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的成长过程不是平平稳稳、毫无起伏的,他们要过一个个的“坎儿”,会经历一些特殊的时期——生病的“敏感”期。在这些敏感时期,需要格外小心的看护。
敏感期1:宝宝6~12个月时
宝宝6个月以后,体内来自妈妈的抗体逐渐消失,而自身的免疫系统又没有发育完善,此时最容易感染疾病。大多数宝宝第一次生病都是在6个月以后、1周岁以前。由于这一阶段的宝宝正处于快速生长的时期,生病会对宝宝的正常生长发育产生不良的影响;而且宝宝此时还没有完成规定的计划免疫,难以抵御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因此,尽量延迟和减轻宝宝第一次生病的时间,对宝宝的健康成长很重要。
防范提醒:这一时期,最重要的防范措施是尽量减少宝宝接触到病原微生物的机会。家里人一定要有预防疾病的概念,如外出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洗净双手,尤其是在抱宝宝、与宝宝亲热前一定要洗净双手;家里如果有人患病,要采取自行隔离的措施,避免与宝宝接触;不要带宝宝到人多嘈杂的场所,尤其是在疾病流行期间等。
对于6个月以上的宝宝,继续母乳喂养仍然很重要,因为母乳中含有配方奶粉所不具备的多种抗病成分,母乳喂养的宝宝明显比配方奶粉喂养的宝宝有更强的抗病能力。在可能的情况下,妈妈应坚持母乳喂养,即使在宝宝添加辅助食品后,继续母乳喂养仍然可以帮助宝宝获得更强的抗病能力。
此外,虽然接种疫苗可能引起宝宝轻微的不适,但计划免疫有助于刺激宝宝的免疫系统,产生抵抗一些针对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疾病的抗体,所以,一定要按约定的时间带宝宝接受预防接种,这也是防病的一个重要措施。
敏感期2:寒冬、酷暑时
宝宝出生后,就要经历春夏秋冬气候的变化,像寒冬、酷暑这样气候恶劣的时候,也正是各种病原微生物蠢蠢欲动的时期,成为宝宝生病的又一个敏感时期。按季节和气候变化,及时调整好宝宝的衣食住行,有助于宝宝平安地度过这一敏感时期。
防范提醒:无论是气候宜人的春秋季节,还是气候恶劣的寒冬酷暑,都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宝宝经受大自然的洗礼。选择空气清新、环境怡人的公园、绿化带等空旷场所,经常让宝宝到户外活动,多晒晒太阳,是增强宝宝体质和自身抵抗疾病能力的好方法。另外,按照气温和环境的变化,及时让宝宝换上穿脱方便、应季适宜的衣着也很重要,不合时宜地一味捂着或冻着宝宝,都会使疾病找上宝宝。
寒冬和酷暑季节,宝宝不得不生活在室内空间,在采用取暖器、空调、加湿器等物品保持室内适宜温度和湿度的同时,特别要注意室内空气的卫生。密封的空间往往给病原微生物的孳生繁殖创造良机,因此,要注意经常通风换气,定期清洗空调,以保持室内空气清洁。
敏感期3:进入托幼机构时
宝宝在刚进入托儿所、幼儿园时,会迎来一个疾病的高发时期,几乎每个宝宝从家居生活过渡到集体生活时,都不可避免地会病上几次。这是因为宝宝在家时接触的人员相对较少,由此而接触到的病原微生物也就相对有限,而在托儿所、幼儿园的集体环境中,宝宝们吃在一起、睡在一起,相互之间的接触非常密切。伴随着这种密切接触,宝宝们也相互传染着所携带的不同的病原微生物。再加上宝宝刚进入集体环境不太适应,致使宝宝生病的情况明显增加,往往是一次发烧、咳嗽刚愈,紧接着又迎来下一次的发烧、腹泻。好在大多数宝宝在经历了最初几个月的反复生病后,生病的次数会明显减少。
防范提醒:在宝宝入托、入园以前,就要开始做一些防病工作。比如教会宝宝怎样洗手并叮嘱宝宝经常洗手,纠正宝宝咬指甲、舔玩具等习惯,这样可以提高宝宝的自我保护能力,减少与病原微生物接触的机会。另外,可以提前根据集体生活的安排调整好宝宝的作息时间,教会宝宝自己吃饭、穿衣等基本生活技能,让宝宝能更容易、更快适应集体生活。还可以通过适当的体格锻炼,增强宝宝的抵抗力来对付这一敏感时期。 在宝宝进入托儿所、幼儿园之前,除了完成规定的计划免疫以外,可以选择一些自费疫苗让宝宝接种,特别是水痘疫苗、甲肝疫苗、肺炎疫苗等,并在冬季来临前完成流感疫苗的接种。这也是预防宝宝入园生病的重要措施。
敏感期4:长途旅行时
宝宝随同父母长途旅行,尤其是第一次的长途旅行,也是需要注意的生病敏感时期。由于旅途的劳累以及目的地气候、餐饮习惯、作息时间等的改变,很容易造成宝宝生病。因此,在带着宝宝第一次外出旅行时,尤其是当宝宝年龄较小时,在出门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
防范提醒:出发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根据沿途和目的地的气候特点,带好宝宝的衣物,再带上一条保暖的毛毯,以便宝宝在路上或游玩中睡着时随时使用。还要带上宝宝爱吃和常吃的食物,清洁的饮用水,再准备一些感冒、腹泻的常用药,包括创可贴等外用药。
如果宝宝的年龄比较小,尽量选择快捷的交通工具,以缩短旅途时间。旅途花费的时间越长,宝宝就越容易生病。如果必须长时间在外旅行,尤其是长途自驾游时,一定要对旅途中的各种意外,尤其是宝宝可能会生病有足够的物质和心理准备,以免到时候束手无策。
