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吴文化资源丰富高职语文课程价值的探究

来源 :职教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irit_i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吴文化作为一种区域文化,为苏州地区五年制高职的语文课程带来了重大的课程价值。将吴文化融入高职语文教学,锻炼了学生的语文能力;辅助了新型教与学方式的形成;丰富了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促进了语文课程的整体发展。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价值;吴文化;苏州
  作者简介:周密,女,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6)24-0011-03
  一、吴文化的概念与特色
  (一)什么是吴文化
  吴文化是一种区域文化,所谓吴文化就是吴地人民长期以来创造的一种区域性传统文化,即吴地自有人类开始,直至现今的各种物质的精神文化创造。[1]
  (二)吴文化的主要特色
  1.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江南水乡,小桥流水”的吴地向我们展示了朴素平实、宁静舒适、温情脉脉的美好意境。古桥、古塔、古街、古巷、古坝、古楼、古坊交织着古朴的风采;四乡村镇,祠堂、牌坊随处可见。秀丽的山水与古朴建筑交融化合,仿佛身在清丽的山水画廊,又仿佛走进古典建筑艺术的博物馆。
  2.吴侬软语,里仁为美。吴音优美柔和,婉转动听,妩媚可人,洁雅绵软。吴语体现了浓浓古老的遗韵和一种书卷气。自先秦时起,吴语就享有“软、糯、甜、媚”的赞誉,而“水般柔”是其最大特征。在“水柔般”环境下生活的人们,自然以“仁”为标准,达到“仁”的境界,也就到了真善美的境界。只有仁者,才能真心地喜好人,诚信人,团结人。
  3.尚武崇文,尚德向善。吴文化作为长江流域文化的重要内核和中国古代文化最高水准的区域之一,和其他地域文化一样,具有“尚德”的内涵。始于泰伯奔吴的“吴文化”,从诞生伊始就充满了谦让和谐的道德色彩,也被后人一直视为“尚德”的文化。吴国后期季札的谦让、诚信、重义为吴文化沉淀“尚德”的特质。[2]阖闾执政19年时间里,“厚爱其民”作为执政之道,主张“恤民同劳,安君治民”,不仅构建了一个伟岸的王者形象,也极大地丰富了吴文化的精神内涵。汉代高士梁鸿,明代东林八贤,大儒顾炎武,乃至大批廉政官员如于谦、杨震、范仲淹等,都是得到吴地人民敬重的道德楷模。可见,尚德的传统在吴地是被一以贯之的。
  4.诗性生活,诗性文化。诗意的落脚点在于“生活”。吴地是“百城烟水”,处处可谓烟水淡淡,泼墨写意。流传至今的关于吴地风情人土的诗文数不胜数。既有物质形态的“有形”文化遗产,又有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下来、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利用吴文化资源,丰富高职语文课程价值
  语文课程价值是指语文课程的客体对语文课程主体发展需要的满足。在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是一门以人文素养教育为核心,融合工具性、社会性、审美性及文化传承性于一体的公共基础课。职业学校的语文课程要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核心”的思想,把教、学、做理念贯穿于教学始终,通过教学及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应用能力,提升人文素养及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3]
  所以,我们应充分利用吴文化的资源,只有将之运用于高职语文的教学实践中,才能不断丰富高职语文的课程价值。
  (一)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
  高职语文教学重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以及信息处理等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提升能力。将吴文化融入语文课程,能使学生通过体验吴地文化,挖掘并了解吴地文化,增进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开拓学生语文知识,并使他们在此过程中提升语文能力。
  1.口语能力。高职学生毕业后,将有相当一部分人会从事服务型行业,因此,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一般情况下,教师在课堂上会设置5~10分钟的课前演讲,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将吴文化融入到这个环节中,由学生自由选择吴文化相关的内容作为演讲的内容,这一做法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可以增进其地域文化知识。
  2.阅读能力。吴地两千多年的历史,留下了数不清的吴地诗文。这些作品中处处都能体现吴地的风土人情。苏州地区五年制高职生的生源即来自苏州地区,他们在这里成长,深得吴地文化的影响,通过阅读这些作品,能够理解文章中内容,感悟文人的情感,在提升阅读能力的同时,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写作能力。高职学生常常为作文写什么而头疼。而吴文化丰富的内容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教师将吴文化融入语文课程中,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让学生有话可说,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轻松运用,凝结成文字,提高了写作能力。渐渐地,随着学生吴文化知识的丰富,他们也会越来越热爱写作。
