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语文教学的冷思考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ng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许多语文教学上的问题也不断呈现。尤其是当前新语文教学改革中流行的主要的片面认识和追求,教学实践中出现教学过度的现象,给学生带来了沉重的学习负担,对教学的实效性产生的较大的影响。当然这也是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误解,一味的与“社会现实”联姻,极力地向“时尚”靠拢,对语文课堂过度追求形式包装出现的普遍现象。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深入把握课改精髓,掌握好语文课的教学尺度,既能展现语文的生活化又能有效地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呢?我想在这提一下我的几点看法,以期引起大家的思考。
  一、教师要树立教学自信,不能在社会吹捧“状元热”的嘘声中迷失自己
  目前,中小学教育评价尚未能有明确的标准,而近年来,社会上又出现片面追求“名校明星”的现象。每年中高考结束,报纸无一不是大篇幅地刊载“某校再育全省状元”的报道。当然,就学校而言,这对于发展学校教育是有一定效应的。然而,对于我们的一线教师如果没有坚定自己的教学理念,一味顺应社会舆论,放弃自己学之所长,只身投入于题海战术,那么极容易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自己在题海里摸索出来的战略战术训练学生,导致教学内容出现超课标要求的难度和范围,违背了“减负”的教育思想,逐渐步入教学过度的误区而难以自拔。
  二、教师要提高自己解读文本的能力,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文以载道”的观念对于中国文学创作与文本解读的影响根深蒂固。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作为一种教学素材,或者夸张点说是,是包罗万象的内容,而学生在课堂依托一篇课文即可随机生成各种理解和体验也是包罗万象。《义务教育语文课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知道、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有的老师对其理念有所曲解,在学生主动思维的过程中,老师除了尊重学生的思考外,更应该引导学生读懂文本,而后对文本作者的基本思路和情感态度做必要的解读,尽量客观全面。而非蓄意拔高,追求偏离文本的价值思考和审美体验。
  我们的学科教学目的是明确的,课堂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当我们允许一个老师在课堂上靠随机生成而不是教学目的推动课堂教学的时候,势必会造成对文本的过度诠释,甚至扭曲文本的真实意义,使教学内容不能得到有效落实,给学生的语文学习带来负担与障碍。
  因此,时代越是进步,对方案的依赖性就越强,从这个意义上说,推进教案,永远都是教学的第一要务。当然,单纯地把教案作为一种僵化的教条也是不可取的。
  三、避免滥用教学资料,语文课需要文学思维
  语文教学必须以语言为核心,若要深入文本,最常见的莫过于语言品味。然而,现在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教师备课渠道更为宽广,不经选择地运用使得将课堂变成娱乐的工具。忘了,语文课的意义,她是一堂文学鉴赏课而非简单的思想品德课或者道德教育课。认为,语文课本里的文章必须要有重大、正确、积极的主题不可,本来没有,就强为之“升华”。当然,语文课是应该有人文教育乃至伦理教育的功能,但是这里的人文功能、伦理功能都必须作最广泛意义的理解,而不能狭隘地理解为直接的道德灌输。
  我认为,语文课的人文性还是应该着眼在引导学生通过文本,感受作品语言的魅力,培养学生鉴赏品读文学作品的感悟力,同时启发学生将这种能力转换成自己用于表达思想情感的能力。教师更应该借助语文课,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趣味,从而激发学生身上美好的人性。
  希望,在如火如荼的课改潮流中,语文教师能冷静思考自己脚下的路该何去何从,
  同时也保留教师这份职业最崇高的情愫,提高自己的学生与涵养,既不脱离语文学科文学性,又能深入浅出、引人入胜。
  参考资料:
  1、《福建教育》(2013年1月)
  2、《语文学习》(2012年12月——2013年2月)
  3、《语文教学通讯》(2012年11月——2013年2月)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语文导学案是教师集体整合语文课程的各种资源,依据学生的“学情”再结合“教情”而设计的吸引、引导学生“学”和指导教师“教”的实施方案。初中语文的导学案的实施是新课堂教学改革顺利推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语文 导学案  初中语文导学案是教师集体整合语文课程的各种资源,依据学生的“学情”再结合“教情”而设计的吸引、引导学生“学”和指导教師“教”的实施方案。初中语文的导学
现任盖州市口腔医院院长、营口市舞蹈协会副主席的范钦禹,刚过五十岁,虽然看上去有点老成,但这位硬朗的东北汉子却是位将多种艺术融于一身的口腔专家。范院长自幼天资聪颖,酷
期刊
摘要: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对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作了如下要求:“能仿照学过的题材或话题,利用所给的范例写简单的书信、便条、通知等;能按要求笔头转述所听、所读的简要内容。”“能为图片提供简单的文字说明并能表达自己的观点。”从中可以看出国家教委对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作了比较明确的规定,要求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初中学生运用英语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生 英语 写作能力  一、英
娘命苦.rn用娘的话来说,就是“操心的命”、“有要好的心没有要好的命”,这是娘对她苦难半生的喟叹.rn可是,娘你何时屈服过命运啊!rn娘年轻时是一名乡村教师,后来嫁给了同是
摘要:古人说过这样的话:“得其法者事半功倍,不得其法者事倍功半”。语文的学习也要讲究方法,“死读书”“读死书”的人是学不到东西的。因此,我们要培养学习的好习惯,确立自己的学习方法,成为一个会学善学的人。以下的建议供同学们借鉴参考:  关键词:学习方法 语文 教学  一、正确对待课内课外  语文是一门开放性学科,所涉及的面广、知识丰富,课内课外都有可学之处。  课内主要要求大家掌握一些语言基础知识和
摘要:在我国灿烂的文化长廊中,有太多的明珠值得在语文教学中驻足观赏,并从中汲取营养,来丰盈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心。然而其中有一颗夺目耀眼的明珠——诗歌,它的光芒却被很多教师给忽视了,它的价值也无从体现。好的教学方法能绝妙地让学生领会诗歌意境之韵,情感之美,开启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创造,使学生获得审美愉悦。  关键词:古诗教学 初中语文 审美愉悦  通观初中语文教材,诗歌教学被集中安排在课内诗词单元
摘要: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学生获得知识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课教学如何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一个探讨已久,而又言犹未尽的课题。教无定法,教有多法。为改变政治课教师教条条,学生背条条,考试考条条,考后全忘掉的僵化模式,真正把政治课引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我经30年的教学实践和摸索,把“说”引向政治课堂。下结合教学实践仅对怎样培养学生在政治教学中
摘要: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创获文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教师、学生)通过观照客体(文本)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由于主体的差异性,解读的结论就是千差万别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给学生导航,以自己的解读过程影响学生的解读。中学语文教师怎样指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呢?  关键词:中学语文 文本阅读 指导  一、中学语文教师应掌握多种文本解读的理论及方法  1、
摘要:巧妙的课堂引入可以成就一堂.高质量的课,它不一定用固定的格式,可以用比较法、参与法,也可以用艺术之外的其他相关学科或生活实际导人。关于音乐课的导入法,形式多种多样,有时也可将几种形式组合起来,穿插进行,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只要用法得当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音乐课变得更加完美而具魅力。  关键词:高中音乐 课堂导入 时效性  一节生动、有趣、知识性强、课堂气氛活跃、深受学生喜
摘 要: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工作者要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改革的宗旨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实施新课程中,英语学困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他们对学好英语缺乏信心,垂头丧气,学习中怕苦怕难。如何转化他们,促进他们的发展,既是我们的英语教学工作者所面临的挑战,也是我们义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