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同时也希望能将学生培养成将来对社会有用的创新型人才。而初中美术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审美素养以及创新能力的课程,更加需要教师采用合理的培养策略来使学生能在课堂的学习中迸发出更多的灵感,从而提高创新能力。本文主要阐述了教师为了培养初中学生的创新能力而采用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创新性人才;初中美术;培养策略;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初中学生正处于抽象思维形成的过渡阶段与发展阶段,其艺术想象力、创新意识、思维敏捷性等均处于发展时期,故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教学目标、实践内容等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进行培养,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上实现提高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目的。
一、借助开放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初中美术教师应将开放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之中,一方面可以彰显学生美术学习与艺术实践活动的主体性,另一方面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宽松、自由的艺术思考与创作的空间,进而为激发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供更好的条件与环境。教师应在遵循初中学生美术学习特性的基础上,合理地采取开放式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在宽松、自由、开放的美术学习与艺术实践中实现自己的艺术素养,进而才能有效激发其美术学习的热情,培养其创新意识。
如在绘画技巧实践教学时,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大胆”的艺术创作空间,并鼓励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融入自身的情感等进行绘画创作,在激发学生艺术创作热情的基础上还可以启发学生对绘画内容、绘画思路等的大胆创新。同时,教师还应引导、鼓励学生利用既有的美术绘画工具,对自己所想象的、构思的艺术表现内容进行大胆的创作,以此来表达出自己真实的内心情感或艺术思想。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艺术素材、艺术元素及既有的美术知识、技能进行艺术创作,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新意识以及实践操作能力。此类开放式教学模式,既可以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实践的兴趣与激情,又可以高效地完成学生想象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对提高教学质量也能够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二、鼓励学生对美术的不同见解,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思维,尤其是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对于一切新鲜的事物都是好奇的,也往往正是因此会产生许多有创造性的想法。而教师要鼓励他们将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表达出来,和他人的想法进行碰撞,从而迸发出创造性的作品。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一味地进行标准见解的讲述,甚至对学生所提出的想法进行否定,这不仅会禁锢住学生开放性思维的发展,同时也会使学生对自己的想法失去信心,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学生对自己不自信,这对学生的成长是不利的。因此,教师需要在美术课堂中挖掘出每一个学生的想法,让他们自己发现美术作品中独特的魅力,并且能根据他们的理解而创造出不同的独特作品。这不仅能提升他们的美学素养,同时也能很好地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美术课堂的学习中。
比如,在讲解美术创作中可用的不同材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感受许多不同质感、色彩以及状态的材料,让他们对这些不同材料的色彩饱和度、线条勾勒等进行感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对这些材料的感知在课堂上分享出来,与他人交流后形成一个完整的见解,然后教师再让他们运用这些材料进行组合创作,从而带着自己独特的见解投入到创作中,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型思维。学生在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时也能更加积极主动。
三、立足艺术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美术学习与创作实践活动均是以学生现实生活及情感实践为基础,更需要学生自主探究、实践与创新。因此,初中美术教师在基于教学大纲、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还要基于学生美术学习需求、个性化创作需要为学生创设更多的艺术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运用既有美术知识与技能进行自主探究与实践创作,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同时,还可以达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如在进行“造型的表现力”“色彩的感染力”教学时,教师应基于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实践创作,并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创新思维去设计、创作出自己喜欢的艺術作品。如教师可以引导、鼓励学生运用造型创作去表达心中的情感或者去进行绘画艺术设计,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就上述造型表现的基本要素及色彩去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学生则可以在宽松、开放式的艺术实践活动中毫无约束地、大胆地运用造型表现的基本要素进行实践创作,进而达到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艺术创新能力的目的。
另外,教师还可以在“色彩的感染力”教学之余运用不同的色彩(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去表现自己的内心情感。很多学生在进行“造型的表现力”或“色彩的感染力”的实践创作过程中受自身绘画技法、色彩运用技巧不足等因素影响,导致其无法运用美术绘画作品去准确表达其内心情感,但其艺术创新意识与思维却表现得异常强烈与清晰,他们均欲通过形状各异的线条或色彩饱和度去表达艺术情感,甚至有的学生还利用鲜明的色彩去表达自己的创作激情、情感、想象力等,且均能够利用既有的美术知识、技能将内心的情感、思想等加以表现,其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也均得到了良好的体现与发展。由此可见,强化学生艺术创作实践教学,既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艺术创新平台,又可以有效激发、调动学生美术学习与实践创作的热情,并在培养、提升学生创新意识、艺术创作实践能力的过程中达到提高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目的。
结语
总之,初中美术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中,必须在满足学生美术学习需求的基础上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与内容,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艺术实践创作的机会,进而才能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开放的美术学习与艺术创作环境,促使每一名学生均能够在美术学习、实践创作过程中大胆地运用自己的艺术想象力、创新思维进行艺术实践,在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艺术创造力。
参考文献
[1]郑雪萍.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探究[J].才智,2020(9):23-24.
