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式课堂教学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自己独立探究和发现,从而获得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营造探究氛围,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呢?
一、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的材料产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學生好奇、好胜的心理。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以及学生思维发展特点,创设新奇、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充满疑惑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的兴趣,使学生学习情境进入一种亢奋的学习状态。例如:教学“年、日、日”时,提出这样问题:“小明今年12岁了,却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创设这样的问题就使学生产了疑惑:12岁应该过12个生日,为什么只过了3个生日呢?学生自然就想办法探究这是为什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以“自身需求”的角度出发去探究。这时教师让学生取出准备好的不同年份的年历,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究,就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又例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我是这样用故事引入教学的,从前,屋后有座山,山上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屋后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依此重复去引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很容易掌握循环小数。
二、提供充分探究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探究
学生在宽松、和谐、民主、自由的环境下学习,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课堂上,教师要采取平等宽容的态度,积极引导学生质疑,勇于探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经常热情地和学生共同讨论、交流、评价,营造一种生动活泼、主动探究的课堂氛围。如在教学“圆柱和圆锥”的内容时,课前可以让学生去搜集一些有关圆柱、圆锥体的物体或图片,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课堂上,教师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践探究。“圆柱体、圆锥体各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实践探究,发表见解,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平等交流、平等对话,合作。体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理念。
进行探究式课堂教学,在课堂上,教师要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每位学生都能充分地、主动地表现自我。给学生学、思、疑、问、说的时间;给学生合作交流的时间;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使学生真正成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人。同时,又要为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经历探索的过程。如教学梯形的面积的计算时,不是简单通过教师演示,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而是先提出问题:怎样把梯形转化成我们以前所学过的图形呢?转化的图形跟梯形有什么联系?再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学具,通过拼一拼、剪一剪、画一画等操作过程,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任意拼成一个学过的图形,或把一个梯形分割成各种学过的图形,或把梯形分割后拼成所学过的图形等教学活动。找出转化后得到的图形跟梯形的联系,使学生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学生不仅仅是获得了数学知识,还经历了探究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指导正确的探究方法,发展探究能力
学生的探究能力并非自发天生的,而是在平时的学习逐渐培养成的。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指导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一般步骤与策略。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考通过观察、实验,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学过的长方形,再通过猜想、验证、推理,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的高等于长主形的宽,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的面积等于底乘高,经历这个完整的推导过程,学生可以感受到问题的探究一般要经过仔细的观察,合理的想象、提出假设、验证结论这一系列步骤。这就是一个有序的探究问题的过程,是一种探究问题的方法。学生通过这一探究过程,就会理解探究的本质,在以后的探究活动中便会触类旁通。如探究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图的面积计算公式时,便会沿用观察、想象、提出假设、验证结论这一系到步骤去进行探究学习,解决问题。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为学生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探究学习打下基础。
四、注重评价,形成探究的动力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教学的评价,注重标准化测试,这种评价过份强调学习的结果,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探究式课堂教学把知识的学习作为一种过程而非结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情感体验过程进行一种动态的评价,评价学生参与的广度及学生自我调整能力,鼓励学生有独特的见解,允许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错误,允许学生重新思考。对学生探究活动的收获,积极参与探究的精神要给予肯定。给学生以成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自主参与的信心。
探究式课堂教学是否成动,归根到底取决于学生的参与程度。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经历焦虑、喜悦、激动等深层次的心理变化,上升到数学情感的升华,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作者单位:辽阳市文圣区二道街小学 辽宁辽阳)
一、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的材料产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學生好奇、好胜的心理。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以及学生思维发展特点,创设新奇、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充满疑惑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的兴趣,使学生学习情境进入一种亢奋的学习状态。例如:教学“年、日、日”时,提出这样问题:“小明今年12岁了,却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创设这样的问题就使学生产了疑惑:12岁应该过12个生日,为什么只过了3个生日呢?学生自然就想办法探究这是为什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以“自身需求”的角度出发去探究。这时教师让学生取出准备好的不同年份的年历,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究,就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又例如,在教学循环小数时,我是这样用故事引入教学的,从前,屋后有座山,山上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屋后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依此重复去引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很容易掌握循环小数。
二、提供充分探究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探究
学生在宽松、和谐、民主、自由的环境下学习,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课堂上,教师要采取平等宽容的态度,积极引导学生质疑,勇于探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经常热情地和学生共同讨论、交流、评价,营造一种生动活泼、主动探究的课堂氛围。如在教学“圆柱和圆锥”的内容时,课前可以让学生去搜集一些有关圆柱、圆锥体的物体或图片,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课堂上,教师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践探究。“圆柱体、圆锥体各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实践探究,发表见解,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平等交流、平等对话,合作。体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理念。
进行探究式课堂教学,在课堂上,教师要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每位学生都能充分地、主动地表现自我。给学生学、思、疑、问、说的时间;给学生合作交流的时间;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使学生真正成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人。同时,又要为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经历探索的过程。如教学梯形的面积的计算时,不是简单通过教师演示,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而是先提出问题:怎样把梯形转化成我们以前所学过的图形呢?转化的图形跟梯形有什么联系?再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学具,通过拼一拼、剪一剪、画一画等操作过程,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任意拼成一个学过的图形,或把一个梯形分割成各种学过的图形,或把梯形分割后拼成所学过的图形等教学活动。找出转化后得到的图形跟梯形的联系,使学生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学生不仅仅是获得了数学知识,还经历了探究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指导正确的探究方法,发展探究能力
学生的探究能力并非自发天生的,而是在平时的学习逐渐培养成的。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指导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一般步骤与策略。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考通过观察、实验,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学过的长方形,再通过猜想、验证、推理,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的高等于长主形的宽,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的面积等于底乘高,经历这个完整的推导过程,学生可以感受到问题的探究一般要经过仔细的观察,合理的想象、提出假设、验证结论这一系列步骤。这就是一个有序的探究问题的过程,是一种探究问题的方法。学生通过这一探究过程,就会理解探究的本质,在以后的探究活动中便会触类旁通。如探究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图的面积计算公式时,便会沿用观察、想象、提出假设、验证结论这一系到步骤去进行探究学习,解决问题。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为学生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探究学习打下基础。
四、注重评价,形成探究的动力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教学的评价,注重标准化测试,这种评价过份强调学习的结果,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探究式课堂教学把知识的学习作为一种过程而非结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情感体验过程进行一种动态的评价,评价学生参与的广度及学生自我调整能力,鼓励学生有独特的见解,允许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错误,允许学生重新思考。对学生探究活动的收获,积极参与探究的精神要给予肯定。给学生以成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自主参与的信心。
探究式课堂教学是否成动,归根到底取决于学生的参与程度。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经历焦虑、喜悦、激动等深层次的心理变化,上升到数学情感的升华,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作者单位:辽阳市文圣区二道街小学 辽宁辽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