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植物细胞》说课稿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fso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观察植物细胞》,对于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目标确立、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流程、教后感悟等几个方面进行剖析。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节《植物细胞》,认真研读和分析教材之后,我将本节内容分为两课时来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引导学生认识玻片标本的类型,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第二课时:制作并观察不同的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并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概括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功能。而实验《观察植物细胞》为第一课时内容。本实验是学生在已经知道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及功能,并能正确操作显微镜的基础上,第一次使用显微镜观察自制临时装片上的细胞,而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观察和认识细胞的基本结构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基础。因此本实验在本章乃至整个初中实验教学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重难点
  一是举例说出玻片标本的基本类型;二是学会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三是学会运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而“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此我将“成功、规范地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定为教学难点。
  二、说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我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制定了以下目标。
  知识目标:一是举例说出玻片标本的基本类型;二是学会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
  能力目标:
  一是尝试自己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二是能够运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
  情感目标:一是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二是体验制作临时装片的过程,交流制作心得。
  三、说学情
  第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显微镜使用基本技能,而且初步认识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但很多学生使用显微镜还不够熟练。
  第二,学生观察微观世界的愿望非常强烈,但他们刚刚涉及探究实验,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方面的训练有限,有一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实验操作能力欠佳。
  四、说教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法主要是以多媒体直观教学法、演示法、探究法为主;学法将以自主学习法、动手实验法、合作学习法为主,力求最大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创造性。
  五、说流程
  (一)知识回顾
  让学生复习显微镜的结构,巩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讨论对光的目的,为接下来的实验顺利进行做好准备。
  (二)新课导入
  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时,实验材料必须小、薄、透明,让光线穿过被观察的物体时,必须保持光路通畅,这样才能看清物像。因此,在显微观察前通常应先将材料处理成薄而透明的,并制成玻片标本。所以我们首先要了解玻片标本的类型,而在本节课还需要自制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借此导入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三)明确目标
  使学生明确本节的学习目标与任务,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四)探索新知
  1.玻片标本的类型
  关于玻片标本的类型,课本上有详细的介绍,浅显易懂,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主阅读习得,再通过填空形式做以简单的检测,之后,教师出示实验台上的一些玻片标本,如“e”字玻片标本,人血的永久涂片,人体的基本组织的玻片标本等。使学生直观实物,巩固认识。这样做以体现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地位。
  2.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自主学习:学生快速通读教材,明确活动目的要求、材料器具,通过自学初步了解制作的全过程,更好地理解操作要点。
  演示引领:视频演示的画面较大,比较直观、清晰,使学生更好地熟悉操作步骤。
  师生互动:通过教师的规范操作示范,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对操作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使学生感知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弄清每个步骤的操作原因。同时,教师强调一些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此环节强调因果,注重分析,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
  分组实验: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合作学习可以真正促进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从而使学生之间平等对话,真诚沟通,共享知识经验,实现自我超越。所以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在观看了视频和教师演示的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后,再以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操作,充分发挥小组长的示范、带头、监督、纠错的作用,以便学生掌握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方法,同时体验表达交流和与人合作带来的乐趣。
  (五)检测反馈
  在做完实验后,我设计了四个简单的练习:操作步骤排序、区分细胞与气泡、如何避免气泡产生、怎样使染色均匀,来检测学生知识目标的达成情况。
