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超生诊断子宫内膜癌36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ame_ear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尚无早期诊断子宫内膜癌的简单方法,应用高分辨力阴道超生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下层和子宫肌层,对判断Ⅰ期子宫内膜癌的浸润程度有较大价值,从而对该病的术前诊断、临床分期、治疗评估均有一定意义。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对我们医院2002~2007年经术后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Ⅰ期的36例病人进行分析,年龄28~86岁,平均56岁。其中27例为绝经后发病,占75%;9例为未绝经患者,占25%。临床表现:不规则阴道流血、流液者32例,占88.9%;无任何症状,检查时偶然发现内膜增厚4例,占11.1%。病理结果显示34例为内膜腺癌,占94.4%,2例为内膜肉瘤,占5.6%。
  方法:采用麦迪逊ASS000型彩色多普勒超生诊断仪,探头频率为7.5MHz。检查前嘱病人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经阴道超生检查:①子宫大小:包括长径和前后径。②子宫内膜厚度:纵切时,垂直与子宫体腔的长轴,于最厚处测量双层内膜的厚度。③判断肌层浸润程度:测量肌层一内膜分界线与肿瘤所延及最远点的距离,并与正常部位的肌层厚度相比较。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1998年的分期标准进行分期,Ⅰa期肿瘤局限于内膜层;Ⅰb期肿瘤浸润至肌层,但小于1/2肌层厚度;Ⅰc期肿瘤浸润至肌层,但大于1/2肌层厚度。
  
  结果
  
  子宫大小:36例中有12例子宫体积增大,且以前后径为著,约占33.3%,病理结果为Ⅰb~Ⅰc期,24例子宫体积增大不明显,病理结果为Ⅰa~Ⅰb期。
  内膜回声:绝经者正常内膜厚度<5mm。内膜癌者内膜回声均表现为内膜不规则增厚。本组内膜层最厚达37.1mm,最薄为5mm,回声不均,呈稍强回声,癌灶可突向官腔且合并少量宫腔积液。
  肌层浸润程度:病理分期为Ⅰa期20例,超声表现为内膜与肌层之间分界清晰,肌层回声均匀。经超生诊断为17例,占85%,误诊3例;病理分期Ⅰb期10例,超声表现为内膜回声欠清晰,且与肌层之间的分界中断,其中有些表现为内膜回声呈锯齿状浸入肌层,但小于肌层的1/2(图2)。经超声诊断9例,占90%,误诊1例;病理分期为Ⅰc期6例,超声表现为内膜形态不规则,与肌层分界不清晰,内膜进入肌层>1/2(图3)。经超声诊断5例,占83.3%,误诊1例。
  
