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和提高是增强学生素质、提高教学和学生活动效率的有效途径。培养自我效能感,让高中生成为班级建设的主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本文着重探讨中学生如何培养自我效能感。
【关键词】高中生;自我效能感
自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首次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以来,自我效能感的概念便处于不断完善与发展中。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影响自己生活的事件,以及对自己的活动水平施加控制能力的信念”,即“个体对自己能够按指定水平来执行某个行动的信心”。也就是说,自我效能感是个人对自己是否具备某一行为水平能力的判断。
一、高中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心理学普遍认为,个体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想象经验、情绪和生理状态、言语劝导等因素对自我效能感具有重要影响。
1、个人的成败体验。个人的成败经验就是个体过去的亲身经历。在通常情况下,成功的经验可以提高人的自信心及自我效能感,多次失败的经验则会导致自卑失望,自我效能感的降低。
2、替代性经验。个体成败经验是一种直接经验,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不仅会受到个人直接经验的影响,而且会受到间接经验的影响。当个人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取得成功时,自我效能感会得到增强,认为自己可以完成同样的任务;看到与自己能力差不多的人遭遇失败的时候,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会有所降低,认为自己和有上述遭遇的人一样,不会有取得成功的可能性。
3、想象经验。人们通过想象自己或其他人在未来情境中有效或无效的行动,而产生关于个人功效或无效的信念。
4、情绪和生理唤醒。当高中生体验到积极的情感时,可能对学习或成绩产生较高的自我效能感,而焦虑和抑郁对自我效能感可能产生有害的影响。当人们产生不愉快的情绪心理唤起时,更可能怀疑自己的胜任力,而舒适的情绪心理感觉可使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感到自信。
5、言语劝导。言语劝导是比个人的成败经验和替代经验要弱一些的自我效能感信息来源,这是一种凭借家长、老师、同学说服性的教育、建议、点拨、劝告等改变高中生自我效能感的方法。语言作为自我效能感的一个来源,它的有效性会受到一些其他因素影响,如说服者身份、说服者的技能和可信度的吸引力等。
6、高中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途径
针对自我效能感的特点,我认为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增强高中生的自我效能感。适当的外部练习、强化,积极的自我强化、暗示,加强学习策略考试技巧的培养是强化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有效途径。
二、自我效能感提高的具体途径
为了了解全面,我查阅学科性具体化的自我效能感的培养方面的文献。通过研读发现:针对不同的对象及具体的研究领域可以运用不同的方法。然而这些方法虽然因对象、领域等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一定程度上是适当的外部强化、积极的自我强化、加强归因训练、学习策略的培养这四种方法的具体化应用,途径如下:
1、言语鞭策与鼓励。老师和家长适时的言语鞭策与激励,会提高我们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老师应该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方法。积极的言语支持和鼓励是培养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一种有效途径。
2、寻找榜样和示范。当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取得成功时,个体会认为自己也可以成功,自我效能感会有所提高。因此,家长、教师自身为学生提供榜样示范外,我们学生自己也可以寻求相同层次同学成功的榜样或示范。
3、体验成功。高中生个体亲身经历的成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影响最大。成功的经验会提高人的自我效能感,多次失败的经验会降低人的自我效能感。因此,成功的经验会增强学生在未来学习考试中取得成功的信心。建议学校可以通过把握当前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出发,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考试计划,从而增加我们中学生对成功学习成功考试的体验。
4、归因指导。根据美国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韦纳的归因理论,在成功时多进行努力和能力归因,失败时多进行努力归因有利于個体自信心的发展和个体的自我发挥。因此,中学生进行正确归因,在老师家长帮助下认识到应将自己的学业成功归因于能力、努力和有效策略,这样我们高中生就会产生较高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并保持强烈的学习动机。
5、注重学习兴趣。应注重兴趣、爱好、习惯等非智力因素,对我们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6、和谐的课堂氛围。努力建立宽松、和谐、平等的家庭、师生、同学关系,有助于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高。一个人的情绪状态会影响其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当人们心情处于过分紧张状态時,获得成功的能力判断水平要比心平气和时差得多。
7、团体影响提高。班级团体提高是在班级和谐情境下,利用团体动力学营造相互信任、彼此接纳、理解支持的团体氛围,通过同学之间共同探讨和训练,积极寻求解决同学共同发展性问题,以期达到提高我们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目标。通过团体影响提高,高中生的自我效能感有所提高,可以显著提高学业水平和考试成绩。
三、总结
高中生个人的情绪状态也会影响其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当个人心情处于过分紧张状态时,获得成功的能力判断水平要比心平气和时差得多。因此,在高中学习过程中,教师家长应该相信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和学生平等交往、扮演教学的指导者、合作者角色,努力创建和谐、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让学生体验到尊重和信任,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进而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
参考文献:
[1]张胜秀. 新课程高中化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中国科技信息,2010,(24):274+272.
[2]杜红梅,曹庆霞,张丽,付玉,刘春华,陈远丽,龚玲. 心理惩罚对中学生自我效能感影响[J]. 中国公共卫生,2008,(06):735-736.
