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阎肃

来源 :曲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yu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媒体传来阎肃先生辞世的消息,很是意外。原以为阎老的病能够好转,没想到竟永远离开了我们。回想老人家对我和《津门曲坛》的关心和鼓励,无限的伤感和怀念再也无法摆脱。
  阎老专业博学,一生贡献非凡,创作的歌词就有千首之多。很早就以歌剧《江姐》一举成名,并因此而受到了开国领袖毛主席的接见。常给央视春晚、总政双拥晚会等大型国家级文艺演出做总体设计、策划、撰稿,电视节目里也常有他的身影。又是各大综艺节目的特邀嘉宾、评委,以其平易和蔼、风趣幽默、谦逊有礼的长者之风,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熟悉、尊敬和爱戴。
  我原本和阎老没有接触。但总算是有缘,这缘分就来自于我们的《津门曲坛》杂志。《津门曲坛》杂志2004年创办,属于公益民办杂志,一路风雨坎坷,至今仍困守在这一方令人多情的土地,疲惫之余,也有欣喜。借助杂志这一个曲艺戏剧交流和普及的平台,我们结识了众多的艺术家、专家、剧作家,得到了鼓励和支持,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几年前的一次文艺晚会上,我有幸和阎老相遇,并送给他一本当期的杂志,请阎老给以指导。
  几天后,接到一个电话:“我是阎肃,很抱歉,那天实在太忙,无暇顾及。你给我的杂志我看了,开始没在意,后来又仔细看,才发现你们原来是民办杂志,要靠捐款维持,很感动,看来你们是老百姓在办杂志啊!能这样做很不容易,希望你们能坚持下去。”并表示只要有合适的机会,很愿意为《津门曲坛》杂志做一点事情。没想到工作繁忙的阎老还会记得一本小杂志。阎老的一席话,使我受到很大的鼓舞。后来,在不同的场合几次见面,阎老都关切地询问杂志的情况,并鼓励我们坚持下去。久负盛名的艺术家,在百忙之余能够关注老百姓办的杂志,并且给与亲切关照,使我感慨万端。对照杂志工作中遭到的白眼、讥讽和冷遇,阎老恳切真诚的关爱和鼓励,温暖了我。每次短暂的谈话都给我们增添了信心和力量。
  天津市文广局和天津市图书馆为了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创办了《海河大讲堂》,在市图书馆演讲大厅定期举办讲座,各界学术专家、文艺界人士,都是讲坛的座上客,《津门曲坛》杂志由于在文艺界有深厚的人脉关系,成为《海津讲坛》和《海河大讲堂》的合作伙伴,一般涉及到戏剧曲艺门类的讲座,经常委托我联系和聘请如歌剧王子李光羲、戏曲家尚长荣、美猴王六小龄童、电影配音演员乔榛等诸多名家,都曾应邀前来。
  2015年9月,《海河大讲堂》主办方希望能邀请阎肃先生来津主讲,要我联络。我考虑阎老那么有名望那么忙,国家文化部及部队的大型文艺活动都应接不暇,估计十有八九办不成。也担心给阎老增添负担,可又愿意给天津办好这件事,犹豫中拨通了阎老的手机,说明事情原委的同时心里一直在敲着小鼓。通话中阎老还是一如既往地平和亲近,丝毫没有名人的架子。他询问了主办方情况,爽快地答应下来,又补充说:“小军啊!答应是答应了,如果突然间有国家和部队的紧急任务,那就没有办法了,我必须无条件服从组织的安排。所以你们要做两手准备,但是我保证,除此之外,不会接受任何邀请,报酬对我无所谓,公益活动更要参加。”他还调侃风趣地说,“我说过要给你们杂志办点事,参加这次讲座也还愿了是不是?!如果这次真有任务,我也会在之后补上这一课”。几经沟通,确定讲座在九月底进行,主办方欣喜异常,印发了入场券,并在报纸上发布了消息。
  就在大家都期待着亲耳聆听大师的讲座之际,阎老突然打来的一个电话,把我们的心情从怡人的秋天一下子拉进了严冬。阎老说很抱歉,不能按约定来津讲座了,因为感觉腿部有点发麻,大夫的印象是脑梗,所以需要住院进一步检查治疗,要我代向天津观众致歉,并说治好了病就来补上。他的语气平稳安详,充满乐观和自信。
  阎老在病中还牵挂着来津讲座的事,让我感动又不放心,当即说要去看望他。阎老说你很忙,不要浪费时间和精力,听到我一再坚持,终于同意了。
