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农村经济文化、思想观念相对滞后,实验器材配备不全、设施陈旧、器材不配套、数量不足,物理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两个方面分析农村高中物理教学的难点,并提出相应对策,帮助学生能够克服困难,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农村;高中物理;教学困难
在农村中学,因条件限制,再加上新课程改革,更使高中物理教学存在不少问题,从而教学质量跟不上。查阅往年的高考试题不难发现,“3 综合”考试中的物理试题越来越简单了,但对于农村高中学生却存在着不少困难,因为传统的物理教学使学生已经习惯于简化了的物理对象、物理模型及抽象的逻辑推理,而遇到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无法应对了。在这种情况下,要进行体验式物理课堂教学,除了利用实验室中配备的器材外,还可以因地取材,利用身边的资源,让学生有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的机会,提高学生将实际物理问题转化为物理模型的能力,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笔者从当地农村高中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农村高中物理教学困难
1 在农村中学,由于资金不足等条件限制,虽然学校都设置了物理实验室,但也存在着设施陈旧、数量不足、实验器材配备不全、器材不配套等问题。这导致很多课堂教学内容不能形象生动进行,很多学生实验甚至有些课堂演示实验不能有效开展,从而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农村高中优秀师资数量匮乏,这也使得教学质量很难跟上。目前大多数的农村高中条件待遇较差,教师主要是刚毕业或毕业不久的青年教师,许多有经验的优秀物理教师大多数都在农村中学任教了几年后,跳槽到待遇条件更好的学校。而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又缺少指导,导致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缓慢,教学质量不高。部分新教师科研能力薄弱,缺乏爱心,工作缺乏积极性和责任心,不理解和尊重学生,知识面狭窄,不能适应课程变化的新要求,等等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3 优秀学生被“挖走”,很多学生不重视物理学习。物理学习很抽象枯燥,考试题目有时也偏难,物理平均分一直不高,不少优秀学生都怕学物理,大多数学生对物理有恐惧感,从对物理不感兴趣甚至讨厌学物理,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而且农村高中的学生大多数都是被重点高中或一些条件好的私立高中选剩的学生,他们基础比较薄弱,缺乏准确的物理模型,在实际问题的众多对象中,思维容易受到问题表象的干扰,很难抓住对象本质特征,因而难以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物理图景和物理模型,形成认识上的思维障碍。再者,由于现行教材、教科书中应用性的生活事例较少,农村高中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缺乏程序化的思维训练,在问题的应用上,学生仍然习惯于传统的认识经验和思维习惯,形成方法上的思维障碍。
4 由于课程改革,很多老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得不深,导致新课程标准的落实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课程改革进程缓慢的现象。课堂上,许多教师大部分的课堂依旧实施他们早已习惯了的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
二、应对策略
1 呼吁政府有关部门重视农村高中的教学质量,增加资金的投入,购买教学仪器设备,优化学校的硬件设施,这样才能提高农村高中的教学质量。教学设备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 转变思想观念,加大师资培训的力度。学校领导首先要转变教师培训的观念,要把培训随时渗透到教师真实的教学情景和过程中。由于大多数农村中学较偏远,交通不方便,消息避塞,而指导考试的各项政策始终在变,教师观念也应该随之变化。因此,不定期的开展适当的研讨会及兄弟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名师之间的对话,实现与名师名校资源共享,以达到取人之长,补已之短的功效。同时挽留优秀教师,留住人才。
4 物理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做一个实践的思考者,思考着的实践者。新课程改革已在农村开始,物理新教材对物理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指导思想等对从事物理教学相当长时间的老师来讲,确实是一场革命,同时要积极鼓励和倡导教师在教学中探索,以新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加强教学科研活动。还要求老师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物理教师还应该了解与专业相关的一些基础学科与周边学科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 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首先,通过启发式教学,把教学问题变成一连串地提出问题,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知识和能力有机的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重视所学知识,与其物理知识的联系及其它学科相关知识的关联,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开展积极的思维,以达到诱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其次,老师平时要尽量与学生交流,鼓励学生表现个性的思想,让学生在教师面前敢想敢说,敢争辩,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
6 加强直观性教学、提高物理学习兴趣。由于农村高中学生的物理基础较弱,底子较薄,老师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课堂上多做一些演示实验,多使用一些用日常生活用品来制作的教具,多举一些通俗易懂的实例,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来掌握物理概念,使他们知道物理知识遍布我们的生活中,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减少或消除对物理的恐惧感。通过实物演示的直观教学使抽象的物理概念与生活实例联系起来,变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提高了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切实做好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实验、实践能力。
7 优化课堂教学,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由于物理考试题相对较难,平均分低,农村学生底子薄,基础不一,能力参差不齐,老师要选择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育及教学方法,要牢固确立每一个学生都能教好的信心。教学进度不求快,教学内容不求多,而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到抓基础和重能力。可以实施“分层作业”,完全抛弃统一作业的要求。按学生实际情况,把作业分成三类,基础差的办法是“低起点、补台阶、扶着走”,基础一般的方法是“慢变化、多练习、小步走、重反馈”,基础好的办法是“小综合、多变化、主动走、促能力”。通过分层作业,让所有学生都能切实提高物理成绩。
