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年来,语文课改像一股强劲的东风,吹遍了大江南北的校园,也吹拂着每个教师的心田。我与课改相伴而行,有摸索中的风雨兼程,有反思后的春华秋实。我感慨良多,颇有收获。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
一、给学生一盏希望的灯、一盏勇气的灯
有位作家说:“每个人心中都应有两盏灯,一盏是希望之灯,一盏是勇气之灯。有了这两盏灯,我们就不怕海上的黑暗和风涛的险恶了。”
升入初三,每个学生对未来都充满了憧憬和向往。但因为基础不同,有些学生对自己缺乏信心,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基于此,在教学中,我注重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找回自信,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个体潜能,挖掘自己,发展自己,超越自己。
课堂,是一个训练语言的最佳场所,这时候我提倡百花齐放,反对众口一词。要的就是一人一个答案,目的就是使每个人都得到说话的机会。在学习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时,我要求学生讨论小说的主题。
有的学生说:“我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
有的学生说:“我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的悲哀。”
有的学生说:“我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对人思想的影响。”
对于这些看法我都给予了肯定,虽然是初三的大孩子了,但在我肯定的目光里,我看到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听得也更认真了。
一次,我借“青春随想”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青春愿望,再说出自己想如何实现。大多数学生一气呵成,说起自己的愿望时满是期待,眼中充满自豪。
我期盼着能通过种种的激励方式,交给学生一盏希望的灯、一盏勇气的灯,让他们减少学习语文的畏惧,进入漫游语文世界的快乐之旅。
二、寻找学生的兴趣激发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能动性。为此,我进行了两个方面的尝试。
其一,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提出感兴趣的个体性问题。无论是在课前还是在课堂中,我都有意识地让学生提问。如在布置预习作业时,我尝试着改变以往一刀切的做法,让学生在预习本中提出他们想要了解或不能理解的问题。学生的课前提问,使课堂教学更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个体需求。而一节课结束前,我则留出一段时间,询问学生“在这一堂课中你最有收获的是什么”,“你还想了解哪些问题”,等等,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表达想法。
其二,寻找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爱上写作。让农村学生爱上写作是一件棘手的事,特别是到了初三,很多学生写作基础差,对写作已毫无兴趣可言。怎么办?关键是要使学生重拾写作兴趣。一次作文课的尝试使我看到了希望。我要求学生写身边的同学,抓住特点,写完之后让大家猜猜写的是谁。结果学生的写作兴趣一下子提高了,纷纷奋笔疾书,在朗读学生的杰作时,引起了全体同学的哈哈大笑。一个平时都完成不了作文的学生,把班内一个调皮的学生写得活灵活现。对于他们熟悉的同学,学生们确实抓住了特征,也写得很详细。我终于抓住了突破口。围绕“同学”系列,我又确立了“老师”系列、“心里话”系列等,学生因为兴趣也慢慢地爱上了写作。
我深切地感受到教师如果能从学生的个性出发,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切入,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尝试个性化的体验式阅读
学生是具有鲜明个性的人,“课堂”是一个活跃学生生命力、展示其思维智慧的特殊场所。在教学中,我尽量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独特体验,完成人与文之间的和谐对话。
我常做一件事是请学生介绍文中他最欣赏(最有感触、最感动)的词、句、段,并要求说出理由。如在教学《谈生命》时,我让学生“找出文中最让你欣赏的语句,并说说让你欣赏的原因”。在学生发表看法的同时,我也谈了自己最欣赏的语句。就这样,在师生的欣赏感悟中完成了课文的阅读,文章的对生命的解释也转化了学生自己的原本看法,从而让他们逐步体会了生命的意义。
我认为,为学生搭建起一个体验和抒发感情的平台,就能让学生通过体验去认识事物,让学生在独立思索中不断成熟,为课堂注入生命的意义。
四、创设自主阅读名著的交流平台
阅读名著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所以,我特别注意引领学生走近经典名著,让名著来温暖他们的心灵,激发他们心中温柔的、微妙的感觉和阅读的兴趣,从而不断形成相应的语文素养。
1.开设欣赏交流课。为使阅读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我每学期安排一定的课时开设欣赏交流课,给学生创设一个交流阅读平台。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情感体验的深入,可采取不同的交流形式。
2.展示阅读成果。充分肯定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与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当一篇篇读书心得得到了老师的赞赏,学生的满足感不言而喻,他们将会以更大的热情去阅读。除此之外,还应创造更多的条件来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让学生在展示交流中获得更多的启发,如摘抄本的展台式展览、心得的墙报式展览等。千方百计使学生树立大语文观,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点亮人性的光辉,尊重生命的价值。只有教师共同努力,用“以人为本”的教学观指导语文实践活动,学生才会真正走进课堂,放飞心中的希望,也才会真正迎来教育的春天。
