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化时代深刻地改变着社会上的各个领域,把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进行充分融合,这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新方向,需要广大教师不断探索研究。数学知识比较抽象难懂,小学数学在教学中要注重探索融合信息技术,发挥其积极教学价值,从而达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本文主要阐述了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几点尝试,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 信息技术 融合
随着当今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教育教学改革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彻底转变,借助图文声并茂的特点,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升,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对于小学数学这门重要的基础学科的教学来说,不应该只将数学课堂作为传授知识、训练解题能力的场所,小学数学教师要思考和尝试如何实现教学与信息技术的充分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方式,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
一、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关键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激发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现代信息技术以其本身的特有的功能而具备了趣味性、丰富性、多样性的特点,利用信息技术的动画、图像、解说、文字、音乐等多种信息,能使学生通过电教手段,观其境、闻其声、触景生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能更好、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中的重难点,从而对知识能有更深一步的认识。例如在教学“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时,由于很多小学生不具备空间思维能力,此时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正方体、长方体等立体图形的各角度形态,在图形的不断旋转变换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高,同时也能初步培养他们的立体空间思维。同样,在“认识图形”讲解过程中,可也以借助于多媒体设备展示他们喜爱的图片,如圆形的糖果、方形的巧克力、长方形的桌子等,从而激发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实现精讲
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的特点,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明、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数学课本上的例题、插图、推理、证明等等都是静态的材料,运用多媒体把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把抽象的知识情境化,有利于创造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同时让学生学会用运动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教师运用课件可以把复杂运动的过程展现出来,让学生有直观的了解,从而突破难点,把平时非常难以讲授的内容轻而易举地让学生接受,显示出巨大生命力。例如在进行“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白板向学生展示由两根木条组成的活动角,然后让学生思考如何将角变得更大或者变得更小。在学生进行初步讨论之后,教师可以利用旋转功能控制一根木条向外旋转,学生通过观察就能发现角度变大了,然后教师再利用同样的方法将一根木条向内旋转,学生就可以发现角在慢慢变小。通过这样的演示,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角的大小与角两边开叉大小之间的关系,进而对角的特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然后,教师再利用白板画图功能延长或者缩短角两边的长度,学生通过观察就能够发现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度并没有关系。利用电子白板进行生动形象的演示,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事物之间的区别和内在联系,使小学生能够更加轻松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更好地攻克小学数学教学当中的重点、难点。
三、通过信息技术教学,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的改革要求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决策者。教师更多的处于协助者和合作者的地位,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帮助学生行使主人的权力,与学生一起去面对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电脑能取代老师的许多工作,多媒体教学工具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并且具有动态性,有利于反映概念及过程,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因为它的大信息量、大容量性特点,节约了空间和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另外,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引发学生兴趣、活跃气氛、组织课堂,帮助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当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时,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触觉就更灵敏,记忆力会大大增强,联想也会更加丰富,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学习潜力可以得到更大发挥。
四、开展信息技术教学,联系生活实际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许多数学知识,在教学时应该融入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热望。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例如在學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知识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出示游泳池贴砖的生活场景,会使学生很好的理解计算长方体表面积时只需要计算5个面的面积之和。再比如在学习“锐角和钝角的认识”知识时,如果让学生直接找身边的锐角和钝角,学生会感到突然,这时可以展示一些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动画,帮助学生回忆,这样使学生对学习即不陌生,又不枯燥,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学的实效性。
五、结语
总之,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应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开展自主探究,更能够满足他们的内心学习需要,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数学素养和信息素养,有助于激发创新意识。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的充分融合,这是现代教育改革的方向,广大教师要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完善,一定会让教育事业发展之路越来越光明!
参考文献
[1]贾彩琴 . 浅析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策略[J].中小学电教:下,2017(01):55-56.
[2]代振业 .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9):39-40.
[3]张永红 . 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实践探讨[J].读写算:教师版,2017(02):92.
[4]张雯婷 . 关于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思考[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05):218.
【关键词】小学数学 信息技术 融合
随着当今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教育教学改革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彻底转变,借助图文声并茂的特点,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升,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对于小学数学这门重要的基础学科的教学来说,不应该只将数学课堂作为传授知识、训练解题能力的场所,小学数学教师要思考和尝试如何实现教学与信息技术的充分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方式,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
一、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关键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激发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现代信息技术以其本身的特有的功能而具备了趣味性、丰富性、多样性的特点,利用信息技术的动画、图像、解说、文字、音乐等多种信息,能使学生通过电教手段,观其境、闻其声、触景生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能更好、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中的重难点,从而对知识能有更深一步的认识。例如在教学“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时,由于很多小学生不具备空间思维能力,此时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正方体、长方体等立体图形的各角度形态,在图形的不断旋转变换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高,同时也能初步培养他们的立体空间思维。同样,在“认识图形”讲解过程中,可也以借助于多媒体设备展示他们喜爱的图片,如圆形的糖果、方形的巧克力、长方形的桌子等,从而激发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实现精讲
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的特点,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明、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数学课本上的例题、插图、推理、证明等等都是静态的材料,运用多媒体把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把抽象的知识情境化,有利于创造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同时让学生学会用运动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教师运用课件可以把复杂运动的过程展现出来,让学生有直观的了解,从而突破难点,把平时非常难以讲授的内容轻而易举地让学生接受,显示出巨大生命力。例如在进行“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白板向学生展示由两根木条组成的活动角,然后让学生思考如何将角变得更大或者变得更小。在学生进行初步讨论之后,教师可以利用旋转功能控制一根木条向外旋转,学生通过观察就能发现角度变大了,然后教师再利用同样的方法将一根木条向内旋转,学生就可以发现角在慢慢变小。通过这样的演示,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角的大小与角两边开叉大小之间的关系,进而对角的特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然后,教师再利用白板画图功能延长或者缩短角两边的长度,学生通过观察就能够发现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度并没有关系。利用电子白板进行生动形象的演示,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事物之间的区别和内在联系,使小学生能够更加轻松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更好地攻克小学数学教学当中的重点、难点。
三、通过信息技术教学,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的改革要求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决策者。教师更多的处于协助者和合作者的地位,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帮助学生行使主人的权力,与学生一起去面对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电脑能取代老师的许多工作,多媒体教学工具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并且具有动态性,有利于反映概念及过程,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因为它的大信息量、大容量性特点,节约了空间和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另外,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引发学生兴趣、活跃气氛、组织课堂,帮助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当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时,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触觉就更灵敏,记忆力会大大增强,联想也会更加丰富,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学习潜力可以得到更大发挥。
四、开展信息技术教学,联系生活实际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许多数学知识,在教学时应该融入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热望。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例如在學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知识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出示游泳池贴砖的生活场景,会使学生很好的理解计算长方体表面积时只需要计算5个面的面积之和。再比如在学习“锐角和钝角的认识”知识时,如果让学生直接找身边的锐角和钝角,学生会感到突然,这时可以展示一些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动画,帮助学生回忆,这样使学生对学习即不陌生,又不枯燥,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学的实效性。
五、结语
总之,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应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开展自主探究,更能够满足他们的内心学习需要,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数学素养和信息素养,有助于激发创新意识。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的充分融合,这是现代教育改革的方向,广大教师要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完善,一定会让教育事业发展之路越来越光明!
参考文献
[1]贾彩琴 . 浅析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策略[J].中小学电教:下,2017(01):55-56.
[2]代振业 .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9):39-40.
[3]张永红 . 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实践探讨[J].读写算:教师版,2017(02):92.
[4]张雯婷 . 关于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思考[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0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