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厌学是学生对学习采取敷衍态度或排斥、拒绝行为的一种消极现象,是学生的学习需要得不到满足或缺乏学习兴趣时对学习丧失信心的一种心理反应。学生由于厌学导致不能过正常的学习生活,久而久之可能会形成自卑、孤独等心理障碍。在此笔者就小学生厌学心理及其矫正方法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小学生厌学心理表现
小学生厌学的表现很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对上学本身不感兴趣,但迫于各种压力不得不去学校。在校学习态度消极,学习效率低。
2.常常烦躁、多思多虑、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甚至看周围一切都不顺眼,对自己和别人都厌烦、易和家长起冲突。
3.总是找各种借口逃避上课和做作业;对做作业比较马虎或者是能完成作业,但经常抄袭作业,或经常拖拖拉拉,不交作业,有时甚至找别人代替完成作业。
4.认为上学没有用,故而常常故意迟到、早退,甚至选择退学、离家出走等极端行为。
二、学生厌学心理的原因
厌学是由于孩子学习行为获得的内外反应不同而造成的,其内在原因是由于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消极情绪体验和自我认识存在偏差,社会、学校、家庭等外部环境的不良影响也起到消极的强化推动作用。
1.学生自身原因。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离不开自身的各方面特质。有的学生缺乏学习的内在动机,自制力差,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不懂得学习意义的所在,这些学生由于无法理解老师讲的内容,无法独立完成作业,考试总是考得很差,所以很难对学习保持兴趣;有的学生在校受到其他同学的欺压、侮辱、嘲笑或者被同学们中小团体拒绝,这种社交方面的挫折可能导致孩子回避学校、厌倦学业;还有很多学生主观上受“学多学少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学与不学一个样”的错误思想影响,加上意志薄弱,在学习上常受到失败的打击,很少或没有享受过成功带来的欢乐,导致学习情感受挫,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失败——厌学——更加失败——更加厌学。
2.社会原因。在农村,“打工热”的兴起使一些家长认为“与其花钱读书,不如打工赚钱”。“读书无用论”的滋生蔓延,使许多不明事理的人和一些目光短浅的人认为读书无用。“去打工”的思想在许多人的头脑里占据了相当的地位,而且这种思想逐渐影响到了学生,使学生也开始不想读书了。另外,小吃店、游戏厅、网吧过多等不良社会环境,对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冲击。
3.家庭原因。农村学生的家里不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甚至没有安静的地方让孩子读书做作业;父母出外打工的居多,爷爷奶奶没有文化知识,不识字的占大部分,不但没有良好的辅导方法,而且连检查孩子的家庭作业都不能完成,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和学习放任不管,造成孩子的学习一日不如一日;另外,还有部分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过高,给孩子极大压力,孩子失去了学习中的快乐感,不自觉的把痛苦与学习结合起来。
4.学校原因。厌学往往源自厌师,如果孩子喜欢要他学习的人,那他自然就喜欢学习。但是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老师们过分追求成绩、分数。有的老师靠打骂恐吓,压迫小学生成为做题的木偶;有的老师采取绝招,反反复复,唠唠叨叨,不管学生在课堂上玩闹喊叫,总是不厌其烦的灌输;有的老师责任心不强,马虎了事,方法简单,再加上学校环境差,课堂条件简陋,小学生因此厌学也就不难理解了。
三、矫正厌学的方法
1.加强家校联系,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抵制不良的社会环境影响。老师和家长要默契合作,重视培养孩子美好的心灵。教师利用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对家长进行教育方法的指导,并常与家长联系,共同培养孩子健康美好的心灵。例如,如果学生在学校被老师批评(成人也有被批评的时候,当成人受批评时其他人会安慰他、劝解他),回家如果再被家长变本加厉地再批评一顿,那样学生的心灵会受到很大挫伤。因此,老师要与家长默契配合,由一方担任严厉批评的角色时,另一方担任劝解,万不可两面夹攻小学生,培养孩子美好的心灵比读书考试更重要。
2.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减轻学业负担,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在教学中还要善于发现厌学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看到希望,树立信心。另外,要通过适当降低要求、降低教学难度、减少作业量,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从事自己喜欢做的事,参加各种课外兴趣小组和有益于身心健康、个性发展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习有张有弛、劳逸结合,保持旺盛的精力,能够情绪饱满地投入到学习中。
3.上好学习心理课。厌学学生大多没有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缺乏内在动力,学习上缺乏坚韧不拔的意志,上好学习心理课,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小学生厌学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所以,我们不能急功近利,必须长期的有针对性的加强和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帮助这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同时,注意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与家长齐抓共管,从严治校,使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那么,学生“厌学”现象就一定能得到有效地矫正。
