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导入语作为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环,必须溶进课堂教学中,它不能是生拉硬套的一问一答,也不能是贴标签式的简单定位。它的设计,应当符合一些基本的原则。
【关键词】导语设计;基本原则;方法
一、导语设计的基本原则
1.要与课文内容有紧密联系并凸现教学重点。有些教师追求形式上的华丽,往往把导入语设计得很热闹,一旦进入教学内容却又无计可施,冷冷清清,前后巨大的反差往往让学生无所适从。我认为,趣味性固不可少,但一定要和教学内容相结合。例如,教读《梦游天姥吟留别》时,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感悟风格,走近李白”,所以我是用杜甫评价李白的一句诗“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导入的,因为这句诗里提到的“诗、酒、飘零”准确地概括了李白一生的三大特点。具体导入如下:
“同学们,杜甫有这样一句诗‘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你们知道写的是谁吗?对,是李白。杜甫的这句诗可以说是对李白一生三大特点的绝妙概括:诗、酒、飘零。先说‘诗’,李白一生写了980多首诗,传说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做赋凌相如’。他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盛唐诗坛的杰出代表,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其次说‘酒’,他视酒如命,诗酒不分家,所以有诗人称赞他:‘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他自己也有诗道:‘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除此之外,他以酒入诗的句子数不胜数。再次说‘飘零’,他早年就有济世的抱负,但不屑于经由科举登上仕途,而希望由布衣一跃而为卿相。因此他漫游全国各地,结交名流,以此广造声誉,‘一生好入名山游’,这种飘零的生活塑造了李白那热爱自由、追求解放、摆脱传统束缚的性格。今天,我们就通过《梦游天姥吟留别》来欣赏一下谪仙的风采、感受他诗酒飘零的人生。”
2.要有利于创设审美情境。语文教材是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哲学美于一体的仓库。从教学内容看,宇宙人生包罗万象,诗文词赋姹紫嫣红,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得天独厚的审美价值。而学生对美的感悟,需要老师去引导。所以,教师要经常用精美、生动、亲切感人的语言去描述意趣横生的人物、实物和景物,创设出美好的审美情境,让学生急于对所学课文作审美鉴赏。
教读《季氏将伐颛臾》一类文言文时,我常常从作者入手、从主人公入手,以拉近作品与学生的距离,让他们产生一份亲切感,读懂作品并受到感染。上课开始,我先用幻灯打出孔子画像一幅,说:“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条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的宣言: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从2500年前的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距离今天已经2500多年了。可是,即将跨入21世纪的人类,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感觉到孔子的伟大。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孔子的‘仁爱’思想以及实行礼治、以德服人的政治主张在今天仍然放射出异样的光辉。天不生孔子,万古长如夜,孔子正如一盏明灯高悬在中华历史的星空中。学习《季氏将伐颛臾》,我要带领大家更好地去认识孔子,理解孔子。”说到这里,我看到同学们注视着孔子的像,满脸崇敬,我知道,他们入境了,可以学习文章了。
二、导语设计的基本方法
1.交待重点导入法。新教材不要求面面俱到,但却要求必须有重点。所以,教师可以借导入之机亮出底牌,明确重点。
例如《琵琶行》中描摹音乐的片段,历来被誉为古典诗歌里描写音乐的绝唱。引导学生体会描摹的好处,进而领会作者的感情,这是本课的难点与重点。教师可这样导入:“一位盲人快要离开人世时,对别人说:‘我多想看看阳光及世上一切美好的东西啊!’人们请来莫扎特,莫扎特用小提琴拉了一首曲子,盲人流下了眼泪说:‘我看见了,我看见了,我看见了阳光、鲜花、小鸟、河流!’盲人带着喜悦满足的神情离开了人世。美妙的音乐就有这样的作用,它能引起人物心灵的共鸣。《琵琶行》中琵琶女的深沉演奏就使一代诗人白居易潸然泪下。请同学们打开书,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琵琶女的高超技艺,也来领略一下作者化动听琴声为美妙诗句的非凡本领。”
2.评价人物导入法。这“人物”可以是作者,也可以是文章的主人公,教师若是用热情的语言放大他们身上的亮点,创设出美好的情境,就一定能打动学生心灵深处的琴弦,引起他们的共鸣。
在讲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我的导语是:“同学们,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说过,19世纪出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就是盲人作家海伦·凯勒。拿破仑是我们熟知的,他的战车几乎驰骋了整个欧洲,是法兰西民族的骄傲。既然海伦·凯勒能与这样叱咤风云的军事家相提并论,肯定有她超人的地方,我们今天就要通过她的一篇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来领略一下这位传奇作家的巾帼风采。”
