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倾心幽玄之美

来源 :写作(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cz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三毛的《倾城》讲述了自己年轻时在德国求学的一段经历,是对真爱的追求。在读过《倾城》以后,或“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生无数”,或“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是一种一见倾心的真爱之美,亦是自然而神秘、隐忍而微妙的幽玄之美。
  关键词:一见倾心;幽玄之美;《倾城》
  语文审美艺术的学习,使我知道了“美”它不仅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境界。现实生活中美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然而“美是来源于生活,而又超越于生活”的。在读过三毛《倾城》之后,我对“美”有了更深的体会。若是更深入地去体会三毛的“倾城之美”,或是阅读三毛的其他作品之后,你会深深地爱上三毛。她的作品取自生活,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美在她的笔下表现的淋漓尽致。
  一、幽玄之美
  在与老师交流三毛《倾城》的阅读体会时,我学习到了一个新词——“幽玄之美”,后来了解到:“幽玄”一词,最早起源中国古代汉少帝时期,后来成为了古代诗歌创作理念的一种,并经由汉译佛经传入日本。而在日本中世时期“幽玄”逐渐形成了美学意识,成为日本和歌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观念,同时也成为了日本美学观里的最重要的审美意识。“幽玄之美”是隐忍的、优美安详的、深远而具有意蕴、自然而神秘的。而《倾城》的语言、《倾城》所描述的情感、《倾城》所具有的美应该就是这一见倾心、幽玄之美吧。
  二、《倾城》的一见倾心、幽玄之美
  三毛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作家,她的个性是极其单纯的,然而又是及其深刻的;她的文笔都是自然而轻快的,就像《倾城》、《撒哈拉的故事》一样,往往在不经意间讲述着最深刻的事,她的作品就像是在描写着自己的事一样,所以有人称“三毛其实不是一个作家,而是一位自己生活的记录者”。
  三毛的《倾城》主要讲述的是苦读留学生遇到年轻军官的爱恋故事。在读过《倾城》之后,发现她的故事虽然简单却又那样深刻,每当看到这样的文字时,我想很多人会像我一样感动着吧。就像在读到“街上行人稀少,有女人穿著靴子,那是我唯一羡慕的东西”一样,她用简单的话语,阐明了一个女孩子的心愿,但你会发现她描写的是那样真实而细腻,从而使她的文章变得丰满而真实,正如老师所讲,具有普通的、自然的美感。在读到“反正是不想活了,不想活了。……不想活了”时,发现她用最为简洁的话语,充分展现了离别时,主人公那一瞬间豁然开朗心情,就像是摆脱了一切的枷锁,同时也给读者留下无限的遐想,耐人寻味。这一点也同样体现在《倾城》的“那时的我,是一个美丽的女人,我知道,我笑,便如春花,必能感动人——任他是谁”之中,采用直接的话语和最简明的叙述描述了主人公的情态。“她”是那样的自信而自然,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仿佛看到了“她”的美丽,并预料了主人公“一见倾心”的真爱之美。
  在追寻《倾城》的脚步时,我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人说《倾城》是描述三毛自身的故事,是她年轻时在德国求学的一段经历。事情是这样的:留学时期的三毛,她的生活是非常拮据的,所以三毛只能努力的学习,以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几年知识都学完。正因为这样的原因,三毛通过仅仅三个月的时间,就学会了她以前从未接触过的一门语言——“德语”。我可以想象这个过程对三毛来说应该是极其艰辛的,因为有人说三毛的智商并不高,她在智能测试的过程中仅得到了刚刚及格的成绩。然而这件事无疑证明了三毛是刻苦而努力的,勤能补拙。她不但升人了当时最好的学校,还学会了诸多门其他国家的语言。
  三毛在德国求学的时候,为了缓解学习的紧张和压力,突然有一天她想去东柏林,但由于三毛是台湾护照,所以东柏林不批准其进入,后来三毛遇到了一位东柏林的军官,并在他的帮助下顺利来到了东柏林,之后又在他的带领下回到了西柏林。期间,三毛与年轻的军官产生了两次的分离,一次是进入东柏林,一次是离开东柏林而回到西柏林。正是这两次分离成就了《倾城》。
  读过《倾城》之后,我想无论这个故事是真还是假,反正我是信了,毕竟它是那么的美。《倾城》的前半部分着重介绍了“她”苦读的过程,她描述的情感细腻而传神,将一个女孩子生活的真實生活表现的淋漓尽致,也正因为这样的描述才有了后来为爱而不懈努力的冲动,为后来的故事发展埋下了伏笔。
  《倾城》中间部分的描述,将故事推向了高潮。从“那双眼睛里面,是一种不能解、不能说、不知前生什么关系的一个谜和痛。直到火车转了弯,那份痛和空,仍像一把弯刀,一直割、一直割个不停”之中可见其感情的炙热,正是基于这份刻骨铭心的情感,三毛在描写过程中层层推进,细细打造琢磨,无论是主人公的言语、气质还是一个简单的表情,一个些微的神态都令人感受到现实真实存在般一样围绕在读者的眼前。《倾城》在最后的结尾处,用一位老者的话结束了整篇散文的叙述“你看,那边再过去,紅砖公寓再过去,就是围墙,东柏林,在墙的后面,你去过那个城吗?”幽默的风格,使读者无不感觉到爱情那荡气回肠的美,“女孩”那份刻骨铭心的爱。引。
  如果说《倾城》的前半部分是“压抑与困窘的”,那么它后半段无疑是“奔放与爆发的”,而它的结尾又是“令人眩晕的”,三毛对这三者之间的处理让人感觉到了倾城的绝妙。与此同时,文中“深井般的眼睛”、“不知生前是什么关系的一个迷与痛”,三毛又一次用简单的语言,将爱恋的美妙和离别的痛苦描绘的淋漓尽致,体现出隐忍而又玄妙的幽玄之美。
  从《倾城》的描写中,笔者可以充分感受到三毛对生活以及生命的态度。散文中“她”的刻苦努力彰显着三毛对生活的热爱和努力;故事中从“一个春花般的女孩,被一双深井似的大眼睛沈入漩涡之后,在寒风凛冽中耗到最后一班车,到非走不可时”的描写到“‘最后一班了,你上!’他说。我张口要说,要说什么并不知道,我被他推了一把,我哽咽着还想说,他又推我。这才狂叫了起来——‘你跟我走——’‘不可能,我有父母,快上!’‘我留一天留一天!请你请你,我要留一天。’我伸手拉住他的袖子,呀!死好了,反正什么也没有,西柏林对我又有什么意义。”再到最后那不断重复着的“反正是不想活了,不想活了。……不想活了”可以看出三毛对爱的向往,以及对死亡的洒脱。就像她丈夫荷西的死一样,那一时期她的文章透漏出一种悲伤和对死亡的漠然。但是,她坚强的挺了过来,以不羁的心态面对生活,是一种纯粹的美。虽然她的死亡让人措手不及又带着神秘色彩,当时她对死应该是冷漠的吧。
  三、结论
  《倾城》虽是一篇散文,但我认为它也是一个故事。在阅读过程中,给予读者的感觉更像是叙述一段家常,一段刻骨铭心的回忆。在与老师的交流中,我更深刻认识到,《倾城》无论是描写的文笔,还是故事的情节,都蕴含着一种“幽玄之美”。《倾城》正如那“一顾倾入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国倾城,佳人难再得”一样,所蕴含的情感具有“一见倾心”的美丽,其结局虽令人遗憾,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美呢?
其他文献
