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去年4月以来,温州中小企业主“跑路”事件不时见诸报端。有媒体报道称,因资金链断裂而“跑路”甚至跳楼的温州企业主仅去年9月以来就高达25人。他们有的是借了高利贷,但营业利润抵不上高额利息;或者是自己担保的巨额资金连本带息难以收回。
接连而至的“病症”令人感到遗憾而惊讶:温州究竟怎么了?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先行者,温州怎么突然疾病缠身?在多方把脉之后,由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所引入的高利率民间借贷被认定为此次“温州危机”的症结,而温州借贷危机的根源还在于中国的经济体制。
庞大的民间借贷市场
企业从银行贷不到款,便转向温州发达的民间借贷市场,而跑路或跳楼的企业主或多或少都与民间借贷市场有些瓜葛。温州模式一直被作为民间金融的试验田和榜样,规模庞大的民间借贷为温州的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途径,同时也自身具备高收益和高风险的特性。
在去年国家控制通胀、流动性不断收紧的影响下,温州民间借贷空前活跃,借贷利息一路疯涨。据悉,目前温州民间借贷利率已经超过历史最高值,一般月息3-6分,有的则高达1角,甚至1角5分,年化利率高达180%。
温州“全民借贷”绝非夸张。有数据显示,温州89%的家庭、个人和59%的企业都参与了民间借贷。随着多米诺骨牌的依次倒下,这场借贷危机已不限于浙江,还波及了江苏、福建、河南、内蒙古等省区,并有愈演愈烈之势。
“民间借贷的资金来源复杂。” 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称,由于过高的利润,这个巨大的市场吸引着各路资金,其中有人专门从事民间借贷,还有上市公司的资金,也有国企和公务员的资金。
但民间借贷市场都是地下操作,很难做准确的统计。在温州有一部分人自己没有钱,募集到钱后以高利息放出去;另一些人本身有做工业的平台,在温州有很大的厂房就比较容易拿到银行贷款,工业利润下降后,为了补贴工业的亏损就把从银行贷出来的钱以更高的利息放出去,这种现象在温州普遍存在。像温州的服装业、打火机、眼镜、皮革等基本上是无利可图的,所以他们就发展非主营业务,倒卖人民币搞个差价也算是非主营业务之一。
温州病,体制造
有人认为并不存在“温州模式”,这点笔者不能苟同。温州模式是中国模式的缩影,温州模式的特点在于“低成本、低价薄利”,迅速占领市场,逼得竞争对手无路可走。实际上,全球他国的制造业,基本是在这样的模式下被打垮的。
但是,这个模式本身存在致命的问题。首先,低成本依靠的是低廉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价格来实现的,一旦这些要素的供给改变,原有的低价将难以持续。
低价格和薄利是一体的,这个特点的优势在于迅速挤垮竞争对手,但是劣势在于抗风险能力弱,一旦市场萎缩,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或者汇率变动过大,出口的利润将会荡然无存。
应当说,加入WTO的前几年,温州模式让“中国制造”难逢敌手,成功跃升为世界工厂。但是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全球生产能力的过剩、人民币升值、整体经济环境的恶化,“温州模式”必然面临瓶颈。
这一点在近些年尤其明显,一方面是招工难,说明劳动力丰富时代过去了,劳动力成本直线上升;其次则是环保要求严格、各种原材料价格上涨,电力、煤炭、石油等资源品价格飙升,加上人民币2005年汇改以来升值超30%,这些都在侵蚀产业微薄的利润。
