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沈铨作为我国绘画历史上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在全球绘画文化历史上具有广泛的影响力。结合《喜鹊登梅》这幅作品的绘画内容,文章首先介绍了作者沈铨的相关情况,其次对作品的由来进行了分析,并在最后对作品的文化艺术特色进行了鉴赏,希望能够有效提升作品鉴赏水平,为后世山水花鸟绘画研究提供丰富的素材,同时也为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创造条件。
关键词:沈铨;作品鉴赏;喜鹊登梅
沈铨出生于江南地区著名的水乡古镇,历经数百年的风雨,后人们对他的崇拜和敬仰之情依然溢于言表。沈銓在我国清代文化艺术殿堂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这不仅仅是因为其文化艺术成就本身的光芒,更是由于其在海外游学期间将传统文化传播出去,为世界民族之林增添了一缕阳光,更是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国门,影响世界奠定了良好的条件。为了进一步分析《喜鹊登梅》这部作品,现就作者的具体经历介绍如下。
一、作者简介
沈铨,字衡之,湖州市德清县人,清代著名画家,以花鸟画尤为见长。沈铨幼时家贫,随父亲学习扎花并以此度日。20岁之后,沈铨开始接触绘画,并逐渐入门,将其作为自己的新的营生。从画风特征上来看,沈铨的绘画风格师承黄荃,同时也承袭了吕纪的风格特点。他十分擅长花卉、翎毛等细节的捕捉,尤为擅长绘画仕女图。在雍正九年时,受到日本天皇的邀请,沈铨带着自己的高徒东渡,开始潜心研究绘画艺术,这个时期经过多年的创作与感悟,形成了独特的绘画艺术风格体系,创“南苹派”。作为“南苹派”创始人,其绘画风格十分精细巧妙,受到了当时日本地区广泛的赞誉,被称之为“舶来画家第一人”。这个时期拜入他门下的优秀画师也逐渐增加。日本江户时代的许多画派都受到沈铨绘画艺术魅力的影响,其中圆山应举最富有盛名,在当时享有极高的声誉。
在日本成名后沈铨衣锦还乡,这个时候其盛名早已经传遍京城的大街小巷,朝廷下旨要求沈铨作画上贡。这个时期,沈铨创作了大量的宫廷作品,其中较为有名的就是《花蕊夫人宫词意》,受到了当时乾隆皇帝的喜欢。后来,他陆续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包括一些弟子绘画的作品,大多数都被选为朝廷贡品。晚年时期,沈铨也一直研究书画艺术,甚至在81岁的时候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在1762年,沈铨在南频府逝世,其子继承了家业,入室弟子离开沈宅,削发为僧,将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绘画当中。
二、《喜鹊登梅》作品由来
(一)作品意象由来
传说喜鹊并非凡鸟,而是天宫中的仙鸟,被称之为“鹊儿”。每年,在农历的七月七,就会有大量的鹊儿聚集在一起,为牛郎织女牵线搭桥,让他们能够相汇在一起。由于某年牛郎对织女说,玉帝排下金牛星下凡,大地上有了绿荫但是还没有花木,所以人间依然没有那么美丽,而这句话恰巧被鹊儿们听到了。随后,鹊儿回到了天宫,将牛郎与织女的对话传达给了王母娘娘,王母娘娘十分心疼织女,同时也希望能够在人间落得一个好的名声,所以就将天宫中的花种赐给了鹊儿,不过,梅花是王母娘娘的心头最爱,所以唯独留下了梅花没有赐给人们。所以,人间百花齐撒,而唯独冬天没有花儿,只有春、夏、秋三个季节才有。鹊儿们十分心疼人间百姓的疾苦,同时也知道寒冬对于人类意味着什么,希望能够在每年的寒冬腊月也可以看到哪怕一朵花儿,所以希望王母娘娘能够答应将梅花赐给人间,但是王母娘娘始终没有答应。后来,鹊儿们偷了一株梅花种子,将其放到了人间,至此,人间才像天庭一样有了花开四季,有了勃勃的生机。
然而,这件事被王母娘娘知道了,她勃然大怒,将鹊儿囚禁了起来,绑上了双腿以示惩戒。后来,鹊儿也逐渐失去了行走的能力,只能够蹦蹦跳跳地走。王母娘娘害怕鹊儿会跑到人间去,把这件事情说出导致自己丢了面子、坏了名声,所以将鹊儿关了起来。这个时候,专门管理天宫鸟类的神明知道了,十分同情其遭遇,就偷偷救出了鹊儿。
