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美国年轻作家保罗·哈丁的处女作《修补匠》出人意料地荣获了2010年普利策小说奖,引起了世界文坛对哈丁和他的这部作品的广泛关注。本文着力于分析小说《修补匠》中的独具匠心之处,针对小说的构架、题目、情感表达、文学价值的体现等方面进行解读,以期为读者阅读、鉴赏这部力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保罗·哈丁 《修补匠》 小说 独特 文学 描写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美国2010年普利策小说奖获奖作品《修补匠》(Tinkers)与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小说有着很大差异,它并不是依靠环环相扣、扣人心弦的情节设置来征服读者,而是通过对事物、景致和一个个片段式情节细致绵密的描写,来探寻时间与生命的内涵和奥秘。虽然美国作家保罗·哈丁(Paul Harding)的这部处女作篇幅较短,仅有不到200页,但却是作者非凡的艺术才华和深厚文学底蕴的彰显,是他以独特的视角来诠释“具有感知力的生灵为了繁衍生长而在其他具有感知力的生灵当中进行斗争的永恒的奇迹和伤痛”。因此,对于读者来说,只有反复阅读,静心感受,才能体会其中深意,品味小说文字的精巧,领略它独特的语言魅力。
《修补匠》全文以意识流的写作手法对内容进行排布,总体叙述没有通常意义上固定的时间顺序,插叙的情节和与主线内容无直接关系的描述部分占有很大比重,文中唯一有迹可循的、可看作时间线索的信息点是表示主人公乔治·华盛顿·克罗斯比一步步地接近他生命终结的一些时间点(例如:“乔治死前一百三十二小时”,等等)。作者以乔治临终前八天弥留之际产生的各种幻象作为小说的开篇,这使得读者更容易把握这一时间线索和理解全文中跳跃式的内容结构。可以说,《修补匠》通篇是以乔治的幻觉与回忆以及他以某种无法解释的方式进入他的父亲霍华德的生命经历的特殊形式来展开的,它仿佛一系列引人深思的图像,又像是一叠打开成扇形的卡片,展现在读者面前。就如文中提到的,“乔治临死时记起很多事情,但他记不清先后顺序。他审视自己的一生,他总是想,人临终前总是这样的,对自己进行评估就是目击一堆乱糟糟的东西在移动,马赛克瓷砖在旋转,不断变换图案……每次想对自己进行评估时,所展示出来的总是一个不同的自己。”保罗·哈丁的老师、美国著名作家玛丽莲·罗宾逊在评价这一作品时谈到:“《修补匠》的确是一部绝佳之作。它达到并保持了一种语言与感知的独特的融合,它通过细致入微的触觉对十分平淡的生活进行了纹理丰富的描述,一次又一次唤起了人们内心感知的悸动,感觉如同是与这个美妙而捉摸不定的感性世界的第一次邂逅。”
实际上,这部小说的题目本身就十分耐人寻味。读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理解作者为它确定这样一个题目的原因。首先,《修补匠》主要讲述的是关于克罗斯比家祖孙三代“修补匠”的故事,乔治对父亲霍华德的记忆碎片、霍华德的生活经历和霍华德对自己的父亲的回忆片段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全文的主要内容。当代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艾利森在《隐形人》中提到了“修补者”这一概念,意指致力于维护某种生态、文化或生活体系的人。乔治从事钟表修理工作,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名试图修补“时间”的工匠,而在文中,“象征着宇宙、人生的钟表不时地会出现在不同场合,不同的时间段:展现人生的意象——钟慢人老,钟停人亡”。