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指南》是什么
顾名思义,“指南”是方向的指引或导向。也就是说,《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其本质属性是导向性、引领性的。“是通过引导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方向来表达国家对幼儿教育的要求,防止不正确的教育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带入歧途,而不是要对幼儿发展的具体水平或者发展方式、速度等做出统一规定或量化要求。”
《指南》于2012年9月由教育部印发,年底我们幼儿园以最快的速度制定成册,几乎是全省第一时间内发放到我们每一位老师的手中。时至今日,我们园一线教师已经就《指南》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学习、培训与考核。有些事情就是这样,总是在压力之下才能有所为有所不为。但一件事,做得久了,哪怕苦、哪怕累,其中总是会有乐趣,甚至还有爱。那么,我们都如何爱我们的工作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的爱不拘一格、各有千秋,所以我们的工作才精彩纷呈。我个人认为,一个合格而优秀的幼儿教师除了有对工作的爱与热情还要有专业的知识与素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固步自封,这才是我们个人成长与提高教育质量的大计。
二、《指南》对幼儿教育方向的指引
提出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目标,帮助教师和家长对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建立合理的期望。20000年颁发的《纲要》是指导和规范幼儿园的整个保育和教育工作的宏观性指导文件,是针对我们教师的或者说是我们教育内部的,而《指南》则是面向我们教师和家长的。教育幼儿,我们一直在说“家园共育”,《指南》的颁布,为我们提供了指引与参考。
实施《指南》,我们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
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成长,其实不是填鸭式的接受前辈的观念,而是让孩子接受自己发现的结论,让孩子在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
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良好的学习品质就像充盈在生活中的氧气,尽管看不见摸不着,却须臾不可缺少。只有呼吸到新鲜的氧气,个体的身心才会健康,只有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才能保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质量。
三、《指南》的框架与应用
《指南》同《纲要》一样,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五个领域共11个方面、32个目标、87个建议。
以语言领域为例,共两个方面、6个目标、15个教学建议。
(一)倾听与表达
目标1.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
目标2.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
目标3.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
(二)阅读与书写准备
目标1.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目标2.具有初步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目标3.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
初看这几点目标,我们觉得这和《纲要》如出一辙,当然,《指南》的颁布不是对《纲要》的否定,而是进一步的加深与细化,丰富与发展。往下看,再对照我们的工作便会觉得比较有趣。比如,在“能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这一目标中,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表现有所不同。3-4岁,别人对自己说话时能注意听并做出回应。4-5岁时,在群体中能有意识地听与自己有关的信息。5-6岁,在集体中能注意听老师或其他人讲话。想想孩子们在“倾听”的方面的发展是不是就是这样的。小班时漫不经心,我们得看着他的眼睛对着他说话才能吸引到他,中班时,他已经会有意识地听和他有关的事。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注意在有意无意间对幼儿的言语评价,什么这个聪明那个笨的,或其它的什么什么,因为这个时候我们有时会是“说者无意”而孩子已经发展到“听者有心了”。到了大班,也就是5-6岁,孩子们已经渐渐发展到在集体中能注意听老师或其他人讲话,这时,孩子们“听”的本领已经发展到具有一定的目的性,更不容我们糊弄或小瞧了。在这一目标的完成中,一是我们要多给幼儿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二是引导幼儿学会认真倾听。三是对幼儿讲话时,注意结合情景使用丰富的语言,以便于幼儿理解。新入园幼儿在家长送其入园时总是难免会哭闹,但家长的态度往往决定一个孩子在入园时的表现。如果家长天天犹犹豫豫、恋恋不舍。那么,糟了!孩子一定会回应你更糟糕的表现,孩子入园难这一现象便会持续很长的时间。相反,如果家长能把对幼儿的不舍隐于心,而用坚决的态度与行动送幼儿入园,并加以正面的引导,那孩子则会更快地克服这一困难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我记得几年前我带过的一个小班家长在遇到这样的难题时在路上偶遇主动问我,“王老师,你说我家孩子怎么不愿意上幼儿园?”我不知当时她的话是否有别的意思,我直接反问她:“你说老师再好会比妈妈好吗?幼儿园再好会比家里更有安全感吗?”她一时无语。我接着说,“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老师和家长需要做的就是给孩子以正面的引导,让她逐渐体验幼儿园这一新环境的安全、温馨与快乐。”后来这个羞怯的小姑娘在我们班一直发展得很好,毕业后走进小学也一直是比较优秀的小学生,见面也总是不忘打招呼聊上几句。回到教学中,我们在讲故事时,要尽量把人物高兴、悲伤的心情用不同不同的语气、语调表现出来。否则,你的故事将是乏善可陈、没有魅力的。我比较喜欢语言教学,尤其喜欢故事教学。我觉得,通过画面、文字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有限的,而通过画面语言可以延伸出的意境却是无限的。我喜欢和幼儿一起插上想象的翅膀和他们一起感受思想的博大与神奇;另外,在日常生活与教育教学中根据幼儿的理解水平有意识地使用一些反应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句子,对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中发展起来的,给幼儿创设语言交往的环境是至关重要的。把握幼儿成长的关键、了解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更好地完成我们的工作。
鸡蛋,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
这个世界的知识固然重要,但比知识更重要的是人生的经验,比经验更重要的是人的悟性。亲其身而悟其道,我愿意和各位幼教同仁一起悟育人之道、修真善美之身,求工作、生活至高境界。
