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带领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点、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等,更应该通过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文章以德育教育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体和智力发展的重要阶段。语文学科的教育能够让学生掌握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将德育教育融入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促进学生积极的价值观和情感的培养。因此,在提倡综合素养教育的新形势下,实现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无论是对于学生全面发展而言,还是对于小学教育改革而言,都是必要的。
一、课前预习,运用导学案引导打基础
语文学科不仅仅是工具、知识、能力、文学欣赏的集合体,同时,语文还是一门重要的思想教育学科。学生们除了学习课文本身的字面意思之外,还要学会深究文字背后蕴含的“德育”道理。因为一篇篇课文,或是赞扬“真、善、美”,或是鞭挞“假、丑、恶”,或是作者高尚情操的真实反映,也或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社会日新月异发展的热情赞美。如何让学生尽快从中获得关于德育的丰富的精神食粮呢?预习显得尤为重要。要做好预习,绝非易事,比较好的方法是,课前发导学案。导学案的课前预习中,教师给出了课文学习的目标、重点、难点等,这些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和依据,使学生能够按照导学案中老师给出的问题看书,竭尽所能运用小学阶段的认知去自主探究课文所要表达的是什么,衍生出一个怎样的道理,从而发现即将要学习的课文中的重难点。课前预习的一大好处是,学生能把在预习过程发现的问题带到课堂,并认真听讲,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预习,为课堂教学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教师不会感觉“累”,学生也能很好地学懂弄通,并较好地掌握课文背后所蕴含的德育道理。但需要注意的是,小学生年龄小,社会经验不足,认知能力也有限,所以,教师在设计导学案的时候,尽可能根据其特点,浅显易懂,详略得当,引导他们去认识字词句的字面意思,同时,启发他们小小的脑袋去思考其中蕴含的深邃思想,或朴素的做人道理。这样,学生再通过教师的课堂详解,就能全面深刻地理解课文背后的深层次含义。
二、与教材和生活实际充分结合
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最主要的就是要将德育教育与教材以及生活中的实际相结合。德育教育工作要想顺利地开展,首先就要依附于课本教材,将德育教育蕴含于教材的案例和重点知识当中。小学阶段是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打下良好基础的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朗读课文、朗诵古诗、讲故事等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有关道德层面的教育。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识字造句能力,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将汉字的结构特点、元素组成等以故事和有趣的语言等方式来为学生讲解知识。德育教育工作要想顺利地开展,还要将教学工作与生活实际进行充分的联系。教师在进行语文科目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教材文章和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而在这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所举的例子一定要是学生在生活中能够随处可见的,而不是关于一些社会的热点话题。这样才能让语文教学既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又能够促进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在写作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还可以通过写作教学来进行。语文科目中的写作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个过程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念最主要的途径。在写作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首先,由于德育教育分为很多具体的价值目标,在小学语文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教学活动的方式来带领学生亲近自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近距离地感受自然,还能够提高写作能力。其次,由于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并不具备丰富的词汇量,也缺乏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帮助学生进行写作素材的积累,学生积累的素材既可以来自生活,也可以来自各种图书和报纸及新闻。最后,在小学语文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日记的写作要求,让学生对一些事情的所见所闻写出自己的感受,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对学生加以引导,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四、课后作业,于实践中做好德育升华
课中讲解,只是一个“学”的过程,教师在做好德育渗透过程中,除了课堂上指导学生认认真真学之外,还有通过课后“作业”中的“做”引导学生做好德育升华。课后作业有多种多样的形式,知识点巩固是必要的,即书面作业。可以要求学生写课文学后感,抄写记忆深刻的词句,也可以是背诵感人的段落等,加深他们对德育的理解巩固,教师通过它可以适时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但这紧紧只是德育渗透教育的一环,更重要的作业,应该是“课后实践”。需要注意的是,实践应该紧紧围绕德育展开,也切忌超出小学生的承受能力和承受范围。比如,鼓励学生给辛苦一天的父母泡一杯热茶,给他们捏捏脚,捶捶背,说一句“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使他们学会孝顺父母;让小学生在课后帮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使他们学会勤劳为家,体会爸爸妈妈的辛苦;引导学生帮助其他小朋友,使他们学会团结友爱,助人为乐。通过“书面作业”和“实践作业”二者相结合,学生对德育的体会一定会更加深刻。同时,也在无形中培养了小学生正确的“三观”。
总而言之,德育在我國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做好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教师必须花心思,下功夫,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循序渐进地渗透德育,不仅要讲究方法,更要重视实践,在促进学生语文知识能力提高的同时,推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水平乃至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秦晓丽.立德树人理念下小学语文德育课堂的构建[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8):48-49.
