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ight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钢结构在建筑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并且应用在高层建筑中能够提高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钢结构课程作为当代土木工程专业所学习的一门学科,其教学意义显而易见。本文从“钢结构”课程的教学内容出发,分析了项目式“钢结构”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方式,供从事“钢结构”课程教学的教师参考。
  【关键词】“钢结构”课程设计 项目式 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2017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项目式的“钢结构”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7JGB505);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土木工程(项目编号GXTSZY232)
  【中图分类号】TU391-4;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8-0222-01
  引言:
  据分析数据显示,目前钢结构课程教材的内容主要以传统钢结构建筑设计为主,但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传统的钢结构建筑设计理念和技术已经跟不上当代的钢结构建筑发展的步伐。并且很多高校教师在钢结构课程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式多是教材内容结合课后习题,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掌握钢结构的理论知识和设计技术。
  1.“钢结构”课程的教学内容
  钢结构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加深对各种钢结构建筑结构和体系的熟悉程度,并了解其中的受力分析原理,掌握钢结构建筑的设计技巧和设计方式,同时还要能够分析其中的结构问题并规划合理的解决方案;让学生初步掌握钢结构建筑的设计过程和设计数据的计算方式,并了解该行业的建筑需求和相关规定;培养学生对钢结构建筑设计软件的应用能力,并了解当代建筑行业中钢结构建筑的发展趋势;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能够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来解决钢结构建筑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钢结构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学习中的基础科目,该课程涉及到了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如轻钢式钢架结构、重型钢结构、多层钢结构、大跨度钢架结构等。钢结构建筑设计过程中涉及到的专业知识也有很多,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要结合力学理论的推导,又要考虑建筑的审美需求,还要满足大量的结构功能需求。由此可见钢结构课程教学内容的复杂性[1]。
  2.项目式“钢结构”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方式
  2.1应用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多媒体教学方式是现代教学模式中的代表,多媒体这种现代教学方式是利用现代科技来实现教学内容的收集、教授、储存、扩展、应用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更好的传达教学信息,进而完成教学任务。但在钢结构课程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根据教学内容来选择教学方式。
  例如,教师在讲解钢结构建筑的发展历史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迅速的接触到大量信息,通过图片和影像资料的展示方式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了解钢结构建筑的发展过程;在讲解桁架设计知识和构件分析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可以让原本抽象复杂的设计理论变得形象化和具体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添加工程图片,用动画演示实际的设计过程和施工过程;在讲解力学分析知识时应用板书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教学思想,逐步了解力学分析的原理和过程,让学生能够循序渐进的看到钢结构建筑的受力情况,加深对钢结构建筑受力分析的理解程度[2]。
  2.2在教學课程中引入工程案例
  工程案例是钢结构课程教学中的最佳教学素材,将工程案例引入教学课程中在丰富教学素材的同时,还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实现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并且将多样化的具有建筑美感的工程展示给学生,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设计欲望,进而在钢结构课程学习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一步掌握其中的设计内涵。
  例如,钢结构建筑中涉及到的受力体系有多种形式,教师在讲解每一种受力体系前可以先找出该受力体系下的典型工程,并以此为教学基础分析出其中的力学模型,整理出该受力体系工程中各个构件的受力理论和破坏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引出其中的名词概念和应用原理。另外所选用的工程案例要与时俱进,比方说鸟巢、世博会会馆、水立方等著名的钢结构建筑。
  总结:
  总体而言,钢结构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让学生加深对钢结构设计知识和设计原理的理解程度,让实践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提高学生对钢结构设计理论的应用能力,满足现代建筑行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让高校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够更加迅速地得到工作企业的认可。
  参考文献:
  [1]余卫华,王正中,蔡坤.钢结构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5,01:69-71.
  [2]李昆.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钢结构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16:122-123.
其他文献
【摘要】短跑是小学田径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极限运动项目,由于运动本身难度较大、趣味性较低,因此往往无法引起学生的联系兴趣,从而影响运动成绩。追逐跑作为一项游戏与训练相结合的训练形式,能够有效的激活学生的练习兴趣,从而有效提高学生成绩。  【关键词】短跑教学 追逐跑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8-0122-01  1.前言  短跑
期刊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微课的概念和特点,分析其在幼师数学教学中的作用,研究微课在幼师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微课 幼师 数学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基于微课理念下幼师五年制高职数学课堂翻转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4jyxm47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8
期刊
【摘要】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理工科中的基础课程,通过这一课程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物理现象,培养学生形成验证既成物理定律的辩证精神,可以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进行培养和提升。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层次上也出现多元化,这就需要课程也要创新教学模式,采取多层次教学模式,本文分析了大学物理实验多层次教学模式。  【关键词】大学 物理实验 多层次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O4-4;G64
期刊
【摘要】本文对近年来我校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成果进行了总结。文中详细介绍了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材建设、慕课等方面具体实施的举措,说明了教学改革进行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大学物理 教学改革 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O4-4;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8-0164-02  大学物理是理工科非物理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程,通过对课程的学
期刊
【摘要】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基于CDIO理念,在大学物理教学中探讨一种能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提高综合能力的教学模式;在CDIO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有效地改变大学物理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建立相对稳定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活动程序,以促进全面发展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CDIO理念 大学物理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要】青年教师是教育事业的未来和希望。青年教师的成长和进步对民办高校的未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民办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所以民办高校必须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促使大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尽快成为各学科的骨干力量,使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本文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浅析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方法,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民办高校 青年教师 培养探索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高职学校的迅速发展,高职院校迅速扩招,使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逐渐繁重,班主任老师作为学生管理的重要对象,在学校教学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班主任老师应适应时代发展,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和学生个体差异,制定全新的德育观念,提高工作水平。  【关键词】高职学校 班主任工作 工作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8-
期刊
【摘要】中职班主任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便是对中职的学生的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是由德和育两个基本但重要的分支构成。德和育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对中职学生进行教育,注意的重点也有所不同,但是德和育却又体现着互相促进的关系,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班主任通常会更多的管学生而不是育学生,这是传统的德育教育的一个特点,这对中职班主任的德育教育造成了很大的弊端,存在诸多的不良的影响。本文就中职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对于管和育的
期刊
【摘要】编译原理是计算机学科的一门核心课程,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介绍了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  【关键词】编译原理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8-0219-01  1.引言  《编译原理》课程理论知识较抽象,涉及到的算法较复杂,因此想学好该课程,需要投入较大的精力。同时,对于该课程又存在课时设置不足的情况
期刊
【摘要】我国根据农林业的性质及特点从其差异,提出了相关农林业高等院校的农林经济学科的专业培养方式、课程教育体系及相关理论与政策支持。一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都过于流程化与标准化,很难适应社会的需求,在创新与钻研方面总有欠缺,与社会需求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农林业环境的变化及相关技术领域知识的创新发展,原有的农林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愈加难以适应社会需求,逼迫着高校进行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