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分支,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平台,是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学科。初中生物是生物学的基础,是学生对自己生活的世界形成初步、科学认识的开端。生物课的特殊之处在于,其中的知识都是人类对自然界探索的结果,而不是前设的。所以,这门课的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丰富的创造性。
教育家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创新的社会、创新的时代呼唤创新教育。如何培养出大量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每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在生物教学中理应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下面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关注生物学成就,树立学生创新使命感
创新是对未知的探索,是对自己所生存的世界的重新认识,这就需要人类打破惯有的逻辑,不拘泥于已有的概念与认识,求索一种新的认识世界的逻辑方式,这也是对人类自身的挑战。让学生了解生物学家以及他们的重要成就,了解他们的发明探索对人类做出的重要贡献,能内在地激发学生的创新使命感。
如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教授在文革期间顶住政治压力,在水稻扬花的中午,冒着烈日,仔细寻找着几万分之一的雄性不育水稻。凭着顽强的意志,培育成了高产优质的杂交水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这个人口大国的粮食危机。以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能开阔学生视野,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同时,还可涉及生物发展前景,指出基因工程、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试管婴儿、动物放声、诱变育种等领域的应用,从而使学生能放开眼界,深感生物科学对未来生活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创新使命感。
二、强化实验观察,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实验是研究生物学最基本的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机会。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多观察、多参与、多动手,在认识的基础上探索规律,理论联系实际才能使学生蹦发出创造的火花。
如在讲《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一课时,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实验——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在实验过程中按照课本设计的实验有时实验效果不是很明显,教材中所示的遮光板和透光板不是同一材料。遮光板用的是厚纸板,透光板用的是玻璃板,两种材料质地不同,透气性也不同,不足以说明鼠妇选择环境是受光照影响,或许透气性也是成为鼠妇选择遮光板下生活的原因。如果按照这种想法,实验中的变量就不是唯一的了,除光照外,还受环境中空气流通程度的影响。怎样让实验更有说服力,实验效果更准确呢?我让学生停下实验,交流思想,大家集思广益,力求实验效果最有说服力,最终改变实验装置。用了统一的玻璃板,在玻璃板的正中间挖一个孔,保持盒内的空气流通,遮光的部分用黑色胶纸贴上,在实验过程中,点亮光源,使光亮的部位更光亮,对比鲜明,观察直观,实验效果较好。
三、鼓励质疑问难,挖掘创新潜能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不迷信老师”,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去证实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生物科学是一门日新月异的科学,我在课上一直强调一个观念——老师在课堂中讲述的,甚至书本中所写的知识都是相对的,人们所身处其中的世界是—个不断变换的世界,人们经过探索所得出的结论只是对当时的情境、当时的状态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未来是未知的,新的发现也许会随时出现。生物科学更是如此。有些知识到现在还处于假说阶段,还有待于我们去不断地探索。
比如恐龙的绝灭,除了课本中讲到的造山运动,使气候变化,食物减少之外,有的学生还提出了自己通过看《恐龙大世界》获得的知识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在中生代末期,有一次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恐龙绝灭;有的学者认为是大面积的火山爆发造成了大型爬行动物的灭绝。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大家的话题打开了,都说了自己更倾向的说法,但又不能否定对方的观点,通过这样的质疑与讨论,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打破了学生对教材和权威的迷信,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新的想法,作为教师要给予肯定,决不能打压学生的创新潜能。
又如在探究种子萌发的实验中,按照课本的安排,设计甲、乙两个烧杯,在烧杯中的一个玻璃棒上,固定三个脱脂棉球分别位于水中、水面和水下。每个棉球上固定三粒种子,三粒种子中有一粒是完整的且胚是活的,一粒切除了胚,一粒经过烘烤。最后把甲乙两个烧杯分别放在温暖和寒冷的环境里。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我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寻求更好的方法,使实验结果更直观、更完善。大家纷纷尝试,最后经过讨论、交流、尝试将原实验中的一个烧杯里的装置分别分解到三支试管里,然后分两组分别放置在温暖和寒冷的地方,经过改进后,操作简单,经一次实验就能探究种子萌发所需的全部条件,效果明显,而且实验成功率大大提高。种子萌发成幼苗时,幼苗易穿过棉球,可供学生进行观察根毛和根尖时使用,还可以用营养液替换试管中的清水。继续培养幼苗,供植物生活需要无机盐的演示实验使用。经过几次改进后,增强了实验的连续性,既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
四、因地制宜,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内容之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就应该拓展学生课堂教学的外延,使得课内与课外结合,构建生物学教学大课堂。学校的整体教学改革为这方面的实践提供了一个依托。我们身在农村,为课外实践也提供了诸多方便条件。在学习营养繁殖一节时,我布置了课外作业,用嫁接的方法培育植物新品种。几个月后,有的学生端来了他们培育成功的“双色”、“三色”月季花,有的学生拿来了他们拍的李子树与杏树嫁接成功的“双果子树”的照片。我和学生分享了成功的喜悦,也感受到了他们在尝试中体会到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我相继成立了“生物科技小組”、“环保小组”和“爱鸟活动小组”,设立了“活动实验室”、“植物园”等一系列活动场所。这些活动场所的创设,宗旨是让学生自己利用生物科学知识和生物实验室,实施探究性改革,学生自备材料,自制标本,独立到实验室进行研究。对于遇到的困难,学生可以利用电脑上网查找或到图书室查阅相关资料,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还是发展认知和引导创新的手段。在教学中,要运用“强调发展,突出能力”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思想。突出科学知识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创造一个适合学生思考的教学氛围,注重能力的实际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育家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创新的社会、创新的时代呼唤创新教育。如何培养出大量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每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在生物教学中理应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下面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关注生物学成就,树立学生创新使命感
