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带来的不只是新课程本身,更重要的是,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一种全员参与的、浓厚的学习和研讨氛围。它给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提供了大量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使我们得以快速成长。
学校要举办精品课展示活动,要求我们综合组推出两堂精品课。任务分配下来,作为信息技术学科唯一的专职教师,我首当其冲。要上课了!这让我很是忐忑。怕自己上不好,会出丑。毕竟信息技术课中“放羊课”占多数,平时出去学习的机会也很少。从上课经验来讲,更远远不及其他学科教师。教科主任却非常认真,他早早就告诫我:“好课要多磨!你要早做准备,多试教几次。”
虽然明白“文章不厌千遍改”的道理,可真到自己头上,往往还是喜欢“临时抱佛脚”,还美其名曰“原汁原味”。因为有这样的惰性,挨到时间快到了,我才开始选课和备课。仔细分析了一下三至六年级的教材,研究了没上的几节新课,对三年级上册第九课的内容《花香满园》一见钟情。想到教参里的内容也不错,我就直接把它照搬过来试教。结果,这次试教将我的自信心粉碎得一干二净。教案没有一点儿新意,而且过于简化,导致上课时无法与学生融合在一起。学生的表现也与我的期望相去甚远。最要命的是,面对学生表现与预设不同步的情形时,我发现自己的语言是多么贫乏,总在无意识地重复着学生的话。听课教师的话一针见血:“你呀,平时没上过这样的课吧,是生疏了。”
痛定思痛,推翻重来。从网上下载了好几个教案作为参考,总感觉不太满意。正当我一筹莫展时,同学告诉我一个他曾听过的成功案例——水果拼图。听下来,才发现自己教案的“简陋”。转念一想,这个案例的设计思路不正可以借用到我的课堂中来吗?不管是复制、粘贴操作,还是移动、撤消操作,都会用到案例中的方法,而且强化了学生对重点、难点的掌握。说做就做。为了找好素材,我费了很大精力,终于完成了“厨师老蔡”的模型。第二次上课,当我出示“厨师老蔡”时,对于自己所熟悉的水果变成了脸、眼睛或鼻子,菠菜变成了眉毛,蘑菇变成了厨师帽,五花肉变成了大耳朵……学生都哈哈大笑了起来。教室顿时有了活力。听说这节课的任务就是拼这个“厨师老蔡”时,学生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一堂课下来,上课的思路、教学的方法以及对教材的挖掘都有了我自己的特色。不过,仍需完善细节之处,最大的问题仍是被教案牵着鼻子走,无法与学生真正融合在一起。“重要的是,要将课堂与自己的预设融会贯通!”听课教师不客气地指出。是的,我也明白,应该是教案为我所用,而非被教案牵制。可自身上课能力实在有限。好在学校里其他教师都是无私奉献的人,知道我有困难后,他们都积极为我出谋划策。一位教师帮我合理化安排了教学过程,一位教师指导我设计环节过渡,加强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于是,我再次修改,再次试教,进一步精炼自己的课堂、创新自己的课堂。下面是最后的课堂实录片段。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他啊,就是厨师老蔡。(出示课件“厨师老蔡”。)
师:大家来认识一下老蔡,你有什么发现?
生:五官是由蔬菜、水果等组成的。
二、深入情境探究学习
师:大家想不想把厨师老蔡请回家呀?(想!)那好,老师告诉大家老蔡的住址,大家一起去找他吧!(打开材料图)
师:找到老蔡了吗?
生:老蔡散架了。
师:对哦,老蔡伤得还真不轻。大家来帮他做个手术吧!
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复制、粘贴、旋转、翻转、不透明处理和撤消操作(以眉毛为例)。
师:老蔡现在只有一只眼睛、一只耳朵、一条眉毛,这可怎么办呀?老师也犯难了。
生:克隆!
师:对,我们可以给他克隆一个!老师先克隆给大家看,大家可要看仔细哦!我们要先找到原件,提取样本,这就是复制。对样本提取完成后,进行克隆,这就是粘贴。
学生动手操作。
师:大家对克隆出来的眉毛有什么意见?
生:方向不对、被遮住了……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尝试进行不透明处理、旋转、撤消等操作。
师:把眉毛旋转过来,这就是旋转操作。大家学会克隆技术了吗?动手来试一试吧!
设计意图:课堂上多半时间是学生在自学中进行的。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会不断出现问题。通过教师演示、学生自己尝试和合作解决了问题,学生亲身经历了由生到熟、由不能到能、由不会到会的全过程,提高了动手操作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作品互评品尝成功
师:我看大家的手术都做得差不多了。谁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成果?