一、给学生一盏希望的灯、一盏勇气的灯
有位作家说:“每个人心中都应有两盏灯,一盏是希望之灯,一盏是勇气之灯。有了这两盏灯,我们就不怕海上的黑暗和风涛的险恶了。”
升入初三,每个学生对未来都充满了憧憬和向往。但因为基础不同,有些学生对自己缺乏信心,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基于此,在教学中,我注重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找回自信,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个体潜能,挖掘自己,发展自己,超越自己。
课堂,是一个训练语言的最佳场所,这时候我提倡百花齐放,反对众口一词。要的就是一人一个答案,目的就是使每个人都得到说话的机会。在学习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时,我要求学生讨论小说的主题。
有的学生说:“我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
有的学生说:“我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的悲哀。”
有的学生说:“我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对人思想的影响。”
对于这些看法我都给予了肯定,虽然是初三的大孩子了,但在我肯定的目光里,我看到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听得也更认真了。
一次,我借“青春随想”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青春愿望,再说出自己想如何实现。大多数学生一气呵成,说起自己的愿望时满是期待,眼中充满自豪。
我期盼着能通过种种的激励方式,交给学生一盏希望的灯、一盏勇气的灯,让他们减少学习语文的畏惧,进入漫游语文世界的快乐之旅。
二、寻找学生的兴趣激发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能动性。为此,我进行了两个方面的尝试。
其一,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提出感兴趣的个体性问题。无论是在课前还是在课堂中,我都有意识地让学生提问。如在布置预习作业时,我尝试着改变以往一刀切的做法,让学生在预习本中提出他们想要了解或不能理解的问题。学生的课前提问,使课堂教学更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个体需求。而一节课结束前,我则留出一段时间,询问学生“在这一堂课中你最有收获的是什么”,“你还想了解哪些问题”,等等,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表达想法。
其二,寻找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爱上写作。让农村学生爱上写作是一件棘手的事,特别是到了初三,很多学生写作基础差,对写作已毫无兴趣可言。怎么办?关键是要使学生重拾写作兴趣。一次作文课的尝试使我看到了希望。我要求学生写身边的同学,抓住特点,写完之后让大家猜猜写的是谁。结果学生的写作兴趣一下子提高了,纷纷奋笔疾书,在朗读学生的杰作时,引起了全体同学的哈哈大笑。一个平时都完成不了作文的学生,把班内一个调皮的学生写得活灵活现。对于他们熟悉的同学,学生们确实抓住了特征,也写得很详细。我终于抓住了突破口。围绕“同学”系列,我又确立了“老师”系列、“心里话”系列等,学生因为兴趣也慢慢地爱上了写作。
我深切地感受到教师如果能从学生的个性出发,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切入,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尝试个性化的体验式阅读
学生是具有鲜明个性的人,“课堂”是一个活跃学生生命力、展示其思维智慧的特殊场所。在教学中,我尽量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独特体验,完成人与文之间的和谐对话。
我常做一件事是请学生介绍文中他最欣赏(最有感触、最感动)的词、句、段,并要求说出理由。如在教学《谈生命》时,我让学生“找出文中最让你欣赏的语句,并说说让你欣赏的原因”。在学生发表看法的同时,我也谈了自己最欣赏的语句。就这样,在师生的欣赏感悟中完成了课文的阅读,文章的对生命的解释也转化了学生自己的原本看法,从而让他们逐步体会了生命的意义。
我认为,为学生搭建起一个体验和抒发感情的平台,就能让学生通过体验去认识事物,让学生在独立思索中不断成熟,为课堂注入生命的意义。
四、创设自主阅读名著的交流平台
阅读名著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所以,我特别注意引领学生走近经典名著,让名著来温暖他们的心灵,激发他们心中温柔的、微妙的感觉和阅读的兴趣,从而不断形成相应的语文素养。
1.开设欣赏交流课。为使阅读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我每学期安排一定的课时开设欣赏交流课,给学生创设一个交流阅读平台。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情感体验的深入,可采取不同的交流形式。
2.展示阅读成果。充分肯定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与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当一篇篇读书心得得到了老师的赞赏,学生的满足感不言而喻,他们将会以更大的热情去阅读。除此之外,还应创造更多的条件来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让学生在展示交流中获得更多的启发,如摘抄本的展台式展览、心得的墙报式展览等。千方百计使学生树立大语文观,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点亮人性的光辉,尊重生命的价值。只有教师共同努力,用“以人为本”的教学观指导语文实践活动,学生才会真正走进课堂,放飞心中的希望,也才会真正迎来教育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