实业的利润日趋微薄,有两个办法应对,一个是产业升级,另外一个办法是转战其他高利润产业。
但是必须承认,有些产业是很难升级的。比如打火机产业,难道从塑料打火机升级到钢铁外壳打火机?再从钢铁打火机升级到24K金打火机?或者在外形上别出心裁,搞成手枪式打火机?必须看到,这类产品无论怎么升级,它的产品属性决定了它的市场容量和价格。
还有一些转行的企业,比如宁波的杉杉集团,他们以服装起家,后来逐步转向新能源和地产。又比如同样是宁波的雅戈尔集团,也是服装起家,形成品牌服装、地产开发、金融投资三大产业。
这些大企业之所以能够转型成功,除了在整体实力上有优势外,也得益于各地政府的支持,他们的服装产业在后期利润已经渐趋微薄,但是由于产值规模够大,可以解决就业和税收问题,因此,企业老板们愿意维持这块产业,以此为筹码,和地方政府进行交易,换取土地等政策优惠,实现转型。
但是,绝大多数民企没有这么幸运,他们也没有这个实力,产业升级无路可走,进入新领域又风险极大(比如,宁波七鑫旗高利贷破产事件,做手电筒起家的老板刘鑫浩2008年耗费3亿收购了一家台资企业,从事TFT—LCD业务,也没起色)。而似乎唯一确定性的机会,就是房地产市场了。
“温州炒房团”的出现不是偶然
从1998年到2008年,中国房地产市场保持着10年只涨不跌的神话,这驱使了多年产业沉淀的资本杀入了房地产市场。实力强的老板做开发商,实力小的做炒房团。温州产业积累的财富,在这房地产10年大牛市中再度被放大,形成了自我强化效应。
温州炒房团的名声并不好听,因为高企的房价让中国年轻一代不堪重负,那些成为“房奴”的人们,以及即将成为“房奴”的人们,都痛恨此类资本。这也是为何这次温州信贷危机发生后,几乎绝大部分公众都反对国家出手拯救温州。
我们应当尊重这种朴素的直觉。但是也要理解,“温州炒房团”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一种现实必然的结果。
应当看到,近10余年,随着产能的过剩以及私人资本的日渐雄厚,需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而放眼国内,只要是利润丰厚的部门,都是“国”字当头,石油由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巨头把持,一边喊穷要财政补贴,一边获取高额利润,以至于用上了价值千万的水晶吊灯,中石化原老总陈同海个人日均公款消费超过4万元,年公款消费2000万元。煤炭领域则在2009年发起了清理私人资本运动,山西煤改把温州资本扫地出门。电信通信领域则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几大央企瓜分,金融业则更是关系“国家命脉”,如何允许落入民营资本之手?至于稀土、金矿等等各种产业,放眼望去,只要是能够产生暴利的产业,几无民营资本的立足之地。房地产市场除外。
为何房地产市场允许私人资本参与并获利呢?主要是城市化进程中,对于资本的要求量太大,国有企业不足以完全满足这块市场的需求,而且房地产的销售链条长,产品单价高,招(商)保(利)万(科)等这些国企光盖房子是不行的,必须有人去接盘。
“温州炒房团”把房价炒高,地方政府则可以获得更多的卖地收入。所以,在这个领域,政府默许了温州炒房团、山西炒房团、鄂尔多斯炒房团们的存在,并且还一定程度上利用和纵容他们。
所以,我们不难理解温州资本为何要炒房了。利润丰厚的产业轮不到你,都被垄断企业占着;利润微薄的产业也无法容纳更多的资本,正好房地产市场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换做你是温州资本的当家人,你怎么做?