学生进行交流和评价。
教师要求学生用发现优点的眼睛去评议同学的作品。
设计意图:抓住孩子们智慧的闪光,给予肯定性、鼓舞性的评价。虽然可能只是一句话、一个小奖品,但往往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巨大的驱动作用。
四、回顾所学梳理知识
师:我要替厨师老蔡谢谢大家。因为在大家的帮助下,老蔡恢复了健康,还比以前更帅了!那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图片组合时的前后层次问题。
师:要想实现复制、粘贴等操作,还可以使用右键。大家可以大胆地去尝试,反正做错了电脑上有“后悔药”(撤消命令)。不过,大家要记住,针对同一步操作,后悔药最多只能连续吃三次。
设计意图:合理的梳理可以让学生更明晰教学内容和操作方法,起到了巩固的作用。
如此反复,一节课由备课到试讲,再到一遍又一遍的修改。这其中的经历简直是一种痛苦的折磨。可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磨课过程中的痛苦,便很难体会上课成功后的喜悦。是啊,刀越磨越亮,课越磨越精。不管这节课上得成功与否,这次磨课的经历让我深深感受到:教学不能“浮”,也不能“虚”。它需要我们教师智慧地预设、智慧地反馈。我们的课堂应该是智慧加真情的课堂!
曾经很羡慕特级教师们经常会有一堂经典的好课。教学环节的设计、师生间的默契与合作,总让我由衷地佩服。经历这一次磨课,我恍然大悟:“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可真不是说说而已。特级教师们也一样,当我们在台下欣赏他们台上的那份潇洒时,可能没想过他们曾付出了多少努力。在钦佩他们的同时,也应该提醒自己,如果我们也能像他们一样努力,说不定也能拥有像他们一样的成就。
关于“磨”字,我国自古就有“磨刀不误砍柴功”、“十年磨一剑”、“铁杵磨成针”、“刀不磨要生锈”之说。可见,“磨”对于做好任何一件事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必须经历不断磨课的过程。磨课是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三者共同作用的一个过程,是自我提升、走向成熟的有效途径。在一次次磨课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把握更准确、对教材的研读更深入、对学情的了解更透彻,同时我们的点拨引导能力、临场应变能力、教学创新能力也会得以提升,教学实践经验不断丰富,教学智慧得以发展。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教学相长”。今天的“磨课”是一时的,而他日的“磨人”才是我们所应追求的。细作出精品,磨炼出良才。相信只要我们人人都愿意经历这种磨炼,定能快速成长起来,更好地为课程改革添砖加瓦!
(作者单位:浙江绍兴市稽山小学)
学校要举办精品课展示活动,要求我们综合组推出两堂精品课。任务分配下来,作为信息技术学科唯一的专职教师,我首当其冲。要上课了!这让我很是忐忑。怕自己上不好,会出丑。毕竟信息技术课中“放羊课”占多数,平时出去学习的机会也很少。从上课经验来讲,更远远不及其他学科教师。教科主任却非常认真,他早早就告诫我:“好课要多磨!你要早做准备,多试教几次。”
虽然明白“文章不厌千遍改”的道理,可真到自己头上,往往还是喜欢“临时抱佛脚”,还美其名曰“原汁原味”。因为有这样的惰性,挨到时间快到了,我才开始选课和备课。仔细分析了一下三至六年级的教材,研究了没上的几节新课,对三年级上册第九课的内容《花香满园》一见钟情。想到教参里的内容也不错,我就直接把它照搬过来试教。结果,这次试教将我的自信心粉碎得一干二净。教案没有一点儿新意,而且过于简化,导致上课时无法与学生融合在一起。学生的表现也与我的期望相去甚远。最要命的是,面对学生表现与预设不同步的情形时,我发现自己的语言是多么贫乏,总在无意识地重复着学生的话。听课教师的话一针见血:“你呀,平时没上过这样的课吧,是生疏了。”
痛定思痛,推翻重来。从网上下载了好几个教案作为参考,总感觉不太满意。正当我一筹莫展时,同学告诉我一个他曾听过的成功案例——水果拼图。听下来,才发现自己教案的“简陋”。转念一想,这个案例的设计思路不正可以借用到我的课堂中来吗?不管是复制、粘贴操作,还是移动、撤消操作,都会用到案例中的方法,而且强化了学生对重点、难点的掌握。说做就做。为了找好素材,我费了很大精力,终于完成了“厨师老蔡”的模型。第二次上课,当我出示“厨师老蔡”时,对于自己所熟悉的水果变成了脸、眼睛或鼻子,菠菜变成了眉毛,蘑菇变成了厨师帽,五花肉变成了大耳朵……学生都哈哈大笑了起来。教室顿时有了活力。听说这节课的任务就是拼这个“厨师老蔡”时,学生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一堂课下来,上课的思路、教学的方法以及对教材的挖掘都有了我自己的特色。不过,仍需完善细节之处,最大的问题仍是被教案牵着鼻子走,无法与学生真正融合在一起。“重要的是,要将课堂与自己的预设融会贯通!”听课教师不客气地指出。是的,我也明白,应该是教案为我所用,而非被教案牵制。可自身上课能力实在有限。好在学校里其他教师都是无私奉献的人,知道我有困难后,他们都积极为我出谋划策。一位教师帮我合理化安排了教学过程,一位教师指导我设计环节过渡,加强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于是,我再次修改,再次试教,进一步精炼自己的课堂、创新自己的课堂。下面是最后的课堂实录片段。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他啊,就是厨师老蔡。(出示课件“厨师老蔡”。)
师:大家来认识一下老蔡,你有什么发现?
