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最头疼的便是作文。无疑,作文教学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头等大事。写作能力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在当今社会,培养、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的问题,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越来越引起了许多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而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无疑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作为语文教师应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务必要把作文教学理论落在实处,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学生的语文水平怎样,作文是一个衡量的重要尺度。” 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的高低,是一个人能否较好地运用语文知识及其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习近平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上讲,“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作文教学也一样,万万不能把作文教学只浮于理论层面。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更是难点。要富于文采,要写出真情实感,应该多观察、多思考等等,其实这些理论要点人人都会讲。不仅仅是大多数教师的专用语,学生们讲起来也能娓娓动听。然而,学生一写起作文还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要么东拼西凑,要么生拉硬扯,要么胡编乱造,要么记流水账。自然文章空洞乏味,不用说让教师满意,就连学生自己都不愿再读自己的文章。所以说要写好作文,务必要把作文教学理论落在实处,切忌纸上谈兵。
一、培养兴趣
头痛于作文的学生,则是作文还提不起他们的兴趣。作文教学要取得一定成效,语文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写为主动学写,逐步使他们乐写。这便是对教师能力的一个要求。能否上好一节生动的作文课,是学生能否对作文提起兴趣的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作文是语文学习中最复杂的脑力劳动,如果小学生没有写作愿望,那么习作的教学目的就很难达到。小学生往往怕作文,把作文看成是苦事,为了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提高作文水平,我十分重视写作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是发展写作创造力的前提。通过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要使学生作文写得好,关键的一条是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能激发求知欲与创造力,学生有了兴趣,才能把“老师要我学,要我写”转化为“我要学,我要写。” 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写作学习活动中,点燃孩子思维的火花,开启心灵的智慧,感受成功的快乐。使学生在生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充分锻炼自己,展示自己,提高自己,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一片广阔的天空。鼓励,实际上是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哪怕是学习差一点的学生,也应该以鼓励为主,老师鼓励学生就等于在拨动学生创造的心弦,点燃思维的火花。教师要努力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期望给学生,尊重、理解、宽容学生,创设和谐欢快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让他们充满信心、充满激情地、自觉地进行构思和写作。教师要有创新意识,树立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为主导的教学思想,给学生营造创新的环境。如看到《太阳》这个题目,不仅仅能写自然界的太阳,可以写温暖,可以写亲情、友情等等,让学生大胆作文,肯定他们的创新意向,给学生广阔的创新空间。
二、积累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就是说没有材料,即使是能工巧匠,也无法造出精美的器物。写作需要素材,这里的素材就是巧妇的“米”,它是作文的物质基础。所以写作首先要有材料,材料正是要靠学生平时的积累。
1、在阅读中积累素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学好语文课,首先就得认真阅读。只有会读、多读,才会作文,让学生从阅读中学习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让学生理解文章是怎样确定中心、怎样选择和组织材料的。理清文章内容的线索、事情的起因、发展过程和结局,并从中学习观察分析事物的方法。我们在教学当中就要牢固树立阅读为写作服务的思想,在平时把阅读教学始终贯穿于作文教学之中。我们还应认真运用好每篇课文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学会仿写,从而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无论是低年级的用词说话,看图说话,还是中高年级的读段、写段和写一篇完整的作文,这一系列的作文训练,都要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把阅读中的作文知识有效合理的切入,通过导读、训练来丰富学生的作文知识。总之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深化和升华。除了教材,还要多阅读课外书。阅读课外书不仅能增加知识量,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还可以使作文内容更加丰富。课文和课外阅读中故事、事例成为了我们作文的素材,我们也便有话可说,有文可作。
2、从现实生活中积累素材。
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生活中处处可以作文。我们教师应该就地取材,开拓作文教学的源泉,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在生活中让同学们细心观察,山川田野,湖泊河流,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农家生活等等,都是学生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写作素材。先观察后作文。只有引导学生感知具体形象的事物,才能激发其积极地思维,进而产生表达愿望。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观察图画和实物,或者指导学生参观,然后按照教师的指导写作文,学生很有兴趣,写的文章有具体内容,也才会有真情实感。比如说让学生写一篇有关春雨的文章,好多同学都会写“像细丝,像牛毛”,“春雨贵如油”之类。而我让孩子们在下雨时走出教室,亲自感受春雨的气息,从而学生想象也很丰富,感情也更为细腻,也便能写出对春雨真实的感受。
