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高中女生上体育课兴趣问题,根据我校情况对230名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对体育课有兴趣的女生占25%,兴趣一般占36%,不感兴趣或者被动参与占39%。究其原因,主要问题是高中女生的心理,生理特征,以及好干净等因素,其次是教材、教法、以及活动内容等。
关键词:高中女生 体育课 兴趣 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1(c)-0248-01
一段时间以来,说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课,其实是夸大其词,但是说有部分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却是事实,必须敢于正视,敢于全面客观的分析问题,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个人问题、教学内容问题、教学条件问题以及教师问题等,特别是女生到了高中阶段,由于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特殊情况,使得高中女生在体育活动中惰性更加明显,部分学生对体育课持消极态度。
1 根据调查,发现高中女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主要原因
(1)生理方面,比如,来例假产生身体的不适,不能参与剧烈的体育运动。
(2)心理方面,好干净,不喜欢因运动而造成的满身大汗,产生体味,影响在男生心目的印象,遇到技能方向,又怕自己的动作不好看,怕丢人,产生难为情等,加之惰性心理因素,有不动总比动着好,坐着总比站着好,反正不动是最好的心理。
(3)外部环境因素,夏天天气燥热或者冬季的寒冷,及教师的教学方式等。
通过对我校高中女生的问卷调查中获悉,学生自身素质,以及运动时间也影响对体育运动的喜爱程度,身体素质好,协调能力强的学生运动的时间也越多,对体育喜爱程度也越高,从而形成良性运动锻炼习惯。反之,越是身体素质弱,协调能力差,运动时间也相对的减少,造成了对体育运动的不喜欢,久而久之,演变为恶性循环。体育课上稍大的强度练习就会造成一些生理的不适反应,如头晕,四肢无力,呕吐等,从而产生对体育课的恐惧、厌烦的心理。加之生理方面因素,如皮下脂肪增厚、内分泌活动的变化,性腺活动加强等,使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受到影响,表现为动作协调能力的暂时下降,动作迟缓等,都是影响高中女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因素。
2 根据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调查分析
大多数高中女生喜欢运动量小,相对来说技巧性强,活动范围相对较小的,易于练习的项目,如:排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最不喜欢的项目是田径的有关项目、足球等这种运动强度大,容易出汗,又容易弄脏自己的运动项目,都有明显的排斥心理。有部分同学提出,体育课45分钟剧烈活动后回到教室,特别是夏天,满头大汗,身上散发着汗酸味,文化课老师看了会很不高兴,自己上课也难免因疲惫而产生精力不集中,尤其女生更是不方便,也导致对体育课越发的不感兴趣的原因。
在心理方面,高中女生的心理特征处于不稳定和不成熟时期,她们的情感比较含蓄、内向、自尊、敏感;在意志上表现为畏惧困难,经受不起失败的考验,在体育课上表现为情感内倾,懒动,甚至有装病,逃课现象,对疲劳的忍耐力也较差,怕苦、怕累、胆脏、怕被人耻笑,也是导致锻炼的积极性不高的因素。女生虽然也有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但在学校,学习课业负担较重,能够参与的活动的机会也相当较少,一周两节的体育课上,要完成强度较大的练习,加之教师的过于严格,使得学生对体育活动失去兴趣,并且没有多余时间参与自己喜欢的项目,久而久之,演变为不喜欢个别项目变为不喜欢体育活动。
调查分析中,高中女生不喜欢体育运动也与体育教师的教学有关,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陈旧,教学气氛单调枯燥,成套动作复杂难学,有些学生协调性和柔韧性较差,一时难以学会,特别是刚学时动作不好看,也羞于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等。
3 解决的方法与建议
(1)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行小班制,男女生分别教学,避免高中女生产生的心理作用,同时也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进度。但这实现起来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学校大投入,场地、教师自身业务能力等。
(2)营造良好的运动环境和氛围,对于女生多以运动游戏为主,由浅入深,由低到高,从最简单的入手,循序渐进,使怕苦、怕累、怕脏的情况在不知不觉中消失,进而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和兴趣,克服意志品质薄弱等因素。
(3)创造宽松的环境,可根据高中女生自身的特点,降低门槛,设置一些较容易通过的考核,力争使每位同学都能顺利过关,微小的进步与成功也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逐步提高体育运动兴趣。
(4)教师在课堂上尽可能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每节课都有精彩,每节课学生十分期待。教师在课堂上多用激励的语言,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好胜心,当学生有进步时要及时给与肯定和表扬,遇到困难时,也要耐心的启发、引导、帮助学生解决。教师要在平时和学生多沟通,了解学生、关心学生,成为学生的朋友,使学生在闲暇非常愿意和你交流,帮助学生解决相关的问题,真诚对待,学生才会理解教师,信赖教师,即亲其师,信其道。
(5)根据高中女生生理发育特点,尊重学生,重视对女生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的性别差异现象,不断创造更加完善的活动环境,激发她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为其终身体育锻炼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
(6)各级教育部门大胆探索素质教育的新方法,努力开拓素质教育的新思维,创建适合大多数学生的运动方法与练习,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学校也应着力改善学生的运动环境和教学条件,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我展示空间,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参考文献
[1] 蔡建波.对体育课兴趣培养的认识与思考[J].2001:127-140.