  2015年9月22日下午3点,我来到北空医院阎肃先生的病房,躺在病床上休息的阎老就起身下床,我急忙上前搀扶:“您老别起来了,就这样说话挺好。”他笑着说不要紧,我能走路,并说你大老远的赶来很辛苦,又吩咐家属倒水。我觉得他的面容稍显憔悴,他见我在端详他,便笑了起来:“我没事儿,很快就会好的,就是不能如期去天津有点遗憾。听说入场券都发下去了,真是对不起大家。”我说不要紧,希望您早日康复,以后别这么忙碌了——说完不由得后悔,阎老哪能不忙!国家和人民都需要他——阎老问:小军,给我带杂志来了吗?接过我递给他的杂志,翻看了一下,放在枕边说:“挺好,我静下来慢慢看。要好好地办这本杂志,对戏剧曲艺有好处,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这是很有意义的。愿你们坚持下去。”我说:“谢谢您的鼓励,我们这一代人是看着您的《江姐》和《党的女儿》长大的,培养了我们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阎老的眼睛泛起了亮光:“人的一生总要做几件有意义的事情,你们能坚持办这个杂志,也是有意义的事情,我们算是同路人。”我赶忙说:“我们这点小事哪能和您的大事业相比呀……”“你们也是在弘扬民族文化艺术嘛,大小事情不同,意义是一样的。”又谈了些别的话题,提到大家都喜欢的《西游记》主题歌。虑及阎老在病中应好好休息,不便过分叨扰,我便告辞。阎老见我要走,又招呼我合影留念,我特别高兴,太好了!家属提醒他穿的是病号服,阎老说:“这有什么,没关系,更有意思!”家属还是给他套上一件常服,于是在阳光充沛的窗前,尊敬的阎老和我拍下了珍贵的合影。
  回程中,在列车上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阎老对杂志的关切给了我很大的前进动力。他要是杂志的领导该多好啊!
  在盼望阎老康复的日子里,得到的却是不好的消息。2016年2月12日,我们永远地失去了阎老,永远等不到他来天津为大家演讲了!这是他的遗憾,也是我心中难以言说的痛。
  阎老的一片丹心、一身正气给我们以滋润;他给世人留下的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有情义的精品佳作,鼓舞和激励着我们。“人的一生总要做几件有意义的事情,你们坚持办这个杂志,也是有意义的事情,我们算是同路人。”阎老的声音犹在耳畔,想起这些,就觉得脚下的步伐更加坚实有力!
  我们爱戴他,怀念他,愿阎老在天堂安好。
其他文献
斜汉耿清宵,丽中天远势迢迢。  夜阑干清光隐映,横断澄宵,  露下疑飞沫,风过乍闻涛。  正是那天街曙色微茫里,秋河出落月中潮。  (过板)望晴空清辉的的,远景萧萧。  夜将分,天欲晓,灵鹊已辞河,仙客应反棹。  瀑布寒不落,轻云淡欲销。  孤星远汛若沉珠,残月斜临如垂钓。  晨风吹匹练,晓色卷轻绡。  牵牛归去秋波冷,织女机空北渚遥。  秋光同耿耿,曙景共昭昭。  玩清辉余景亭亭,(卧牛)晨光相
期刊
高元钧是新中国曲艺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山东快书艺术的开拓者和引领者,是“民族艺术的一面旗帜”,他见证了中华民族百年追梦历程中许多里程碑式的重要时刻,在宏大的时代变迁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在高元钧60余年的艺术生涯之中,他满怀对曲艺艺术的热爱和对国家民族的深情,书写了山东快书的璀璨辉煌,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和精神财富,德艺双馨的品格堪称典范。  “见出以知入,观往而知来”,本期《特别策
期刊
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是实践的指导。当前,曲艺理论研究与创作表演之间存在着严重脱节,互动不够,交流不畅,特别是创作表演对于理论研究的基础性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从主观方面看,部分创作表演人员缺乏一定理论视野和素养,未自觉肩负起助推理论研究的重任;一些演员习惯于口传心授式的传承,满足于前辈留下来的诀窍,不愿亦不能从曲艺理论上把握艺术精髓;少数演员一味迁就市场及某些观众的趣味,仅仅疲于演出传统的曲目,
期刊
