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现“三维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根本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ssxxzzss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理想课堂的境界,可用一句话概括为:焕发出生命活力。即师生生命的创造力,其课堂特征是: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师生舒展灵性的空间,师生共同创造奇迹、探索世界的窗口,向每一颗心灵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理想课堂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它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归宿,以师生有效参与为载体,以学生学力提高为目的。
  
  1、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进行良好的情感教育。
  
  给知识注入生命,知识因此而鲜活;给生命融入知识,生命因此而厚重。新课程首先要致力于营造一种平等、和谐、支持性的学习氛围。“教师的态度可以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课堂教学“气和课则优”。可见,要激发学生的主体功能,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学生心理自由、愉悦、健康、安全的学习环境,给学生以友爱、平等、快乐、成功的享受,营造出具有真诚接受和理解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在一个群体中存在的价值。这就要求在师生互动时,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习,鼓励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倾述,教师表现出热情、信任,在充分倾听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指导、有效激励,形成师生“互动流”,并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中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设置良好的教学情景、合理开展适度教学。
  
  创设优良的学习情景就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当前所要解决的问题上来,一方面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明确学习的目标;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醒学生的学习需求,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学习情景通常以问题形式体现,好问题的要求是:一是问题有价值。问题对达成目标有贡献,有必要,有价值。教学中千万不能由“满堂灌”变为“满堂间”。二是问题具有挑战性。问题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如设计知识陷阱、设置知识墙等。教学中要克服“填鸭式”的随口问。三是问题符合可行性原则。问题的难度应控制在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即“跳一跳能摘到挑子”,满足学生的成功感。四是问题要接问题,问题要套问题,形成问题链,引导学生思维不断深入发展;同时要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并恰当地运用实验与现代技术等手段。提问技巧贵在以人为本、把握好度。
  
  3、创造有效的学生思维、提倡学生积极参与。
  
  学习是不断顺应和同化的建构过程。教学过程好不好的标准,我认为主要是:一看课堂师生互动是否有效、学生是否人人参与、教学流程是否有创意、学生的思维是否产生碰撞和智力是否得到挑战、师生的个性是否张扬等;优良的教学过程是以有效实现“过程与方法”课程目标为前提的,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教和学生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二看学生的智力是否集中在教学重心相关的重要观点上。吸引学生的关键是教师启发得当,学生活动积极有效。三看精彩的回答是否从学生嘴里表达出来,动人的场面是否在学生身上表现出来,学生是否是生动活泼的学习的主人和学习过程向前发展的动力。
  教学过程应有学生观、时间观、质量观。“三序”结合的教学预设的基本目标是:(1)节奏感强。教学节奏与课堂45分钟的思维曲线基本吻合;(2)动静搭配。学生活动和学生思考能有机结合;(3)讲练结合。教师引导与指导、学生回答与思考或练习巩固能有机结合。“三序”有效结合能使学生思维之花常开,成功之果常摘。
  因此,我们教师要善于重组教学内容,寻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与思维规律的相应的教学序,使教学内容真正成为一条螺旋上升的知能链,使学生的思维有序的展开、发展、收敛。教学过程中,还要随时反思教学活动是否与目标和谐一致,通过与学生的双向信息交流,协调教与学的矛盾关系,矫正与目标的偏差,以确保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促使学生学会建构、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提高新课程教学水平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更新教育理念,合理选用教学策略,在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的过程中逐步完成,教师只有主动适应时代的需要,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的洪流之中,才能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
其他文献
【摘要】幼儿阅读是一种多元的思维活动,而在阅读活动中灵活运用有效的提问尤其重要,因为幼儿的阅读活动是幼儿自身单向独立隐性的思维活动,教师通过提问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思维方式和现有阅读水平,从而更好地引导幼儿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在集体阅读教育活动中的提问有多种形式,按照提问的背景可分为预设提问和随机提问,遵循适度超前、顺其自然、因势利导的原则。  【关键字】教师;集体;阅读;提问    幼儿
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本,是学校最丰富、最有潜力、最有生命力的教育资源。打造一支德才兼备、充满爱心、甘于奉献的教师团队,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多年来,我校开始积极探索以“小课题研究”为抓手,引领教师研究自身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让教师在科研中成长,从而促进学校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形成。    一、基于问题,激起研究欲望    任何研究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的冲动和欲望。但在实际研究过程中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作文教学犹如“搭台唱戏”,当然这“戏”中的主角是学生,教师不但应教会主角的“戏法”,而且更要为之“搭好台”,也就是作文教学中要找准结合点,为学生作好文创造出良好的氛围。    1 教师命题与学生命题相结合    日常作文教学中,大多以教师命题为主,但这样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因素,束缚了学生的手脚,扼杀了他们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作文教学时
[摘要]批改作业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批改作业时,教师应通过激励性、教育性、针对性等丰富的评价语言和多样化的评价方法,让数学作业评价活起来,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充分发挥评价的有效功能。  [关键词]激励性;针对性;教育性;多样性;会说话;促进发展    作业是学生获取、巩固应用知识的一种手段,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也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是实施数学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
【摘 要】为了寻找语文教学中“读”与“写”有效的结合点(或拓展点)和有效的结合(拓展)方式与方法,文章结合指导学生读写结合、随文练笔的实践,阐述了小学高年级实效性读写结合的八个策略。  【关键词】读写结合 实效性 策略    “读写结合”,就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通过读写结合的训练,可以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目的。读写结合不仅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且是语文教
【摘 要】农村中学缺乏合格的美术教师,美术课堂教学的缺失现象严重,让农村中学的素质教育蒙上了阴影。在提倡教育均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值得深思。笔者认为:要改变农村中小学目前的状况,当务之急是:以提升农村中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为抓手,拯救农村中学的美术教育,以求实现教育的均衡与公平。  【关键词】“农村中学” “美术” “专业素质” “美术教育” “美术课程”    我縣地处苏北,经
[摘要]针对农村经济文化、思想观念相对滞后,实验器材配备不全、设施陈旧、器材不配套、数量不足,物理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两个方面分析农村高中物理教学的难点,并提出相应对策,帮助学生能够克服困难,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农村;高中物理;教学困难  在农村中学,因条件限制,再加上新课程改革,更使高中物理教学存在不少问题,从而教学质量跟不上。查阅往年的高考试题不难发现,“3
【摘要】幼儿期这个年龄阶段,幼儿在情绪、情感上的基本特征是:需要得到成人的支持、赞许和爱抚。成人的情感态度是非标准,是幼儿情绪发展的参照系,是幼儿快乐和兴趣的源泉。幼儿的感受性强,模仿性强,易劝导性强,情绪活泼愉快、明朗,同时少控制,易任性,所以应该以快乐一兴趣的色调为中心,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因此,音乐教育的核心是调动幼儿这个主体的积极性、自主性,即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深厚兴趣及热烈的情感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而作为学生,更是渴望了解老师对自己的态度和期望,得到老师的充分肯定。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哪怕只是一个不经意鼓励的眼光,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合理的评价能对学生学习起积极作用,而对学生不适当的评价,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可能导致学生心理、情感蒙受巨大的压抑。  每个学生从一入学就把教师奉为心里的权威。学生都很在意老师对自己
【摘 要】语文教学中对话教学是在师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中进行的,从而达到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精神的交融、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为了有效地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对话,笔者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采取了如下一些策略。  【关键词】语文 对话教学 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撩拨对话的激情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兴趣是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