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科《将相和》教案设计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_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词;2、懂得遇事要从国家利益出发,顾大局,识大体,讲团结。
  【教学重点】准确概括人物特点,理清各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各段与整篇文章的关系。
  【预习提示】本文篇幅较长,但故事情节并不难懂,语句也不难读,历史故事也为学生喜闻乐见,预习时要能理解字词,熟练地读通课文,并考虑课后作业问题。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要重点用于概括人物特点和搞清联系上。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在预习的基础上,从整篇入手,初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步骤】
  一、启发谈话
  1、题解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提示学习课文的要点
  ①写人物的文章,要抓住人物特点。②课文是由三个独立完整的故事结构而成,写的是两个人物间发生的事,学习时还应抓线索,以理解三个故事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
  二、指导分段
  1、通读全文,考虑分段要求
  2.讨论分段
  重点要从内容和逻辑关系上理解。
  三、讲读第一大段
  1、轻声朗读,读后说出小标题,主要写谁
  2理出故事的情节(起因、经过、结果)
  3.讨论:从三层内容的叙述看出蔺相如是怎样一个人
  4、形成板书
  5.小结。
  ①这个故事为什么叫“完璧归赵”?蔺相如为什么能完璧归赵?②挖掘蔺相如的思想品质。
  ③设疑。这个故事与下文有什么联系,与全文有什么关系。(围绕线索考虑)
  四、讲读第二大段
  1、说出本段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是写谁的
  2、默读
  理清故事情节,抓人物特点
  3、讨论
  渑池会上发生了什么事?蔺相如是如何斗争的?表现了蔺相如什么品质?赵国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五、用学习第一大段的方法学习第二大段,考虑怎样理清情节,抓人物特点
  六、布置作业:练习讲述《将相和》的故事。
  (作者单位:136500吉林省四平市第一实验小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学生的心理环境是通过学生的学习态度、道德品质和行为、组织纪律性,团结协作、尊敬师长,自学互助互励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学生的心理环境是课堂心理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教师的心理环境是影响学生的认识发展和品行形成的决定因素。因此,教师心理素质的优化,业务能力的不断提高,良好道德品质的展现,是维护和发展良好课堂环境的决定因素。  【关键词】人格 情感 趣味 激励 机敏
期刊
班主任老师是班级的灵魂,是同学们楷模,是一个班的真实写照。于是,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样的班集体。  我是一个师范生,毕业后,在我校担任五年级的班主任。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我,该班又是一个在校小有名气的班级,要想当好该班的班主任,我请教了在班工作做得相当出色的老师。在他们的热情帮助和指引下,我很快了解了本班学生的各种情况,并且迅速掌握了有关学生的性格、家庭情况、学生的年龄结构、路途远近等重要资料
期刊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为指导,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新的化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应具有情景性和探究性,学生的学习应具有主动性、体验性、合作性。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不仅可以辅助教师的教学,更重要的是要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改变,通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资源、改革新课程教学模式,在新课程实践中促进学
期刊
【教学目标】1、理解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并体会其作用。2、了解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技艺,培养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区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理解侧面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洛桑学艺》中洛桑模仿乐器演奏的片段。趁学生情绪高涨之时,教师引导:普通的嘴,三百多年前,清代作家林嗣环也描绘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他
期刊
人格是个人在一定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是人之为人的尊严价值和品格的总和。歌德就这样说过:“人格是大地之子最崇高的幸福。”这就足见人格的重要性,它是人存在于世的最为基本的东西。它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程度,简而言之,它决定了一个人如何做人。教育,在产生之初就是为进行物质生产和培养后一代而进行的活动。换言之,也就是教人如何做人的活动。因此,人格和教育便有了密不可分的关联。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由
期刊
【教学目标】让学生感受苏洵对儿子的良苦用心,学习苏轼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教学重点】多种形式朗读与当堂背诵;体会苏轼被贬后的恬淡闲适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名字不过是个符号,但是,父母为子女起名往往都寄寓了美好的希望。你知道你的名字的来历和深意吗?(请学生畅所欲言)下面请同学们随着老师一起去寻访一千多年前的一位父亲,听一听他为他的两个儿子起名的故事。  二、引导
期刊
一、诵读     古典诗词的教学要注意诵读,这是毋庸置疑的,大多数教师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有些教师只一味地要求学生死读,缺乏层次,高耗低效;有些教师每让学生读一次,都要花上比读多出几倍的时间来评,请A评,请B评,还要请C、D、E评,评得兴味全无;还有的教师对背诵缺乏必要的指导,要求学生勉强为之。这都是不足取的。我认为,读要体现出训练层次,评要点到为止,诵要水到渠成。   读如何体现出训练层次呢?
期刊
叶圣陶先生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曾经说过:“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应为,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一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这就是说,作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写作的能力,以期学生具有自己会写的本领。长期以来,小学生作文千篇一律的“模式化”,无话可说、无情可抒等弊病成了不治之症,其原因,主要是几十年沿袭下来的“封闭式”作文教学所致。如:1、作文脱离生活。学生关在屋里闭门造车,作文成了无源之水。
期刊
【内容摘要】语文教学空间的拓展、延伸,全方位地把学生各方面的生活都有机地联系起来,有意识地以语文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扩展,形成一个“辐射型”的整体网络结构,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在家庭空间中学语文,到社会实践中学语文,与大自然接触学语文,变封闭的语言文字教学为开放的生活化教学,从而使语文课堂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光彩。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活空间拓展延伸    《新课标》
期刊
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准确地运用概念,对于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素质,提高教学质量都是至关重要的。    一、通过实验教学,引导得出化学概念    概念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尽量采用直观形象教学,不断启发、培养学生由认识现象上升到形成概念的能力,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实验的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