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离开治疗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yager40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谈到表演型人格,最常在我们脑海中出现的就是一个歇斯底里的女性,这是许多经典案例和电视媒体中常常宣扬的形象。虽然这种形象的塑造是有些道理的,因为一方面表演型人格的患者的确多为女性,另一方面她们对于体验和感受也有着习惯性夸张的表达;可这种简单的刻画却也很容易形成一种刻板印象,让我们对表演型人格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入。
  比如我的来访者小爱,她的特点就并不典型。总体来说她还是个能够控制自己的人,只是在面对类似父亲的权威男性时才会引发她强烈的心理反应,让她仿佛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一个时时都渴望得到对方关注,并且想要去引诱对方的人。
  可是就算“引诱”背后的含义被解读出,就能够让小爱从难以自控的狂热回归稳定吗?并不。因为解读只是治疗的一部分,它只是让来访者有距离地看到“在自己的身上都发生过什么”。而另外一部分—通过移情实现的情感重现—才是真正帮助她走出困境的关键。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谈谈第二部分。
  谈之前,我们还需要引入一个重要概念:付诸行动。
  什么是付诸行动
  最早提出“付诸行动”这个词的人是精神分析的开创者—弗洛伊德。他在1905年的一个案例报告中通过被分析者—18岁少女朵拉的行为,得出了这个概念。
  所谓付诸行动,指的是来访者在移情的情境下,无法将自己感受到的冲动和焦虑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而只能通过不自觉的行为去传递。
  比如在朵拉的案例中,她原本是恨着一个男人的,但弗洛伊德认定她其实对这个男人有着强烈的情感和欲望。这种解读最初让朵拉很难接受,可当她意识到自己不仅如此,还将这种情感转移到了弗洛伊德的身上时,她的焦虑便极度上升了。于是在分析的第十一周,她主动中断了分析,不再继续。
  从这个经典案例,我们就可以试着理解什么是付诸行动,一方面它一定是在移情的情境下发生的。比如对朵拉来说,弗洛伊德最初的分析虽然触动了她,但并不能动摇她的决心。只有当她感受到自己对分析师的情感,这才让她方寸大乱。因为这就好像一直缠绕在内心的复杂情感被转移了,从另外一个人的身上搬到了此时此地,逼迫她去面對,我们完全可以想象这对她来说会有多么艰难。而另一方面当她做出了离开的举动,却没有选择对分析师说出来,这就意味着焦虑的程度已经远超出她所能承受的限度,因此只能“付诸行动”了。
  早年的精神分析将付诸行动视作高级别的阻抗,因为若一个人无法承受甚至会到离开的程度,这个案例就脱落了,分析自然无法继续。可随着心理学理论和实践的进展,越来越多的咨询师认为:付诸行动其实也是一个机会,一个让咨询师更深地体会和理解来访者情感的机会。如果能在此时将“行动语言化”,就会帮助来访者意识到自己真正的症结所在。
  所以付诸行动既是“危”,也是“机”,考验的就是咨询师的敏感和能力,而这样的考验很快就来到了我的面前……
  我不能对你愤怒
  (案例接11月刊《其实,我不想引诱你—从小爱的案例谈表演型人格》)
  小爱在了解自己对父亲的情感后,那段时间她是平静下来的。这让我们接下来的进展十分顺利,她很信任我,甚至一度变得有些依赖。
  可慢慢地,我就察觉到小爱的心境有了一丝变化。她开始不那么愿意说话了,而且无缘无故地请假,尽管我们对此有过几次谈话,也没能改变她的状态。终于有一天,她打电话对我说她不想再来了,因为觉得自己已经没问题了。
  通常来访者说自己的问题解决了,这包含两种状况
  1她的焦虑的确有所缓解,在她并不想深入探索自我的情况下,咨询也就到了结束的时候。
  2这是一种逃避的方式,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付诸行动”,当某些感觉让她产生了难以忍受的焦虑,却又没办法说出来时,她就可能通过结束、离开去缓解自己的焦虑。