3.诗词鉴赏导入法。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我们的国语是诗的筋骨,我们的课堂也应该充满诗意。所以,只要是和课堂内容有关系的诗歌,我一定补充给学生;只要能用诗歌恰当导入的,我就一定用诗歌导入。
例如,学习《杜鹃枝上杜鹃啼》一文时,我首先介绍了杜鹃鸟,然后说:“同学们,杜鹃可是中国古代诗人笔下的爱物,所以,有关杜鹃的诗句比比皆是,请大家鉴赏下面四句(用幻灯打出):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宋 秦观)
“一叫一春残,声声万古冤。”(宋 余靖)
“归心千古终难白,啼血万山都是红。”(宋 真山民)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宋 文天祥)
只要学生鉴赏出了中国古代文人对杜鹃啼声的悲切感受,那么,课文内容就能很好地理解了。
4.音画同步,引发情感导入法。有条件的学校,若能采用音画同步的多媒体导入新课方法,就能给学生带来高层次精神需要的满足,让他们以审美情感的驱动力来主动获取新知识。
5.形象描述导入法。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富有感情地描述课文中的形象,同样能够诱发美感,引导学生进入诗境。
例如,导入《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时候,为了凸现李白的梦境,教师也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做导游,领大家去游览一处胜地。在那里,天空浩荡,无边无际;日月双悬,同时照在金银筑成的宫殿上。在一片富丽堂皇中,神仙们穿着彩虹做的衣裳纷纷御风而来;更奇特的是,被凡人视为百兽之王且谈之色变的老虎,竟然在这里担当乐手,弹琴奏瑟;被百鸟奉为至尊的鸾鸟竟然在这里当起了车夫,驾舆拉车!更令人感动的是,神仙们不分等级、尊卑,一一排列而坐!那里,没有权贵,没有贫贱,是一个令人神往的极乐世界,那里,就是李白梦中的天姥仙境……”
6.新旧联结导入法。教读《沁园春·长沙》时,我先让学生齐背《沁园春·雪》并简析,然后说:“在这首词中,作者大笔挥洒,纵横议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雄奇瑰丽的全景式北国风光,抒发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情怀,表现出一位伟大革命家非凡的精神世界。在毛泽东的作品中,像这样写景抒情的篇章还有很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沁园春·长沙》就是其中之一。”
【关键词】导语设计;基本原则;方法
一、导语设计的基本原则
1.要与课文内容有紧密联系并凸现教学重点。有些教师追求形式上的华丽,往往把导入语设计得很热闹,一旦进入教学内容却又无计可施,冷冷清清,前后巨大的反差往往让学生无所适从。我认为,趣味性固不可少,但一定要和教学内容相结合。例如,教读《梦游天姥吟留别》时,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感悟风格,走近李白”,所以我是用杜甫评价李白的一句诗“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导入的,因为这句诗里提到的“诗、酒、飘零”准确地概括了李白一生的三大特点。具体导入如下:
“同学们,杜甫有这样一句诗‘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你们知道写的是谁吗?对,是李白。杜甫的这句诗可以说是对李白一生三大特点的绝妙概括:诗、酒、飘零。先说‘诗’,李白一生写了980多首诗,传说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做赋凌相如’。他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盛唐诗坛的杰出代表,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其次说‘酒’,他视酒如命,诗酒不分家,所以有诗人称赞他:‘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他自己也有诗道:‘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除此之外,他以酒入诗的句子数不胜数。再次说‘飘零’,他早年就有济世的抱负,但不屑于经由科举登上仕途,而希望由布衣一跃而为卿相。因此他漫游全国各地,结交名流,以此广造声誉,‘一生好入名山游’,这种飘零的生活塑造了李白那热爱自由、追求解放、摆脱传统束缚的性格。今天,我们就通过《梦游天姥吟留别》来欣赏一下谪仙的风采、感受他诗酒飘零的人生。”
2.要有利于创设审美情境。语文教材是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哲学美于一体的仓库。从教学内容看,宇宙人生包罗万象,诗文词赋姹紫嫣红,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得天独厚的审美价值。而学生对美的感悟,需要老师去引导。所以,教师要经常用精美、生动、亲切感人的语言去描述意趣横生的人物、实物和景物,创设出美好的审美情境,让学生急于对所学课文作审美鉴赏。