8月18日晚,由陕西省文联、陕西省文明办、陜西省教育厅等主办,少年月刊杂志社、陕西省曲协、铜川市文联承办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届陕西省少儿曲艺大赛颁奖晚会暨优秀节目展演”在铜川图书馆报告厅成功举办。陕西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吴丰宽,陕西省文联专职副主席李仲谋等相关领导出席活动。(曲讯)  2017北京少儿曲艺大赛举办  8月16日至18日,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曲协承办的2017北
期刊
中国曲艺牡丹奖是经中央批准,中国文联、中国曲协共同主办的全国性曲艺专业奖项,每两年评选一届,今年迎来了第九届。和往届不同,第九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是曲艺界严格落实全国性文艺评奖改革各项要求之后的第一次评奖,面临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新要求,因此备受关注,成功举办与否,必将对今后评奖工作和艺术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其牵动性、导向性和示范性尤为突出。  7月25日至29日,合肥赛区比赛如期进行,相
期刊
2016年7月27日晚,由中央文明办、中国文联共同主办、中国曲艺家协会承办,首都文明办、中国人民大学协办,2016年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启动仪式暨首场演出在中国人民大学拉开了序幕。 此次活动用曲艺艺术演绎模范精神,致敬大爱之美,寓道德于曲艺之中,二者的相互融合,相辅相成,达到双赢。曲艺因道德而美丽自信,道德因曲艺而传播深远。  一、一场动人的故事汇,一堂感人的道德课  道德模范故事
期刊
高元钧大师把山东快书的情态信息进行细化,他把情态内部分为两个子系统:味觉情绪系统和感觉情绪系统,味觉系统具体到了酸、辣、苦、甜、咸五种基本味觉,感觉系统具体到了喜、怒、哀、乐、忧、思、悲、恐、惊基本情绪系统。我们研究发现大师的直觉已经进入到了曲艺系统的核心部位,甚至已经察觉到了这些情绪在身体内部具体的物理位置。高元钧大师为我们今天的研究悄悄地打下了一根根坚实的桩子,今天的研究只需要扒开尘封便唾手可
期刊
今年是京韵大鼓女声唱法第一人、京都曲坛的领军人物、著名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良小楼诞辰110周年。  良小楼(1907-1984)曾任中国曲协和中国音协理事,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良小楼不仅是一位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还是鼓曲改革家和教育家,是百年京韵发展史上第一个女声唱法的创造者。她为后来众多京韵女演员开辟了一条通道,推进了由男声唱法向女声唱法的演变,多年来卓立鼓坛、誉满京都。  良先生是满族人,出生
期刊
今年,是山东快书艺术大师高元钧先生的百年诞辰,作为从小听着“当嘀咯当”长大的山东人,自然有着特殊的情感渊源。我虽从事曲艺40余载,但与高元钧先生的直面之缘屈指可数。原本有很多机会可以向他当面讨教、学习,之所以未能实现,皆因为当初对他的“敬畏感”没有现在这般强烈,唯有对曲艺有了信仰般的忠诚、热爱,才会对大师的人格与艺术高山仰止。好在情缘继续,高元钧故去多年之后,我与他的儿子高洪胜成了好友。我曾问他,
期刊
当代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陆倚琴是鼓曲大师骆玉笙的嫡传弟子。她10岁时进入骆门,跟随骆先生学艺。嗓子好,人也俊,悟性强,当时有“小大人”的称谓。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她曾跟随骆先生去北京、上海演出,学会了《大西厢》《长坂坡》《乌龙院》《红梅阁》《探晴雯》等十几段曲目。紧随骆先生左右亦步亦趋。1948年在上海骆先生请名人文豪为她起名叫“倚琴”,1950年给她叩门拜师程树棠先生,在程树棠先生门下她学会14个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