乔治的父亲霍华德是一个赶着装满小商品的骡车走街串巷的货郎和修补匠,他穿梭于当时美国新开拓的区域,兜售日用品,同时做些修补器具的零活,但他生意并不成功;他还希望成为一位诗人,靠摆弄词句来谋生。乔治的祖父是一名牧师,他不断地修补自己的布道词,在某种意义上修补人们的思想与观念,然而直到他逝去依然没能完成好他的这项职责。因此,克罗斯比家祖孙三代都是艾利森所说的这类“修补者”。同时,从小说的写作手法来看,虽然作者采用的是跳跃式的、不连贯的、碎片式的表述风格,但是当这些碎片被收拢和结合在一起时,便形成了这个完整的故事。这种巧妙的构思与布局和“修补匠”这一题目相辅相成,的确令人为之赞叹。
文中有关父亲的形象和父子间关系的内容同样需要读者特别关注。黄淑芳和罗海鹏在他们的文章《缺失的信仰与缺席的父亲——〈修补匠〉中父亲的意象研究》之中指出:在乔治和霍华德的生活经历里,父亲与父爱总是处于一种缺失的状态,对于父亲的回忆是零星的、破碎的,在这方面,“两代父子之间惊人的相似,父亲在儿子生活中若即若离、沉默寡言,然后彻底隐退,留给儿子一生的困惑,并在自己的想象中不断去追寻父亲的身影,试图看清父亲那模糊的身影后隐藏着怎样的生活和思考。”此类说法固然有其一定的道理,然而笔者认为,读者亦可以从其它角度解读文中有关父亲的叙述。尽管乔治的祖父与父亲都是不成功的“父亲”的形象(特别是霍华德更是曾经在病发时在心灵和身体上对儿子乔治造成了直接的深深的伤害,致使乔治后来逃离家门),但是他们都有各自不得已的苦衷:霍华德的父亲因精神分裂,离开了儿子,而霍华德则因为身患癫痫症,离开了家庭,远离了乔治的生活。实际上,保罗·哈丁并不是在强调父子间产生矛盾与冲突的必然性与悲剧性,他在字里行间表达的是孩子在失去父爱时的一种无法名状的伤痛和儿子内心对父亲的渴望与爱。小说中,不久于人世的乔治回忆了许多与父亲有关的往事;他甚至魔幻般地进入了自己父亲的生命中,以霍华德的身份去生活、去追溯过往;在他临死前记得的最后一件事则是失散多年的父亲在1953年圣诞前夜的那次来访。在记述霍华德对他的父亲的回忆中,哈丁将这种情感更加直接地表达了出来:“我无法区分哪是梦境,哪是现实,因为我经常做梦,梦见我父亲来到我的卧室亲吻我,给我拾起毯子盖在身上,因为我睡觉不老实,毯子常常掉在地上。从梦中醒来时我看见父亲,心里强烈地感觉到他对我是多么宝贵呀……啊,这次我们保证让你身体好好的,我这样说,然后拥抱他。”
《修补匠》中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穿插于故事主体之中的一篇篇美文。若是初次阅读,读者可能会感觉它们在文中的出现有时有些突兀,但通读之后,回过头重新品味,读者会感觉这些精致的如诗歌般的散文和细致详尽的说明性段落所起的作用就好像是修补匠焊接在物品上的节点:虽然与主体有所差异,但又与主体和谐统一,是整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哈丁优美细腻的文笔、高超的艺术造诣,在这些特殊的段落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充分表现出了他对宇宙、自然、生命、时间等问题独有的洞察力与理解力,记录了他对不同主题的精密的诠释与不断的求索。而这从客观上也进一步增强了这部小说的可读性及文学价值。例如,小说末尾部分的具有超验主义色彩的一段描写:“当死日来临时,我们知道,于是来到深院,躺在那里,我们的骨头变成黄铜。我们被挑来挑去。我们被用来修理坏钟表,八音盒;我们的骨盆装在副齿轮上,我们的脊柱被焊在庞大的机芯里。我们的肋骨被用来做齿轮,被轻轻敲打着发出象牙般的声音。最后,我们就这样被拼凑在一起。”