  而小爱的表现,让我很容易就判断出她属于第二种。因为最近的她很不稳定,时常与人发生冲突,对导师也重新有了引诱的迹象,这就好像在她的内心里有一些无法言明的情绪,没有说出口时就会焦灼不安、难以自控。
  于是我约上了小爱再做一次咨询,并且在咨询室中,我将这些观察反馈给了她。
  小爱听我说完,她很久都没有说话。等再次开口时她十分踌躇,好像有些话不知道该不该说出口。于是我对她说:“感觉你有些话想对我说,但是特别为难,好像这些话一旦说出来就会破坏掉什么。”她抬起头立刻回答我:“是的,我有点担心。”
  “不过,”她好像下定了决心继续说下去,“我还是相信你的,我愿意对你说。不知道为什么,我最近对你特别生气。虽然没有理由,但我总觉得你应该对我更好一点,应该比其他的来访者更多一些照顾和在意。但你没这么做,你就把我当成了一个普通的来访者。所以我很失望,也想对你发火,可我又不敢这么做,也不敢让你知道。我怕你知道了会对我失望,也会放弃我。这种感觉太折磨人了,所以我就不想来了……”
  当小爱一口气说完,她整个人都松懈了,然后她就将自己深深地埋进了咨询室的沙发中,好似一个无力的孩子。
  有多爱、就有多恨
  很明显小爱的移情,放在了我的身上。她对我既有期待,又因为期待的落空而感到失望和愤怒。这一方面让她很难继续面对我,另一方面却也似乎在通过这种方式惩罚我。因为:你不是对我不够好吗,我就让你失去我。
  当我理解到这一点,我就能感受到她情感的强烈,而这种强烈的情感一定是对应着她早年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的。果然,当我将这种体会反馈给小爱后,她就陷入了深思。等她再次抬起头时满眼含泪,她说:“那是我的母亲。你不知道这么多年,我有多渴望她能看我一眼,抱抱我,亲亲我,对我说说话。可每次我去她的画室,她都只是象征性地做做母亲的样子,然后就继续沉浸在她的画里了。我好像无论怎么努力都不能引起她的注意,更不可能成为她的唯一。小的时候我有多期待,后来就有多失望和愤怒。我曾经都恨不得一把火烧了那个画室。”
  小爱说到这,她的两只手紧紧攥在了一起,好像如果不这样做,就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我没有打断她,只是陪着她一起,因为我知道此时的她就好像回到了早年,变回了那个“无比需要母亲的陪伴,却又对母亲充满了愤怒”的孩子。
  不知道过了多久,小爱的手才慢慢松开了,整个人也逐渐恢复了平静。她对我说:“谢谢你,我舒服多了。这些话堵在我的胸口好多年,可我根本不敢也不能说出来,我一度以为自己忘记了这些,但今天才意识到我从没有忘记过。甚至就是因为她,我很少接近女性,我怕她们讨厌我,我也觉得自己会讨厌她们。我一直认为只有像父亲的男性才能吸引到我,可现在才明白,也许那只是在避开对母亲的渴望。”
  我看着眼前的小爱,心里明白对她来说最难的一关已经过去了,她终于凭借自己的力量找到了更深的根源。那是她多年之前就埋藏起来的复杂感受,只是为了能好过一点才将它们放在了一个连自己都找不到的内心深处。如果不是面临困境,也许她这辈子都很难触碰到它们。但也正是因为困境,她才能明白自己对父亲、对母亲真正的情感,也才有机会让她重新认识自己、重新塑造自己。
  我们都相信,她会越来越好的。
其他文献
某天下午,我接待了一位特殊的来访者。  她只有十五岁,是被她的母亲带过来的。因为曾经有自杀经历,导致她住院两年,经过治疗暂时稳定后,在医生的建议下,一边服药一边开始进行心理咨询。说她特殊,有两个原因  她的自杀经历。这说明了她抑郁的严重程度曾经到了无法控制自己的地步,只有通过强制住院,才能做到有效的看护。所以对她的关注是要更多一些的,因为有过自杀史的患者,需要时刻注意她当下的状态和情绪强度,以防失
期刊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全球民众都面临着众多压力。新冠病毒不仅攻击我们的身体,还增加了心灵的痛苦,严重影响全社会的精神心理健康,也使社会中的一大弱势群体—儿童青少年的健康处境变得更加脆弱。在门诊和病房,我们不断接触到这样的年幼或年轻患者:“能说出来的痛苦都不算是痛苦,每划下一道我都觉得痛快”  小Y是一位13岁的女孩,延颈秀项,样貌楚楚动人,被妈妈拉进诊室,坐在接诊台前面,她低垂着头,面无表情。她的妈妈
期刊
