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作教学是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习作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具体表现。因此,习作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习作教学还要与阅读教学相结合,解决习作材料来源的问题。当前,小学生习作抄袭、套作、说空话、说假话现象比较严重。究其原因,是学生习作时普遍感到“无言可写”。为此,笔者谈谈如何拓展儿童的习作素材之路,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一、要指导儿童观察,分析和体验生活
儿童习作的材料那里来?只能从生活实践中来。儿童生活是错综复杂的,而又是丰富多彩的。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材料的来源普遍于整个生活。”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生活越丰富,写作的内容就越充实。然而在生活面前;有些儿童对生活熟视无睹,缺乏对事物的认识,许多有意义的事物从自己身边轻轻溜走过。那么教师就得指导儿童观察、分析生活、用心去体会生活。叶老指出:“要使生活向着充实的路,有着两个致力的目标,就是训练思想和培养情感。”
1、引导儿童适用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去体验生活。了解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弄明白事物之间的联系,由表及里,从表面现象到本质去分析、体验身边的生活,才能发现生活的意义所在。如有位学生在《周记》中写到:不知道的人,会以为她是学校的清洁工。每天早晨,她戴着套袖和我们一起打扫清洁区。今天早上,我端着一簸箕垃圾向垃圾箱走去,迎面碰着她提着纸篓往回走。我向她鞠躬问好。谁知这时刮来一股风,把簸箕里的一片字纸吹落在地上。那片纸像长了腿似的,飞快而又调皮地向操场跑去。去拾吧,又怕簸箕里的纸会被吹落的更多;不去拾吧又挺气人。这时,她三步并作两步追上去,把它捡了起来。她,便是朱校长。通过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学生的“触角”变得灵敏起来。写出了自己熟悉的人和事,从这些事物中产生情感,想象和联想,就觉得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了,写作时自然就得心应手。因而写作的材料和真情实感的表露来源于对其生活的体味,因此写真人实事,抒人之常情,把喜、怒、哀、乐倾注到文章中去,就会使写出的文章流光溢彩。
2、引导儿童观察事物的过程中,把自己放进去,(即进入事的角色)获得真切的感受,产生不同的情感,这样,才能有真正地认识生活,反映生活,才能有真情实感。如写《家乡的变化》我让学生回去调查考察,要求他们向家长或亲友了解情况并做好记录:改革开放后,整个村庄的村民生活有哪些变化,家乡的住宅交通、通信等有哪些变化,并细细体会自家生活条件的变化,同家长交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通过调查研究、学生知道了只有改革开放我们的祖国才能越来越富强。认识了事物,就是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也就是他们的生活。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大多有血有肉,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党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要丰富儿童生活,增添习作源流
学生交际面窄,接受统一的同质文化,是造成其生活底气不足,习作内蕴浅薄的原因。因此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参与各种适合儿童的社会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儿童习作增添源头活水,让儿童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不断积累写作素材,再让儿童选择自己最熟悉的题材,结合生活经验,写出自己亲身真实的生活感受。如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农民的苹果园、帮助农民在菜地里捉虫子,也可以让学生参加春游、野炊、放风筝等野外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拔河、打乒乓球、唱歌等比赛活动。如果时间短也可以在课堂上让几位学生表演斗拐、扳手腕等,让学生当裁判评出个输赢来。活动结束后及时指导学生写好习作,让学生回忆活动中出现了那些有趣的人和事,遇到了什么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人物的神态、表情、语言如何?这样通过学生亲身参加体验,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不仅体会到其中的乐趣,而且增长了知识,习作内容也充实起来。学生的习作就有了源头活水。
三、要鼓励儿童大量阅读、勤写多练
习作是创造性的学习生活,没有什么秘诀。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因为自己的习作是由于多看和多练习,因此,此外并无心得与方法的。”“多看”即指书报,大量阅读,指对生活中的事物要多留心获得直接的知识;“多练”指的是勤练笔多写,经常进行习作练习。
1、大量阅读。有限的课内阅读,必然造成行文枯燥乏味,套话连篇,除了教好课文外,还要强化课外阅读。第一,让学生订阅《小学生语文报》、《当代小学生》、《小学生习作报》等好多种刊物。第二,鼓励学生多读些新的文学性较强的时文,包括科技、文化、经济好多方面的书籍,激活思想,扩大视野;还可以鼓励优秀的学生试读中外名著如《鲁宾逊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西游记》、《水浒传》等。
2、培养习惯。课外阅读首先要求在理解、消化、积累上下功夫。其次是可向蜜蜂那样,采百花以酿佳密。还要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把“看”和“想”统一起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每周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互相交流,推荐好文章,介绍一些好词佳句,供同学们观赏。一些好文章还可以多读几遍,直至背诵。同时形成一种制度,经常开展这种活动,促使学生养成这种良好的习惯,老师何乐而不为呢?
