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主发展教育的实质是“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为关键,以开掘学生发展的核心潜能为重点,以促进学生形成具有极强再生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讲,自主发展教育属于深层次的自我教育,它是受教育者以自我认识为基础的自我发展,不是指狭义上的道德完善或通常意义上的自学,而是指学生不断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和实现自我。
关键词:自主发展;强调自主;注重激励;着力内化
所谓自主发展教育,指的是受教育条件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影响,学生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产生自觉接受教育的内在动机,掌握自我学习的本领,从而积极主动地求得全面和谐发展的活动过程。
需要强调说明的是:自主发展教育十分重视激发起每一位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地投入教育活动,主动地求得发展;自主发展教育虽然十分关注学习主体的内在因素,但是并不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反,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尽力创造条件使学生这个教育主体的认识能力、智力潜能、个性特点得到充分的发展;以“教育”一词来限定“自主发展”是为了说明这种培养人的活动,是有组织、有计划的,与广义的教育概念是不矛盾的。
因此,自主发展教育的实质是“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为关键,以开掘学生发展的核心潜能为重点,以促进学生形成具有极强再生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育。
从这个意义上讲,自主发展教育属于深层次的自我教育,它是受教育者以自我认识为基础的自我发展,不是指狭义上的道德完善或通常意义上的自学,而是指学生不断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和实现自我。
一、自主发展教育的理念
自主发展教育不是某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育思想。“强调自主,注重激励,着力内化”是自主发展教育必须坚持的三大教育理念。
1.强调自主
充分地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把学生当成生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是实施自主发展教育的首要条件。我们认为,强调自主就要多给学生些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多给学生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多给学生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展示;多给学生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塑造自己健康向上的人格,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张扬自己的个性风采。教师的本领则应该显示在想方设法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育活动的愿望,提供人人动手、动脑实践的机会,创造人人都能获得成功的条件上,努力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的“气候”和“土壤”。
2.注重激励
激发学生内在动力,点燃其主动求知和主动进取的火花,是实施自主发展教育的关键环节。实践告诉我们,对学生而言促使其不断发展的不一定是远大的目标或理想,有时候,教师的一句赞赏、家长的一句肯定、同学的一句好评,往往就是激发其努力奋进的直接动力。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认为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各种外部激励诱因来满足学生兴趣、情感等心理需求,使之产生内在发展的动力,从而自觉地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实践证明,激励学生最好的办法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因为“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使学生产生好好学习的愿望”。教育过程中,“无论如何不能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乏这种力量,教育上任何巧妙的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教育过程中,如果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获得成功,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如果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暂时不能获得成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帮助;如果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难以获得成功,教师也要给予积极的鼓励。总之,我们既要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取得成功的巨大潜力,更要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与条件,让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增强自信,产生新的追求,引起新的探索,从而获得更加积极主动的发展。
3.着力内化
内化是一种心理过程,由于自我需要,产生内在发展的动力,促进自觉吸收转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主动发展的能力。因此,把学生从外部获得的道德、知识、智力等因素内化为学生主体的素质,是实施自主发展教育的又一重要思想。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通过建立各种内化机制,引导学生把兴趣和进取心转化为学习行为和道德行为。在进行教学程序设计时,我们认为必须把“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驱动学习行为—助其学习成功”作为贯穿教学全过程的几个重要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乐于探求有用的知识,逐步将知识结构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当中。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形成自主乐学的良好习惯,而且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富有成效。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程序设计时,我们认为必须把“设置问题情境—激发矛盾冲突—形成情感认同—实现知行转化”作为贯穿教育全过程的几个关键性环节,努力让学生在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中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不断矫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这样,不仅可以实现知情意行的最佳结合,而且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质量。
二、自主发展教育的操作流程
自主发展教育涵盖了学校的所有教育活动,本文仅就自主发展教育的目标体系、课程结构、教育的主要过程以及评价机制这四个关键性操作要点,作简要说明。
(一)构建自主发展教育的目标体系
教育目标规定着教育行为和评估行为的方向,它既是对育人质量指标的规定,又是对教育成果评价的尺度和准绳。因此,构建自主发展教育的目标体系是学校探索实施自主发展教育有效途径的一个重要环节。
自主发展教育目标的构建,既要符合国家教育方针,体现素质教育发展目标的统一要求,又要注意从自主发展教育的实际出发,充分体现对学生主体发展的特有关注。育人目标结构的确立和指标的规定,不仅要具有整体性和连续性,而且要具有阶段性和可操作性。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自主发展教育特有的目标体系。为此,我们可以用十六个字对教育对象的总体培养目标进行如下概括:智德双全、身心两健、自主自立、勇于创新。为凸显自主发展教育的本质特征,我们还应该对学生自主发展的具体要求作出规定:努力使每一位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最佳的发展;努力使每一位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和自主行为明显优于同类伙伴。
这样,总体培养目标和具体培养要求便可以组成多侧面、多层次、立体性目标结构整体,从而形成比较科学的自主发展教育目标体系,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起到定向导航的重要作用。
(二)优化自主发展教育的课程结构