(作者单位:辽宁省建平县老官地镇小学)
一、小学生厌学心理表现
小学生厌学的表现很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对上学本身不感兴趣,但迫于各种压力不得不去学校。在校学习态度消极,学习效率低。
2.常常烦躁、多思多虑、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甚至看周围一切都不顺眼,对自己和别人都厌烦、易和家长起冲突。
3.总是找各种借口逃避上课和做作业;对做作业比较马虎或者是能完成作业,但经常抄袭作业,或经常拖拖拉拉,不交作业,有时甚至找别人代替完成作业。
4.认为上学没有用,故而常常故意迟到、早退,甚至选择退学、离家出走等极端行为。
二、学生厌学心理的原因
厌学是由于孩子学习行为获得的内外反应不同而造成的,其内在原因是由于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消极情绪体验和自我认识存在偏差,社会、学校、家庭等外部环境的不良影响也起到消极的强化推动作用。
1.学生自身原因。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离不开自身的各方面特质。有的学生缺乏学习的内在动机,自制力差,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不懂得学习意义的所在,这些学生由于无法理解老师讲的内容,无法独立完成作业,考试总是考得很差,所以很难对学习保持兴趣;有的学生在校受到其他同学的欺压、侮辱、嘲笑或者被同学们中小团体拒绝,这种社交方面的挫折可能导致孩子回避学校、厌倦学业;还有很多学生主观上受“学多学少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学与不学一个样”的错误思想影响,加上意志薄弱,在学习上常受到失败的打击,很少或没有享受过成功带来的欢乐,导致学习情感受挫,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失败——厌学——更加失败——更加厌学。
2.社会原因。在农村,“打工热”的兴起使一些家长认为“与其花钱读书,不如打工赚钱”。“读书无用论”的滋生蔓延,使许多不明事理的人和一些目光短浅的人认为读书无用。“去打工”的思想在许多人的头脑里占据了相当的地位,而且这种思想逐渐影响到了学生,使学生也开始不想读书了。另外,小吃店、游戏厅、网吧过多等不良社会环境,对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冲击。
3.家庭原因。农村学生的家里不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甚至没有安静的地方让孩子读书做作业;父母出外打工的居多,爷爷奶奶没有文化知识,不识字的占大部分,不但没有良好的辅导方法,而且连检查孩子的家庭作业都不能完成,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和学习放任不管,造成孩子的学习一日不如一日;另外,还有部分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过高,给孩子极大压力,孩子失去了学习中的快乐感,不自觉的把痛苦与学习结合起来。
4.学校原因。厌学往往源自厌师,如果孩子喜欢要他学习的人,那他自然就喜欢学习。但是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老师们过分追求成绩、分数。有的老师靠打骂恐吓,压迫小学生成为做题的木偶;有的老师采取绝招,反反复复,唠唠叨叨,不管学生在课堂上玩闹喊叫,总是不厌其烦的灌输;有的老师责任心不强,马虎了事,方法简单,再加上学校环境差,课堂条件简陋,小学生因此厌学也就不难理解了。
三、矫正厌学的方法
1.加强家校联系,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抵制不良的社会环境影响。老师和家长要默契合作,重视培养孩子美好的心灵。教师利用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对家长进行教育方法的指导,并常与家长联系,共同培养孩子健康美好的心灵。例如,如果学生在学校被老师批评(成人也有被批评的时候,当成人受批评时其他人会安慰他、劝解他),回家如果再被家长变本加厉地再批评一顿,那样学生的心灵会受到很大挫伤。因此,老师要与家长默契配合,由一方担任严厉批评的角色时,另一方担任劝解,万不可两面夹攻小学生,培养孩子美好的心灵比读书考试更重要。
2.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减轻学业负担,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在教学中还要善于发现厌学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看到希望,树立信心。另外,要通过适当降低要求、降低教学难度、减少作业量,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从事自己喜欢做的事,参加各种课外兴趣小组和有益于身心健康、个性发展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习有张有弛、劳逸结合,保持旺盛的精力,能够情绪饱满地投入到学习中。
3.上好学习心理课。厌学学生大多没有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缺乏内在动力,学习上缺乏坚韧不拔的意志,上好学习心理课,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小学生厌学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所以,我们不能急功近利,必须长期的有针对性的加强和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帮助这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同时,注意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与家长齐抓共管,从严治校,使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那么,学生“厌学”现象就一定能得到有效地矫正。
(作者单位:辽宁省建平县老官地镇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