摘要: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才能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才能向学好英语迈进,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兴趣如此重要,那么要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  关键词:初中英语;情感教学;学习环境  一、首先要有良好的师生关系  中学生因其所处特殊的年龄阶段,逆反心理相当严重,假若教师一味以严厉的姿态出现,凡事批评当先,往往会使教育效果适得其反。时间久了,
期刊
担任低年级班主任工作已经快两年了,在这段日子里,我虽经历了阴霾与晦涩,但为了心底的那份期待,我不断探索、提高,终于迎来了舒適的暖春。悉心整理自己的历程,点滴收获都让人心醉。  一、试行值日班长制度。让每个孩子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发挥孩子们的主人翁意识  本学期开始,我在班级管理上施行“值日班长”制度。根据学号每天安排一名学生当值日班长,全面负责一天的班级管理工作,比如对晨读、课上、课间、两操、午餐
期刊
区域活动,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它是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以操作、摆弄为途径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它是幼儿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一种独特方式,其活动动机由内部动机支配而非来自外部的命令,表现为“我要游戏”,而不是“要我玩”自主性是幼儿游戏活动的内在特征。区域活动充分体现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可满足幼儿活动和游戏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幼儿自然、自由、快乐、健康地成长,实现“玩中学”、“做中学”。在区域活
期刊
摘要:课堂讨论是一种常用的英语教学方式。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简要说明了英语课堂讨论的意义和英语课堂讨论存在的问题,并从课堂讨论的设计、调控、评价三个方面,着重探讨了新课程理念下提高课堂讨论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课堂讨论;有效设计;有效调控;有效评价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目,然而,在传统的中高考指挥棒下,英语课堂往往变成知识灌输的课堂。自从新课改之后,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有了很大的改观,讨论,作
期刊
摘要:在以往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教师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只关注于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教育部与今年将思想品德改版后更名为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后更为注重的是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学科实际上就是可以使学生树立更加正确的人生观及思想道德意识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因此在初中阶段的教师需要将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重视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促进素质教育更加快速的发展。  关键
期刊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我国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它是一种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各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其实质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然而,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往往存在“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现象。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
期刊
大学毕业后的十年,我一直从事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在第十一个年头,教学阵地转向了初中历史。虽然同是一个学科,但是随着教学对象的改变,让我深深感觉到了初高中历史教学的差异性,也认识到自己在初中教学中的不足之處。  众所周知,高中历史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当然,如果没有坚实的基础知识做依托,要培养能力也便是空谈,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水。所以在十年的高中历史教学中,从基础知识的过关到培养学生的能力方面
期刊
摘要:目前,高中地理教学中,课改实验已经进行了很多年了,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还是占着主导地位。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只要求学生懂得记住,会做习题,在高考中拿个好分数。这种再现性的应试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又是模仿性的学生。这样以来,学生自主学习地理的能力就很薄弱,处在一个敷衍的阶段,因为中学生正处在少年向青年过度的阶段。他们的感知力和思维能力都在变化,这表现在他们观察事物更富有目的性,思维活动也正待逐步
期刊
摘要:“生活化教学”是指教师充分利用和挖掘生活中的学科知识,充分利用和挖掘学科知识中的生活内涵,达到学科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式。它的创立者是美国教育家杜威,他认为,教育是生活的需要,教育即生活。他的教育生活理念对我国的教育影响很大,许多专家、老师做了大量的探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我校提出“生活化教学”较晚,但我在历史教学中也有些许体会,现述诸于下,以求方家指正。  关键词:高中历史;生活化;应用 
期刊
摘要:小学阶段,英语教师要以“趣”引路,首要做到让其“亲其师”;其次是要多种教学手段并用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做到“信其道”;進而实现兴趣牵引,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  关键词:英语学习兴趣;师生关系;教学手段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英语教师们可能都有这样的感受:如果学生对这节课感兴趣,那么教学效果肯定好;如果学生对这节课不感兴趣,教学效果大多不太理想。现就小学阶段英语学习兴趣的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