课程是实施自主发展教育的载体,优化课程结构是探索实施自主发展教育有效途径的关键所在。根据自主发展教育的培养目标,按照课程改革发展的总体趋势,自主发展教育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我们认为必须注意两点:①要坚持“三个相互结合”的原则。即课内与课外相互结合,大课(45分钟)与小课(20分钟)相互结合,集中统一与灵活分散相互结合。②要实现“四个板块”的有机联系。即必修课、活动课、特修课和选修课有机联系。具体的操作方法是:适当压缩必修课时,尽力保证活动课时,适量开设特修课程,积极开设选修课程。“三个结合,四个板块”形成的立体化课程结构,可以为学生自主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创造更加优越的条件。
(三)自主发展教育的可行性策略
1.日常教育活动中的自主发展教育策略
(1)从满足学生的需要入手。行为科学告诉我们:需要是人行为的基础。由于需要而产生动机,由于动机而采取行动,由于行动目标的实现而获得需要的满足,这样周而复始,不断循环,促进人的不断发展。因此,我们认为自主发展教育的学校的日常教育活动必须坚持学生自主自愿的原则,努力做到活动主题的确定要尽可能小一点;活动内容的选择要尽可能离学生实际近一点;活动的组织形式要尽可能生动活泼、新颖有趣一点。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定期填写《自主发展规划设计表》,从中了解学生近期的心理需求,鼓励他们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做起,通过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解决,让他们的需要不断得到满足,进而不断地为自己确立新的目标,不断地发现自己的潜能,不断地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素质。
(2)在引导学生实践上着力,创新学生的自主教育活动。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真切地体会到创业的艰辛、劳动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因此,我们认为学校日常教育活动必须为学生自主教育实践提供广阔的空间,创造良好的条件。既要把社会带进校园,又要让学生走向社会。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成立各种自主管理小队,建设各种自主活动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自主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律人律己;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注重引导学生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帮助他们找一个岗位,扮演一种角色,学一样本领,体验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提高自身素养。没有理念的教育是盲目的教育,没有“活动”的教育是虚拟的教育。只有把二者有机巧妙地结合起来,学生的自主教育才会走得更高、更远。
2.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自主发展教育策略
(1)以唤醒学生主体意识为前提。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条件。然而,学生主体本身所具有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一种潜在的资源和“沉睡着”的力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善于挖掘,善于唤醒,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自主发展教育的课堂教学,必须要求教师做到把微笑带进课堂,把信任带进课堂,把赏识带进课堂,把竞争带进课堂。为把“四个带进”内化为每一位教师的自觉行动,我们可以通过拟定《自主发展教育的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提倡教师要带着饱满的激情上课,要充分利用教态、语言、媒体、反馈、目标激励、课堂机智、教学内容等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全力诱导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教学的全过程。课堂上学生主体意识被“唤醒”的明显的标志应该是:学生能始终带着高涨的情绪、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表现出外在的亲和、兴奋或沉思的表情以及内在思维的真正活跃,潜在智慧像火花一样向外进发。
(2)以引导学生掌握学习过程为重点。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从自己经历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经验教训,并从中体会到应该怎样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认为自主发展教育的课堂教学必须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成果,更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合理的学习过程。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做到经常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经常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过程,经常向学生示范式地展示学习过程,经常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自己的学习过程。
(3)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一个批判、选择与存疑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既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本质要求。因此,我们认为自主发展教育的课堂教学必须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注重营造一种宽松的、民主的、和谐的气氛。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让他们能主动地、自由地思索、想像、发问、选择,甚至行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科学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与探索者。要注重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情境与条件,让学生大胆地猜想并动手操作。要注重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课堂上要着力启发诱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相联系,努力形成符合自身实际的良好的知识结构,以利于今后在相似的学习情境中,主动迁移,举一反三,形成独具特点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建立自主发展教育的评价机制
评价在教育改革中起着导向与质量监督的重要作用,是决定教育改革成败的又一关键性环节。根据自主发展教育的培养目标,针对传统教育评价体系中存在的不足与局限,我们认为,自主发展教育评价机制的建立必须体现以下几点基本思想:第一,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第二,评价的内容既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又要注重对学生个体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积极认可。第三,评价的方式,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努力将终结性的评价与形成性的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要重视教师的评价,更要重视家长,尤其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努力使评价成为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不仅要制订统一的标准要求,更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考虑学生的层次性和差异性,设计梯度合理的考核评价标准。第四,在评价的功能上,要淡化选拔功能,强化反馈调节功能,尤其是导向激励功能。一方面,要把评价的过程当作是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过程,努力使学生看到自己经过努力取得的成绩与进步;另一方面要通过肯定、赞许、鼓励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获得的成功予以及时的认定,从而激发与引导学生不断地向前奋进。
参考文献:
[1]杨志等编著.人本管理.石油大学出版社,1999.10.
[2]李尚群.从“教案剧”到“创造剧”.中小学教育,2000.(10).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小湖中心小学教科室。电邮:[email protected])
编辑/于 洪
终校/何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