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大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必要手段。通过对大学生创新素养培养的障碍分析,提出培养大学生创新素养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创新素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目前,我国的大学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向普及教育,使更多的人能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然而,教育工作者教授大学生什么样的知识,以及使大学生具有什么样的素质,才能使大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当今知识经济的需求?在信息、技术海量增长和高速发展的21世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体现在创新精神层面,人只有具有创新性,才可能适应如今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创新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的助推剂,是社会前进的动力,直接关系着大学教育的成败,培养大学生创新素养是大学教育的基础之基础。
1 创新素养的含义
教育学意义上的素养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创新素养是指创新者的基本素质,表现为一个人潜在的能力,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心,积极实现自我、发觉自我的综合表现,是一个人对外部信息环境的敏感程度和洞察力,通过努力后天培养具有的能力和素质,也是一个人内在的求知欲、挑战欲,是人类求新、求变的本能。
2 培养大学生创新素养的意义
陶行知先生:“处处是创新之地,天天是创新之时,人人是创新之人,让我们进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为了适应知识经济需求,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教育是高层次的综合素质教育,各种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人才的创新教育活动层出不穷,贯穿在整个大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实验内容也在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效果却不十分明显。创新不只是停留在表面层次上,而是要找到问题的本质,从质变到量变,再从量变到质变,寻求创新能力的突破。
3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障碍
目前在我国大学教育中,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影响深远,使大学生的思维处于僵化状态。前辈、师长的经验,使大学生习惯性用框架化的思维模式思考变化的问题;中国人的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使大学生从认知上不自觉地盲从和认可,不敢挑战权威;人类共同的特点——从众心理,也导致大学生在思维上具有很强的盲目性;书本思维定势使大学生对已经存在的书本知识,不假思索地全盘接受。不管是大学生所处的外部社会环境,还是内在的认知与行为模式,都不利于创新素养的培养,导致无法突破自我。没有突破,就没有创新,而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要从创新素养培养做起,使大学生具有创新的基本素养,从而实现创新。
4 培养创新素养的方式
创新素养的培养是一个认知与激发、外化转为内化的过程,表现在积极开拓的精神境界和激发潜能。使大学生具有对外部信息的敏感性,积极、主动的求知欲,坚忍不拔、挑战自我的创新能力。创新素养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内容。
4.1加强实验环节中创新意识的培养。目前,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外部环境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在对这些信息获取时,教育工作者要指导学生对信息的价值、取向进行训练和指导。使大学生对有用信息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敏感度,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形成思新求变的意识和冲动,要敢于质疑,要敢于挑战权威和书本知识。尤其是大学的实验环节,是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也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动力,是大学生由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形成的关键点。大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决定了对同样的实验,能产生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也就是意识的形成。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实验环节,培养大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形成创造性思维,激发其潜能。以及通过科技查新,使大学生了解学科前沿,使大学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审视所学,使主体产生稳定、持久创新的渴望和需求,形成科学的思维定势和理性自觉的推动力量,成为唤醒、激励和发挥大学生本能所蕴涵的潜在本质力量,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
4.2突出个性化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不是知识.而是需要不断培养和完善的一种素养,它可以通过知识的积累和不断地进取,加之后天培养具有的能力和素质。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忽视基础理论培养和勤奋的科学态度培养,只有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加上刻苦勤奋的不懈努力,才能使大学生具有创新能力。新时期,知识呈爆炸性增长,许多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应运而生,同时也带动了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革命。新技术带动新的发明和新的创新机会,要广泛培养大学生探索新事物,涉猎其他学科领域,尤其是信息科学领域。打开思想的禁锢,增多创新火花的激发点。大学导师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采用灵活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方法,通过选择课题、调研、查新、提出课题方案、确定方案、实验、总结等一系列活动,使大学生尽快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增强大学生学习的兴趣,着重培养大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思路和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有了个性才可能有创新,在教育过程中要弘扬学生个性,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3独立的创新精神培养。创新精神是能够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对具体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改造已有的,发明创造新思想、新事物的意志、信心和勇气。创新精神是一个人内在的求知欲、挑战欲,是人类求新、求变的本能,也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基本素养之一。创新精神的培养重在“精神”,精神是一种思想境界,强调思想的独立、人格的独立,只有独立,才能不墨守成规,才有可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不是人云亦云,敢于打破旧的,创造新的。在教育过程中,要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质疑权威,挑战书本,面对学生的质疑和幼稚,不是打压也不是耻笑,要尊重学生,更要积极地鼓励和引导,毕竟迷信、呆板比异想天开、与众不同更可怕。精神和意志高于能力和意识,精神不垮,一切都有可能。独立不同于妄自尊大,要有科学的态度,也就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理性的、审慎地,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只有培养科学独立的创新精神,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地开辟新天地,突破自我。教师是大学生进入学科领域直接的领路人,教师的“标杆”效应不容忽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就要具有较强创新精神,许多在科学上有建树的人,大多得益于导师的教诲,呆板的、强制地、填鸭式的教学无疑会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宁鸿彬老师对学生提出“三个欢迎”和“三个允许”的开放政策:欢迎质疑、争辩和发表意见,允许出错,改正和保留意见,通过这样的教学,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创造了积极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傅和玉.开发农村校本生物课程资源提升科技创新素养.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0:33-36[2]
赵茜.在毕业设计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20):58—59