顾名思义,“指南”是方向的指引或导向。也就是说,《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其本质属性是导向性、引领性的。“是通过引导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方向来表达国家对幼儿教育的要求,防止不正确的教育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带入歧途,而不是要对幼儿发展的具体水平或者发展方式、速度等做出统一规定或量化要求。”
《指南》于2012年9月由教育部印发,年底我们幼儿园以最快的速度制定成册,几乎是全省第一时间内发放到我们每一位老师的手中。时至今日,我们园一线教师已经就《指南》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学习、培训与考核。有些事情就是这样,总是在压力之下才能有所为有所不为。但一件事,做得久了,哪怕苦、哪怕累,其中总是会有乐趣,甚至还有爱。那么,我们都如何爱我们的工作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的爱不拘一格、各有千秋,所以我们的工作才精彩纷呈。我个人认为,一个合格而优秀的幼儿教师除了有对工作的爱与热情还要有专业的知识与素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固步自封,这才是我们个人成长与提高教育质量的大计。
二、《指南》对幼儿教育方向的指引
提出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目标,帮助教师和家长对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建立合理的期望。20000年颁发的《纲要》是指导和规范幼儿园的整个保育和教育工作的宏观性指导文件,是针对我们教师的或者说是我们教育内部的,而《指南》则是面向我们教师和家长的。教育幼儿,我们一直在说“家园共育”,《指南》的颁布,为我们提供了指引与参考。
实施《指南》,我们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
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成长,其实不是填鸭式的接受前辈的观念,而是让孩子接受自己发现的结论,让孩子在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
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良好的学习品质就像充盈在生活中的氧气,尽管看不见摸不着,却须臾不可缺少。只有呼吸到新鲜的氧气,个体的身心才会健康,只有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才能保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质量。
三、《指南》的框架与应用
《指南》同《纲要》一样,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五个领域共11个方面、32个目标、87个建议。
以语言领域为例,共两个方面、6个目标、15个教学建议。
(一)倾听与表达
目标1.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
目标2.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
目标3.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
(二)阅读与书写准备
目标1.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目标2.具有初步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目标3.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
初看这几点目标,我们觉得这和《纲要》如出一辙,当然,《指南》的颁布不是对《纲要》的否定,而是进一步的加深与细化,丰富与发展。往下看,再对照我们的工作便会觉得比较有趣。比如,在“能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这一目标中,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表现有所不同。3-4岁,别人对自己说话时能注意听并做出回应。4-5岁时,在群体中能有意识地听与自己有关的信息。5-6岁,在集体中能注意听老师或其他人讲话。想想孩子们在“倾听”的方面的发展是不是就是这样的。小班时漫不经心,我们得看着他的眼睛对着他说话才能吸引到他,中班时,他已经会有意识地听和他有关的事。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注意在有意无意间对幼儿的言语评价,什么这个聪明那个笨的,或其它的什么什么,因为这个时候我们有时会是“说者无意”而孩子已经发展到“听者有心了”。到了大班,也就是5-6岁,孩子们已经渐渐发展到在集体中能注意听老师或其他人讲话,这时,孩子们“听”的本领已经发展到具有一定的目的性,更不容我们糊弄或小瞧了。在这一目标的完成中,一是我们要多给幼儿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二是引导幼儿学会认真倾听。三是对幼儿讲话时,注意结合情景使用丰富的语言,以便于幼儿理解。新入园幼儿在家长送其入园时总是难免会哭闹,但家长的态度往往决定一个孩子在入园时的表现。如果家长天天犹犹豫豫、恋恋不舍。那么,糟了!孩子一定会回应你更糟糕的表现,孩子入园难这一现象便会持续很长的时间。相反,如果家长能把对幼儿的不舍隐于心,而用坚决的态度与行动送幼儿入园,并加以正面的引导,那孩子则会更快地克服这一困难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我记得几年前我带过的一个小班家长在遇到这样的难题时在路上偶遇主动问我,“王老师,你说我家孩子怎么不愿意上幼儿园?”我不知当时她的话是否有别的意思,我直接反问她:“你说老师再好会比妈妈好吗?幼儿园再好会比家里更有安全感吗?”她一时无语。我接着说,“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老师和家长需要做的就是给孩子以正面的引导,让她逐渐体验幼儿园这一新环境的安全、温馨与快乐。”后来这个羞怯的小姑娘在我们班一直发展得很好,毕业后走进小学也一直是比较优秀的小学生,见面也总是不忘打招呼聊上几句。回到教学中,我们在讲故事时,要尽量把人物高兴、悲伤的心情用不同不同的语气、语调表现出来。否则,你的故事将是乏善可陈、没有魅力的。我比较喜欢语言教学,尤其喜欢故事教学。我觉得,通过画面、文字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有限的,而通过画面语言可以延伸出的意境却是无限的。我喜欢和幼儿一起插上想象的翅膀和他们一起感受思想的博大与神奇;另外,在日常生活与教育教学中根据幼儿的理解水平有意识地使用一些反应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句子,对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中发展起来的,给幼儿创设语言交往的环境是至关重要的。把握幼儿成长的关键、了解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更好地完成我们的工作。
鸡蛋,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
这个世界的知识固然重要,但比知识更重要的是人生的经验,比经验更重要的是人的悟性。亲其身而悟其道,我愿意和各位幼教同仁一起悟育人之道、修真善美之身,求工作、生活至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