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许多语文教学上的问题也不断呈现。尤其是当前新语文教学改革中流行的主要的片面认识和追求,教学实践中出现教学过度的现象,给学生带来了沉重的学习负担,对教学的实效性产生的较大的影响。当然这也是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误解,一味的与“社会现实”联姻,极力地向“时尚”靠拢,对语文课堂过度追求形式包装出现的普遍现象。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深入把握课改精髓,掌握好语文课的教学尺度,既能展现语文的生活化又能有效地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呢?我想在这提一下我的几点看法,以期引起大家的思考。
一、教师要树立教学自信,不能在社会吹捧“状元热”的嘘声中迷失自己
目前,中小学教育评价尚未能有明确的标准,而近年来,社会上又出现片面追求“名校明星”的现象。每年中高考结束,报纸无一不是大篇幅地刊载“某校再育全省状元”的报道。当然,就学校而言,这对于发展学校教育是有一定效应的。然而,对于我们的一线教师如果没有坚定自己的教学理念,一味顺应社会舆论,放弃自己学之所长,只身投入于题海战术,那么极容易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自己在题海里摸索出来的战略战术训练学生,导致教学内容出现超课标要求的难度和范围,违背了“减负”的教育思想,逐渐步入教学过度的误区而难以自拔。
二、教师要提高自己解读文本的能力,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文以载道”的观念对于中国文学创作与文本解读的影响根深蒂固。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作为一种教学素材,或者夸张点说是,是包罗万象的内容,而学生在课堂依托一篇课文即可随机生成各种理解和体验也是包罗万象。《义务教育语文课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知道、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有的老师对其理念有所曲解,在学生主动思维的过程中,老师除了尊重学生的思考外,更应该引导学生读懂文本,而后对文本作者的基本思路和情感态度做必要的解读,尽量客观全面。而非蓄意拔高,追求偏离文本的价值思考和审美体验。
我们的学科教学目的是明确的,课堂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当我们允许一个老师在课堂上靠随机生成而不是教学目的推动课堂教学的时候,势必会造成对文本的过度诠释,甚至扭曲文本的真实意义,使教学内容不能得到有效落实,给学生的语文学习带来负担与障碍。
因此,时代越是进步,对方案的依赖性就越强,从这个意义上说,推进教案,永远都是教学的第一要务。当然,单纯地把教案作为一种僵化的教条也是不可取的。
三、避免滥用教学资料,语文课需要文学思维
语文教学必须以语言为核心,若要深入文本,最常见的莫过于语言品味。然而,现在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教师备课渠道更为宽广,不经选择地运用使得将课堂变成娱乐的工具。忘了,语文课的意义,她是一堂文学鉴赏课而非简单的思想品德课或者道德教育课。认为,语文课本里的文章必须要有重大、正确、积极的主题不可,本来没有,就强为之“升华”。当然,语文课是应该有人文教育乃至伦理教育的功能,但是这里的人文功能、伦理功能都必须作最广泛意义的理解,而不能狭隘地理解为直接的道德灌输。
我认为,语文课的人文性还是应该着眼在引导学生通过文本,感受作品语言的魅力,培养学生鉴赏品读文学作品的感悟力,同时启发学生将这种能力转换成自己用于表达思想情感的能力。教师更应该借助语文课,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趣味,从而激发学生身上美好的人性。
希望,在如火如荼的课改潮流中,语文教师能冷静思考自己脚下的路该何去何从,
同时也保留教师这份职业最崇高的情愫,提高自己的学生与涵养,既不脱离语文学科文学性,又能深入浅出、引人入胜。
参考资料:
1、《福建教育》(2013年1月)
2、《语文学习》(2012年12月——2013年2月)
3、《语文教学通讯》(2012年11月——2013年2月)
一、教师要树立教学自信,不能在社会吹捧“状元热”的嘘声中迷失自己
目前,中小学教育评价尚未能有明确的标准,而近年来,社会上又出现片面追求“名校明星”的现象。每年中高考结束,报纸无一不是大篇幅地刊载“某校再育全省状元”的报道。当然,就学校而言,这对于发展学校教育是有一定效应的。然而,对于我们的一线教师如果没有坚定自己的教学理念,一味顺应社会舆论,放弃自己学之所长,只身投入于题海战术,那么极容易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自己在题海里摸索出来的战略战术训练学生,导致教学内容出现超课标要求的难度和范围,违背了“减负”的教育思想,逐渐步入教学过度的误区而难以自拔。
二、教师要提高自己解读文本的能力,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文以载道”的观念对于中国文学创作与文本解读的影响根深蒂固。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作为一种教学素材,或者夸张点说是,是包罗万象的内容,而学生在课堂依托一篇课文即可随机生成各种理解和体验也是包罗万象。《义务教育语文课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知道、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有的老师对其理念有所曲解,在学生主动思维的过程中,老师除了尊重学生的思考外,更应该引导学生读懂文本,而后对文本作者的基本思路和情感态度做必要的解读,尽量客观全面。而非蓄意拔高,追求偏离文本的价值思考和审美体验。
我们的学科教学目的是明确的,课堂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当我们允许一个老师在课堂上靠随机生成而不是教学目的推动课堂教学的时候,势必会造成对文本的过度诠释,甚至扭曲文本的真实意义,使教学内容不能得到有效落实,给学生的语文学习带来负担与障碍。
因此,时代越是进步,对方案的依赖性就越强,从这个意义上说,推进教案,永远都是教学的第一要务。当然,单纯地把教案作为一种僵化的教条也是不可取的。
三、避免滥用教学资料,语文课需要文学思维
语文教学必须以语言为核心,若要深入文本,最常见的莫过于语言品味。然而,现在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教师备课渠道更为宽广,不经选择地运用使得将课堂变成娱乐的工具。忘了,语文课的意义,她是一堂文学鉴赏课而非简单的思想品德课或者道德教育课。认为,语文课本里的文章必须要有重大、正确、积极的主题不可,本来没有,就强为之“升华”。当然,语文课是应该有人文教育乃至伦理教育的功能,但是这里的人文功能、伦理功能都必须作最广泛意义的理解,而不能狭隘地理解为直接的道德灌输。
我认为,语文课的人文性还是应该着眼在引导学生通过文本,感受作品语言的魅力,培养学生鉴赏品读文学作品的感悟力,同时启发学生将这种能力转换成自己用于表达思想情感的能力。教师更应该借助语文课,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趣味,从而激发学生身上美好的人性。
希望,在如火如荼的课改潮流中,语文教师能冷静思考自己脚下的路该何去何从,
同时也保留教师这份职业最崇高的情愫,提高自己的学生与涵养,既不脱离语文学科文学性,又能深入浅出、引人入胜。
参考资料:
1、《福建教育》(2013年1月)
2、《语文学习》(2012年12月——2013年2月)
3、《语文教学通讯》(2012年11月——2013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