鹊儿被救出后就回到了人间,这个时候正值寒冬腊月,梅花竞相怒放。看到这一幕,鹊儿十分高兴,在树上叽叽喳喳唱个不停,而鹊儿所站的这柱梅花正巧是一富贵人家院子里的梅花,被一个要出嫁的小姐瞧到了。鹊儿的叫声叽叽喳喳,引起了小姐的关注,她笑着告诉丫鬟:“你看,这鸟我从未见过,叽叽喳喳好不热闹,声音如此动听。”边说,边把手边的红纸用剪刀做出了鹊儿与梅花的造型,“不知这是什么鸟啊?”丫鬟笑着说,“小姐,今天是你大喜的日子,这鸟儿又似有缘分,不如就叫喜鹊吧”。就这样,喜鹊的名字被人间记下,其与梅花配对,寓意吉祥,常被用于男婚女嫁的日子,成为寻常百姓家的吉祥、祝福的代表。
(二)作品创作背景与特征
喜鹊登梅是我国典型的神话故事中由来的典故,其具有寓意吉祥的特征。沈铨之前许多绘画艺术大师以及民间的匠人都采用过这个主题进行创作。沈铨在创作这幅作品之前,曾经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同时也融入了自己多年来对于绘画艺术的理解和感悟。《喜鹊登梅》寓意吉祥,有“喜上眉梢”的同音说法,在我国常被用来表现吉祥、祝贺,所以民间婚嫁喜事中常常会看到喜鹊与梅花的影子。在该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沈铨跳出了传统的绘画模式,不再关注喜鹊与梅花的个体,而是尝试将两者融为一体。在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到早春还没有融化的雪附着在上面,两只喜鹊抬着头,望着空中的伙伴,这不但表现了对于未来生活的期盼和向往,也让整幅作品的视觉效果上移,更好地展现出梅花姿态的优雅与美感。除此之外,本作品十分重视折枝、留白的技巧,构图十分简练而精妙,既没有对梅花进行过分雕琢导致喧宾夺主,同时也没有过分突出梅花的形状而丧失了早春期间的朦胧美感,可以说拿捏得恰到好处。
三、《喜鹊登梅》作品鉴赏
《喜鹊登梅》这幅作品寓意吉祥,而吉祥是众多画家最喜欢的寓意和主题,当然沈铨也不例外。在这幅作品中,沈铨倾注了自己对于吉祥的认知与情感共鸣,同时也体现了极高的文化艺术气息氛围和艺术审美价值。为了进一步完善《喜鹊登梅》这幅作品的鉴赏价值,笔者试着从绘画风格、艺术特征以及意向特点三个角度对作品进行赏析。 (一)绘画风格
绘画风格方面,沈铨的许多作品都擅长采用墨水进行全局轮廓的勾勒,然后利用多种色彩进行拼接,提升绘画作品的艺术表现力,这种绘画艺术风格在专业领域被称之为“卡诺”。卡诺风格在日本的绘画艺术文化领域掀起了一场改革的风潮,不但为当时的绘画行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也对传统的绘画模式进行了彻底的颠覆。从客观上来看,虽然沈铨后来回到中国,没有一直留在日本,但是其绘画风格与艺术习惯却直接影响了日本一代画家,对于江户时期的日本文化艺术风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也是其许多作品至今被日本人收藏的重要原因。《喜鹊登梅》这幅作品集中表现了沈铨深厚的色彩控制功底以及良好的线条勾勒水平。画作中表现出了艳丽的色泽,赋色极其考究,同时展现了构图之巧,是一幅不可多得的优秀化作。在绘画花鸟时,沈铨十分注重写实风格,所以本作品也具有十分严谨的画风,每一只喜鹊的造型都十分精准,颇具自然状态下的美感。从整体构图上来看也符合当时宫廷绘画的要求,所以这幅画作也得到了皇室在内的大多数人的赞誉。
(二)艺术特征
在进行《喜鹊登梅》这幅作品的艺术特征分析之前,不得不提到沈铨在长期教授画法时的故事。这个时期沈铨就已经掌握了色彩艳丽的写实主义画风,这种画风得到了日本当地上到国王将军、下到普通老百姓的喜爱,甚至出现了社会各界竞相追求其作品的场景。这个时期他的作品细密精致,构图上十分考究,这种独特的工笔绘画形式也对当时的日本文化体系产生了不小的冲击。这个时期他的画被视为瑰宝,许多日本人推崇他、模仿他,当时他在长崎创作了至少5幅大型壁画,但是在二次大战中无一得到保存。在归国的时候,日本国王还送给他许多礼物。在日本期间,他还亲自将画法传授于日本画家,让他们能够代代相传,形成了独特的绘画艺术风格,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花鸟写生画派,这也是沈铨回国后期绘画艺术依然得到日本广泛赞誉的重要原因。从时代的角度上来看,沈铨的花鸟绘画艺术达到了东亚乃至全球的巔峰,其独特的构图意识与技巧也成为经典被传承至今。
(三)意象特点