  (六)归纳总结
  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在引导学生对本节知识产生总体的认识与回顾,开放性的问题设置可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的收获与感想,可体现三维目标的达成。
  (七)拓展延伸
  激发学生更为强烈的探索微观世界的欲望,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这也是本节课的课后作业。
  六、说感悟
  根据“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和倡导探究性学习”的新课程理念,考虑到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本节课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技能出发,通过观察、观看,动手实验,小组合作,给予评价等活动,让学生在教师和同学的协助下自主获取制作临时装片的知识,实现认知迁移,进而体现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新课程理念。
  但在实际的课堂上,还是有许多地方做得不到位,比如初一的学生自制力差,实验课容易违反纪律,在实验室里,有时几近失控。学生对很多细节不够重视,好多实验步骤虽然教师反复强调,还是会出现令人啼笑皆非的现象,比如有的学生制作装片时直接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进行,而不是在实验台上。所以,实验课之前的准备工作非常的重要,尤其是纪律方面。
其他文献
教育的起点是人的生命,教育必须依托生命的特征。生命教育是教育的出发点同时也是教育的归宿,是关于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关爱生命、学会生存的教育。  一、 生命教育的价值  (一)生命教育的提出  生命教育是美国学者杰·唐纳·化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此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从生命教育近四十年的实践历程来看,它首先是从人们要求控制青少年自杀率不断上升的这一残酷现实开始的,因此我们在考察生命教育
期刊
数学课堂上,天天都有学生在出错。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错误是伴随着学生一起成长的。这正暴露了学生的真实思维,如果教师能有 效 利 用 错 误 信 息 ,用 资 源 的 眼 光 来 看待 学 生 学 习 中 的 错 误 , 巧 妙 点 拨 ,引出 正 确 的 想法,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教学的天空会更广阔。  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对“犯错是学生的权利”这一认识,教师已达成共识。心理学家盖耶指出:“谁
期刊
儿童绘画独特、稚拙的特点,让绘画大师毕加索感慨的说过:“我有用一生的时间像孩子那样画画”。由此,儿童绘画的创造能力的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 在美术学科的实际教学中,怎样抓住学科特点和优势,达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智慧这一最终目标呢?利用儿童喜欢听故事、讲故事、想故事、编故事的特点,在一、二年级学生中进行“故事性绘画”的教学模式探究,使学生大胆地去想、去画、去表现。我个人认为,故事绘画在提高
期刊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的教化,伸展了诗的化育民众心灵,提升民众精神力量的社会功能。“诗教”的传统随着儒家学说的影响绵延了两千多年,给予了我国历代文人、学者深刻的熏陶。  “诗教”的重要素材是中国的古典诗词。《高中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作为中学语文教师,责任和义务之一,就是既要发扬光大我国优秀的“诗教”传统,引导学生于中国
期刊
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难题。能否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是直接关系到班主任工作的顺利开展。“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如何做好小学生后进生教育转化工作,深深地启发了我:让爱温暖后进生的心灵。  记得一位教育专家说过:人们在同一年龄对同一知识的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有早晚之分,也有快慢之分,从而形成自己的学习曲线,一个人如果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并不是件难事,但要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改变一个人的思想
期刊
真实的课堂应该面对学生真实的起点,展现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真实的课堂不能无视学生的学习基础,把学生当作白纸和容器,随意刻画和灌输;真实的课堂不能死抱着教案,一问一答,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不敢越雷池半步,真实的课堂更不能课前操练,课中表演,少数参与,多数旁观,课堂教学要真实,读懂学生要真心。  一、了解学生,把握教材  低年级数学在学生学习已有一定基础的知识时,教师要特别注意了解
期刊
班班通教学设备的实施,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  一、构建直观形象、促人奋进的评价体系  人往往有惰性——“身在秦地心在汉、什么都没有想”等思想状态下,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有高效率。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才能取得。因此,我十分注重用各种评价手段作为激励机制,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课堂评价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分享合作的和谐,捕捉奋斗的目标,获得
期刊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这是《声律启蒙》中我们耳熟能详的句子,这是民国课堂中幼龄学童的启蒙读物,这些朗朗上口的句子,伴随着晨读暮诵印刻在每一个孩子的心中,成为了他们人生精神丰碑的基石!  朗读历来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然而遗憾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可见,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双边”活动中的特别重要。许多一线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里,巧用了学生自主学习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笔者也是一线教师,多
期刊
我是一个特别容易感动的人。当想到“感恩”二字,一股热流会冲击大脑迅速流遍全身。当听老一辈讲起他们年轻时的经历,我会敬仰他们在艰苦平凡生活中的积极乐观精神,为他们对现代幸福生活的感恩溢于言表而感动!我会为大自然给小草强劲的生命力而感动,会为漫山遍野怒放的野花感动、会为严寒中的不屈的松柏感动、会为傲雪怒放的腊梅感动。从事教育事业这么多年,我经常为学生而感动:学生演讲时那铿锵有力的话语、艺术节舞台上那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