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校处于赣东北欠发达地区,本文就结合我校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一些经验,谈谈如何才能在农村搞好小学信息技术教育。①利用现有资源,解决资金缺乏问题;②更新观念,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③立足本校,培养一支适应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队伍;④克服学生接触电脑少的困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⑤根据本校实际,选择教学内容。
【关键词】农村 信息技术 资金 观念 师资
在农村小学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实现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创建和谐社会最有效的途径。然而,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却是一项高投资、高技术含量的系统工程。对于我们这些刚刚完成“普九”任务,才解决危房问题的农村小学来说,信息技术教育就将是一句空话。我校处于赣东北欠发达地区,本文就结合我校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一些经验,谈谈如何才能在农村搞好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1.利用现有资源,解决资金缺乏问题
众所周知,我国的教育经费短缺,如果农村小学存在等着国家投入的话,那么必然要耽搁上好几年,积极的做法是:
1.1 寻找外援。走访市区内的各中小学校,了解掌握这些有能力、有资金对本校进行更新换代的学校更新机器的信息,当这些学校进行换代时,低价购买他们换代下来但仍能正常使用的机器。这样积少成多,便能暂时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
1.2 挖掘内能。在配置了档次高的机器后,对一些已淘汰的机器应再次重做、升级,这样就尽可能的把机器多用起几台来。
对于农村小学来说,配置信息技术教学设施最切合实际的、最经济的就是高低搭配、新旧结合。
2.更新观念、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
民族的振兴、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必须依靠教育,这是大家的共识。现代信息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育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这为农村地区培养人才提供了必要保证。然而,农村地区信息技术教育实践者落后的教育理念是农村地区实施教育信息化的主要障碍。在调查中发现:我市农村地区在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如大部分教师和学生认识不清,把它看成是继体育、音乐、美术之后的又一门副课,可开可不开。尽管有些学生很喜欢这门课,但在升学的压力下,不得不为考试科目让路。所以,农村小学要开设好信息技术课就必须解决好观念和认识问题。
2.1 要转变传统教育评价标准和传统的教育价值观,将知识型人才观转变为素质型的人才观。以前,我们评价教育结果的唯一标准就是考试分数,知识的拥有量是一个人是否是人才的主要标志,但知识量的急剧膨胀使得一个人不可能拥有全部知识。在信息社会,大量信息的存储、检索极其方便,使得博闻强记已经不很重要,相反,怎样利用现有知识,创造新的知识,如何利用、检索、加工复杂的信息则更为重要。
2.2 要重新认识学与教的关系。我们国家长期实行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体制,这种体制对于系统的传授知识具有一定优越性,但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始至终处于受灌输的被动地位,难以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这种压抑学生个性、不让学生主动思考、扼杀创造性思维等是与当代素质教育的根本精神相违背的。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由学生通过与周围学习环境进行交互,主动思考、主动探究而得到的。
2.3 转变教育观念不能只是口号,要以实际行动来体现。学校联入“腾图”远程教育卫星网后,学校里的每台电脑上随时都可以上“腾图”网调用、检索和下载相关的资料,为广大师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提供了物质基础。要求教师不仅要树立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远大理想,而且要充分利用网上的有利资源,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断完善自己的素质,主动迎接各种挑战,以适应教育信息化的要求。学校尽可能将机房向学生和教师随时开放,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询自已学科所需要的学习资料,教师同样也可以查询、下载自已所需要的教学信息为自已的教学服务,让师生从实际工作和学习中转变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注:我校因资金缺乏原因未接入Inherent,只由电教馆免费接入了“腾图”远程教育卫星网)
【关键词】农村 信息技术 资金 观念 师资
在农村小学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实现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创建和谐社会最有效的途径。然而,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却是一项高投资、高技术含量的系统工程。对于我们这些刚刚完成“普九”任务,才解决危房问题的农村小学来说,信息技术教育就将是一句空话。我校处于赣东北欠发达地区,本文就结合我校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一些经验,谈谈如何才能在农村搞好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1.利用现有资源,解决资金缺乏问题
众所周知,我国的教育经费短缺,如果农村小学存在等着国家投入的话,那么必然要耽搁上好几年,积极的做法是:
1.1 寻找外援。走访市区内的各中小学校,了解掌握这些有能力、有资金对本校进行更新换代的学校更新机器的信息,当这些学校进行换代时,低价购买他们换代下来但仍能正常使用的机器。这样积少成多,便能暂时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
1.2 挖掘内能。在配置了档次高的机器后,对一些已淘汰的机器应再次重做、升级,这样就尽可能的把机器多用起几台来。
对于农村小学来说,配置信息技术教学设施最切合实际的、最经济的就是高低搭配、新旧结合。
2.更新观念、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
民族的振兴、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必须依靠教育,这是大家的共识。现代信息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育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这为农村地区培养人才提供了必要保证。然而,农村地区信息技术教育实践者落后的教育理念是农村地区实施教育信息化的主要障碍。在调查中发现:我市农村地区在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如大部分教师和学生认识不清,把它看成是继体育、音乐、美术之后的又一门副课,可开可不开。尽管有些学生很喜欢这门课,但在升学的压力下,不得不为考试科目让路。所以,农村小学要开设好信息技术课就必须解决好观念和认识问题。
2.1 要转变传统教育评价标准和传统的教育价值观,将知识型人才观转变为素质型的人才观。以前,我们评价教育结果的唯一标准就是考试分数,知识的拥有量是一个人是否是人才的主要标志,但知识量的急剧膨胀使得一个人不可能拥有全部知识。在信息社会,大量信息的存储、检索极其方便,使得博闻强记已经不很重要,相反,怎样利用现有知识,创造新的知识,如何利用、检索、加工复杂的信息则更为重要。
2.2 要重新认识学与教的关系。我们国家长期实行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体制,这种体制对于系统的传授知识具有一定优越性,但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始至终处于受灌输的被动地位,难以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这种压抑学生个性、不让学生主动思考、扼杀创造性思维等是与当代素质教育的根本精神相违背的。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由学生通过与周围学习环境进行交互,主动思考、主动探究而得到的。
2.3 转变教育观念不能只是口号,要以实际行动来体现。学校联入“腾图”远程教育卫星网后,学校里的每台电脑上随时都可以上“腾图”网调用、检索和下载相关的资料,为广大师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提供了物质基础。要求教师不仅要树立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远大理想,而且要充分利用网上的有利资源,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断完善自己的素质,主动迎接各种挑战,以适应教育信息化的要求。学校尽可能将机房向学生和教师随时开放,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询自已学科所需要的学习资料,教师同样也可以查询、下载自已所需要的教学信息为自已的教学服务,让师生从实际工作和学习中转变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注:我校因资金缺乏原因未接入Inherent,只由电教馆免费接入了“腾图”远程教育卫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