绘画意象中最受到画家追捧的当属吉祥的物象。其中,梅花作为最早开放的花卉之一,也被画家寄予了丰富的寓意。在《喜鹊登梅》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积雪依然有早春的痕迹,天气依然寒冷,但是梅花已经按捺不住,率先绽放了生命之花,这种毅力不但象征着坚持不懈,同时也寓意吉祥,给寒冬带来了些许温暖与喜乐。在本画作中,有一树梅花、一双喜鹊,这象征着好事成双,更预示在新年中能够有个好兆头,所以该画作后来也被民间作为代表婚姻美满、幸福的作品,被临摹成多个版本在民间流传,对于丰富我国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满足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也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沈铨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同时也是奉献给艺术的一生。在沈铨的文化艺术传承过程中,他无视国籍,将传统文化传递给了东洋日本,并将花鸟绘画艺术的风采留给了江户时期的日本,为当地的文化事业的发展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反观《喜鹊登梅》这幅作品,细细品味可发现,其无论是构图还是用色都极其考究,表现的寓意也简单易懂,十分符合清朝时期皇家宫廷的绘画艺术定位与要求。从意象的角度上来看,喜鹊登梅也是一种对于吉祥的祈福和对于美好未来生活的向往,表现了作者对于吉祥物象喜爱的同时也极富有生活情趣,这也是为什么沈铨的作品能够达到“雅俗共赏”的重要原因。研究沈铨不但可以丰富我国花鸟绘画艺术体系,同时也能够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为中华民族特有民族精神的传承提供思路与借鉴。
参考文献:
[1]曹大瑞.喜鹊登梅[J].中国书画,2018,(1).
[2]刘爽,谢小英.沈铨《喜鹊登梅》赏析[J].影像技术,2015,(2).
[3]张正义.沈阳故宫藏沈铨绘画作品赏析[J].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刊,2015,(1).
[4]吕传彬.在日本古玩市场“淘宝”[J].东方收藏,2012,(2).
[5]陈鑫.沈铨绘画艺术管窥[J].美术大观,2006,(3).
作者简介:
郝丽欣,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研究生,师从王明教授。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中国画学会会员,中外美术研究院特聘美术家。
关键词:沈铨;作品鉴赏;喜鹊登梅
沈铨出生于江南地区著名的水乡古镇,历经数百年的风雨,后人们对他的崇拜和敬仰之情依然溢于言表。沈銓在我国清代文化艺术殿堂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这不仅仅是因为其文化艺术成就本身的光芒,更是由于其在海外游学期间将传统文化传播出去,为世界民族之林增添了一缕阳光,更是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国门,影响世界奠定了良好的条件。为了进一步分析《喜鹊登梅》这部作品,现就作者的具体经历介绍如下。
一、作者简介
沈铨,字衡之,湖州市德清县人,清代著名画家,以花鸟画尤为见长。沈铨幼时家贫,随父亲学习扎花并以此度日。20岁之后,沈铨开始接触绘画,并逐渐入门,将其作为自己的新的营生。从画风特征上来看,沈铨的绘画风格师承黄荃,同时也承袭了吕纪的风格特点。他十分擅长花卉、翎毛等细节的捕捉,尤为擅长绘画仕女图。在雍正九年时,受到日本天皇的邀请,沈铨带着自己的高徒东渡,开始潜心研究绘画艺术,这个时期经过多年的创作与感悟,形成了独特的绘画艺术风格体系,创“南苹派”。作为“南苹派”创始人,其绘画风格十分精细巧妙,受到了当时日本地区广泛的赞誉,被称之为“舶来画家第一人”。这个时期拜入他门下的优秀画师也逐渐增加。日本江户时代的许多画派都受到沈铨绘画艺术魅力的影响,其中圆山应举最富有盛名,在当时享有极高的声誉。
在日本成名后沈铨衣锦还乡,这个时候其盛名早已经传遍京城的大街小巷,朝廷下旨要求沈铨作画上贡。这个时期,沈铨创作了大量的宫廷作品,其中较为有名的就是《花蕊夫人宫词意》,受到了当时乾隆皇帝的喜欢。后来,他陆续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包括一些弟子绘画的作品,大多数都被选为朝廷贡品。晚年时期,沈铨也一直研究书画艺术,甚至在81岁的时候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在1762年,沈铨在南频府逝世,其子继承了家业,入室弟子离开沈宅,削发为僧,将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绘画当中。