[2]赵建成,石云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浅谈[J].中国校外教育,2017(05):124+135.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体和智力发展的重要阶段。语文学科的教育能够让学生掌握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将德育教育融入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促进学生积极的价值观和情感的培养。因此,在提倡综合素养教育的新形势下,实现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无论是对于学生全面发展而言,还是对于小学教育改革而言,都是必要的。
一、课前预习,运用导学案引导打基础
语文学科不仅仅是工具、知识、能力、文学欣赏的集合体,同时,语文还是一门重要的思想教育学科。学生们除了学习课文本身的字面意思之外,还要学会深究文字背后蕴含的“德育”道理。因为一篇篇课文,或是赞扬“真、善、美”,或是鞭挞“假、丑、恶”,或是作者高尚情操的真实反映,也或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社会日新月异发展的热情赞美。如何让学生尽快从中获得关于德育的丰富的精神食粮呢?预习显得尤为重要。要做好预习,绝非易事,比较好的方法是,课前发导学案。导学案的课前预习中,教师给出了课文学习的目标、重点、难点等,这些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和依据,使学生能够按照导学案中老师给出的问题看书,竭尽所能运用小学阶段的认知去自主探究课文所要表达的是什么,衍生出一个怎样的道理,从而发现即将要学习的课文中的重难点。课前预习的一大好处是,学生能把在预习过程发现的问题带到课堂,并认真听讲,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预习,为课堂教学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教师不会感觉“累”,学生也能很好地学懂弄通,并较好地掌握课文背后所蕴含的德育道理。但需要注意的是,小学生年龄小,社会经验不足,认知能力也有限,所以,教师在设计导学案的时候,尽可能根据其特点,浅显易懂,详略得当,引导他们去认识字词句的字面意思,同时,启发他们小小的脑袋去思考其中蕴含的深邃思想,或朴素的做人道理。这样,学生再通过教师的课堂详解,就能全面深刻地理解课文背后的深层次含义。
二、与教材和生活实际充分结合
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最主要的就是要将德育教育与教材以及生活中的实际相结合。德育教育工作要想顺利地开展,首先就要依附于课本教材,将德育教育蕴含于教材的案例和重点知识当中。小学阶段是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打下良好基础的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朗读课文、朗诵古诗、讲故事等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有关道德层面的教育。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识字造句能力,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将汉字的结构特点、元素组成等以故事和有趣的语言等方式来为学生讲解知识。德育教育工作要想顺利地开展,还要将教学工作与生活实际进行充分的联系。教师在进行语文科目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教材文章和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而在这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所举的例子一定要是学生在生活中能够随处可见的,而不是关于一些社会的热点话题。这样才能让语文教学既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又能够促进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在写作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还可以通过写作教学来进行。语文科目中的写作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个过程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念最主要的途径。在写作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首先,由于德育教育分为很多具体的价值目标,在小学语文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教学活动的方式来带领学生亲近自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近距离地感受自然,还能够提高写作能力。其次,由于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并不具备丰富的词汇量,也缺乏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帮助学生进行写作素材的积累,学生积累的素材既可以来自生活,也可以来自各种图书和报纸及新闻。最后,在小学语文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日记的写作要求,让学生对一些事情的所见所闻写出自己的感受,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对学生加以引导,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四、课后作业,于实践中做好德育升华
课中讲解,只是一个“学”的过程,教师在做好德育渗透过程中,除了课堂上指导学生认认真真学之外,还有通过课后“作业”中的“做”引导学生做好德育升华。课后作业有多种多样的形式,知识点巩固是必要的,即书面作业。可以要求学生写课文学后感,抄写记忆深刻的词句,也可以是背诵感人的段落等,加深他们对德育的理解巩固,教师通过它可以适时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但这紧紧只是德育渗透教育的一环,更重要的作业,应该是“课后实践”。需要注意的是,实践应该紧紧围绕德育展开,也切忌超出小学生的承受能力和承受范围。比如,鼓励学生给辛苦一天的父母泡一杯热茶,给他们捏捏脚,捶捶背,说一句“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使他们学会孝顺父母;让小学生在课后帮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使他们学会勤劳为家,体会爸爸妈妈的辛苦;引导学生帮助其他小朋友,使他们学会团结友爱,助人为乐。通过“书面作业”和“实践作业”二者相结合,学生对德育的体会一定会更加深刻。同时,也在无形中培养了小学生正确的“三观”。
总而言之,德育在我國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做好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教师必须花心思,下功夫,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循序渐进地渗透德育,不仅要讲究方法,更要重视实践,在促进学生语文知识能力提高的同时,推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水平乃至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秦晓丽.立德树人理念下小学语文德育课堂的构建[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8):48-49.
[2]赵建成,石云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浅谈[J].中国校外教育,2017(05):12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