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提问,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又能促进师生有效互动,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从而大大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提问设计要新颖别致、生动有趣
新颖别致、生动有趣的课堂提问,能够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提问时应做到“新、奇、趣、准”。新,即新颖别致,不落俗套,提出问题的角度新颖,问题有新意,使学生一听到题目就会产生新鲜感。奇,即惊奇和奇异。教师要巧妙构思,问题一经提出,就能使学生立刻集中注意力去思考、探索。趣,即生动有趣。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可以故事的方式出现、以比较的方式出现、以幽默的方式出现等,这些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争先恐后回答问题。准,就是有的放矢。问题的设计应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提出的问题应明确、针对性强。否则,教师提问时,学生会高度紧张,唯恐问到自己;或者提不起精神,昏昏欲睡;或者不假思索,随口乱答。
二、提问要有引导性和启发性
引导性和启发性的问题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诱发学生展开思维。在教《燕子》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欣赏课文的语言,并懂得作者是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把燕子活泼的样子生动地写出来的,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启发学生非说不可的问题:如果让老师来描写燕子,我会这样写,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再加上尾巴,凑成了一只小燕子。你们看,是老师说得好,还是书上写得好呢?为什么?学生一听立即会感到老师说得不如书上写得好,随后他们就会急着去看书,研究书上这样写的好处。例如,有的学生说,老师说得不好,主要是太空洞了,只说出了燕子有羽毛、翅膀和尾巴,没有说出燕子的样子是怎样的,让人听了一点也不明白;有的说,书上写得很形象,作者用上形容词,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燕子活泼机灵可爱的样子生动地描绘出来,使我们一看就明白燕子在春天里自由飞翔的样子。这样通过引导性和启发性的提问,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提问要面向全体,因材施问
课堂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然后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有目的地选择提问对象。这样可以吸引所有的学生积极参加思维活动,促使每一个学生回答问题,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助其尽快答题成功,从而获得胜利的喜悦及努力进取的动力。比如,知识全面基础扎实的学生,可提问知识性强难度较大的问题;知识量少基础较差的学生,应提问浅显的判断题或者选择题;思维敏捷口齿伶俐的,可提论述性的分析题;反映迟钝腼腆少语的和说不好普通话的学生,则问一些答案简短容易表达的问题。遇到回答问题确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就要及时分析原因,灵活调整控制问题的难度,扶助其尽早走上答题之路。如果是问题容量过大,要求不够明确,学生不明白教师的意图,茫茫然不知从何答起,教师就要进行适当的提示、补充和调整,使问题的要求更加明了,更具有指向性。如:“《小橘灯》里的那位小姑娘是怎样的一个人?”可变为“小姑娘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四、提问要适当进行拓展延伸
课时有尽而课堂无穷,提问有穷而思考无限。拓展提问是好的课堂提问中必不可少的成分。它可以就教材的内容、主题、结构或写法进行拓展提问,也可以就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体会进行延伸提问,目的是达到拓展语文课堂的时空,并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如《秋天的怀念》到最后时,可以这样问学生:就要离开课堂,如果现在回过头来再看课题——你心中最终留下的是什么?如果你对“好好活”体悟到了特别的味道,读出了属于你的思考,到那时,你一定能想起老师和你讨论的这个话题,更希望你能想起史铁生,想起他的这篇《秋天的怀念》。人生的道路多么漫长,我们要好好活,有了这样的思考,更需要用人生的脚步丈量,无论怎样,我们为什么要好好活,我们应该怎样好好活,我们好好活出个什么样,这应该是伴随我们一生思考和体验的问题。这样的结语,“好好儿活”似乎要成为一种主旋律激荡在学生心中,会给他们将来以振奋。
责任编辑黄日暖
一、提问设计要新颖别致、生动有趣
新颖别致、生动有趣的课堂提问,能够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提问时应做到“新、奇、趣、准”。新,即新颖别致,不落俗套,提出问题的角度新颖,问题有新意,使学生一听到题目就会产生新鲜感。奇,即惊奇和奇异。教师要巧妙构思,问题一经提出,就能使学生立刻集中注意力去思考、探索。趣,即生动有趣。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可以故事的方式出现、以比较的方式出现、以幽默的方式出现等,这些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争先恐后回答问题。准,就是有的放矢。问题的设计应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提出的问题应明确、针对性强。否则,教师提问时,学生会高度紧张,唯恐问到自己;或者提不起精神,昏昏欲睡;或者不假思索,随口乱答。
二、提问要有引导性和启发性
引导性和启发性的问题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诱发学生展开思维。在教《燕子》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欣赏课文的语言,并懂得作者是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把燕子活泼的样子生动地写出来的,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启发学生非说不可的问题:如果让老师来描写燕子,我会这样写,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再加上尾巴,凑成了一只小燕子。你们看,是老师说得好,还是书上写得好呢?为什么?学生一听立即会感到老师说得不如书上写得好,随后他们就会急着去看书,研究书上这样写的好处。例如,有的学生说,老师说得不好,主要是太空洞了,只说出了燕子有羽毛、翅膀和尾巴,没有说出燕子的样子是怎样的,让人听了一点也不明白;有的说,书上写得很形象,作者用上形容词,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燕子活泼机灵可爱的样子生动地描绘出来,使我们一看就明白燕子在春天里自由飞翔的样子。这样通过引导性和启发性的提问,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提问要面向全体,因材施问
课堂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然后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有目的地选择提问对象。这样可以吸引所有的学生积极参加思维活动,促使每一个学生回答问题,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助其尽快答题成功,从而获得胜利的喜悦及努力进取的动力。比如,知识全面基础扎实的学生,可提问知识性强难度较大的问题;知识量少基础较差的学生,应提问浅显的判断题或者选择题;思维敏捷口齿伶俐的,可提论述性的分析题;反映迟钝腼腆少语的和说不好普通话的学生,则问一些答案简短容易表达的问题。遇到回答问题确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就要及时分析原因,灵活调整控制问题的难度,扶助其尽早走上答题之路。如果是问题容量过大,要求不够明确,学生不明白教师的意图,茫茫然不知从何答起,教师就要进行适当的提示、补充和调整,使问题的要求更加明了,更具有指向性。如:“《小橘灯》里的那位小姑娘是怎样的一个人?”可变为“小姑娘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四、提问要适当进行拓展延伸
课时有尽而课堂无穷,提问有穷而思考无限。拓展提问是好的课堂提问中必不可少的成分。它可以就教材的内容、主题、结构或写法进行拓展提问,也可以就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体会进行延伸提问,目的是达到拓展语文课堂的时空,并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如《秋天的怀念》到最后时,可以这样问学生:就要离开课堂,如果现在回过头来再看课题——你心中最终留下的是什么?如果你对“好好活”体悟到了特别的味道,读出了属于你的思考,到那时,你一定能想起老师和你讨论的这个话题,更希望你能想起史铁生,想起他的这篇《秋天的怀念》。人生的道路多么漫长,我们要好好活,有了这样的思考,更需要用人生的脚步丈量,无论怎样,我们为什么要好好活,我们应该怎样好好活,我们好好活出个什么样,这应该是伴随我们一生思考和体验的问题。这样的结语,“好好儿活”似乎要成为一种主旋律激荡在学生心中,会给他们将来以振奋。
责任编辑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