  4.语文实践活动。在吴地,古桥、古塔、古街、古巷、古坝、古楼、古坊,四乡村镇,祠堂、牌坊随处可见。秀丽的山水与古朴建筑交融化合,使吴地俨然成为一个古典建筑艺术的博物馆。这些都是语文实践活动丰富的资源,教师带着学生走街串巷,处处都能找到吴文化的足迹。通过这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展语文的课外资源。
  (二)丰富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
  1.文明儒雅内秀的气质。五年制高职校所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更应该具有由内而外的文明儒雅的气质。吴文化是水文化,“江南水乡,小桥流水”,培养出吴地人浓浓的以水为质的人文气质。苏南城市的古韵,园林的雅致,太湖的秀美以及优美柔和、洁雅绵软的吴侬软语,都给人一种儒雅与内秀。苏州地区五年制高职的学生主要来自苏州当地,他们只有继承吴文化气质,弘扬吴文化精神,才能更好地融入到苏州地区的经济建设中去。
  2.和谐宽容开放的心态。在吴文化的历史上,泰伯奔吴打破了吴地文化封闭,带来了中原的先进文化,开启了接纳异质文化的先河。因此,吴文化具有开放和包容的特质,具有强大的融合、筛选和吸收的能力。后来,秦汉时期的吴文化向外传播,明朝后期率先接受西方科技文化,到现在吴地文化向内地传播和辐射,这些都说明吴文化的宽容与开放的特质。这些优秀品质可以在语文课程中有选择地进行渗透,教师要用吴地的著名人物、典型案例教育引导学生,使学生具有博大的胸怀,能够善待自己和他人。   3.勤奋至德仁爱的品格。泰伯谦让和谐的美德;季札谦让、诚信、重义的 “尚德”特质;阖闾“厚爱其民”的王者形象;以及汉代高士梁鸿,明代东林八贤,大儒顾炎武,等等,都是得到吴地人民敬重的道德楷模。高职学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是现代企业发展需要的一线技术操作人才,企业更希望这些学生拥有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品质。因此,我们应将这些优秀的品格融入到语文课程中,努力帮助学生形成勤奋至德仁爱的优秀品格。
  (三)促进语文课程的整体发展
  吴文化的融入密切了语文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丰富了语文听说读写的素材,带动了语文课程的整体发展。
  1.课程生活化。语文课程要面向生活、面向自然、面向社会。吴文化内含民俗民风等,与吴地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由当地历代人所构建,具有生活性。吴文化的融入践行了课程生活化的理念,成为语文课程与生活的纽带。
  (1)将吴文化纳入语文教学,即将吴地生活写入语文,实现语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生活化。如五月端午祭伍子胥。我们熟知,端午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吴地相传是纪念春秋时期吴国忠臣伍子胥。祭胥王、迎水仙、赛龙舟的活动,已经是吴地端午的传统习俗之一。教师可将这一习俗的来源、伍子胥的事迹以及历史发展等融入语文教学内容,由学生自己查询相关资料。学生在了解这些知识的过程中,自然会了解到跟伍子胥以及吴国相关的历史知识,这样,学生不仅乐于接受,而且能够提高学习效率。
  (2)吴文化的融入沟通了课堂内外,实现了学校与社会的有机联系。学生通过参加自主活动,走街串巷,拜访历史名迹,能够发现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回到课堂后,学生往往各抒己见,对于有兴趣的内容,教师可以引导他们继续进行深入研究。
  2.素材丰富化。课程资源分为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两类。吴文化的实践性、审美性、人文性、开放性等价值,丰富了语文课程资源,提升语文课程价值。
  (1)显性课程资源。显性课程资源为外在的物化表现形式,以苏州地区为例,这些课程资源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博物馆、纪念馆等,如表1所示。
  (2)隐性课程资源。隐性课程资源主要是精神和意识层面的,包括吴文化的制度、思想、价值观念、民俗民风,等等。它不直接作用于学生,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加工提炼,将之转化为显性素材。吴地的文章资源、昆曲、苏州评弹、吴语、吴风,等等,都是语文课程的隐性资源。
  3.创生灵活化。创生是创造产生,生而成长之意。创生是一个过程。吴文化融入语文课程,是以内容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丰富的吴文化融入语文课程,增强了语文学科的灵活度,扩大了学科的开放度,促进了教师增长地方文化知识,建立多渠道链接,从而从某个点产生创生的可能。教师在此基础上,可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重构教学内容。因此,在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吴文化,并根据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创造教学情境,以实现教学内容的创生。
  参考文献:
  [1] 高夔初.吴文化资源研究与开发[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62-63.
