摔打”作“虚”的理解。
解题策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就意味着要从全文主旨出发,抽象、提炼出本句子的深层内涵,一般都是直接作虚化的阐述。不过抽象、提炼的第一步,是对该句子“实”的特征的准确把握。
(二)分析综合能力题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例如2007年安徽卷《乡村的风》第14小题:“文中画线句子所说的‘诗意’是通过哪几幅画面表现出来的?”这道题得“虚则实之”,筛选并整合出“风拂炊烟图”“风吹莲荡图”“风摇树木图”这三幅“实”的画面。
解题策略:筛选是对信息搜寻、辨别及提取的过程,整合是指对信息按照题目要求加以组合加工的过程。解答这道题,一般要先理清层次,然后据“实”概括。概括要全面,文字要力求整齐凝练。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例如2007重庆卷《告别三峡》第16小题问“文章在材料安排上有何特点”。如上文分析,这篇文章整体思路是由实入虚的,也就是“由感性到理性”。
解题策略:关于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虚实,我在第一部分中已作了较为详尽的解读。学生如果能够总体把握文本的“虚”“实”写法,回答这道题应该是不成问题的。特别要提醒的是答题要具体,如“承上启下”得明确具体内容才行。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主旨
例如2006年全国卷I《阳光的香味》第17小题:“联系全文,概括写出本文的主旨。”参考答案第一条是对全文“实”的内容的综述,第二条才是对作者“虚”的思想追求的概括。很多学生因为不懂由实入虚的解题方法而不能写全这两条。
解题策略:这个知识点的考题,同样要结合虚实两方面来回答,答案才可能全面完整。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例如2006年江苏卷《一幅烟雨牛鹭图》第16小题:“请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结合全文,简要说明作者对古老农耕文明的态度是什么。”从前文作者对“烟”“雨”“牛”“鹭”的细致的描绘之中,由实入虚,可以把握住作者“眷恋而惋惜”的态度。
解题策略:对作者观点态度的概括,当然要透过“实”的表象,看到“虚”的本质才行,所以要以“虚”的提炼概括为主。
5.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
这个知识点的题目近年在现代散文阅读主观题中仍出得很少,特别是对“想像”的考察,几乎是空白。2006年湖南卷《在山阴道上》第19小题:“通观全文,请回答作者为什么将这篇散文题为‘在山阴道上’。”这道题考的是根据文章内容推断作者构思,答案是“与作者游历鲁迅故乡的旅程相吻合。暗寓旅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的‘美不胜收’。”明显也是一“实”一“虚”。
解题策略:既然是“推断”,当然要从文章“实”有的内容“推”出而作判“断”,切忌离开文本,架空议论。哪怕是“想像”,也得从文中合理引申,不能随意发挥,必须能在文中找到“实”的落脚点。
(三)鉴赏评价能力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例如2007年全国Ⅱ《海南杂忆》第17小题:“为了表现海南岛古今的巨大变化,文章多处使用了对比手法,请加以分析。”这道题虽然是问“对比手法”,但如果理清了全文虚(古)实(今)相生思路的话,肯定能圆满解决问题的。
解题策略:显然,在这个知识点里虚实策略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对“表达技巧”的考查中。“虚实”除了作为一种表达技巧独立使用外,还跟不少别的表达技巧结合使用,比如虚实对比、虚实衬托,又比如比喻的喻体为实,本体为虚;象征的征体为实,本体为虚,等等。在解题时从虚实关系入手,思路常常会豁然开朗。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例如2007年辽宁卷《炉火》最后一题:“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不是‘怀旧’?为什么?”这道题要求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要解答这个问题,必须能够看出全文“化虚为实”的写法,如我第一部分所分析,明白作者借写爱炉火来表达爱生活的旨意。不然是很难入手判断的。
解题策略:评价思想内容时,一般都要先理清全文的虚实层次与关系,才能准确全面地把握内容要点与文章主旨。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其前提也是先从虚实角度出发把握好思想内容,然后对作者观点态度做赞成或否定的评价。
