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学习离不开探究活动的开展,将探究活动引入小学数学课堂,不仅增强了数学教学与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使数学课堂更加丰富多彩,而且还改变了以往的学习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能力发展。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运用多种探究活动来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在本文中阐述了如何更有效地开展小学数学探究活动,即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探究,組织小组探究活动,以及不忽视探究活动中的师生互动。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活动;结合生活;小组合作
如何组织小学数学探究活动,如何更好地营造浓厚的探究氛围,以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探究,从而掌握探究方法,形成探究能力,是作者一直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设计探究活动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要使探究活动和小学生的生活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收获探究的实际经验;其次是要注重小组合作,开展一定的小组探究活动;最后,不容忽视的是教师的引导作用,应重视探究活动中的师生互动。
一、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探究
在一定程度上小学生的思维还处在形象思维阶段,在设计数学探究活动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来设计有趣的探究活动,并让学生学会从数学角度观察、探究周围的事物,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这样才能有效为学生的认知搭建一定的桥梁。学生在这种生活性的探究活动中更能够有效地进行知识的迁移。
例如,在学习统计这一部分内容时,笔者就以日常生活中的水资源为切入点,让学生讨论水资源话题,并设计了有关节约用水的探究实践活动,即让学生通过网络调查水资源现状,然后对自己家里的水龙头日滴水量进行认真的观察、记录,制作水滴量的统计表,并绘制出自己家用水统计图表。这样结合生活的实践探究活动能够促使学生都参与其中,让学生在提高数学探究能力的同时,还可以明白环境保护和节能的重要性。由此可见,我们可以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将探究活动和实际生活相结合,
二、组织小组探究活动
不可否认的是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还不高,他们还缺乏一定的实际经验,所以在数学探究活动中遇到一些问题是无法避免的,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很可能会打击他们的探究积极性。对此,数学教师可以让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小组合作性的探究活动,使学生们能够发挥集体力量。小组合作的开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探究效率,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促使学生积极在小组中做出自己的贡献。
例如,笔者设计了实地测量的小组实践活动,将班上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每组大约七个人,让小组实地观察本校的环境布局,运用适当的测量方法来算一算学校运动区和教学区以及就餐区的面积。各小组分工合作,积极地投入到了这样的探究活动中。之后,每个小组都想出了自己的测量和计算方法,如有的小组表示要用一定长度的卷尺或者绳索来测量,然后计算,有的小组认为可以利用运动小车穿过测量区域的时长来推算出长度。之后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各组开始实施测量,然后合作计算出各个区域的面积。接着,小组之间还进行了一定的讨论,即讨论这样的布局是否合理,布局的依据是什么。如此一来,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也在这样的数学探究中明白了合作的重要性。
三、不忽视探究活动中的师生互动
在数学探究活动中探究学习的主体必须是学生,但教师的引导和协助作用也十分的重要。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可以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探究的效果,还能锻炼其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说在小学数学探究型课堂中,教师进行一些关键的引导和启发也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在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的同时可以适当增加和学生的一些互动,避免让学生无头苍蝇式地探索。
例如,在讲解圆的相关知识时,笔者就先用篮球、地球、碗口等图片引出“圆”这一基本概念,并且让学生自己画圆。因为画的方法和美术基础不同,学生画出的圆也各不相同。这时,笔者再次做引导,问:“同学们,你们刚才画得都不错,那你们知道,如何将圆画得更加标准吗?”学生们积极参与,勇于发言,有的同学说用杯子,有的同学说用量角器,有的同学提倡用圆规。如此一来,学生们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于是笔者进一步让学生用这些不同的手段画圆,以直观效果比较各种画圆方法的优劣,引出圆的特点。这样用启发和互动的方式既传授了知识,也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探究活动非常有开展的必要,教师应组织学生投入和生活联系紧密的探究活动中,以小组合作等形式开展有效的探究,同时注意和学生的有效互动,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引导。希望笔者提出的关于小学数学探究活动开展的这些建议能够位广大的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谢品英.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培养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5):159.