  [2] 徐国保.吴文化的根基与文脉[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3] 王虹.地方文化融入语文课程的诉求及其价值[J].教育导刊,2013(10):64-67.
  [责任编辑 盛 艳]
其他文献
摘 要: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中高职课程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从组织机构、顶层设计、职业标准、教学模式等方面,推进中高职教育课程衔接体系的开发与实践,从而深化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的发展与改革创新。  关键词:中高职;课程衔接;课程开发;方法  基金项目:常州大学高职研究院课题“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常州市中高职衔接创新机制研究”(项目编号:CDGZ2014031);2013年江苏省职业教育
期刊
摘 要:探讨了技能大赛的作用和必要性。以技能大赛中的“数字影音后期制作技术”项目为例,提出了技能大赛项目的导向性和资源转化问题,从竞赛项目内容、流程,教学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论证了技能大赛对教学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职业教育;技能大赛;数字影音后期制作技术;教学改革;双师型队伍  作者简介:徐岩,男,江苏省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媒体、影视动画。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以宿城中专为例,从课堂、活动、体制三个层面展开分析,论述如何在职业学校的德育课中合理开展诚信教育,由此帮助中专学生发展成为有诚信、有素养、德才兼备的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职业学校;德育教学;诚信教育方案;平台;机制  作者简介:马培培,女,江苏省宿城中等专业学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职德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6)30-0045-
期刊
摘 要:过程性考核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督促学生的平时学习,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运用调查问卷和个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的过程考核实施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对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完善过程性考核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过程性考核;整体分析;实证分析  作者简介:张勇,男,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系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财务会计教
期刊
摘 要:通过统计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近三年大学英语新四六级翻译考试,分析和对比“语态、主从结构、词类转换、语序、词形变化”等五个重要的汉英翻译技能在新翻译考试中的考查频率,及学生在听力、阅读和翻译各项的得分比例,指出大学英语由“教学翻译”转向“翻译教学”亟待落实。进而提出,翻译教学不应局限于词汇和句法层面,而应扩展到语篇层面,应从词、句、段的层面培养学生综合翻译技能,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翻译实践中
期刊
摘 要: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与保障。2015年颁行的奥地利《联邦职业教育法——联邦学徒职业教育法》其文本在内容上明确职责,面面俱到;结构上条理清晰,法法相连;职能上权力下放,多方兼顾;权益上关注弱势,注重公平。该法案的这些特征启示我国现代学徒制法案建设可从细化学徒模式中的相關对象,详细制订法文;注意与其他法律紧密结合,结构层次分明;给予地方教育部门更多自主权
期刊
摘 要:结合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15年开展德国“双元制”本土化实践探索,在成功借鉴、创设“双元制”本土化实践经验基础上实现了创新,并解决了德国“双元制”在中国“水土不服”的关键问题,而且也解决了我国职业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教学问题。同时,也给予当前职业教育实现新突破的启示。  关键词:“双元制”;本土化;大国工匠;特色职教;品牌发展;江苏省太仓市中等专业学校  作者简介:侯宏强,男,江苏省太仓中
期刊
摘 要:以上海海事大学附属职业技术学校为例,研究“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背景、培养需求、人才应用要求和培养措施及培养成果。  关键词:中职;物流服务与管理;高技能人才;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宋宁宁,女,硕士,上海海事大学附属职业技术学校中学二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职物流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6)26-0020-03  一
期刊
摘 要:由于社会转型、经济体制的改革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国弱势群体数量日益庞大,如何对弱势群体进行教育救助,促进其社会融合和社会层次的上升流动,如何促进这一特殊群体的人力资本提升和转化,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更好地实现个体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通过深入××城市社区弱势群体,了解其教育救助现状,并探讨××弱势群体教育救助取得的成效与不足,就未来××市在促进弱势群体教育救助过程
期刊
摘 要:2015年,教育部颁布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这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现创新发展的行动纲领。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响应政府的政策引领,全面探索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的创新工作;成立二个职教集团,开展国际化办学,并在二级学院试点混合所有制办学;在完善定向培养、订单培养、中高职衔接等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通过信息化环境的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