[2]皋亮亮 . 试论中职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J].科幻画报,2020(01).
关键词:创新性人才;初中美术;培养策略;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初中学生正处于抽象思维形成的过渡阶段与发展阶段,其艺术想象力、创新意识、思维敏捷性等均处于发展时期,故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教学目标、实践内容等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进行培养,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上实现提高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目的。
一、借助开放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初中美术教师应将开放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之中,一方面可以彰显学生美术学习与艺术实践活动的主体性,另一方面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宽松、自由的艺术思考与创作的空间,进而为激发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供更好的条件与环境。教师应在遵循初中学生美术学习特性的基础上,合理地采取开放式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在宽松、自由、开放的美术学习与艺术实践中实现自己的艺术素养,进而才能有效激发其美术学习的热情,培养其创新意识。
如在绘画技巧实践教学时,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大胆”的艺术创作空间,并鼓励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融入自身的情感等进行绘画创作,在激发学生艺术创作热情的基础上还可以启发学生对绘画内容、绘画思路等的大胆创新。同时,教师还应引导、鼓励学生利用既有的美术绘画工具,对自己所想象的、构思的艺术表现内容进行大胆的创作,以此来表达出自己真实的内心情感或艺术思想。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艺术素材、艺术元素及既有的美术知识、技能进行艺术创作,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新意识以及实践操作能力。此类开放式教学模式,既可以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实践的兴趣与激情,又可以高效地完成学生想象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对提高教学质量也能够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二、鼓励学生对美术的不同见解,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思维,尤其是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对于一切新鲜的事物都是好奇的,也往往正是因此会产生许多有创造性的想法。而教师要鼓励他们将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表达出来,和他人的想法进行碰撞,从而迸发出创造性的作品。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一味地进行标准见解的讲述,甚至对学生所提出的想法进行否定,这不仅会禁锢住学生开放性思维的发展,同时也会使学生对自己的想法失去信心,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学生对自己不自信,这对学生的成长是不利的。因此,教师需要在美术课堂中挖掘出每一个学生的想法,让他们自己发现美术作品中独特的魅力,并且能根据他们的理解而创造出不同的独特作品。这不仅能提升他们的美学素养,同时也能很好地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美术课堂的学习中。
比如,在讲解美术创作中可用的不同材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感受许多不同质感、色彩以及状态的材料,让他们对这些不同材料的色彩饱和度、线条勾勒等进行感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对这些材料的感知在课堂上分享出来,与他人交流后形成一个完整的见解,然后教师再让他们运用这些材料进行组合创作,从而带着自己独特的见解投入到创作中,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型思维。学生在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时也能更加积极主动。
三、立足艺术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美术学习与创作实践活动均是以学生现实生活及情感实践为基础,更需要学生自主探究、实践与创新。因此,初中美术教师在基于教学大纲、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还要基于学生美术学习需求、个性化创作需要为学生创设更多的艺术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运用既有美术知识与技能进行自主探究与实践创作,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同时,还可以达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如在进行“造型的表现力”“色彩的感染力”教学时,教师应基于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实践创作,并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创新思维去设计、创作出自己喜欢的艺術作品。如教师可以引导、鼓励学生运用造型创作去表达心中的情感或者去进行绘画艺术设计,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就上述造型表现的基本要素及色彩去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学生则可以在宽松、开放式的艺术实践活动中毫无约束地、大胆地运用造型表现的基本要素进行实践创作,进而达到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艺术创新能力的目的。
另外,教师还可以在“色彩的感染力”教学之余运用不同的色彩(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去表现自己的内心情感。很多学生在进行“造型的表现力”或“色彩的感染力”的实践创作过程中受自身绘画技法、色彩运用技巧不足等因素影响,导致其无法运用美术绘画作品去准确表达其内心情感,但其艺术创新意识与思维却表现得异常强烈与清晰,他们均欲通过形状各异的线条或色彩饱和度去表达艺术情感,甚至有的学生还利用鲜明的色彩去表达自己的创作激情、情感、想象力等,且均能够利用既有的美术知识、技能将内心的情感、思想等加以表现,其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也均得到了良好的体现与发展。由此可见,强化学生艺术创作实践教学,既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艺术创新平台,又可以有效激发、调动学生美术学习与实践创作的热情,并在培养、提升学生创新意识、艺术创作实践能力的过程中达到提高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目的。
结语
总之,初中美术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中,必须在满足学生美术学习需求的基础上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与内容,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艺术实践创作的机会,进而才能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开放的美术学习与艺术创作环境,促使每一名学生均能够在美术学习、实践创作过程中大胆地运用自己的艺术想象力、创新思维进行艺术实践,在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艺术创造力。
参考文献
[1]郑雪萍.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探究[J].才智,2020(9):23-24.
[2]皋亮亮 . 试论中职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J].科幻画报,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