参考文献
[1]尹瑞新,新课程下物理教学研究及对策,实践与探索[M],227
[2]郭奕玲,沈慧君,物理学史(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02-103
[关键词]农村;高中物理;教学困难
在农村中学,因条件限制,再加上新课程改革,更使高中物理教学存在不少问题,从而教学质量跟不上。查阅往年的高考试题不难发现,“3 综合”考试中的物理试题越来越简单了,但对于农村高中学生却存在着不少困难,因为传统的物理教学使学生已经习惯于简化了的物理对象、物理模型及抽象的逻辑推理,而遇到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无法应对了。在这种情况下,要进行体验式物理课堂教学,除了利用实验室中配备的器材外,还可以因地取材,利用身边的资源,让学生有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的机会,提高学生将实际物理问题转化为物理模型的能力,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笔者从当地农村高中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农村高中物理教学困难
1 在农村中学,由于资金不足等条件限制,虽然学校都设置了物理实验室,但也存在着设施陈旧、数量不足、实验器材配备不全、器材不配套等问题。这导致很多课堂教学内容不能形象生动进行,很多学生实验甚至有些课堂演示实验不能有效开展,从而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农村高中优秀师资数量匮乏,这也使得教学质量很难跟上。目前大多数的农村高中条件待遇较差,教师主要是刚毕业或毕业不久的青年教师,许多有经验的优秀物理教师大多数都在农村中学任教了几年后,跳槽到待遇条件更好的学校。而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又缺少指导,导致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缓慢,教学质量不高。部分新教师科研能力薄弱,缺乏爱心,工作缺乏积极性和责任心,不理解和尊重学生,知识面狭窄,不能适应课程变化的新要求,等等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3 优秀学生被“挖走”,很多学生不重视物理学习。物理学习很抽象枯燥,考试题目有时也偏难,物理平均分一直不高,不少优秀学生都怕学物理,大多数学生对物理有恐惧感,从对物理不感兴趣甚至讨厌学物理,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而且农村高中的学生大多数都是被重点高中或一些条件好的私立高中选剩的学生,他们基础比较薄弱,缺乏准确的物理模型,在实际问题的众多对象中,思维容易受到问题表象的干扰,很难抓住对象本质特征,因而难以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物理图景和物理模型,形成认识上的思维障碍。再者,由于现行教材、教科书中应用性的生活事例较少,农村高中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缺乏程序化的思维训练,在问题的应用上,学生仍然习惯于传统的认识经验和思维习惯,形成方法上的思维障碍。
4 由于课程改革,很多老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得不深,导致新课程标准的落实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课程改革进程缓慢的现象。课堂上,许多教师大部分的课堂依旧实施他们早已习惯了的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
二、应对策略
1 呼吁政府有关部门重视农村高中的教学质量,增加资金的投入,购买教学仪器设备,优化学校的硬件设施,这样才能提高农村高中的教学质量。教学设备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 转变思想观念,加大师资培训的力度。学校领导首先要转变教师培训的观念,要把培训随时渗透到教师真实的教学情景和过程中。由于大多数农村中学较偏远,交通不方便,消息避塞,而指导考试的各项政策始终在变,教师观念也应该随之变化。因此,不定期的开展适当的研讨会及兄弟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名师之间的对话,实现与名师名校资源共享,以达到取人之长,补已之短的功效。同时挽留优秀教师,留住人才。
4 物理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做一个实践的思考者,思考着的实践者。新课程改革已在农村开始,物理新教材对物理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指导思想等对从事物理教学相当长时间的老师来讲,确实是一场革命,同时要积极鼓励和倡导教师在教学中探索,以新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加强教学科研活动。还要求老师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物理教师还应该了解与专业相关的一些基础学科与周边学科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 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首先,通过启发式教学,把教学问题变成一连串地提出问题,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知识和能力有机的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重视所学知识,与其物理知识的联系及其它学科相关知识的关联,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开展积极的思维,以达到诱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其次,老师平时要尽量与学生交流,鼓励学生表现个性的思想,让学生在教师面前敢想敢说,敢争辩,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
6 加强直观性教学、提高物理学习兴趣。由于农村高中学生的物理基础较弱,底子较薄,老师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课堂上多做一些演示实验,多使用一些用日常生活用品来制作的教具,多举一些通俗易懂的实例,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来掌握物理概念,使他们知道物理知识遍布我们的生活中,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减少或消除对物理的恐惧感。通过实物演示的直观教学使抽象的物理概念与生活实例联系起来,变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提高了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切实做好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实验、实践能力。
7 优化课堂教学,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由于物理考试题相对较难,平均分低,农村学生底子薄,基础不一,能力参差不齐,老师要选择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育及教学方法,要牢固确立每一个学生都能教好的信心。教学进度不求快,教学内容不求多,而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到抓基础和重能力。可以实施“分层作业”,完全抛弃统一作业的要求。按学生实际情况,把作业分成三类,基础差的办法是“低起点、补台阶、扶着走”,基础一般的方法是“慢变化、多练习、小步走、重反馈”,基础好的办法是“小综合、多变化、主动走、促能力”。通过分层作业,让所有学生都能切实提高物理成绩。
参考文献
[1]尹瑞新,新课程下物理教学研究及对策,实践与探索[M],227
[2]郭奕玲,沈慧君,物理学史(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