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毕业了,我很伤感

来源 :新概念·中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_m_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年的初中生活即将结束,同窗好友以后就要各自走进不同的学校,再也不能朝夕相处了。想到这里,难免会觉得伤感,心情也会随之复杂起来。是啊,大家在一起学习生活了3年,怎会不留恋呢?
  
  电子邮件|通讯录 | 记事本
  
  收信|写信 | 返回 |回复 |转发 | 删除 |
  日期: 2008年6月3日
  发件人: [email protected]
  主题:要毕业了,我很伤感
  收件人:[email protected]
   马上就要毕业了,这段时间我们班级空前团结,同学之间相处特别融洽,就连平时有点小过节的同学也变得亲切起来了。如果从初一初二起就是这样的状态该多好啊。真希望时间永远停留在这一刻,大家都不用毕业,不用长大,永远生活在一起。
  一想到过些日子就要跟同学们分开,我就很伤感,脑海里经常浮现出和同学之间快乐的往事,经常设想真正分别的那天会怎么样,担心分别以后我们还会不会再见面,有时候特别想大哭一场。在这种伤感情绪的笼罩下,我变得不爱说话了,学习也没了劲头。
  
  电子邮件|通讯录 | 记事本
  
  收信|写信 | 返回 |回复 |转发 | 删除 |
  日期: 2008年6月3日
  发件人: [email protected]
  主题:回复:要毕业了,我很伤感
  收件人:[email protected]
  我想,你一定是一个特别重感情,特别热爱集体的人。我非常理解你此时的心情,如果伤感,那就大哭一场吧!哭是一种很好的发泄方式,不过,哭完了,擦干眼泪,就要变得更坚强。
  时光不可能停留,你们都要慢慢长大,你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要上高中、上大学,还要走上工作岗位。现阶段,你们不仅要面临毕业,面临与同学的分别,还要面临人生中的第一次大考。要分清轻重缓急,千万不要耽误了学习,要把对同学的这份感情化为学习的动力。
  不必担心毕业后见不到面,现在的通讯这么发达,即使不能经常见面,也可以通过电话和网络随时与同学保持联系啊。
  想表达对同学的感情,完全不必让伤感的情绪笼罩自己,你可以换一种方式来表达,比如在日记中记录下和同学之间发生的故事,留下永久的回忆;或者帮助身边的同学一起进步,帮助老师把班级工作搞好;或者精心策划一期黑板报,在班级中放几盆绿植,为同学创造一个温暖的学习氛围,使同学们得到放松,感受到集体的力量等等。
  
其他文献
第一次去打保龄球,同行的朋友大致地指点我几句:怎么站,怎么掷球,怎么瞄准方向。每一局,我都按照他的话,认认真真地做,结果却很不一样。  有时,明明是笔直地掷出去,却滚着滚着就偏了方向,眼睁睁看着它滚进沟里,只能徒呼奈何;有时,球出手的时候就已经偏了,到了尽头,只刚刚擦到最边上的球棒,却不知怎么搞的,那个球棒横向一倒,乒乒乓乓地所有球棒全倒了。  我渐渐地生出些感慨:也许,人生就像是一局保龄球,而成
期刊
教练,隔壁新开的跳伞俱乐部,跳一次要多少钱啊?  毛毛,今天跑不完50圈,你就别回家!  今天晚上要进行夜间拉练!
期刊
多年来,“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及其事迹一直在每年的中考作文素材中占有很大比重,俨然成了学生实用的写作素材库。实践证明,以此为题材写出的作文都很具有现实意义。现在,2007年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已经揭晓,我们不妨从这些智者、仁者、勇者、义者身上,挖掘其与众不同的闪光点,并让这些思想的精华、人格的魅力,在我们的考场作文中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一、钱学森——民族脊梁    人物事迹:航天事业的先行者
期刊
著名物理学家牛顿说过:“没有大胆而放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发现.”这句至理名言道出了猜想的重要性.综观近几年中考命题,命题者在猜想方面进行了有益而大胆的探索改革,为推动素质教育,培养同学们的创新能力起到良好导向作用.    1.数与式规律问题的探究    通过对一列有序数、式的特点与结构的分析与研究,找出共性规律,进而归纳猜想出隐含的一般规律,然后再探索出问题的答案.这种思维策略体现了从特殊到一
期刊
作文难,难于上青天。很多同学都有这种感觉。尤其是考场作文,几乎已经成了失分的“急先锋”。  为帮助同学们解决这个难题,笔者特请几位在07年的中考作文中获得高分的考生,来谈谈自己的写作心得和体会,希望能给大家一些有益的启示。    程心龙:大家都知道,中考作文几乎占了语文总分的一半,所以我们决不能轻视。现在的作文要求大多是“文体不限”,因此写作时一定要选取自己最擅长的文体。中考作文不同于竞赛作文,要
期刊
1. Could you tell me something____WTO ? I am really interested_______t.  A. of ... inB. with...at C. about... in D. at...with  2. I hope you will be here at half____ eight tomorrow  morning.  A. in B.
期刊
一、解读基础——对相关概念的理解    1 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金钥匙”,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和导向.综观近两年的中考试题,出现了一些集思想与方法于一体的新题型.这类题型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现对解决数学问题时常用的数学方法进行归纳,以期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配方法配方法是对数学式子进行定向变形的一种技巧,通过配方找出已知和未知的联系,从而化繁为简.何时配方,需要我们适当
期刊
难不倒的学生    历史课上,老师正讲得兴致勃勃,一个外号叫“三毛”的同学却趴在课桌上呼呼大睡。老师十分生气,就把“三毛”叫了起来。   老师问:“王安石和欧阳修有什么共同点?”   “三毛”脱口而出:“他们都是宋朝人。”   老师接着问:“那你说说,他们和唐太宗、诸葛亮有什么共同点?”   “三毛”愣了愣,答道:“他们都是古代人。” 引来同学们一阵哄笑。  老师却跟“三毛”较上了劲,于是又问道:
期刊
漫步机器人    科学家们制造出一个机器人,取名“漫步者号”,并为它设计了一个简单的程序使之能穿越马路。程序如下:    他们做了一个实验,让机器人穿越一条较为空旷的马路(非单行道)。可是由于科学家们的技术失误,使它足足花了8小时才穿过这条路。同学们,你知道是哪里出了错误吗?    真假金币    在大多数辨认真假金币的谜题中,使用的都是有两个托盘的平衡式天平,一个物体的重量和另一个托盘上的物体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