黄大妈到底怎么了?  黄大妈是位退休人士,今年六十五岁。早些年是单位的一把手,十年前开始退居二线,逐渐把手上的事情交出去。最初是有那么点不甘心,后来自己就想开了,侍弄花草,喝茶看书,还培养了个摄影的爱好,在当地的摄影杂志上获过几个小奖。  六年前孙子出生,儿子连哄带骗让她过来帮忙照顾,就彻底办了退休手续全心照顾家人。儿媳妇肯定不如女儿贴心,也不如女儿会疼人,但磕磕碰碰地日子也就这么过去了。  等孙
期刊
初见,是小心翼翼  鹿小姐是一名26岁的单身女性,本是风华正茂的摽梅之年,来到我的诊室时却是愁容满面,眉头紧皱。我请她坐下,向她及一同前来的她的父母了解具体情况,她表现得十分有礼貌,甚至有点儿紧张,像胆小易惊的小鹿似的。  鹿小姐坐下后感受到环境的安全舒适和咨询师可信可亲后,慢慢放松下来,开始向我倾诉她的心结。没有预警的强烈恐惧让她无处可逃  原来,今年二、三月份她曾经历过两次惊恐发作。  第一次
期刊
古希腊神话中,光明之神阿波罗掌管音乐和医药,被誉为人类的保护神。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来,古时候人们认为音乐和治愈疾病是分不开的。欧阳修“弹琴解忧”的故事  我国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送杨寘序》中写道,他曾经由于过度的忧伤和劳累得了病,“退下来”后过上了悠闲的日子,却一直没有医治好。后来向朋友孙道滋学习如何弹琴,学会了弹奏各种曲调和一些乐曲,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就发现自己心情变得很愉悦,一切忧愁和烦恼便烟消
期刊
前些时候热播的电视剧《二十不惑》《三十而已》以及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在社会上引发了一波“年龄”争论的热潮,新剧《四十刚好》更是借着这股“年龄浪潮”未播先火。在朋友间、家庭里、社会中,关于年龄的话题总能成为中心,在这个加速前进的时代,似乎各种焦虑都随着年龄增长悄然而至,学习、工作、生活、感情中的焦虑问题越来越多,90后开始奔三,80后开始奔四,“年龄焦虑”赤裸裸摆在每一个人的面前。不可否认,我们逐
期刊
刘艳,今年39岁,虽然年纪不大,但她的婚姻生活可不简单,先后两次婚姻,都是结得快、离得也快,不知情的人都以为是她对伴侣要求太高、过于挑剔。她的确长得漂亮,自然心气也高。可这只是人们单方面的猜测,其实刘艳本人觉得非常委屈,她认为两任前夫都太不检点,自己才是受害者!丈夫身上为何有香水味  她的第一任老公是高中同学,追求她多年,人长得不错。虽只是个公司小职员,但也知根知底,可结完婚后情况就全变了。有次丈
期刊
电影《武状元苏乞儿》中的苏灿在落魄时受洪七公传授其睡梦罗汉拳,最后功力恢复,苦尽甘来,最终夺得丐帮帮主之位。睡梦罗汉拳只在苏灿睡着之后出现,其威力无穷,破了三位长老的莲花落阵。现实生活中其实也有类似的情况,但它的出现却并不受人欢迎。  年近花甲的刘先生最近常被老伴牛阿姨抱怨,說他晚上睡觉,时不时突然就大喊大叫,还对自己拳打脚踢。有一次刘先生睡到半夜竟突然使劲掐着牛阿姨的脖子,嘴里不停咒骂,似乎有什
期刊
心理咨询是一项富有活力、创造性的工作。遵循咨询伦理,开展富有成效的辅导,帮助求助者自助,实现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有机结合,是极其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咨询师需要对自身及其生活过程有充分的洞察力,比如内心的感受、想法和体验在不同的人生发展阶段会有不同。在自我成长过程中,咨询师都需要接受专业督导,除此以外,咨询师的自我反思是一种很好的自我督导。  守初心—明界限,善觉察  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  初心是什么?
期刊
吃播”即直播吃饭的简称,是主播在镜头前直播自己吃饭的过程,以此来获得关注和打赏。后来随着各类短视频平台的兴起,也发展出了先剪辑再上传的录播形式。当前吃播种类多样,既有以分享体验为主的“美食家”,也有胡吃海喝的“大胃王”,还有挑战底线的“野路子”。特别是后两者,因为“特色鲜明”更为人关注。  吃播的主播们有的食量惊人,几分钟“暴风吸食”大盆拉面、一口气吃完百根香肠;有的脑洞惊奇,生吃章鱼海胆、干吃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