[2]李虹钰.探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30):104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活动;结合生活;小组合作
如何组织小学数学探究活动,如何更好地营造浓厚的探究氛围,以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探究,从而掌握探究方法,形成探究能力,是作者一直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设计探究活动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要使探究活动和小学生的生活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收获探究的实际经验;其次是要注重小组合作,开展一定的小组探究活动;最后,不容忽视的是教师的引导作用,应重视探究活动中的师生互动。
一、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探究
在一定程度上小学生的思维还处在形象思维阶段,在设计数学探究活动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来设计有趣的探究活动,并让学生学会从数学角度观察、探究周围的事物,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这样才能有效为学生的认知搭建一定的桥梁。学生在这种生活性的探究活动中更能够有效地进行知识的迁移。
例如,在学习统计这一部分内容时,笔者就以日常生活中的水资源为切入点,让学生讨论水资源话题,并设计了有关节约用水的探究实践活动,即让学生通过网络调查水资源现状,然后对自己家里的水龙头日滴水量进行认真的观察、记录,制作水滴量的统计表,并绘制出自己家用水统计图表。这样结合生活的实践探究活动能够促使学生都参与其中,让学生在提高数学探究能力的同时,还可以明白环境保护和节能的重要性。由此可见,我们可以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将探究活动和实际生活相结合,
二、组织小组探究活动
不可否认的是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还不高,他们还缺乏一定的实际经验,所以在数学探究活动中遇到一些问题是无法避免的,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很可能会打击他们的探究积极性。对此,数学教师可以让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小组合作性的探究活动,使学生们能够发挥集体力量。小组合作的开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探究效率,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促使学生积极在小组中做出自己的贡献。
例如,笔者设计了实地测量的小组实践活动,将班上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每组大约七个人,让小组实地观察本校的环境布局,运用适当的测量方法来算一算学校运动区和教学区以及就餐区的面积。各小组分工合作,积极地投入到了这样的探究活动中。之后,每个小组都想出了自己的测量和计算方法,如有的小组表示要用一定长度的卷尺或者绳索来测量,然后计算,有的小组认为可以利用运动小车穿过测量区域的时长来推算出长度。之后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各组开始实施测量,然后合作计算出各个区域的面积。接着,小组之间还进行了一定的讨论,即讨论这样的布局是否合理,布局的依据是什么。如此一来,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也在这样的数学探究中明白了合作的重要性。
三、不忽视探究活动中的师生互动
在数学探究活动中探究学习的主体必须是学生,但教师的引导和协助作用也十分的重要。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可以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探究的效果,还能锻炼其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说在小学数学探究型课堂中,教师进行一些关键的引导和启发也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在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的同时可以适当增加和学生的一些互动,避免让学生无头苍蝇式地探索。
例如,在讲解圆的相关知识时,笔者就先用篮球、地球、碗口等图片引出“圆”这一基本概念,并且让学生自己画圆。因为画的方法和美术基础不同,学生画出的圆也各不相同。这时,笔者再次做引导,问:“同学们,你们刚才画得都不错,那你们知道,如何将圆画得更加标准吗?”学生们积极参与,勇于发言,有的同学说用杯子,有的同学说用量角器,有的同学提倡用圆规。如此一来,学生们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于是笔者进一步让学生用这些不同的手段画圆,以直观效果比较各种画圆方法的优劣,引出圆的特点。这样用启发和互动的方式既传授了知识,也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探究活动非常有开展的必要,教师应组织学生投入和生活联系紧密的探究活动中,以小组合作等形式开展有效的探究,同时注意和学生的有效互动,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引导。希望笔者提出的关于小学数学探究活动开展的这些建议能够位广大的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谢品英.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培养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5):159.
[2]李虹钰.探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3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