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0-292
作为教育工作者,谁不艳羡“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育,可现实却往往是多石也只能涟漪荡荡。结果虽不尽人意,但也能勉强接受,因为付出毕竟有些回报。还是有希望成功的,于是乎,我更加的尽心尽责,寻求自己的不完美,日臻完善。我想努力达到那种“一石激起千层浪”高度,可现实却给我致命一击。平静的教学生涯中竟摊上了一个闹心的案例——千石万石也击不起丝毫的涟漪,教育最终回归原点。
对李雨涵的教育回归原点成了我心头的一大痛。
李雨涵,九(2)班一秀气男生,性格孤僻,很少与人言语。不会听讲,不会学习,也不想学习,唯一的追求就是把中学混完。
和他之间的较量才让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问题学生?
课堂上倒也安静,除了睡觉,就是东张西望。据他言,七、八年级就是这样过的,上了九年级还准备这样过。问他毕业后的打算,一句“不知道”后,就再也问不出半个字。凭我怎么讲,就是一双迷茫的眼睛看着我。没有交流的谈话是无法进行的,所以至今我也不明白,他是不想交流,还是不屑于交流。总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感化教育在他身上是行不通的。
软的不行,硬性要求总该能起点作用吧!于是,我拿出了师之尊严,抓住他一堆作业未完成的缺儿,劈头盖脑的教育了一番,然后勒令时间完成。从始至终,他都一言未发,不做丝毫的辩解,我还在心中窃喜,是不是被镇住了?可事实证明是我想多了,到了规定的时间书面作业,背诵作业我一个也没收到。势头不妙啊!无视老师,无视班纪,不可姑息。
我再次找他谈话,问其作业不完成的原因,他倒够直白,一点也不转弯抹角,一句“不想做”,完了。他还言,从上初中开始起,他就没读过书,背过书,更别谈完成什么作业了。听这话,感觉做错事的是我,不是他。“可九年级不同于七八年级,你不可以继续浑浑噩噩下去,你马上要面临毕业,要经历你人生关键的转折点,你得对自己负责啊!”尽管多次教育无果,我还是苦口婆心地讲着道理。我看见他的眼角划过一丝光亮,既而又垂下眼瞼,用低的不能再低的声音说,那我试试。我长舒一口气,总算有了点起色。满怀期待的我在第二天看见的依然是一切又照旧的他。如是者三五次,我身心俱疲,而他依旧还是老样子。
反思对李雨涵的失败教育,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一、家庭的问题?
不甘的我了解了一下他的家庭,顿时傻眼了。父亲呆傻,连饭都不会做,母亲常年在外打工,不想着家,80多岁的爷爷苦撑着家。能给他的就是吃饱穿暖,难怪他“性格孤僻,很少与人言语,不善交谈”,这是他成长道路上缺失爱的陪伴造成的。“目光呆滞,无上进心,一句话反复讲上好几次他才能听明白,并且不能立刻做出反应,等你反复询问几次后才会给出结果”,这分明是长期缺乏交流,沉浸于自我世界,思维呆滞的体现。只管生养,不管教育的家庭才会诞生这样的问题孩子。
二、学校的问题?
学校有无责任呢?学校肯定不能杜绝问题孩子出现的社会问题,但学校毕竟是具有教育资质的场所。有的是教育的经验,咱不仅育学生,还育家长。做好家校的沟通,呼吁指导家长朋友们多多关注,陪伴孩子的成长,将这些问题孩子扼杀在摇篮之中,尽到家长学校应有的职责。
三、我的问题?
反思我的失败教育,也存在如下问题:
1、耐心不足。但凡是问题学生都存在这样那样的家庭和心理问题,如果仅靠三言两语就能解决那就算不上问题学生了。因此,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做好打一场持久战准备。不能像我这样,想当然的以为他是九年级的学生了,思想应该比较成熟了,讲一讲道理就可以了。孰不知,他的心性还未成熟,仍停留在三岁孩童,讲道理那会儿他懂,过一会儿他就什么都给忘了。我应该做好督促,陪伴他一起度过这个克服自我的艰难过程,坚持坚持再坚持,做那个引他上路的摆渡人。
2、力度不够。不要轻易相信问题学生的任何允诺,如果他们的保证有效的话,那就是正常学生了。我的失败就是高估了他的承诺,把他当正常孩子一样看待,认为他既然做了保证就应该可以做到。于是疏忽了对他的督导,没成想他多年形成的懒散,惰性主宰着他的一切,好不容易萌发的星星之火终究被无情扑灭,对他的教育回归原点就不足为奇了。
3、爱心不够。人们常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他人的孩子是神”。身为师者,我们确实做到了神。可我们的爱给优生的多一些,他们身上有太多值得我们爱的地方。而对这些欠缺爱的问题学生,我们实在是有太多爱不起来的理由。爱的缺失导致了他们这样那样的问题,想要彻底改变必须予以百倍甚至千倍的爱心才可以见效。收起我们那异样的目光,释放我们的博爱去喜欢上这些不美,但需要我们用爱滋润的顽石。盘点对李雨涵的教育,其实我的内心深处,始终是把他当做一个智障学生来对待,虽然也屡试多种方法,但都没期望取得多大的成果。似乎只是想尽尽心,求得心安而已。试想,没有爱的保障的教育,又怎能期待爱的奇迹呢?更何况是这样的问题学生呢?