二、《喜鹊登梅》作品由来
(一)作品意象由来
传说喜鹊并非凡鸟,而是天宫中的仙鸟,被称之为“鹊儿”。每年,在农历的七月七,就会有大量的鹊儿聚集在一起,为牛郎织女牵线搭桥,让他们能够相汇在一起。由于某年牛郎对织女说,玉帝排下金牛星下凡,大地上有了绿荫但是还没有花木,所以人间依然没有那么美丽,而这句话恰巧被鹊儿们听到了。随后,鹊儿回到了天宫,将牛郎与织女的对话传达给了王母娘娘,王母娘娘十分心疼织女,同时也希望能够在人间落得一个好的名声,所以就将天宫中的花种赐给了鹊儿,不过,梅花是王母娘娘的心头最爱,所以唯独留下了梅花没有赐给人们。所以,人间百花齐撒,而唯独冬天没有花儿,只有春、夏、秋三个季节才有。鹊儿们十分心疼人间百姓的疾苦,同时也知道寒冬对于人类意味着什么,希望能够在每年的寒冬腊月也可以看到哪怕一朵花儿,所以希望王母娘娘能够答应将梅花赐给人间,但是王母娘娘始终没有答应。后来,鹊儿们偷了一株梅花种子,将其放到了人间,至此,人间才像天庭一样有了花开四季,有了勃勃的生机。
然而,这件事被王母娘娘知道了,她勃然大怒,将鹊儿囚禁了起来,绑上了双腿以示惩戒。后来,鹊儿也逐渐失去了行走的能力,只能够蹦蹦跳跳地走。王母娘娘害怕鹊儿会跑到人间去,把这件事情说出导致自己丢了面子、坏了名声,所以将鹊儿关了起来。这个时候,专门管理天宫鸟类的神明知道了,十分同情其遭遇,就偷偷救出了鹊儿。
鹊儿被救出后就回到了人间,这个时候正值寒冬腊月,梅花竞相怒放。看到这一幕,鹊儿十分高兴,在树上叽叽喳喳唱个不停,而鹊儿所站的这柱梅花正巧是一富贵人家院子里的梅花,被一个要出嫁的小姐瞧到了。鹊儿的叫声叽叽喳喳,引起了小姐的关注,她笑着告诉丫鬟:“你看,这鸟我从未见过,叽叽喳喳好不热闹,声音如此动听。”边说,边把手边的红纸用剪刀做出了鹊儿与梅花的造型,“不知这是什么鸟啊?”丫鬟笑着说,“小姐,今天是你大喜的日子,这鸟儿又似有缘分,不如就叫喜鹊吧”。就这样,喜鹊的名字被人间记下,其与梅花配对,寓意吉祥,常被用于男婚女嫁的日子,成为寻常百姓家的吉祥、祝福的代表。
(二)作品创作背景与特征
喜鹊登梅是我国典型的神话故事中由来的典故,其具有寓意吉祥的特征。沈铨之前许多绘画艺术大师以及民间的匠人都采用过这个主题进行创作。沈铨在创作这幅作品之前,曾经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同时也融入了自己多年来对于绘画艺术的理解和感悟。《喜鹊登梅》寓意吉祥,有“喜上眉梢”的同音说法,在我国常被用来表现吉祥、祝贺,所以民间婚嫁喜事中常常会看到喜鹊与梅花的影子。在该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沈铨跳出了传统的绘画模式,不再关注喜鹊与梅花的个体,而是尝试将两者融为一体。在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到早春还没有融化的雪附着在上面,两只喜鹊抬着头,望着空中的伙伴,这不但表现了对于未来生活的期盼和向往,也让整幅作品的视觉效果上移,更好地展现出梅花姿态的优雅与美感。除此之外,本作品十分重视折枝、留白的技巧,构图十分简练而精妙,既没有对梅花进行过分雕琢导致喧宾夺主,同时也没有过分突出梅花的形状而丧失了早春期间的朦胧美感,可以说拿捏得恰到好处。
三、《喜鹊登梅》作品鉴赏
《喜鹊登梅》这幅作品寓意吉祥,而吉祥是众多画家最喜欢的寓意和主题,当然沈铨也不例外。在这幅作品中,沈铨倾注了自己对于吉祥的认知与情感共鸣,同时也体现了极高的文化艺术气息氛围和艺术审美价值。为了进一步完善《喜鹊登梅》这幅作品的鉴赏价值,笔者试着从绘画风格、艺术特征以及意向特点三个角度对作品进行赏析。 (一)绘画风格
绘画风格方面,沈铨的许多作品都擅长采用墨水进行全局轮廓的勾勒,然后利用多种色彩进行拼接,提升绘画作品的艺术表现力,这种绘画艺术风格在专业领域被称之为“卡诺”。卡诺风格在日本的绘画艺术文化领域掀起了一场改革的风潮,不但为当时的绘画行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也对传统的绘画模式进行了彻底的颠覆。从客观上来看,虽然沈铨后来回到中国,没有一直留在日本,但是其绘画风格与艺术习惯却直接影响了日本一代画家,对于江户时期的日本文化艺术风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也是其许多作品至今被日本人收藏的重要原因。《喜鹊登梅》这幅作品集中表现了沈铨深厚的色彩控制功底以及良好的线条勾勒水平。画作中表现出了艳丽的色泽,赋色极其考究,同时展现了构图之巧,是一幅不可多得的优秀化作。在绘画花鸟时,沈铨十分注重写实风格,所以本作品也具有十分严谨的画风,每一只喜鹊的造型都十分精准,颇具自然状态下的美感。从整体构图上来看也符合当时宫廷绘画的要求,所以这幅画作也得到了皇室在内的大多数人的赞誉。