正如英国《苏格兰人报》刊登的书评中谈到的那样:“哈丁竭力将更多诗歌填满他那表面上看来不经意的功能性词句,这方面他做的比大多数诗人更加努力……《修补匠》一书用震撼人心灵的渲染记述了主人公一生中的重要时刻,其间点缀了诗歌的片段和虚构的钟表匠手册的节选。” 如同最初主研领域为俄语文学的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当他以文学艺术研究的视角去审视和理解心理学问题时,为当时的心理学界打破成规开拓了新的路径。《修补匠》的作者保罗·哈丁的另一个身份是乐队的专业鼓手,当他将音乐人的思想与情绪带入到文学创作之中的时候,他手中的笔就成为了他演奏时的鼓槌,成为了他释放心中灵感和创意的工具。哈丁说:“当创意一点点涌出,手里有棒槌我就会演奏,手里有笔我就会写下来。”深入地去感受这部作品,读者将会发现全文仿佛是一支乐曲,时而铿锵,时而悠扬,可谓意味绵长。“再高些,越过那个以海王命名的第八个星球。再高些,越过那冥冥的第九个,那个只存在于从前人们梦镜里星球——啊!你到哪里去了?在哪千百万闪光的球面当中,你是属于哪一个……”
在阅读《修补匠》的过程中,读者会注意到具有多种象征意义的“钟表”贯穿于全书的始终。通过主人公乔治自己的感觉,钟表被赋予了人性,或者说对乔治来说,钟表就好像他自己,又好像其他人。当乔治感到房间里的时钟停摆时,“他想象钟表里面又黑又干有空,钟摆静静地垂着,他感觉自己胸腔里的五脏六腑也失灵了……他明白了,他即将死在他现在躺着的病床上”;当他钟表被上好发条后,重新发出滴滴嗒嗒的响声时,“他血管中的血液和胸膛里的呼吸好像畅快多了”,在他听来,钟表的走动声就是钟表的呼吸声,“而且几个钟表因团聚在一起而感到安慰,就像在教堂晚餐上,或在当地图书馆放映幻灯时人们聚集在一起那样。”在文中别的部分,钟表又象征着其它的概念。例如:在小说里,哈丁杜撰了一本作者为肯纳·达文波特牧师、出版年份为1783年的奇书——《明智的钟表匠》。这本书里包含了丰富的钟表方面的专业知识,又富有深邃的哲理,他在文中关于钟表的一段段的引文皆出自此书。其中一段讨论了钟表与宇宙或者人生的共性,即:“在钟表上选定任何一个时间。然后,可以做这样的设想:钟表的目标是让指针再回到那个时间……钟表的每一个齿轮和发条都有各自内在的功能,但就整个机械装置而论,它更大的目标是回到所选定的那个时间。从这个意义上说,钟表很像宇宙。因为宇宙是一个包括天体传动装置、转动球形轴承和太阳熔炉的机械装置,把人送回到选定的时间,也就是我们从《圣经》上知道的‘堕落’之前的那个时间,难道不是这样的吗?……”总之,《修补匠》里的“钟表”不单纯是将时间体现为独立而精确的数字的某种工具,更具有其抽象性的、哲学性的,甚至魔幻般的概念,可谓亦幻亦真,引人深思。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它的魅力在于无穷的多样性与可能性。宇宙、生命、自然、情感是文学创作恒久不变的主题,而面对这些主题,不同的人会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形式进行诠释。黄淑芳指出:“阅读《修补匠》并不是件轻松的事,期待故事的人也许会因它平淡的情节而失望,但喜欢文学的人一定会因它的深邃而爱不释手。”《修补匠》并非洋洋洒洒的鸿篇巨著,也不是以情节触动读者心灵的作品,它能够以黑马之姿问鼎普利策小说奖,或许就是在提醒我们个性化思考的可贵,就如保罗·哈丁的这篇处女作所印证的:精密可以成为最美的文体。
参考文献:
[1] Harding,P.Tinkers[M].London:William Heinemann,2010.
[2] Robinson,M.,et al.Book Reviews[Z],retrieved from
http://book.360buy.com/19257149.html,on January 1st,2013.