  讨论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官腔恶性肿瘤的90%。国外报道近几年来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普遍认为发病原因与长期过量的雌激素作用、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有关。好发年龄一般在50~59岁之间,其中绝经期妇女占70%。本组绝经期患者为27例,占75%,与报道相近。据文献报道,子宫内膜癌如发病局限于黏膜层、浅肌层者(Ⅰa~Ⅰb期),局部淋巴结转移率低于3%,5年存活率>95%;而当癌灶浸润到深肌层(大于肌层1/2)即Ⅰc期,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大于40%,5年存活率为75%。故术前早期诊断,早期判断癌灶的浸润程度对治疗结果及预后评估至关重要。本组36例经术后病理与术前超声检查结果对照,符合例数为31例,准确率为86.1%。本组误诊为5例,占13.9%,2例为浸润肌层>1/2,超声未能诊断,误诊原因是当官腔内肿物向宫腔内生长时,引起宫腔扩张、子宫变形、肌层变薄,超声难以将其与真正浸润的肌层相区别,从而造成诊断错误。
  此外,肌层间或黏膜下肌瘤、子宫肌腺症、肌层萎缩等因素,均可造成超声误诊。子宫内膜癌早期内膜增厚不典型,且临床无任何症状者易造成误诊,本组有3例误诊。为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可结合MRI检查,特别是增强MRI,具有较好的软组织对比度,对子宫肌层肿瘤、肌腺症等均可清晰分辨,且有较强的说服力,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只是价格昂贵,不易被普遍接受,尚不能成为常规检查方法,而阴道超声检查有它的诸多优越性,如价廉、无创伤、易重复,且不受肥胖、腹部积气、子宫后位等因素影响,其分辨率高,优于腹部超声,是临床诊断子宫内膜癌的首选影像学检查。
  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对中晚期病人进行大剂量放、化疗,或对产生耐药的患者再次进行化疗只能导致虚弱的生命更加垂危,加速了患者死亡。临床常常可以见到,患者死因不是因为癌症本身造成,而是由于不科学、不恰当的杀伤性治疗所致。如肝癌多次介入后出现腹水、黄疸等肝功衰竭而致死;肺癌胸水化疗后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胃癌、肠癌化疗后恶心、呕吐,患者更加衰竭而死亡;白血球下降,患者感染而死亡等。中药治疗首选以红豆杉为主要成分中草药真情散,它可以弥补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的不足,既能巩固放疗、化疗的效果,又能消除放化疗的不良反应,更重要的是可以切断癌细胞的复制功能,也就是切断癌细胞重要的分裂方式——微管蛋白合成,使细胞体积逐渐缩小,在血管内形成稳定的抗癌细胞,从而提高人体的代谢功能,即:通过抑制癌细胞的呼吸,使癌细胞缺血、缺氧,不再裂变,从而达到治愈癌症的目的。
其他文献
关键词 恶性卵黄囊瘤 病理特点  近20年来我院共收治恶性卵黄囊瘤患者13例,均做病理检查,组织结构复杂,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13例恶性卵黄囊瘤患者,年龄9-38岁,其中卵巢8例,睾丸3例,腹联后2例,发病年龄30岁以下者11例,占84.6%。肉眼观察:常为单侧性,多见于右侧卵巢,9例发生于右侧卵巢,4例发生于左侧,肿瘤较大,直径在6~15cm,包膜完整,其中4例肿瘤穿破包膜腹
期刊
面神经麻痹即指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炎,又称Bell麻痹,是面神经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引起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神经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病因尚不明确,多数患者可以治愈,但部分病人病情较重,病程长。临床上治疗方法较多。我院采用中西医多种治疗方法配合功能锻炼及精神心理发面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汇总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7年8月~2008年10月住院治疗,经临床确诊的面神经麻痹患者50例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TopoⅡ蛋白的表达特点及其与胃肠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98例胃肠癌(33例胃癌,65例结肠癌)进行TopoⅡ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TopoⅡ蛋白在胃癌、肠癌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48.5%(16/33)、40.0%(26/65),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TopoⅡ蛋白的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TopoⅡ蛋白在胃肠癌中的表达可
期刊
摘要 目的:通过超声与CT、MRI三种影像学方法对比,探讨三种方法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方法:所有梗阻性黄疸患者均行超声检查,对诊断有怀疑者建议做CT或MRI。结果:超声诊断定位准确率80.9%,定性诊断率55.3%;CT定位及定性准确率分别为92.1%和73.6%;MRI定位及定性准确率分别为89,4%和68.4%。结论:超声对梗阻性黄疸患者有普及意义,虽定位及定性准确性不如cT和MRI,但可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x线检查与高频超声诊断膝关节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膝关节病变声像图表现与x线进行对比。结果:常规X线对膝关节骨组织的病变诊断明确,而对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病变却无法明确诊,而高频超声简便、快捷,能清晰显示膝关节病变。结论:常规x线检查及高频超声探头因可清晰地显示膝关节和周围组织病变,且可互补不足,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关键词 x线 彩色多普勒超声 高频超声探头 膝关
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颅脑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患者的颅脑CT特征。结果:6例均有大脑叶和基底节钙化,其中对称性大脑叶、基底节区、丘脑、小脑齿状核和中脑钙4154例。全部病例均未见内囊受累。结论:大脑叶和(或)基底节对称性钙化是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颅脑CT特征。  关键词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CT扫描 特征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是由于甲状旁腺PTH分泌不足或P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应用价值。方法:采用3.5~7.5MHz凸阵变频探头对75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逐级加压进行检查,观察结果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结果: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6.6%。结论: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超声诊断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在基层医院外科住院病人中尤较多见,根据其特征性的转移性右下腹疼痛,临床诊断并不困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对缺血性脑血管病(ICD)的影响。方法:回顾2006~2007年68例ICD和非缺血性脑血管病(NICD)62例的临床资料。分为高尿酸组和尿酸正常组进行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ICD组血尿酸比NICD组明显增高(P<0.05);收缩压、血脂、血糖均有显著增高(P<0.01);高尿酸组的高血压和ICD的发生率较尿酸正常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
期刊
早期流产是指妊娠12周以前发生的流产,分自然流产和人工流产,后者又分药物流产和人工流产术。治疗时,胚胎是否存活是急需了解的信息,仅根据早孕反应及HCG很难做出正确判断,B超诊断为临床上进一步处理提供了依据。流产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孕卵异常、胚胎基因缺陷、母体疾病、环境有毒有害物的影响及免疫性因素等,因此临床上较难诊断。本文报告自2006~2007年来进行B超检查的231例早期流产的患者,观察流产后宫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诊断对主动脉夹层的价值。方法:对26例临床怀疑为主动脉夹层的患者进行主动脉增强扫描,扫描范围应包括颈部至股动脉水平。对所有扫描图像行冠、矢状面多平面重组(MRP)及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阴影成像(SSD)、薄层VR重组,使得破口以最好的重建方式显示。结果:26例患者行主动脉CT成像检查,均确诊主动脉夹层,其中Ⅰ型2例。Ⅱ型4例,Ⅲ型20例(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