温州的问题,反映了根本问题,那就是,有丰厚利润的行业都是被权力之手垄断的。在这个基础上,要求那些微利产业进行升级,完全是一句自欺欺人的空话。私人资本除了炒房地产、炒煤,别无出路。
而低效自私的国有垄断企业穷奢极欲,成为既得利益集团,利用各项国家政策阻碍市场竞争,把民营资本远远赶出利润丰厚的领域,他们自己则以全民的名义发财,利益则分配给自己那个体系的一小撮人。中国的经济变成了谁离权力越近,谁利润越高,与我们追求的市场经济渐行渐远。
所以,这才是温州病的根源,根源在于我们的经济体制。温州的情况实际体现了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在转型期的迷茫,如果经济体制不改变,救温州只能是权宜之计,类似的情况还会卷土重来,愈演愈烈。温州的借贷危机,值得所有经济研究者去探讨。救温州易,治温州病难,难在体制。
接连而至的“病症”令人感到遗憾而惊讶:温州究竟怎么了?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先行者,温州怎么突然疾病缠身?在多方把脉之后,由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所引入的高利率民间借贷被认定为此次“温州危机”的症结,而温州借贷危机的根源还在于中国的经济体制。
庞大的民间借贷市场
企业从银行贷不到款,便转向温州发达的民间借贷市场,而跑路或跳楼的企业主或多或少都与民间借贷市场有些瓜葛。温州模式一直被作为民间金融的试验田和榜样,规模庞大的民间借贷为温州的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途径,同时也自身具备高收益和高风险的特性。
在去年国家控制通胀、流动性不断收紧的影响下,温州民间借贷空前活跃,借贷利息一路疯涨。据悉,目前温州民间借贷利率已经超过历史最高值,一般月息3-6分,有的则高达1角,甚至1角5分,年化利率高达180%。
温州“全民借贷”绝非夸张。有数据显示,温州89%的家庭、个人和59%的企业都参与了民间借贷。随着多米诺骨牌的依次倒下,这场借贷危机已不限于浙江,还波及了江苏、福建、河南、内蒙古等省区,并有愈演愈烈之势。
“民间借贷的资金来源复杂。” 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称,由于过高的利润,这个巨大的市场吸引着各路资金,其中有人专门从事民间借贷,还有上市公司的资金,也有国企和公务员的资金。
但民间借贷市场都是地下操作,很难做准确的统计。在温州有一部分人自己没有钱,募集到钱后以高利息放出去;另一些人本身有做工业的平台,在温州有很大的厂房就比较容易拿到银行贷款,工业利润下降后,为了补贴工业的亏损就把从银行贷出来的钱以更高的利息放出去,这种现象在温州普遍存在。像温州的服装业、打火机、眼镜、皮革等基本上是无利可图的,所以他们就发展非主营业务,倒卖人民币搞个差价也算是非主营业务之一。
温州病,体制造
有人认为并不存在“温州模式”,这点笔者不能苟同。温州模式是中国模式的缩影,温州模式的特点在于“低成本、低价薄利”,迅速占领市场,逼得竞争对手无路可走。实际上,全球他国的制造业,基本是在这样的模式下被打垮的。
但是,这个模式本身存在致命的问题。首先,低成本依靠的是低廉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价格来实现的,一旦这些要素的供给改变,原有的低价将难以持续。
低价格和薄利是一体的,这个特点的优势在于迅速挤垮竞争对手,但是劣势在于抗风险能力弱,一旦市场萎缩,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或者汇率变动过大,出口的利润将会荡然无存。
应当说,加入WTO的前几年,温州模式让“中国制造”难逢敌手,成功跃升为世界工厂。但是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全球生产能力的过剩、人民币升值、整体经济环境的恶化,“温州模式”必然面临瓶颈。
这一点在近些年尤其明显,一方面是招工难,说明劳动力丰富时代过去了,劳动力成本直线上升;其次则是环保要求严格、各种原材料价格上涨,电力、煤炭、石油等资源品价格飙升,加上人民币2005年汇改以来升值超30%,这些都在侵蚀产业微薄的利润。
实业的利润日趋微薄,有两个办法应对,一个是产业升级,另外一个办法是转战其他高利润产业。