[3] 保罗·哈丁,刘士聪译:《修补匠》,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
[4] 薄淑艳:《论普利策小说〈修补匠〉的艺术技巧》,《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5] 韩江红:《亦真亦幻,如述如歌——〈小炉匠〉的意识流写作手法解读》,《译林》,2010年第6期。
[6] 黄淑芳:《用精美的碎片质询生命——评2010年普利策获奖小说〈修补匠〉》,《山花》,2011年第2期。
[7] 黄淑芳、罗海鹏:《缺失的信仰与缺席的父亲——〈修补匠〉中父亲的意象研究》,《名作欣赏》,2012年第15期。
[8] 孔施施、佘军:《小说〈修理匠〉中的创伤解读》,《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9] 万小磊、于云玲:《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之中——评2010年美国普利策小说奖获奖作品〈修补匠〉》,《外国文学研究》,2012年第4期。
[10] 伊丽莎白·舒尔茨:《〈修补匠〉导读》,保罗·哈丁,刘士聪译:《修补匠》,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
[11] 张昌宏:《保罗·哈丁和他的处女作〈修理匠〉》,《安徽文学》,2011年第2期。
[12] 张芸:《口口相传,成就普利策奖黑马》,《东方早报》,2010年7月11日。
作者简介:
张广天,男,1977—,河北保定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英美文学,工作单位:保定学院。
宋玉,女,1978—,山西长治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学,工作单位:保定学院。
关键词:保罗·哈丁 《修补匠》 小说 独特 文学 描写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美国2010年普利策小说奖获奖作品《修补匠》(Tinkers)与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小说有着很大差异,它并不是依靠环环相扣、扣人心弦的情节设置来征服读者,而是通过对事物、景致和一个个片段式情节细致绵密的描写,来探寻时间与生命的内涵和奥秘。虽然美国作家保罗·哈丁(Paul Harding)的这部处女作篇幅较短,仅有不到200页,但却是作者非凡的艺术才华和深厚文学底蕴的彰显,是他以独特的视角来诠释“具有感知力的生灵为了繁衍生长而在其他具有感知力的生灵当中进行斗争的永恒的奇迹和伤痛”。因此,对于读者来说,只有反复阅读,静心感受,才能体会其中深意,品味小说文字的精巧,领略它独特的语言魅力。
《修补匠》全文以意识流的写作手法对内容进行排布,总体叙述没有通常意义上固定的时间顺序,插叙的情节和与主线内容无直接关系的描述部分占有很大比重,文中唯一有迹可循的、可看作时间线索的信息点是表示主人公乔治·华盛顿·克罗斯比一步步地接近他生命终结的一些时间点(例如:“乔治死前一百三十二小时”,等等)。作者以乔治临终前八天弥留之际产生的各种幻象作为小说的开篇,这使得读者更容易把握这一时间线索和理解全文中跳跃式的内容结构。可以说,《修补匠》通篇是以乔治的幻觉与回忆以及他以某种无法解释的方式进入他的父亲霍华德的生命经历的特殊形式来展开的,它仿佛一系列引人深思的图像,又像是一叠打开成扇形的卡片,展现在读者面前。就如文中提到的,“乔治临死时记起很多事情,但他记不清先后顺序。他审视自己的一生,他总是想,人临终前总是这样的,对自己进行评估就是目击一堆乱糟糟的东西在移动,马赛克瓷砖在旋转,不断变换图案……每次想对自己进行评估时,所展示出来的总是一个不同的自己。”保罗·哈丁的老师、美国著名作家玛丽莲·罗宾逊在评价这一作品时谈到:“《修补匠》的确是一部绝佳之作。它达到并保持了一种语言与感知的独特的融合,它通过细致入微的触觉对十分平淡的生活进行了纹理丰富的描述,一次又一次唤起了人们内心感知的悸动,感觉如同是与这个美妙而捉摸不定的感性世界的第一次邂逅。”