3、勤写多练。老师应多鼓励并指导学生勤写读书笔记,摘录优美的词句。只有经常动笔、反复练习,才能从习作中学会习作,把学到的习作知识转化为习作能力。同时勤写多练,在老师的鼓励促使下,也应让学生养成这种习惯。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习作训练,一定要儿童写自己已经认识的和自己熟悉的事物,这才是真正抓住了习作训练的源。小学生习作,只能要求他们记真人、写真事、状真物、抒真情,培养事实求是的优良学风,否则,将好比缘木求鱼了。
一、要指导儿童观察,分析和体验生活
儿童习作的材料那里来?只能从生活实践中来。儿童生活是错综复杂的,而又是丰富多彩的。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材料的来源普遍于整个生活。”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生活越丰富,写作的内容就越充实。然而在生活面前;有些儿童对生活熟视无睹,缺乏对事物的认识,许多有意义的事物从自己身边轻轻溜走过。那么教师就得指导儿童观察、分析生活、用心去体会生活。叶老指出:“要使生活向着充实的路,有着两个致力的目标,就是训练思想和培养情感。”
1、引导儿童适用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去体验生活。了解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弄明白事物之间的联系,由表及里,从表面现象到本质去分析、体验身边的生活,才能发现生活的意义所在。如有位学生在《周记》中写到:不知道的人,会以为她是学校的清洁工。每天早晨,她戴着套袖和我们一起打扫清洁区。今天早上,我端着一簸箕垃圾向垃圾箱走去,迎面碰着她提着纸篓往回走。我向她鞠躬问好。谁知这时刮来一股风,把簸箕里的一片字纸吹落在地上。那片纸像长了腿似的,飞快而又调皮地向操场跑去。去拾吧,又怕簸箕里的纸会被吹落的更多;不去拾吧又挺气人。这时,她三步并作两步追上去,把它捡了起来。她,便是朱校长。通过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学生的“触角”变得灵敏起来。写出了自己熟悉的人和事,从这些事物中产生情感,想象和联想,就觉得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了,写作时自然就得心应手。因而写作的材料和真情实感的表露来源于对其生活的体味,因此写真人实事,抒人之常情,把喜、怒、哀、乐倾注到文章中去,就会使写出的文章流光溢彩。
2、引导儿童观察事物的过程中,把自己放进去,(即进入事的角色)获得真切的感受,产生不同的情感,这样,才能有真正地认识生活,反映生活,才能有真情实感。如写《家乡的变化》我让学生回去调查考察,要求他们向家长或亲友了解情况并做好记录:改革开放后,整个村庄的村民生活有哪些变化,家乡的住宅交通、通信等有哪些变化,并细细体会自家生活条件的变化,同家长交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通过调查研究、学生知道了只有改革开放我们的祖国才能越来越富强。认识了事物,就是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也就是他们的生活。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大多有血有肉,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党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要丰富儿童生活,增添习作源流
学生交际面窄,接受统一的同质文化,是造成其生活底气不足,习作内蕴浅薄的原因。因此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参与各种适合儿童的社会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儿童习作增添源头活水,让儿童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不断积累写作素材,再让儿童选择自己最熟悉的题材,结合生活经验,写出自己亲身真实的生活感受。如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农民的苹果园、帮助农民在菜地里捉虫子,也可以让学生参加春游、野炊、放风筝等野外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拔河、打乒乓球、唱歌等比赛活动。如果时间短也可以在课堂上让几位学生表演斗拐、扳手腕等,让学生当裁判评出个输赢来。活动结束后及时指导学生写好习作,让学生回忆活动中出现了那些有趣的人和事,遇到了什么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人物的神态、表情、语言如何?这样通过学生亲身参加体验,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不仅体会到其中的乐趣,而且增长了知识,习作内容也充实起来。学生的习作就有了源头活水。
三、要鼓励儿童大量阅读、勤写多练
习作是创造性的学习生活,没有什么秘诀。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因为自己的习作是由于多看和多练习,因此,此外并无心得与方法的。”“多看”即指书报,大量阅读,指对生活中的事物要多留心获得直接的知识;“多练”指的是勤练笔多写,经常进行习作练习。
1、大量阅读。有限的课内阅读,必然造成行文枯燥乏味,套话连篇,除了教好课文外,还要强化课外阅读。第一,让学生订阅《小学生语文报》、《当代小学生》、《小学生习作报》等好多种刊物。第二,鼓励学生多读些新的文学性较强的时文,包括科技、文化、经济好多方面的书籍,激活思想,扩大视野;还可以鼓励优秀的学生试读中外名著如《鲁宾逊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西游记》、《水浒传》等。
2、培养习惯。课外阅读首先要求在理解、消化、积累上下功夫。其次是可向蜜蜂那样,采百花以酿佳密。还要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把“看”和“想”统一起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每周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互相交流,推荐好文章,介绍一些好词佳句,供同学们观赏。一些好文章还可以多读几遍,直至背诵。同时形成一种制度,经常开展这种活动,促使学生养成这种良好的习惯,老师何乐而不为呢?
3、勤写多练。老师应多鼓励并指导学生勤写读书笔记,摘录优美的词句。只有经常动笔、反复练习,才能从习作中学会习作,把学到的习作知识转化为习作能力。同时勤写多练,在老师的鼓励促使下,也应让学生养成这种习惯。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习作训练,一定要儿童写自己已经认识的和自己熟悉的事物,这才是真正抓住了习作训练的源。小学生习作,只能要求他们记真人、写真事、状真物、抒真情,培养事实求是的优良学风,否则,将好比缘木求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