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维的最基本特征是概括,所以培养思维能力,首先要培养概括能力。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教孩子读懂文章,在这过程中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包括提取信息的能力,对信息分析的能力,做出判断的能力。分析概括能力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我个人认为这项能力的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提高学生分析概括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阅读教学的任务。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
关键词:敢于开口;课题;抓住;复述
一、从鼓励学生敢于开口说做起,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进入到三年级后,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选取课文中的一个或几个段落让学生进行概括,以“谁能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这两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的方式来进行提问。学生开始回答时可能默不作声,难免磕磕巴巴,甚至把原文照读一遍,这时都不要轻易发火、打断学生发言,而要不断鼓励尽量多的学生张口说,尽可能多地发现学生不同的“毛病”和普遍存在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他说的还能再简练吗?有什么落下的要点需要补充吗?有哪里需要根据课文内容再进行修改?句子是否通顺等,不要忙着由教师进行示范和纠正。给学生创造机会去说,激发出说的欲望,感受到老师的鼓励,体会到说的快乐。从而间接的提高了学生概括能力。
二、 从课题入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首先可以从课题入手。课题是文章之首,是文章的精华所在。课题更是学生阅读文章明确,他们能用简洁的语言说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就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通过这样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良好的读书习惯。
三、抓住关键词、句入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引导学生从关键词句入手,也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好方法,如果我们充分利用课文所提供的这些有利条件,学会抓住有提示作用的关键词语,就有助于概括能力的提高。如在教学叙事类文章《吃水不忘打井人》时,我让学生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整体感知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由于三年级的学生概括文章的能力还比较欠缺,我给了学生关键词语提示:缺水——勘察——挖井——立碑。按照这几个关键词,把它们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孩子们说的非常好。很准确地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在不知不觉中渗透了关于叙事类文章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概括。
抓重点语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有的文章结构上有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或内容上有中心句,这些句子往往提示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摘录这些概括性的语句,稍加改动,就可以成为全文大意。运用句子摘录法,有时候我们可以直接“抄”。如老舍笔下的《猫》,既写了大猫,又写了满月的小猫 。我们在概括课文大意时,必须把文中两个中心句串联起来:猫的性格很古怪,而满月的小猫更可爱。还有的时候,中心句表达比较烦琐,我们还需要“缩”,精简一些修饰性的词语,使课文大意表达得更精炼。
四、复述文章大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在第一学段,对学生概括能力的具体要求为——“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我利用低年级孩子天真、活泼,无拘无束的特点。经常鼓励学生讲故事。把学过的课文讲给大家听,看谁讲得好。只要敢说敢讲,就及时鼓励,不要打消孩子讲故事的积极性。经常讲故事,就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事也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五、利用人物关系梳理法,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有些文章人物繁多,内容复杂,可以通过梳理人物关系,梳理文章的脉络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学习《天上偷来的火种》这一课,为了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我做如下的设计:出示课文当中有关神的名字,让学生默读课文,并让其选择其中一个神,看看他跟普罗米修斯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然后请学生交流,接著让学生将刚才所听到的内容连在一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整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因为有了前面的交流基础,就能够比较容易地说出课文主要内容。老师不仅仅局限于此,还可以引导学生把故事概括成拿取火种,受到惩罚,得到自由等提纲挈领的词组短语。这样的训练不仅让学生整体感知了文本内容,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同时也让学生的语言得到了训练能力,得到了发展,可谓一举多得。
结语:概括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手段,是很好的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形式,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重视概括训练不仅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全面发展落实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我们一定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积极营造宽松愉悦愉快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运用恰当有效的方法,认真投入文本阅读体会文本内容由易到难,由扶到放,循序渐进,坚持不懈,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郭化琴.提高小学中高段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的方法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24):66-67.
[2]沈晶晶.探讨概括能力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9(13):12.
[3]董丽英.着眼核心素养 提高概括能力——引导小学高段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三步法[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03):42-44.
关键词:敢于开口;课题;抓住;复述
一、从鼓励学生敢于开口说做起,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进入到三年级后,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选取课文中的一个或几个段落让学生进行概括,以“谁能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这两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的方式来进行提问。学生开始回答时可能默不作声,难免磕磕巴巴,甚至把原文照读一遍,这时都不要轻易发火、打断学生发言,而要不断鼓励尽量多的学生张口说,尽可能多地发现学生不同的“毛病”和普遍存在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他说的还能再简练吗?有什么落下的要点需要补充吗?有哪里需要根据课文内容再进行修改?句子是否通顺等,不要忙着由教师进行示范和纠正。给学生创造机会去说,激发出说的欲望,感受到老师的鼓励,体会到说的快乐。从而间接的提高了学生概括能力。
二、 从课题入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首先可以从课题入手。课题是文章之首,是文章的精华所在。课题更是学生阅读文章明确,他们能用简洁的语言说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就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通过这样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良好的读书习惯。
三、抓住关键词、句入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引导学生从关键词句入手,也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好方法,如果我们充分利用课文所提供的这些有利条件,学会抓住有提示作用的关键词语,就有助于概括能力的提高。如在教学叙事类文章《吃水不忘打井人》时,我让学生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整体感知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由于三年级的学生概括文章的能力还比较欠缺,我给了学生关键词语提示:缺水——勘察——挖井——立碑。按照这几个关键词,把它们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孩子们说的非常好。很准确地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在不知不觉中渗透了关于叙事类文章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概括。
抓重点语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有的文章结构上有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或内容上有中心句,这些句子往往提示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摘录这些概括性的语句,稍加改动,就可以成为全文大意。运用句子摘录法,有时候我们可以直接“抄”。如老舍笔下的《猫》,既写了大猫,又写了满月的小猫 。我们在概括课文大意时,必须把文中两个中心句串联起来:猫的性格很古怪,而满月的小猫更可爱。还有的时候,中心句表达比较烦琐,我们还需要“缩”,精简一些修饰性的词语,使课文大意表达得更精炼。
四、复述文章大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在第一学段,对学生概括能力的具体要求为——“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我利用低年级孩子天真、活泼,无拘无束的特点。经常鼓励学生讲故事。把学过的课文讲给大家听,看谁讲得好。只要敢说敢讲,就及时鼓励,不要打消孩子讲故事的积极性。经常讲故事,就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事也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五、利用人物关系梳理法,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有些文章人物繁多,内容复杂,可以通过梳理人物关系,梳理文章的脉络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学习《天上偷来的火种》这一课,为了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我做如下的设计:出示课文当中有关神的名字,让学生默读课文,并让其选择其中一个神,看看他跟普罗米修斯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然后请学生交流,接著让学生将刚才所听到的内容连在一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整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因为有了前面的交流基础,就能够比较容易地说出课文主要内容。老师不仅仅局限于此,还可以引导学生把故事概括成拿取火种,受到惩罚,得到自由等提纲挈领的词组短语。这样的训练不仅让学生整体感知了文本内容,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同时也让学生的语言得到了训练能力,得到了发展,可谓一举多得。
结语:概括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手段,是很好的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形式,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重视概括训练不仅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全面发展落实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我们一定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积极营造宽松愉悦愉快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运用恰当有效的方法,认真投入文本阅读体会文本内容由易到难,由扶到放,循序渐进,坚持不懈,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郭化琴.提高小学中高段学生语言概括能力的方法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24):66-67.
[2]沈晶晶.探讨概括能力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9(13):12.
[3]董丽英.着眼核心素养 提高概括能力——引导小学高段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三步法[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03):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