[3]胡芸. 中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
[4]付桂芳. 提高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途径探讨[J]. 现代教育科学,2014,(06):6-7+5.
【关键词】高中生;自我效能感
自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首次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以来,自我效能感的概念便处于不断完善与发展中。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影响自己生活的事件,以及对自己的活动水平施加控制能力的信念”,即“个体对自己能够按指定水平来执行某个行动的信心”。也就是说,自我效能感是个人对自己是否具备某一行为水平能力的判断。
一、高中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心理学普遍认为,个体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想象经验、情绪和生理状态、言语劝导等因素对自我效能感具有重要影响。
1、个人的成败体验。个人的成败经验就是个体过去的亲身经历。在通常情况下,成功的经验可以提高人的自信心及自我效能感,多次失败的经验则会导致自卑失望,自我效能感的降低。
2、替代性经验。个体成败经验是一种直接经验,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不仅会受到个人直接经验的影响,而且会受到间接经验的影响。当个人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取得成功时,自我效能感会得到增强,认为自己可以完成同样的任务;看到与自己能力差不多的人遭遇失败的时候,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会有所降低,认为自己和有上述遭遇的人一样,不会有取得成功的可能性。
3、想象经验。人们通过想象自己或其他人在未来情境中有效或无效的行动,而产生关于个人功效或无效的信念。
4、情绪和生理唤醒。当高中生体验到积极的情感时,可能对学习或成绩产生较高的自我效能感,而焦虑和抑郁对自我效能感可能产生有害的影响。当人们产生不愉快的情绪心理唤起时,更可能怀疑自己的胜任力,而舒适的情绪心理感觉可使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感到自信。
5、言语劝导。言语劝导是比个人的成败经验和替代经验要弱一些的自我效能感信息来源,这是一种凭借家长、老师、同学说服性的教育、建议、点拨、劝告等改变高中生自我效能感的方法。语言作为自我效能感的一个来源,它的有效性会受到一些其他因素影响,如说服者身份、说服者的技能和可信度的吸引力等。
6、高中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途径
针对自我效能感的特点,我认为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增强高中生的自我效能感。适当的外部练习、强化,积极的自我强化、暗示,加强学习策略考试技巧的培养是强化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有效途径。
二、自我效能感提高的具体途径
为了了解全面,我查阅学科性具体化的自我效能感的培养方面的文献。通过研读发现:针对不同的对象及具体的研究领域可以运用不同的方法。然而这些方法虽然因对象、领域等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一定程度上是适当的外部强化、积极的自我强化、加强归因训练、学习策略的培养这四种方法的具体化应用,途径如下:
1、言语鞭策与鼓励。老师和家长适时的言语鞭策与激励,会提高我们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老师应该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方法。积极的言语支持和鼓励是培养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一种有效途径。
2、寻找榜样和示范。当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取得成功时,个体会认为自己也可以成功,自我效能感会有所提高。因此,家长、教师自身为学生提供榜样示范外,我们学生自己也可以寻求相同层次同学成功的榜样或示范。
3、体验成功。高中生个体亲身经历的成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影响最大。成功的经验会提高人的自我效能感,多次失败的经验会降低人的自我效能感。因此,成功的经验会增强学生在未来学习考试中取得成功的信心。建议学校可以通过把握当前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出发,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考试计划,从而增加我们中学生对成功学习成功考试的体验。
4、归因指导。根据美国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韦纳的归因理论,在成功时多进行努力和能力归因,失败时多进行努力归因有利于個体自信心的发展和个体的自我发挥。因此,中学生进行正确归因,在老师家长帮助下认识到应将自己的学业成功归因于能力、努力和有效策略,这样我们高中生就会产生较高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并保持强烈的学习动机。
5、注重学习兴趣。应注重兴趣、爱好、习惯等非智力因素,对我们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6、和谐的课堂氛围。努力建立宽松、和谐、平等的家庭、师生、同学关系,有助于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高。一个人的情绪状态会影响其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当人们心情处于过分紧张状态時,获得成功的能力判断水平要比心平气和时差得多。
7、团体影响提高。班级团体提高是在班级和谐情境下,利用团体动力学营造相互信任、彼此接纳、理解支持的团体氛围,通过同学之间共同探讨和训练,积极寻求解决同学共同发展性问题,以期达到提高我们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目标。通过团体影响提高,高中生的自我效能感有所提高,可以显著提高学业水平和考试成绩。
三、总结
高中生个人的情绪状态也会影响其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当个人心情处于过分紧张状态时,获得成功的能力判断水平要比心平气和时差得多。因此,在高中学习过程中,教师家长应该相信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和学生平等交往、扮演教学的指导者、合作者角色,努力创建和谐、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让学生体验到尊重和信任,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进而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
参考文献:
[1]张胜秀. 新课程高中化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中国科技信息,2010,(24):274+272.
[2]杜红梅,曹庆霞,张丽,付玉,刘春华,陈远丽,龚玲. 心理惩罚对中学生自我效能感影响[J]. 中国公共卫生,2008,(06):735-736.
[3]胡芸. 中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
[4]付桂芳. 提高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途径探讨[J]. 现代教育科学,2014,(06):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