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_sxw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在学习中要取得成功,需要全部心理活动的积极参与,一个人即使具有高水平的智力,如果智力因素不与非智力因素方面的一定倾向相结合,就不可能取得高度的成就。本文就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所采取的一些方法与策略。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知识技能的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要提高学习成效,不仅需要学生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还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运作。在认知活动中,非智力因素始终发挥着动力、定向、维持、调节以及补偿等重要作用,是学生成才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在重视学生智力因素培养的同时,必须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协调发展。这是当代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决定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内部因素。学习兴趣则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趋近或认知倾向。实践证明:学生学习的动机越明确,学习的兴趣就越浓,学习的效果就越好。因此,我们要注重学生学习化学动机的激发和兴趣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材向学生介绍化学发展的趋向和美好前景,化学对社会发展、民族兴旺的重要意义,挖掘教材中密切联系工农业生产、社会生活实际、科学技术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化学知识,对学生进行学习化学动机的激发,逐步使学生把自己的学习与祖国的未来结合起来,从而形成持久的学习化学的动机。其次,教师要刻苦钻研教学业务,进行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学的科学性、艺术性、趣味性和语言的生动性、幽默性,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和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比如,向学生介绍化学史上灿烂的篇章、化学家的轶闻趣事;举办化学讲座、化学晚会;进行社会调查,开展小课题研究,撰写化学小论文等,使学生爱学、乐学。再次,在教学上还可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设计激烈奇幻、生动鲜明的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实验,使学生在新奇中自发产生探索化学世界奥秘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
  
  情感是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体验,它反映着学生学习和需要的关系。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这句话,充分地说明了情感在人对真理追求中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情感变化,积极创造健康的情感境界。首先在教学中必须培养融洽的师生情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而欲使“亲师”必先“亲生”,教师应以友善、公平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以宽容大度的办法解决偶发事件,以生动的语言、真挚的情感讲授知识。情感教学的很重要一点还在课堂外,教师要多接触学生,了解学生,也让学生了解你自己。教师只有向学生倾注爱心,才能唤起学生对老师的爱,扩展为对学习、对集体、对祖国的爱,以愉快的情感投入到学习中去。其次,教学中老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素材。例如,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今在化学方面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介绍大自然中化学的杰作——钟乳石、石笋等的形成而构成的壮丽景观,培养学生的美感等。抓住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以及对化学为人类创造了美好生活的赞美等感情脉搏,不断强化学生的激情,使学生带着满腔的激情投入到化学学习中去。
  
  三、培养学生坚强的学习意志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搞好学习的保证,而坚强的意志又是一切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条件。因此,教师要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要有目的、有计划地不断利用科学家为追求真理、探索科学奥秘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不畏艰险困苦、向着既定目标勇往直前的献身精神的实例来教育学生,鼓励学生去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培养学生锲而不舍、坚忍不拔的毅力,培养刻苦求学的精神。教师还可以结合化学课外活动,通过组织社会调查,对当地水样土样的测试,环境污染的监测等实践活动,使学生接受锻炼,在克服困难中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四、培养学生优良的性格特征
  