(二)艺术特征
在进行《喜鹊登梅》这幅作品的艺术特征分析之前,不得不提到沈铨在长期教授画法时的故事。这个时期沈铨就已经掌握了色彩艳丽的写实主义画风,这种画风得到了日本当地上到国王将军、下到普通老百姓的喜爱,甚至出现了社会各界竞相追求其作品的场景。这个时期他的作品细密精致,构图上十分考究,这种独特的工笔绘画形式也对当时的日本文化体系产生了不小的冲击。这个时期他的画被视为瑰宝,许多日本人推崇他、模仿他,当时他在长崎创作了至少5幅大型壁画,但是在二次大战中无一得到保存。在归国的时候,日本国王还送给他许多礼物。在日本期间,他还亲自将画法传授于日本画家,让他们能够代代相传,形成了独特的绘画艺术风格,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花鸟写生画派,这也是沈铨回国后期绘画艺术依然得到日本广泛赞誉的重要原因。从时代的角度上来看,沈铨的花鸟绘画艺术达到了东亚乃至全球的巔峰,其独特的构图意识与技巧也成为经典被传承至今。
(三)意象特点
绘画意象中最受到画家追捧的当属吉祥的物象。其中,梅花作为最早开放的花卉之一,也被画家寄予了丰富的寓意。在《喜鹊登梅》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积雪依然有早春的痕迹,天气依然寒冷,但是梅花已经按捺不住,率先绽放了生命之花,这种毅力不但象征着坚持不懈,同时也寓意吉祥,给寒冬带来了些许温暖与喜乐。在本画作中,有一树梅花、一双喜鹊,这象征着好事成双,更预示在新年中能够有个好兆头,所以该画作后来也被民间作为代表婚姻美满、幸福的作品,被临摹成多个版本在民间流传,对于丰富我国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满足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也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沈铨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同时也是奉献给艺术的一生。在沈铨的文化艺术传承过程中,他无视国籍,将传统文化传递给了东洋日本,并将花鸟绘画艺术的风采留给了江户时期的日本,为当地的文化事业的发展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反观《喜鹊登梅》这幅作品,细细品味可发现,其无论是构图还是用色都极其考究,表现的寓意也简单易懂,十分符合清朝时期皇家宫廷的绘画艺术定位与要求。从意象的角度上来看,喜鹊登梅也是一种对于吉祥的祈福和对于美好未来生活的向往,表现了作者对于吉祥物象喜爱的同时也极富有生活情趣,这也是为什么沈铨的作品能够达到“雅俗共赏”的重要原因。研究沈铨不但可以丰富我国花鸟绘画艺术体系,同时也能够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为中华民族特有民族精神的传承提供思路与借鉴。
参考文献:
[1]曹大瑞.喜鹊登梅[J].中国书画,2018,(1).
[2]刘爽,谢小英.沈铨《喜鹊登梅》赏析[J].影像技术,2015,(2).
[3]张正义.沈阳故宫藏沈铨绘画作品赏析[J].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刊,2015,(1).
[4]吕传彬.在日本古玩市场“淘宝”[J].东方收藏,2012,(2).
[5]陈鑫.沈铨绘画艺术管窥[J].美术大观,2006,(3).
作者简介:
郝丽欣,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研究生,师从王明教授。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中国画学会会员,中外美术研究院特聘美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