3、通过写日记、写随笔来积累。
然而,仅限于观察、感受并不是积累。对于每个人而言,不仅仅是学生,都处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观察,不在感受。但为什么写文章时还是没东西可写,关键是没形成文字,随着时间的流逝便忘却了。所以积累是需要观察了、感受了之后形成文字,需要去记忆的。坚持写日记、写随笔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随笔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达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另外,积累的这些东西还要背下来。也许有人会说,记和背都是硬性的东西,对学生的思维无益。但我想说,古语有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句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也是提高作文最快捷、最有效的方法。
三、重视作文评改
1、教师评改。
一篇好文章关键要修改,首先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教师应对每个学生的作文都进行认真地批改,尤其对作文能力偏差的学生更要实行精心地面批,主要批出字、词、句段、篇及标点存在的问题,同时又要批改出学生习作中的好词好句和优美片段,使学生知道自己作文好在哪里,差在何处。只要坚持这条批改原则一定会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教师还应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的作文,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欢愉,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明白自己的文章好在哪里,差在哪里,应怎样努力,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因此我们在平时作文批改中一定要写好学生作文的评价,对于不同情况的学生写出不一样的评语。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2、学生自评。
学生写完作文后的第一读者应是自己,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评判能力。习作初稿一般存在着一些较为明显的不足,特别是初学写作的小学生,他们在习作时尚未考虑到词语的锤炼、修辞的应用,但通过推敲,自己还是可以修改的。我们应该让学生意识到自主评改的意义,教给学生评改的方法,使他们乐于、善于评改自己的习作。另外还可以交互评改,学生在小组中通过合作相互评改,同龄人之间,学生无拘无束,乐于交流,敢于阐述自己的见解。他人评价时,无疑能让自己大受启发,以广阔的视野对习作进一步修改;评价他人时,亦能使自己得以借鉴,吸取他人的闪光点。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既利于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习惯又使学生在自改作文的过程中尝到了“自改成果”,产生了浓厚的写作兴趣,学生就愿去钻,乐去研,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活”起来。这样做也可以使学生在修改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以上几点是笔者的一些拙见,要写好作文、教好作文务必要落在实处。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努力研究、探索作文教学新方法,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们从课堂中走出来,回归到生活中去,写出真情实感,写出真实的生活。
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学生的语文水平怎样,作文是一个衡量的重要尺度。” 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的高低,是一个人能否较好地运用语文知识及其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习近平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上讲,“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作文教学也一样,万万不能把作文教学只浮于理论层面。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更是难点。要富于文采,要写出真情实感,应该多观察、多思考等等,其实这些理论要点人人都会讲。不仅仅是大多数教师的专用语,学生们讲起来也能娓娓动听。然而,学生一写起作文还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要么东拼西凑,要么生拉硬扯,要么胡编乱造,要么记流水账。自然文章空洞乏味,不用说让教师满意,就连学生自己都不愿再读自己的文章。所以说要写好作文,务必要把作文教学理论落在实处,切忌纸上谈兵。
一、培养兴趣
头痛于作文的学生,则是作文还提不起他们的兴趣。作文教学要取得一定成效,语文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写为主动学写,逐步使他们乐写。这便是对教师能力的一个要求。能否上好一节生动的作文课,是学生能否对作文提起兴趣的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作文是语文学习中最复杂的脑力劳动,如果小学生没有写作愿望,那么习作的教学目的就很难达到。小学生往往怕作文,把作文看成是苦事,为了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提高作文水平,我十分重视写作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是发展写作创造力的前提。通过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要使学生作文写得好,关键的一条是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能激发求知欲与创造力,学生有了兴趣,才能把“老师要我学,要我写”转化为“我要学,我要写。” 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写作学习活动中,点燃孩子思维的火花,开启心灵的智慧,感受成功的快乐。使学生在生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充分锻炼自己,展示自己,提高自己,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一片广阔的天空。鼓励,实际上是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哪怕是学习差一点的学生,也应该以鼓励为主,老师鼓励学生就等于在拨动学生创造的心弦,点燃思维的火花。教师要努力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期望给学生,尊重、理解、宽容学生,创设和谐欢快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让他们充满信心、充满激情地、自觉地进行构思和写作。教师要有创新意识,树立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为主导的教学思想,给学生营造创新的环境。如看到《太阳》这个题目,不仅仅能写自然界的太阳,可以写温暖,可以写亲情、友情等等,让学生大胆作文,肯定他们的创新意向,给学生广阔的创新空间。