创新是对未知的探索,是对自己所生存的世界的重新认识,这就需要人类打破惯有的逻辑,不拘泥于已有的概念与认识,求索一种新的认识世界的逻辑方式,这也是对人类自身的挑战。让学生了解生物学家以及他们的重要成就,了解他们的发明探索对人类做出的重要贡献,能内在地激发学生的创新使命感。
如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教授在文革期间顶住政治压力,在水稻扬花的中午,冒着烈日,仔细寻找着几万分之一的雄性不育水稻。凭着顽强的意志,培育成了高产优质的杂交水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这个人口大国的粮食危机。以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能开阔学生视野,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同时,还可涉及生物发展前景,指出基因工程、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试管婴儿、动物放声、诱变育种等领域的应用,从而使学生能放开眼界,深感生物科学对未来生活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创新使命感。
二、强化实验观察,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实验是研究生物学最基本的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机会。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多观察、多参与、多动手,在认识的基础上探索规律,理论联系实际才能使学生蹦发出创造的火花。
如在讲《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一课时,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实验——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在实验过程中按照课本设计的实验有时实验效果不是很明显,教材中所示的遮光板和透光板不是同一材料。遮光板用的是厚纸板,透光板用的是玻璃板,两种材料质地不同,透气性也不同,不足以说明鼠妇选择环境是受光照影响,或许透气性也是成为鼠妇选择遮光板下生活的原因。如果按照这种想法,实验中的变量就不是唯一的了,除光照外,还受环境中空气流通程度的影响。怎样让实验更有说服力,实验效果更准确呢?我让学生停下实验,交流思想,大家集思广益,力求实验效果最有说服力,最终改变实验装置。用了统一的玻璃板,在玻璃板的正中间挖一个孔,保持盒内的空气流通,遮光的部分用黑色胶纸贴上,在实验过程中,点亮光源,使光亮的部位更光亮,对比鲜明,观察直观,实验效果较好。
三、鼓励质疑问难,挖掘创新潜能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不迷信老师”,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去证实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生物科学是一门日新月异的科学,我在课上一直强调一个观念——老师在课堂中讲述的,甚至书本中所写的知识都是相对的,人们所身处其中的世界是—个不断变换的世界,人们经过探索所得出的结论只是对当时的情境、当时的状态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未来是未知的,新的发现也许会随时出现。生物科学更是如此。有些知识到现在还处于假说阶段,还有待于我们去不断地探索。
比如恐龙的绝灭,除了课本中讲到的造山运动,使气候变化,食物减少之外,有的学生还提出了自己通过看《恐龙大世界》获得的知识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在中生代末期,有一次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恐龙绝灭;有的学者认为是大面积的火山爆发造成了大型爬行动物的灭绝。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大家的话题打开了,都说了自己更倾向的说法,但又不能否定对方的观点,通过这样的质疑与讨论,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打破了学生对教材和权威的迷信,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新的想法,作为教师要给予肯定,决不能打压学生的创新潜能。
又如在探究种子萌发的实验中,按照课本的安排,设计甲、乙两个烧杯,在烧杯中的一个玻璃棒上,固定三个脱脂棉球分别位于水中、水面和水下。每个棉球上固定三粒种子,三粒种子中有一粒是完整的且胚是活的,一粒切除了胚,一粒经过烘烤。最后把甲乙两个烧杯分别放在温暖和寒冷的环境里。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我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寻求更好的方法,使实验结果更直观、更完善。大家纷纷尝试,最后经过讨论、交流、尝试将原实验中的一个烧杯里的装置分别分解到三支试管里,然后分两组分别放置在温暖和寒冷的地方,经过改进后,操作简单,经一次实验就能探究种子萌发所需的全部条件,效果明显,而且实验成功率大大提高。种子萌发成幼苗时,幼苗易穿过棉球,可供学生进行观察根毛和根尖时使用,还可以用营养液替换试管中的清水。继续培养幼苗,供植物生活需要无机盐的演示实验使用。经过几次改进后,增强了实验的连续性,既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
四、因地制宜,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内容之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就应该拓展学生课堂教学的外延,使得课内与课外结合,构建生物学教学大课堂。学校的整体教学改革为这方面的实践提供了一个依托。我们身在农村,为课外实践也提供了诸多方便条件。在学习营养繁殖一节时,我布置了课外作业,用嫁接的方法培育植物新品种。几个月后,有的学生端来了他们培育成功的“双色”、“三色”月季花,有的学生拿来了他们拍的李子树与杏树嫁接成功的“双果子树”的照片。我和学生分享了成功的喜悦,也感受到了他们在尝试中体会到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我相继成立了“生物科技小組”、“环保小组”和“爱鸟活动小组”,设立了“活动实验室”、“植物园”等一系列活动场所。这些活动场所的创设,宗旨是让学生自己利用生物科学知识和生物实验室,实施探究性改革,学生自备材料,自制标本,独立到实验室进行研究。对于遇到的困难,学生可以利用电脑上网查找或到图书室查阅相关资料,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还是发展认知和引导创新的手段。在教学中,要运用“强调发展,突出能力”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思想。突出科学知识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创造一个适合学生思考的教学氛围,注重能力的实际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