教读《季氏将伐颛臾》一类文言文时,我常常从作者入手、从主人公入手,以拉近作品与学生的距离,让他们产生一份亲切感,读懂作品并受到感染。上课开始,我先用幻灯打出孔子画像一幅,说:“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条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的宣言: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从2500年前的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距离今天已经2500多年了。可是,即将跨入21世纪的人类,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感觉到孔子的伟大。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孔子的‘仁爱’思想以及实行礼治、以德服人的政治主张在今天仍然放射出异样的光辉。天不生孔子,万古长如夜,孔子正如一盏明灯高悬在中华历史的星空中。学习《季氏将伐颛臾》,我要带领大家更好地去认识孔子,理解孔子。”说到这里,我看到同学们注视着孔子的像,满脸崇敬,我知道,他们入境了,可以学习文章了。
二、导语设计的基本方法
1.交待重点导入法。新教材不要求面面俱到,但却要求必须有重点。所以,教师可以借导入之机亮出底牌,明确重点。
例如《琵琶行》中描摹音乐的片段,历来被誉为古典诗歌里描写音乐的绝唱。引导学生体会描摹的好处,进而领会作者的感情,这是本课的难点与重点。教师可这样导入:“一位盲人快要离开人世时,对别人说:‘我多想看看阳光及世上一切美好的东西啊!’人们请来莫扎特,莫扎特用小提琴拉了一首曲子,盲人流下了眼泪说:‘我看见了,我看见了,我看见了阳光、鲜花、小鸟、河流!’盲人带着喜悦满足的神情离开了人世。美妙的音乐就有这样的作用,它能引起人物心灵的共鸣。《琵琶行》中琵琶女的深沉演奏就使一代诗人白居易潸然泪下。请同学们打开书,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琵琶女的高超技艺,也来领略一下作者化动听琴声为美妙诗句的非凡本领。”
2.评价人物导入法。这“人物”可以是作者,也可以是文章的主人公,教师若是用热情的语言放大他们身上的亮点,创设出美好的情境,就一定能打动学生心灵深处的琴弦,引起他们的共鸣。
在讲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我的导语是:“同学们,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说过,19世纪出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就是盲人作家海伦·凯勒。拿破仑是我们熟知的,他的战车几乎驰骋了整个欧洲,是法兰西民族的骄傲。既然海伦·凯勒能与这样叱咤风云的军事家相提并论,肯定有她超人的地方,我们今天就要通过她的一篇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来领略一下这位传奇作家的巾帼风采。”
3.诗词鉴赏导入法。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我们的国语是诗的筋骨,我们的课堂也应该充满诗意。所以,只要是和课堂内容有关系的诗歌,我一定补充给学生;只要能用诗歌恰当导入的,我就一定用诗歌导入。
例如,学习《杜鹃枝上杜鹃啼》一文时,我首先介绍了杜鹃鸟,然后说:“同学们,杜鹃可是中国古代诗人笔下的爱物,所以,有关杜鹃的诗句比比皆是,请大家鉴赏下面四句(用幻灯打出):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宋 秦观)
“一叫一春残,声声万古冤。”(宋 余靖)
“归心千古终难白,啼血万山都是红。”(宋 真山民)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宋 文天祥)
只要学生鉴赏出了中国古代文人对杜鹃啼声的悲切感受,那么,课文内容就能很好地理解了。
4.音画同步,引发情感导入法。有条件的学校,若能采用音画同步的多媒体导入新课方法,就能给学生带来高层次精神需要的满足,让他们以审美情感的驱动力来主动获取新知识。
5.形象描述导入法。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富有感情地描述课文中的形象,同样能够诱发美感,引导学生进入诗境。
例如,导入《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时候,为了凸现李白的梦境,教师也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做导游,领大家去游览一处胜地。在那里,天空浩荡,无边无际;日月双悬,同时照在金银筑成的宫殿上。在一片富丽堂皇中,神仙们穿着彩虹做的衣裳纷纷御风而来;更奇特的是,被凡人视为百兽之王且谈之色变的老虎,竟然在这里担当乐手,弹琴奏瑟;被百鸟奉为至尊的鸾鸟竟然在这里当起了车夫,驾舆拉车!更令人感动的是,神仙们不分等级、尊卑,一一排列而坐!那里,没有权贵,没有贫贱,是一个令人神往的极乐世界,那里,就是李白梦中的天姥仙境……”
6.新旧联结导入法。教读《沁园春·长沙》时,我先让学生齐背《沁园春·雪》并简析,然后说:“在这首词中,作者大笔挥洒,纵横议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雄奇瑰丽的全景式北国风光,抒发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情怀,表现出一位伟大革命家非凡的精神世界。在毛泽东的作品中,像这样写景抒情的篇章还有很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沁园春·长沙》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