实际上,这部小说的题目本身就十分耐人寻味。读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理解作者为它确定这样一个题目的原因。首先,《修补匠》主要讲述的是关于克罗斯比家祖孙三代“修补匠”的故事,乔治对父亲霍华德的记忆碎片、霍华德的生活经历和霍华德对自己的父亲的回忆片段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全文的主要内容。当代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艾利森在《隐形人》中提到了“修补者”这一概念,意指致力于维护某种生态、文化或生活体系的人。乔治从事钟表修理工作,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名试图修补“时间”的工匠,而在文中,“象征着宇宙、人生的钟表不时地会出现在不同场合,不同的时间段:展现人生的意象——钟慢人老,钟停人亡”。乔治的父亲霍华德是一个赶着装满小商品的骡车走街串巷的货郎和修补匠,他穿梭于当时美国新开拓的区域,兜售日用品,同时做些修补器具的零活,但他生意并不成功;他还希望成为一位诗人,靠摆弄词句来谋生。乔治的祖父是一名牧师,他不断地修补自己的布道词,在某种意义上修补人们的思想与观念,然而直到他逝去依然没能完成好他的这项职责。因此,克罗斯比家祖孙三代都是艾利森所说的这类“修补者”。同时,从小说的写作手法来看,虽然作者采用的是跳跃式的、不连贯的、碎片式的表述风格,但是当这些碎片被收拢和结合在一起时,便形成了这个完整的故事。这种巧妙的构思与布局和“修补匠”这一题目相辅相成,的确令人为之赞叹。
文中有关父亲的形象和父子间关系的内容同样需要读者特别关注。黄淑芳和罗海鹏在他们的文章《缺失的信仰与缺席的父亲——〈修补匠〉中父亲的意象研究》之中指出:在乔治和霍华德的生活经历里,父亲与父爱总是处于一种缺失的状态,对于父亲的回忆是零星的、破碎的,在这方面,“两代父子之间惊人的相似,父亲在儿子生活中若即若离、沉默寡言,然后彻底隐退,留给儿子一生的困惑,并在自己的想象中不断去追寻父亲的身影,试图看清父亲那模糊的身影后隐藏着怎样的生活和思考。”此类说法固然有其一定的道理,然而笔者认为,读者亦可以从其它角度解读文中有关父亲的叙述。尽管乔治的祖父与父亲都是不成功的“父亲”的形象(特别是霍华德更是曾经在病发时在心灵和身体上对儿子乔治造成了直接的深深的伤害,致使乔治后来逃离家门),但是他们都有各自不得已的苦衷:霍华德的父亲因精神分裂,离开了儿子,而霍华德则因为身患癫痫症,离开了家庭,远离了乔治的生活。实际上,保罗·哈丁并不是在强调父子间产生矛盾与冲突的必然性与悲剧性,他在字里行间表达的是孩子在失去父爱时的一种无法名状的伤痛和儿子内心对父亲的渴望与爱。小说中,不久于人世的乔治回忆了许多与父亲有关的往事;他甚至魔幻般地进入了自己父亲的生命中,以霍华德的身份去生活、去追溯过往;在他临死前记得的最后一件事则是失散多年的父亲在1953年圣诞前夜的那次来访。在记述霍华德对他的父亲的回忆中,哈丁将这种情感更加直接地表达了出来:“我无法区分哪是梦境,哪是现实,因为我经常做梦,梦见我父亲来到我的卧室亲吻我,给我拾起毯子盖在身上,因为我睡觉不老实,毯子常常掉在地上。从梦中醒来时我看见父亲,心里强烈地感觉到他对我是多么宝贵呀……啊,这次我们保证让你身体好好的,我这样说,然后拥抱他。”
《修补匠》中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穿插于故事主体之中的一篇篇美文。若是初次阅读,读者可能会感觉它们在文中的出现有时有些突兀,但通读之后,回过头重新品味,读者会感觉这些精致的如诗歌般的散文和细致详尽的说明性段落所起的作用就好像是修补匠焊接在物品上的节点:虽然与主体有所差异,但又与主体和谐统一,是整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哈丁优美细腻的文笔、高超的艺术造诣,在这些特殊的段落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充分表现出了他对宇宙、自然、生命、时间等问题独有的洞察力与理解力,记录了他对不同主题的精密的诠释与不断的求索。而这从客观上也进一步增强了这部小说的可读性及文学价值。例如,小说末尾部分的具有超验主义色彩的一段描写:“当死日来临时,我们知道,于是来到深院,躺在那里,我们的骨头变成黄铜。我们被挑来挑去。我们被用来修理坏钟表,八音盒;我们的骨盆装在副齿轮上,我们的脊柱被焊在庞大的机芯里。我们的肋骨被用来做齿轮,被轻轻敲打着发出象牙般的声音。最后,我们就这样被拼凑在一起。”正如英国《苏格兰人报》刊登的书评中谈到的那样:“哈丁竭力将更多诗歌填满他那表面上看来不经意的功能性词句,这方面他做的比大多数诗人更加努力……《修补匠》一书用震撼人心灵的渲染记述了主人公一生中的重要时刻,其间点缀了诗歌的片段和虚构的钟表匠手册的节选。” 如同最初主研领域为俄语文学的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当他以文学艺术研究的视角去审视和理解心理学问题时,为当时的心理学界打破成规开拓了新的路径。《修补匠》的作者保罗·哈丁的另一个身份是乐队的专业鼓手,当他将音乐人的思想与情绪带入到文学创作之中的时候,他手中的笔就成为了他演奏时的鼓槌,成为了他释放心中灵感和创意的工具。哈丁说:“当创意一点点涌出,手里有棒槌我就会演奏,手里有笔我就会写下来。”深入地去感受这部作品,读者将会发现全文仿佛是一支乐曲,时而铿锵,时而悠扬,可谓意味绵长。“再高些,越过那个以海王命名的第八个星球。再高些,越过那冥冥的第九个,那个只存在于从前人们梦镜里星球——啊!你到哪里去了?在哪千百万闪光的球面当中,你是属于哪一个……”