[2] 中国学校体育,1999.
关键词:高中女生 体育课 兴趣 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1(c)-0248-01
一段时间以来,说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课,其实是夸大其词,但是说有部分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却是事实,必须敢于正视,敢于全面客观的分析问题,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个人问题、教学内容问题、教学条件问题以及教师问题等,特别是女生到了高中阶段,由于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特殊情况,使得高中女生在体育活动中惰性更加明显,部分学生对体育课持消极态度。
1 根据调查,发现高中女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主要原因
(1)生理方面,比如,来例假产生身体的不适,不能参与剧烈的体育运动。
(2)心理方面,好干净,不喜欢因运动而造成的满身大汗,产生体味,影响在男生心目的印象,遇到技能方向,又怕自己的动作不好看,怕丢人,产生难为情等,加之惰性心理因素,有不动总比动着好,坐着总比站着好,反正不动是最好的心理。
(3)外部环境因素,夏天天气燥热或者冬季的寒冷,及教师的教学方式等。
通过对我校高中女生的问卷调查中获悉,学生自身素质,以及运动时间也影响对体育运动的喜爱程度,身体素质好,协调能力强的学生运动的时间也越多,对体育喜爱程度也越高,从而形成良性运动锻炼习惯。反之,越是身体素质弱,协调能力差,运动时间也相对的减少,造成了对体育运动的不喜欢,久而久之,演变为恶性循环。体育课上稍大的强度练习就会造成一些生理的不适反应,如头晕,四肢无力,呕吐等,从而产生对体育课的恐惧、厌烦的心理。加之生理方面因素,如皮下脂肪增厚、内分泌活动的变化,性腺活动加强等,使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受到影响,表现为动作协调能力的暂时下降,动作迟缓等,都是影响高中女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因素。
2 根据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调查分析
大多数高中女生喜欢运动量小,相对来说技巧性强,活动范围相对较小的,易于练习的项目,如:排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最不喜欢的项目是田径的有关项目、足球等这种运动强度大,容易出汗,又容易弄脏自己的运动项目,都有明显的排斥心理。有部分同学提出,体育课45分钟剧烈活动后回到教室,特别是夏天,满头大汗,身上散发着汗酸味,文化课老师看了会很不高兴,自己上课也难免因疲惫而产生精力不集中,尤其女生更是不方便,也导致对体育课越发的不感兴趣的原因。
在心理方面,高中女生的心理特征处于不稳定和不成熟时期,她们的情感比较含蓄、内向、自尊、敏感;在意志上表现为畏惧困难,经受不起失败的考验,在体育课上表现为情感内倾,懒动,甚至有装病,逃课现象,对疲劳的忍耐力也较差,怕苦、怕累、胆脏、怕被人耻笑,也是导致锻炼的积极性不高的因素。女生虽然也有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但在学校,学习课业负担较重,能够参与的活动的机会也相当较少,一周两节的体育课上,要完成强度较大的练习,加之教师的过于严格,使得学生对体育活动失去兴趣,并且没有多余时间参与自己喜欢的项目,久而久之,演变为不喜欢个别项目变为不喜欢体育活动。
调查分析中,高中女生不喜欢体育运动也与体育教师的教学有关,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陈旧,教学气氛单调枯燥,成套动作复杂难学,有些学生协调性和柔韧性较差,一时难以学会,特别是刚学时动作不好看,也羞于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等。
3 解决的方法与建议
(1)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行小班制,男女生分别教学,避免高中女生产生的心理作用,同时也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进度。但这实现起来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学校大投入,场地、教师自身业务能力等。
(2)营造良好的运动环境和氛围,对于女生多以运动游戏为主,由浅入深,由低到高,从最简单的入手,循序渐进,使怕苦、怕累、怕脏的情况在不知不觉中消失,进而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和兴趣,克服意志品质薄弱等因素。
(3)创造宽松的环境,可根据高中女生自身的特点,降低门槛,设置一些较容易通过的考核,力争使每位同学都能顺利过关,微小的进步与成功也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逐步提高体育运动兴趣。
(4)教师在课堂上尽可能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每节课都有精彩,每节课学生十分期待。教师在课堂上多用激励的语言,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好胜心,当学生有进步时要及时给与肯定和表扬,遇到困难时,也要耐心的启发、引导、帮助学生解决。教师要在平时和学生多沟通,了解学生、关心学生,成为学生的朋友,使学生在闲暇非常愿意和你交流,帮助学生解决相关的问题,真诚对待,学生才会理解教师,信赖教师,即亲其师,信其道。
(5)根据高中女生生理发育特点,尊重学生,重视对女生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的性别差异现象,不断创造更加完善的活动环境,激发她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为其终身体育锻炼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
(6)各级教育部门大胆探索素质教育的新方法,努力开拓素质教育的新思维,创建适合大多数学生的运动方法与练习,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学校也应着力改善学生的运动环境和教学条件,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我展示空间,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参考文献
[1] 蔡建波.对体育课兴趣培养的认识与思考[J].2001:127-140.
[2] 中国学校体育,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