请务必记住:问题学生才更需要老师的关爱!失败乃是警醒!我决定不再气馁,就是再难,也要拯救这个孩子。努力努力再努力,我相信,金诚所至,金石为开。
作为教育工作者,谁不艳羡“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育,可现实却往往是多石也只能涟漪荡荡。结果虽不尽人意,但也能勉强接受,因为付出毕竟有些回报。还是有希望成功的,于是乎,我更加的尽心尽责,寻求自己的不完美,日臻完善。我想努力达到那种“一石激起千层浪”高度,可现实却给我致命一击。平静的教学生涯中竟摊上了一个闹心的案例——千石万石也击不起丝毫的涟漪,教育最终回归原点。
对李雨涵的教育回归原点成了我心头的一大痛。
李雨涵,九(2)班一秀气男生,性格孤僻,很少与人言语。不会听讲,不会学习,也不想学习,唯一的追求就是把中学混完。
和他之间的较量才让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问题学生?
课堂上倒也安静,除了睡觉,就是东张西望。据他言,七、八年级就是这样过的,上了九年级还准备这样过。问他毕业后的打算,一句“不知道”后,就再也问不出半个字。凭我怎么讲,就是一双迷茫的眼睛看着我。没有交流的谈话是无法进行的,所以至今我也不明白,他是不想交流,还是不屑于交流。总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感化教育在他身上是行不通的。
软的不行,硬性要求总该能起点作用吧!于是,我拿出了师之尊严,抓住他一堆作业未完成的缺儿,劈头盖脑的教育了一番,然后勒令时间完成。从始至终,他都一言未发,不做丝毫的辩解,我还在心中窃喜,是不是被镇住了?可事实证明是我想多了,到了规定的时间书面作业,背诵作业我一个也没收到。势头不妙啊!无视老师,无视班纪,不可姑息。
我再次找他谈话,问其作业不完成的原因,他倒够直白,一点也不转弯抹角,一句“不想做”,完了。他还言,从上初中开始起,他就没读过书,背过书,更别谈完成什么作业了。听这话,感觉做错事的是我,不是他。“可九年级不同于七八年级,你不可以继续浑浑噩噩下去,你马上要面临毕业,要经历你人生关键的转折点,你得对自己负责啊!”尽管多次教育无果,我还是苦口婆心地讲着道理。我看见他的眼角划过一丝光亮,既而又垂下眼瞼,用低的不能再低的声音说,那我试试。我长舒一口气,总算有了点起色。满怀期待的我在第二天看见的依然是一切又照旧的他。如是者三五次,我身心俱疲,而他依旧还是老样子。
反思对李雨涵的失败教育,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一、家庭的问题?
不甘的我了解了一下他的家庭,顿时傻眼了。父亲呆傻,连饭都不会做,母亲常年在外打工,不想着家,80多岁的爷爷苦撑着家。能给他的就是吃饱穿暖,难怪他“性格孤僻,很少与人言语,不善交谈”,这是他成长道路上缺失爱的陪伴造成的。“目光呆滞,无上进心,一句话反复讲上好几次他才能听明白,并且不能立刻做出反应,等你反复询问几次后才会给出结果”,这分明是长期缺乏交流,沉浸于自我世界,思维呆滞的体现。只管生养,不管教育的家庭才会诞生这样的问题孩子。
二、学校的问题?
学校有无责任呢?学校肯定不能杜绝问题孩子出现的社会问题,但学校毕竟是具有教育资质的场所。有的是教育的经验,咱不仅育学生,还育家长。做好家校的沟通,呼吁指导家长朋友们多多关注,陪伴孩子的成长,将这些问题孩子扼杀在摇篮之中,尽到家长学校应有的职责。
三、我的问题?
反思我的失败教育,也存在如下问题:
1、耐心不足。但凡是问题学生都存在这样那样的家庭和心理问题,如果仅靠三言两语就能解决那就算不上问题学生了。因此,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做好打一场持久战准备。不能像我这样,想当然的以为他是九年级的学生了,思想应该比较成熟了,讲一讲道理就可以了。孰不知,他的心性还未成熟,仍停留在三岁孩童,讲道理那会儿他懂,过一会儿他就什么都给忘了。我应该做好督促,陪伴他一起度过这个克服自我的艰难过程,坚持坚持再坚持,做那个引他上路的摆渡人。
2、力度不够。不要轻易相信问题学生的任何允诺,如果他们的保证有效的话,那就是正常学生了。我的失败就是高估了他的承诺,把他当正常孩子一样看待,认为他既然做了保证就应该可以做到。于是疏忽了对他的督导,没成想他多年形成的懒散,惰性主宰着他的一切,好不容易萌发的星星之火终究被无情扑灭,对他的教育回归原点就不足为奇了。
3、爱心不够。人们常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他人的孩子是神”。身为师者,我们确实做到了神。可我们的爱给优生的多一些,他们身上有太多值得我们爱的地方。而对这些欠缺爱的问题学生,我们实在是有太多爱不起来的理由。爱的缺失导致了他们这样那样的问题,想要彻底改变必须予以百倍甚至千倍的爱心才可以见效。收起我们那异样的目光,释放我们的博爱去喜欢上这些不美,但需要我们用爱滋润的顽石。盘点对李雨涵的教育,其实我的内心深处,始终是把他当做一个智障学生来对待,虽然也屡试多种方法,但都没期望取得多大的成果。似乎只是想尽尽心,求得心安而已。试想,没有爱的保障的教育,又怎能期待爱的奇迹呢?更何况是这样的问题学生呢?
请务必记住:问题学生才更需要老师的关爱!失败乃是警醒!我决定不再气馁,就是再难,也要拯救这个孩子。努力努力再努力,我相信,金诚所至,金石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