敏感期1:宝宝6~12个月时
宝宝6个月以后,体内来自妈妈的抗体逐渐消失,而自身的免疫系统又没有发育完善,此时最容易感染疾病。大多数宝宝第一次生病都是在6个月以后、1周岁以前。由于这一阶段的宝宝正处于快速生长的时期,生病会对宝宝的正常生长发育产生不良的影响;而且宝宝此时还没有完成规定的计划免疫,难以抵御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因此,尽量延迟和减轻宝宝第一次生病的时间,对宝宝的健康成长很重要。
防范提醒:这一时期,最重要的防范措施是尽量减少宝宝接触到病原微生物的机会。家里人一定要有预防疾病的概念,如外出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洗净双手,尤其是在抱宝宝、与宝宝亲热前一定要洗净双手;家里如果有人患病,要采取自行隔离的措施,避免与宝宝接触;不要带宝宝到人多嘈杂的场所,尤其是在疾病流行期间等。
对于6个月以上的宝宝,继续母乳喂养仍然很重要,因为母乳中含有配方奶粉所不具备的多种抗病成分,母乳喂养的宝宝明显比配方奶粉喂养的宝宝有更强的抗病能力。在可能的情况下,妈妈应坚持母乳喂养,即使在宝宝添加辅助食品后,继续母乳喂养仍然可以帮助宝宝获得更强的抗病能力。
此外,虽然接种疫苗可能引起宝宝轻微的不适,但计划免疫有助于刺激宝宝的免疫系统,产生抵抗一些针对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疾病的抗体,所以,一定要按约定的时间带宝宝接受预防接种,这也是防病的一个重要措施。
敏感期2:寒冬、酷暑时
宝宝出生后,就要经历春夏秋冬气候的变化,像寒冬、酷暑这样气候恶劣的时候,也正是各种病原微生物蠢蠢欲动的时期,成为宝宝生病的又一个敏感时期。按季节和气候变化,及时调整好宝宝的衣食住行,有助于宝宝平安地度过这一敏感时期。
防范提醒:无论是气候宜人的春秋季节,还是气候恶劣的寒冬酷暑,都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宝宝经受大自然的洗礼。选择空气清新、环境怡人的公园、绿化带等空旷场所,经常让宝宝到户外活动,多晒晒太阳,是增强宝宝体质和自身抵抗疾病能力的好方法。另外,按照气温和环境的变化,及时让宝宝换上穿脱方便、应季适宜的衣着也很重要,不合时宜地一味捂着或冻着宝宝,都会使疾病找上宝宝。
寒冬和酷暑季节,宝宝不得不生活在室内空间,在采用取暖器、空调、加湿器等物品保持室内适宜温度和湿度的同时,特别要注意室内空气的卫生。密封的空间往往给病原微生物的孳生繁殖创造良机,因此,要注意经常通风换气,定期清洗空调,以保持室内空气清洁。
敏感期3:进入托幼机构时
宝宝在刚进入托儿所、幼儿园时,会迎来一个疾病的高发时期,几乎每个宝宝从家居生活过渡到集体生活时,都不可避免地会病上几次。这是因为宝宝在家时接触的人员相对较少,由此而接触到的病原微生物也就相对有限,而在托儿所、幼儿园的集体环境中,宝宝们吃在一起、睡在一起,相互之间的接触非常密切。伴随着这种密切接触,宝宝们也相互传染着所携带的不同的病原微生物。再加上宝宝刚进入集体环境不太适应,致使宝宝生病的情况明显增加,往往是一次发烧、咳嗽刚愈,紧接着又迎来下一次的发烧、腹泻。好在大多数宝宝在经历了最初几个月的反复生病后,生病的次数会明显减少。
防范提醒:在宝宝入托、入园以前,就要开始做一些防病工作。比如教会宝宝怎样洗手并叮嘱宝宝经常洗手,纠正宝宝咬指甲、舔玩具等习惯,这样可以提高宝宝的自我保护能力,减少与病原微生物接触的机会。另外,可以提前根据集体生活的安排调整好宝宝的作息时间,教会宝宝自己吃饭、穿衣等基本生活技能,让宝宝能更容易、更快适应集体生活。还可以通过适当的体格锻炼,增强宝宝的抵抗力来对付这一敏感时期。 在宝宝进入托儿所、幼儿园之前,除了完成规定的计划免疫以外,可以选择一些自费疫苗让宝宝接种,特别是水痘疫苗、甲肝疫苗、肺炎疫苗等,并在冬季来临前完成流感疫苗的接种。这也是预防宝宝入园生病的重要措施。
敏感期4:长途旅行时
宝宝随同父母长途旅行,尤其是第一次的长途旅行,也是需要注意的生病敏感时期。由于旅途的劳累以及目的地气候、餐饮习惯、作息时间等的改变,很容易造成宝宝生病。因此,在带着宝宝第一次外出旅行时,尤其是当宝宝年龄较小时,在出门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
防范提醒:出发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根据沿途和目的地的气候特点,带好宝宝的衣物,再带上一条保暖的毛毯,以便宝宝在路上或游玩中睡着时随时使用。还要带上宝宝爱吃和常吃的食物,清洁的饮用水,再准备一些感冒、腹泻的常用药,包括创可贴等外用药。
如果宝宝的年龄比较小,尽量选择快捷的交通工具,以缩短旅途时间。旅途花费的时间越长,宝宝就越容易生病。如果必须长时间在外旅行,尤其是长途自驾游时,一定要对旅途中的各种意外,尤其是宝宝可能会生病有足够的物质和心理准备,以免到时候束手无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