但是必须承认,有些产业是很难升级的。比如打火机产业,难道从塑料打火机升级到钢铁外壳打火机?再从钢铁打火机升级到24K金打火机?或者在外形上别出心裁,搞成手枪式打火机?必须看到,这类产品无论怎么升级,它的产品属性决定了它的市场容量和价格。
还有一些转行的企业,比如宁波的杉杉集团,他们以服装起家,后来逐步转向新能源和地产。又比如同样是宁波的雅戈尔集团,也是服装起家,形成品牌服装、地产开发、金融投资三大产业。
这些大企业之所以能够转型成功,除了在整体实力上有优势外,也得益于各地政府的支持,他们的服装产业在后期利润已经渐趋微薄,但是由于产值规模够大,可以解决就业和税收问题,因此,企业老板们愿意维持这块产业,以此为筹码,和地方政府进行交易,换取土地等政策优惠,实现转型。
但是,绝大多数民企没有这么幸运,他们也没有这个实力,产业升级无路可走,进入新领域又风险极大(比如,宁波七鑫旗高利贷破产事件,做手电筒起家的老板刘鑫浩2008年耗费3亿收购了一家台资企业,从事TFT—LCD业务,也没起色)。而似乎唯一确定性的机会,就是房地产市场了。
“温州炒房团”的出现不是偶然
从1998年到2008年,中国房地产市场保持着10年只涨不跌的神话,这驱使了多年产业沉淀的资本杀入了房地产市场。实力强的老板做开发商,实力小的做炒房团。温州产业积累的财富,在这房地产10年大牛市中再度被放大,形成了自我强化效应。
温州炒房团的名声并不好听,因为高企的房价让中国年轻一代不堪重负,那些成为“房奴”的人们,以及即将成为“房奴”的人们,都痛恨此类资本。这也是为何这次温州信贷危机发生后,几乎绝大部分公众都反对国家出手拯救温州。
我们应当尊重这种朴素的直觉。但是也要理解,“温州炒房团”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一种现实必然的结果。
应当看到,近10余年,随着产能的过剩以及私人资本的日渐雄厚,需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而放眼国内,只要是利润丰厚的部门,都是“国”字当头,石油由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巨头把持,一边喊穷要财政补贴,一边获取高额利润,以至于用上了价值千万的水晶吊灯,中石化原老总陈同海个人日均公款消费超过4万元,年公款消费2000万元。煤炭领域则在2009年发起了清理私人资本运动,山西煤改把温州资本扫地出门。电信通信领域则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几大央企瓜分,金融业则更是关系“国家命脉”,如何允许落入民营资本之手?至于稀土、金矿等等各种产业,放眼望去,只要是能够产生暴利的产业,几无民营资本的立足之地。房地产市场除外。
为何房地产市场允许私人资本参与并获利呢?主要是城市化进程中,对于资本的要求量太大,国有企业不足以完全满足这块市场的需求,而且房地产的销售链条长,产品单价高,招(商)保(利)万(科)等这些国企光盖房子是不行的,必须有人去接盘。
“温州炒房团”把房价炒高,地方政府则可以获得更多的卖地收入。所以,在这个领域,政府默许了温州炒房团、山西炒房团、鄂尔多斯炒房团们的存在,并且还一定程度上利用和纵容他们。
所以,我们不难理解温州资本为何要炒房了。利润丰厚的产业轮不到你,都被垄断企业占着;利润微薄的产业也无法容纳更多的资本,正好房地产市场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换做你是温州资本的当家人,你怎么做?
温州的问题,反映了根本问题,那就是,有丰厚利润的行业都是被权力之手垄断的。在这个基础上,要求那些微利产业进行升级,完全是一句自欺欺人的空话。私人资本除了炒房地产、炒煤,别无出路。
而低效自私的国有垄断企业穷奢极欲,成为既得利益集团,利用各项国家政策阻碍市场竞争,把民营资本远远赶出利润丰厚的领域,他们自己则以全民的名义发财,利益则分配给自己那个体系的一小撮人。中国的经济变成了谁离权力越近,谁利润越高,与我们追求的市场经济渐行渐远。
所以,这才是温州病的根源,根源在于我们的经济体制。温州的情况实际体现了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在转型期的迷茫,如果经济体制不改变,救温州只能是权宜之计,类似的情况还会卷土重来,愈演愈烈。温州的借贷危机,值得所有经济研究者去探讨。救温州易,治温州病难,难在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