总之,我觉得虚实关系既是阅读者进入散文文本的一扇大门,也是做题者解题的一把钥匙。虚则实之,实则虚之,从虚处着眼,从实处着手,把握好“虚实”这一对关系,定将有利于清晰深入地阅读文本和全面准确地解题。
下面就最近两年部分高考现代散文阅读题从文本中的“虚”与“实”、解题中的“虚”与“实”两个方面进行解构。
一、高考现代散文阅读文本中的“虚”与“实”
全国各地高考卷中所选的现代文学性散文总体都有“避虚就实”“以实为主”的特征,但在具体的行文中,又有“化虚为实”、“虚实相生”、“由实入虚”、“明实暗虚”等不同的侧重,下面以2007年全国各地高考卷中的部分散文为例加以说明。
(一)化虚为实
所谓“化虚为实”,是指将“虚”的精神性的内涵用“实”的物质性的载体加以表现的技法。这种技法充分体现了文学性散文形象思维的特质,可以让读者凭借可以感知的“实境”去体味文章深邃的意蕴。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两种写法。
1.用实在的物象与细节来说明抽象的精神
例如辽宁卷的《炉火》,臧克家先生把自己对生命的独特感悟寄寓在“炉火”当中,通过一系列生活细节把他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层层深入地表达出来。文中没有一句话说他热爱生活,他只写他如何热爱“炉火”。作者化虚为实,用亲切可感形象生动的细节表现出炉火对作者的特殊意义,并使全文的情感由“感伤”转为“感动”,并进一步转为“感奋”,深深感染读者。
2.运用联想,将抽象的感受化为可感的画面
例如天津卷的《雪野里的精灵》,作者匠心独运,用联想手法,将抽象的感受化为三个可感的画面。第一个画面是莒县定林寺中苍劲葱郁、“状若硕大无朋的莲花”的古银杏树,它“使我感到自己的渺小和卑微”。第二个画面是大雪后的崂山雪峰上的“一片美妍的小花”,使我备受鼓舞。第三个画面是长白山林场雪地里的“几朵蓝色的小花”,它们是“生命的奇观”,从而让我感悟到“浩歌是一种境界,寂寞也是一种境界”。
(二)虚实相生
所谓“虚实相生”,是指将“虚写”和“实写”巧妙结合起来,使“虚”与“实”彼此生发、互相映衬、互相渗透,从而达到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的写作技法。
例如全国卷(Ⅱ)的《海南杂忆》,茅盾先写“天涯海角”,此为实写。然后由眼前的怪石头联想到苏轼的诗和“谪宦”,此为虚写。然后写归国华侨已成了真正的“补天手”,此为实写。接着又联想到明朝时候老百姓把鸭脚粟当作粮食,到此收束全篇,此为虚写。综观全文,由实入虚,由虚返实,再由实入虚,并以虚写含蓄地结束全篇,虚实相生,互相映衬。引而不发的是茅盾先生对新中国的由衷赞美之情。这种摇曳多姿的写法的艺术效果是纯实写或纯虚写无法达到的。这篇文章可以说是虚实相生写法的典范之作。
(三)由实入虚
所谓“由实入虚”,是指先从实处落笔,花相当笔墨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然后以此为基础来发表议论、阐述观点的一种写作技法。在这种写法中,实笔为虚笔做准备,虚笔紧扣实笔来发挥,由实至虚,前后相衔,水到渠成。
例如北京卷《湿湿的想念》,沈红前面部分写自己第一次跑到湘西,寻找爷爷沈从文的故水故土。此为实写。但文章接下来的大部分内容则是由眼前的“沅水”想到“水给爷爷三样东西”。由实入虚,虚写的部分是文章的中心内容。
对作者创作思路的解读,是阅读者进入文本的最佳途径。因为文本具有这种种虚实结合的特点,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除了要让他们读懂文中的“虚”与“实”之外,还要让他们在解题时学会采取相应的“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的策略。
二、高考现代散文阅读解题时的“虚”与“实”
下面我还是举最近两年部分高考题为例,从对参考答案的解读入手,谈谈“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的解题策略在各能力层级考题中的具体应用。
(一)理解能力题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例如2006年全国卷I林清玄《阳光的香味》第14小题问用“想着”“有什么好处”,其实也就是“为什么要用”,命题者把一个问题拆分成两个问,分明就是在提醒考生要先实后虚,由实入虚。
解题策略:高考现代文阅读考查的是深层阅读能力,因此“重要词语”除了表层义一般都有深层义。也就是说,一般都要先回答实在义,再回答虚化义,先实后虚、由实入虚地解答问题。切忌只停留在表层的实在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例如2007年全国卷I《总想为你唱支歌》第15小题首先要抓住大西北“实”的特征(环境恶劣、生命顽强),其次要把“长大”作“虚”的理解(经受历练而变得坚强)才能答对题目。解答第二句同样要抓住南方“实”的特征,并把“摔打”作“虚”的理解。
解题策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就意味着要从全文主旨出发,抽象、提炼出本句子的深层内涵,一般都是直接作虚化的阐述。不过抽象、提炼的第一步,是对该句子“实”的特征的准确把握。