大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必要手段。通过对大学生创新素养培养的障碍分析,提出培养大学生创新素养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创新素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目前,我国的大学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向普及教育,使更多的人能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然而,教育工作者教授大学生什么样的知识,以及使大学生具有什么样的素质,才能使大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当今知识经济的需求?在信息、技术海量增长和高速发展的21世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体现在创新精神层面,人只有具有创新性,才可能适应如今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创新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的助推剂,是社会前进的动力,直接关系着大学教育的成败,培养大学生创新素养是大学教育的基础之基础。
1 创新素养的含义
教育学意义上的素养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创新素养是指创新者的基本素质,表现为一个人潜在的能力,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心,积极实现自我、发觉自我的综合表现,是一个人对外部信息环境的敏感程度和洞察力,通过努力后天培养具有的能力和素质,也是一个人内在的求知欲、挑战欲,是人类求新、求变的本能。
2 培养大学生创新素养的意义
陶行知先生:“处处是创新之地,天天是创新之时,人人是创新之人,让我们进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为了适应知识经济需求,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教育是高层次的综合素质教育,各种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人才的创新教育活动层出不穷,贯穿在整个大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实验内容也在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效果却不十分明显。创新不只是停留在表面层次上,而是要找到问题的本质,从质变到量变,再从量变到质变,寻求创新能力的突破。
3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障碍
目前在我国大学教育中,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影响深远,使大学生的思维处于僵化状态。前辈、师长的经验,使大学生习惯性用框架化的思维模式思考变化的问题;中国人的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使大学生从认知上不自觉地盲从和认可,不敢挑战权威;人类共同的特点——从众心理,也导致大学生在思维上具有很强的盲目性;书本思维定势使大学生对已经存在的书本知识,不假思索地全盘接受。不管是大学生所处的外部社会环境,还是内在的认知与行为模式,都不利于创新素养的培养,导致无法突破自我。没有突破,就没有创新,而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要从创新素养培养做起,使大学生具有创新的基本素养,从而实现创新。
4 培养创新素养的方式
创新素养的培养是一个认知与激发、外化转为内化的过程,表现在积极开拓的精神境界和激发潜能。使大学生具有对外部信息的敏感性,积极、主动的求知欲,坚忍不拔、挑战自我的创新能力。创新素养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内容。
4.1加强实验环节中创新意识的培养。目前,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外部环境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在对这些信息获取时,教育工作者要指导学生对信息的价值、取向进行训练和指导。使大学生对有用信息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敏感度,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形成思新求变的意识和冲动,要敢于质疑,要敢于挑战权威和书本知识。尤其是大学的实验环节,是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也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动力,是大学生由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形成的关键点。大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决定了对同样的实验,能产生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也就是意识的形成。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实验环节,培养大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形成创造性思维,激发其潜能。以及通过科技查新,使大学生了解学科前沿,使大学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审视所学,使主体产生稳定、持久创新的渴望和需求,形成科学的思维定势和理性自觉的推动力量,成为唤醒、激励和发挥大学生本能所蕴涵的潜在本质力量,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
4.2突出个性化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不是知识.而是需要不断培养和完善的一种素养,它可以通过知识的积累和不断地进取,加之后天培养具有的能力和素质。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忽视基础理论培养和勤奋的科学态度培养,只有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加上刻苦勤奋的不懈努力,才能使大学生具有创新能力。新时期,知识呈爆炸性增长,许多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应运而生,同时也带动了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革命。新技术带动新的发明和新的创新机会,要广泛培养大学生探索新事物,涉猎其他学科领域,尤其是信息科学领域。打开思想的禁锢,增多创新火花的激发点。大学导师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采用灵活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方法,通过选择课题、调研、查新、提出课题方案、确定方案、实验、总结等一系列活动,使大学生尽快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增强大学生学习的兴趣,着重培养大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思路和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有了个性才可能有创新,在教育过程中要弘扬学生个性,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3独立的创新精神培养。创新精神是能够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对具体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改造已有的,发明创造新思想、新事物的意志、信心和勇气。创新精神是一个人内在的求知欲、挑战欲,是人类求新、求变的本能,也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基本素养之一。创新精神的培养重在“精神”,精神是一种思想境界,强调思想的独立、人格的独立,只有独立,才能不墨守成规,才有可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不是人云亦云,敢于打破旧的,创造新的。在教育过程中,要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质疑权威,挑战书本,面对学生的质疑和幼稚,不是打压也不是耻笑,要尊重学生,更要积极地鼓励和引导,毕竟迷信、呆板比异想天开、与众不同更可怕。精神和意志高于能力和意识,精神不垮,一切都有可能。独立不同于妄自尊大,要有科学的态度,也就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理性的、审慎地,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只有培养科学独立的创新精神,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地开辟新天地,突破自我。教师是大学生进入学科领域直接的领路人,教师的“标杆”效应不容忽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就要具有较强创新精神,许多在科学上有建树的人,大多得益于导师的教诲,呆板的、强制地、填鸭式的教学无疑会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宁鸿彬老师对学生提出“三个欢迎”和“三个允许”的开放政策:欢迎质疑、争辩和发表意见,允许出错,改正和保留意见,通过这样的教学,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创造了积极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傅和玉.开发农村校本生物课程资源提升科技创新素养.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0:33-36[2]
赵茜.在毕业设计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20):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