在阅读《修补匠》的过程中,读者会注意到具有多种象征意义的“钟表”贯穿于全书的始终。通过主人公乔治自己的感觉,钟表被赋予了人性,或者说对乔治来说,钟表就好像他自己,又好像其他人。当乔治感到房间里的时钟停摆时,“他想象钟表里面又黑又干有空,钟摆静静地垂着,他感觉自己胸腔里的五脏六腑也失灵了……他明白了,他即将死在他现在躺着的病床上”;当他钟表被上好发条后,重新发出滴滴嗒嗒的响声时,“他血管中的血液和胸膛里的呼吸好像畅快多了”,在他听来,钟表的走动声就是钟表的呼吸声,“而且几个钟表因团聚在一起而感到安慰,就像在教堂晚餐上,或在当地图书馆放映幻灯时人们聚集在一起那样。”在文中别的部分,钟表又象征着其它的概念。例如:在小说里,哈丁杜撰了一本作者为肯纳·达文波特牧师、出版年份为1783年的奇书——《明智的钟表匠》。这本书里包含了丰富的钟表方面的专业知识,又富有深邃的哲理,他在文中关于钟表的一段段的引文皆出自此书。其中一段讨论了钟表与宇宙或者人生的共性,即:“在钟表上选定任何一个时间。然后,可以做这样的设想:钟表的目标是让指针再回到那个时间……钟表的每一个齿轮和发条都有各自内在的功能,但就整个机械装置而论,它更大的目标是回到所选定的那个时间。从这个意义上说,钟表很像宇宙。因为宇宙是一个包括天体传动装置、转动球形轴承和太阳熔炉的机械装置,把人送回到选定的时间,也就是我们从《圣经》上知道的‘堕落’之前的那个时间,难道不是这样的吗?……”总之,《修补匠》里的“钟表”不单纯是将时间体现为独立而精确的数字的某种工具,更具有其抽象性的、哲学性的,甚至魔幻般的概念,可谓亦幻亦真,引人深思。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它的魅力在于无穷的多样性与可能性。宇宙、生命、自然、情感是文学创作恒久不变的主题,而面对这些主题,不同的人会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形式进行诠释。黄淑芳指出:“阅读《修补匠》并不是件轻松的事,期待故事的人也许会因它平淡的情节而失望,但喜欢文学的人一定会因它的深邃而爱不释手。”《修补匠》并非洋洋洒洒的鸿篇巨著,也不是以情节触动读者心灵的作品,它能够以黑马之姿问鼎普利策小说奖,或许就是在提醒我们个性化思考的可贵,就如保罗·哈丁的这篇处女作所印证的:精密可以成为最美的文体。
参考文献:
[1] Harding,P.Tinkers[M].London:William Heinemann,2010.
[2] Robinson,M.,et al.Book Reviews[Z],retrieved from
http://book.360buy.com/19257149.html,on January 1st,2013.
[3] 保罗·哈丁,刘士聪译:《修补匠》,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
[4] 薄淑艳:《论普利策小说〈修补匠〉的艺术技巧》,《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5] 韩江红:《亦真亦幻,如述如歌——〈小炉匠〉的意识流写作手法解读》,《译林》,2010年第6期。
[6] 黄淑芳:《用精美的碎片质询生命——评2010年普利策获奖小说〈修补匠〉》,《山花》,2011年第2期。
[7] 黄淑芳、罗海鹏:《缺失的信仰与缺席的父亲——〈修补匠〉中父亲的意象研究》,《名作欣赏》,2012年第15期。
[8] 孔施施、佘军:《小说〈修理匠〉中的创伤解读》,《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9] 万小磊、于云玲:《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之中——评2010年美国普利策小说奖获奖作品〈修补匠〉》,《外国文学研究》,2012年第4期。
[10] 伊丽莎白·舒尔茨:《〈修补匠〉导读》,保罗·哈丁,刘士聪译:《修补匠》,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
[11] 张昌宏:《保罗·哈丁和他的处女作〈修理匠〉》,《安徽文学》,2011年第2期。
[12] 张芸:《口口相传,成就普利策奖黑马》,《东方早报》,2010年7月11日。
作者简介:
张广天,男,1977—,河北保定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英美文学,工作单位:保定学院。
宋玉,女,1978—,山西长治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学,工作单位:保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