  性格是指一个人在个体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一个具有优良性格特征的学生,可以保证其具有正确的学习动机、稳定的学习情感、持久的学习兴趣和顽强的学习意志,提高心智活动水平,获得学习活动的圆满成功。教师可利用化学史中科学家们崇实、求实、创新、存疑等科学精神,诚实、勤奋、自信、认真、谦逊的科学态度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性格特征,抑制其性格上的消极方面,发展其积极方面,通过组织化学课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和协作精神。此外,还可充分挖掘教材中涉及唯物辩证法的教学内容,以此来启发学生,使学生形成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优良品质
  当然,非智力因素的内容很多,其培养的方式、方法也很多,以上只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点滴心得。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教学中应当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并使其充分发挥作用,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
  (作者单位:637400四川省阆中市保宁中学)
其他文献
学校的课程不应当被压缩在学科与书本狭小的范围内,它要向自然回归,向生活回归,向社会回归,实现理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理性、经验与体验的美妙和谐,知识、价值与情感的高度统一。我认为达到这一目的最好的途径是:在英语教学中贯穿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如在教学中增加一些综合实践活动,学生感到英语的用处,学习英语就会更有动力,更有兴趣。真正做到“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那么,怎样使英语更贴近生活、使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实验教学中如何将教学过程设计成为一个愉快学习的过程,使学生通过观察绚丽多彩的化学现象,积极探索化学奥秘,发展智慧和创造能力,形成稳定的学习动机,是我们化学教师应该研究的课题。  实验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使学生从内心体验到他们亲自动手实践而带来的喜悦、惊讶和满足感,有意识地把实验所带来的直觉兴趣引导到化学变化的因果关系或对实验本质的研究上来,有目的地激发和培养学生
期刊
【内容摘要】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广泛的应用性是数学的三大特点。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克服抽象性,采取有效措施,不少数学教师作了很有成效的探究,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这里介绍一种策略,独辟蹊径。在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用古诗词或俗语的形象性去解释数学的抽象性,就能将知识性与趣味性及艺术性相结合,从而建立和谐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品味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关键
期刊
一、中考试卷中书面表达的考查目的和要求    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新课程标准(试验稿)》对初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五级)提出了明确的要求:①能根据写作要求,收集、准备素材;②能独立起草短文、短信等,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③能使用常见的连接词表示顺序和逻辑关系;④能简单描述人物或事件;⑤能根据所给图示或表格写出简单的段落或操作说明。今年在很多省区颁布的英语中考考试说明对学生的书面表达提出具体
期刊
在遗传的自由组合定律中,子二代的各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但除了这个规律外,我们还常常会遇到一些特殊的比例,如9:4:3、12:3:1、13:3等。下面就这些特殊比例进行分析。  例1、(湖南省2005年高中生物奥赛初赛试卷44题)在家兔中,灰兔与白兔杂交,子一代全是灰兔,子二代中出现灰兔9:黑兔3:白兔4的比例。兔的体内,基因C决定黑色素的形成,而G和g控制黑色素在毛内的分布。请你用遗传图
期刊
笔者在本学期教授北师大版数学必修四中《平面向量》一章时发现该教材中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一、课本出现了知识性错误  在教材第78页课文介绍数乘向量λa的几何意义时写到“>当1时,表示向量a的有向线段在原方向(λ>0)或反方向(λ<0)上伸长了倍;当0)或反方向(λ<0)上缩短为原来的.”  笔者认为教材在<1时的表述出现了错误。例如当λ=时,按照课本的做法得到表示向量a的有向线段的长度将是表示向量
期刊
后进生的存在常常会影响整个课堂教学,造成他们学习差的因素很多,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有学生自身的,也有教师的,还有其它方面的。  做好后进生的思想转化工作,是班主任的一个重要内容。后进生的转化,除了社会、家庭给以必要的密切配合外,还需要教师对他们付出更多的爱。当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爱时,即使老师再严厉地批评,也会使之心悦诚服。那么,怎样以教师的爱拨动后进生心灵的琴弦,使之发出和谐的共鸣呢?我认为
期刊
一、学习策略的基本观点    随着现代心理学认知理论研究的兴起,学习策略已成为教育教学关注的热点,由于知识的爆发,学习信息的不断轰炸,学习的效果仅靠教师的简单传授已不能满足个体与社会的要求,而学习策略的研究成为提高学习效果及效率的重要手段,现已普遍得到教师的重视,归纳起来的基本观点有:  1.把学习策略看作具体的学习方法与技能。  2.把学习策略看作学习的调控技能。  3.把学习策略看作内隐的学习
期刊
教师是园丁,教师是路标,教师是摆渡人,这是对教师传道育人精神的赞美。教师的劳动是培育出精神高尚的人。教师的职业是影响人一生的职业,教师的教诲是照亮人心灵中永远的指路灯!这是人们对教师的评价,也是教师在社会中地位的肯定。而正处于教师的我们,应如何才能不负重望,无愧于人民教师的称号,进而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呢?下面就我从事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要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适合教师授课和学
期刊
“兴趣是人乐于积极地去接触和认识某种物质的一种心理倾向”。当兴趣发展成为从事实际活动的倾向时,就变成了“爱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探索知识,构成学习动机的一种动力。所以,在化学教学中,要使学生能学好化学,特别是我们面临的大部分已经失去读书兴趣的九年级学生,要学好化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重新认识一门新的学科,这就更加重要。对此,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上好第一堂课    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