二、积累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就是说没有材料,即使是能工巧匠,也无法造出精美的器物。写作需要素材,这里的素材就是巧妇的“米”,它是作文的物质基础。所以写作首先要有材料,材料正是要靠学生平时的积累。
1、在阅读中积累素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学好语文课,首先就得认真阅读。只有会读、多读,才会作文,让学生从阅读中学习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让学生理解文章是怎样确定中心、怎样选择和组织材料的。理清文章内容的线索、事情的起因、发展过程和结局,并从中学习观察分析事物的方法。我们在教学当中就要牢固树立阅读为写作服务的思想,在平时把阅读教学始终贯穿于作文教学之中。我们还应认真运用好每篇课文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学会仿写,从而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无论是低年级的用词说话,看图说话,还是中高年级的读段、写段和写一篇完整的作文,这一系列的作文训练,都要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把阅读中的作文知识有效合理的切入,通过导读、训练来丰富学生的作文知识。总之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深化和升华。除了教材,还要多阅读课外书。阅读课外书不仅能增加知识量,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还可以使作文内容更加丰富。课文和课外阅读中故事、事例成为了我们作文的素材,我们也便有话可说,有文可作。
2、从现实生活中积累素材。
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生活中处处可以作文。我们教师应该就地取材,开拓作文教学的源泉,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在生活中让同学们细心观察,山川田野,湖泊河流,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农家生活等等,都是学生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写作素材。先观察后作文。只有引导学生感知具体形象的事物,才能激发其积极地思维,进而产生表达愿望。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观察图画和实物,或者指导学生参观,然后按照教师的指导写作文,学生很有兴趣,写的文章有具体内容,也才会有真情实感。比如说让学生写一篇有关春雨的文章,好多同学都会写“像细丝,像牛毛”,“春雨贵如油”之类。而我让孩子们在下雨时走出教室,亲自感受春雨的气息,从而学生想象也很丰富,感情也更为细腻,也便能写出对春雨真实的感受。
3、通过写日记、写随笔来积累。
然而,仅限于观察、感受并不是积累。对于每个人而言,不仅仅是学生,都处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观察,不在感受。但为什么写文章时还是没东西可写,关键是没形成文字,随着时间的流逝便忘却了。所以积累是需要观察了、感受了之后形成文字,需要去记忆的。坚持写日记、写随笔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随笔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达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另外,积累的这些东西还要背下来。也许有人会说,记和背都是硬性的东西,对学生的思维无益。但我想说,古语有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句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也是提高作文最快捷、最有效的方法。
三、重视作文评改
1、教师评改。
一篇好文章关键要修改,首先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教师应对每个学生的作文都进行认真地批改,尤其对作文能力偏差的学生更要实行精心地面批,主要批出字、词、句段、篇及标点存在的问题,同时又要批改出学生习作中的好词好句和优美片段,使学生知道自己作文好在哪里,差在何处。只要坚持这条批改原则一定会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教师还应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的作文,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欢愉,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明白自己的文章好在哪里,差在哪里,应怎样努力,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因此我们在平时作文批改中一定要写好学生作文的评价,对于不同情况的学生写出不一样的评语。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2、学生自评。
学生写完作文后的第一读者应是自己,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评判能力。习作初稿一般存在着一些较为明显的不足,特别是初学写作的小学生,他们在习作时尚未考虑到词语的锤炼、修辞的应用,但通过推敲,自己还是可以修改的。我们应该让学生意识到自主评改的意义,教给学生评改的方法,使他们乐于、善于评改自己的习作。另外还可以交互评改,学生在小组中通过合作相互评改,同龄人之间,学生无拘无束,乐于交流,敢于阐述自己的见解。他人评价时,无疑能让自己大受启发,以广阔的视野对习作进一步修改;评价他人时,亦能使自己得以借鉴,吸取他人的闪光点。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既利于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习惯又使学生在自改作文的过程中尝到了“自改成果”,产生了浓厚的写作兴趣,学生就愿去钻,乐去研,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活”起来。这样做也可以使学生在修改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以上几点是笔者的一些拙见,要写好作文、教好作文务必要落在实处。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努力研究、探索作文教学新方法,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们从课堂中走出来,回归到生活中去,写出真情实感,写出真实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