(二)分析综合能力题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例如2007年安徽卷《乡村的风》第14小题:“文中画线句子所说的‘诗意’是通过哪几幅画面表现出来的?”这道题得“虚则实之”,筛选并整合出“风拂炊烟图”“风吹莲荡图”“风摇树木图”这三幅“实”的画面。
解题策略:筛选是对信息搜寻、辨别及提取的过程,整合是指对信息按照题目要求加以组合加工的过程。解答这道题,一般要先理清层次,然后据“实”概括。概括要全面,文字要力求整齐凝练。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例如2007重庆卷《告别三峡》第16小题问“文章在材料安排上有何特点”。如上文分析,这篇文章整体思路是由实入虚的,也就是“由感性到理性”。
解题策略:关于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虚实,我在第一部分中已作了较为详尽的解读。学生如果能够总体把握文本的“虚”“实”写法,回答这道题应该是不成问题的。特别要提醒的是答题要具体,如“承上启下”得明确具体内容才行。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主旨
例如2006年全国卷I《阳光的香味》第17小题:“联系全文,概括写出本文的主旨。”参考答案第一条是对全文“实”的内容的综述,第二条才是对作者“虚”的思想追求的概括。很多学生因为不懂由实入虚的解题方法而不能写全这两条。
解题策略:这个知识点的考题,同样要结合虚实两方面来回答,答案才可能全面完整。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例如2006年江苏卷《一幅烟雨牛鹭图》第16小题:“请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结合全文,简要说明作者对古老农耕文明的态度是什么。”从前文作者对“烟”“雨”“牛”“鹭”的细致的描绘之中,由实入虚,可以把握住作者“眷恋而惋惜”的态度。
解题策略:对作者观点态度的概括,当然要透过“实”的表象,看到“虚”的本质才行,所以要以“虚”的提炼概括为主。
5.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
这个知识点的题目近年在现代散文阅读主观题中仍出得很少,特别是对“想像”的考察,几乎是空白。2006年湖南卷《在山阴道上》第19小题:“通观全文,请回答作者为什么将这篇散文题为‘在山阴道上’。”这道题考的是根据文章内容推断作者构思,答案是“与作者游历鲁迅故乡的旅程相吻合。暗寓旅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的‘美不胜收’。”明显也是一“实”一“虚”。
解题策略:既然是“推断”,当然要从文章“实”有的内容“推”出而作判“断”,切忌离开文本,架空议论。哪怕是“想像”,也得从文中合理引申,不能随意发挥,必须能在文中找到“实”的落脚点。
(三)鉴赏评价能力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例如2007年全国Ⅱ《海南杂忆》第17小题:“为了表现海南岛古今的巨大变化,文章多处使用了对比手法,请加以分析。”这道题虽然是问“对比手法”,但如果理清了全文虚(古)实(今)相生思路的话,肯定能圆满解决问题的。
解题策略:显然,在这个知识点里虚实策略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对“表达技巧”的考查中。“虚实”除了作为一种表达技巧独立使用外,还跟不少别的表达技巧结合使用,比如虚实对比、虚实衬托,又比如比喻的喻体为实,本体为虚;象征的征体为实,本体为虚,等等。在解题时从虚实关系入手,思路常常会豁然开朗。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例如2007年辽宁卷《炉火》最后一题:“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不是‘怀旧’?为什么?”这道题要求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要解答这个问题,必须能够看出全文“化虚为实”的写法,如我第一部分所分析,明白作者借写爱炉火来表达爱生活的旨意。不然是很难入手判断的。
解题策略:评价思想内容时,一般都要先理清全文的虚实层次与关系,才能准确全面地把握内容要点与文章主旨。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其前提也是先从虚实角度出发把握好思想内容,然后对作者观点态度做赞成或否定的评价。
总之,我觉得虚实关系既是阅读者进入散文文本的一扇大门,也是做题者解题的一把钥匙。虚则实之,实则虚之,从虚处着眼,从实处着手,把握好“虚实”这一对关系,定将有利于清晰深入地阅读文本和全面准确地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