生:五官是由蔬菜、水果等组成的。
二、深入情境探究学习
师:大家想不想把厨师老蔡请回家呀?(想!)那好,老师告诉大家老蔡的住址,大家一起去找他吧!(打开材料图)
师:找到老蔡了吗?
生:老蔡散架了。
师:对哦,老蔡伤得还真不轻。大家来帮他做个手术吧!
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复制、粘贴、旋转、翻转、不透明处理和撤消操作(以眉毛为例)。
师:老蔡现在只有一只眼睛、一只耳朵、一条眉毛,这可怎么办呀?老师也犯难了。
生:克隆!
师:对,我们可以给他克隆一个!老师先克隆给大家看,大家可要看仔细哦!我们要先找到原件,提取样本,这就是复制。对样本提取完成后,进行克隆,这就是粘贴。
学生动手操作。
师:大家对克隆出来的眉毛有什么意见?
生:方向不对、被遮住了……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尝试进行不透明处理、旋转、撤消等操作。
师:把眉毛旋转过来,这就是旋转操作。大家学会克隆技术了吗?动手来试一试吧!
设计意图:课堂上多半时间是学生在自学中进行的。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会不断出现问题。通过教师演示、学生自己尝试和合作解决了问题,学生亲身经历了由生到熟、由不能到能、由不会到会的全过程,提高了动手操作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作品互评品尝成功
师:我看大家的手术都做得差不多了。谁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成果?
学生进行交流和评价。
教师要求学生用发现优点的眼睛去评议同学的作品。
设计意图:抓住孩子们智慧的闪光,给予肯定性、鼓舞性的评价。虽然可能只是一句话、一个小奖品,但往往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巨大的驱动作用。
四、回顾所学梳理知识
师:我要替厨师老蔡谢谢大家。因为在大家的帮助下,老蔡恢复了健康,还比以前更帅了!那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图片组合时的前后层次问题。
师:要想实现复制、粘贴等操作,还可以使用右键。大家可以大胆地去尝试,反正做错了电脑上有“后悔药”(撤消命令)。不过,大家要记住,针对同一步操作,后悔药最多只能连续吃三次。
设计意图:合理的梳理可以让学生更明晰教学内容和操作方法,起到了巩固的作用。
如此反复,一节课由备课到试讲,再到一遍又一遍的修改。这其中的经历简直是一种痛苦的折磨。可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磨课过程中的痛苦,便很难体会上课成功后的喜悦。是啊,刀越磨越亮,课越磨越精。不管这节课上得成功与否,这次磨课的经历让我深深感受到:教学不能“浮”,也不能“虚”。它需要我们教师智慧地预设、智慧地反馈。我们的课堂应该是智慧加真情的课堂!
曾经很羡慕特级教师们经常会有一堂经典的好课。教学环节的设计、师生间的默契与合作,总让我由衷地佩服。经历这一次磨课,我恍然大悟:“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可真不是说说而已。特级教师们也一样,当我们在台下欣赏他们台上的那份潇洒时,可能没想过他们曾付出了多少努力。在钦佩他们的同时,也应该提醒自己,如果我们也能像他们一样努力,说不定也能拥有像他们一样的成就。
关于“磨”字,我国自古就有“磨刀不误砍柴功”、“十年磨一剑”、“铁杵磨成针”、“刀不磨要生锈”之说。可见,“磨”对于做好任何一件事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必须经历不断磨课的过程。磨课是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三者共同作用的一个过程,是自我提升、走向成熟的有效途径。在一次次磨课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把握更准确、对教材的研读更深入、对学情的了解更透彻,同时我们的点拨引导能力、临场应变能力、教学创新能力也会得以提升,教学实践经验不断丰富,教学智慧得以发展。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教学相长”。今天的“磨课”是一时的,而他日的“磨人”才是我们所应追求的。细作出精品,磨炼出良才。相信只要我们人人都愿意经历这种磨炼,定能快速成长起来,更好地为课程改革添砖加瓦!
(作者单位:浙江绍兴市稽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