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向灵魂的音乐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l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突然爆发,一时巨石崩崖,河川咆哮,房屋倒塌,满目疮痍,近9万个鲜活的生命瞬间在废墟下湮灭,给全国人民和全世界留下了极其沉重的记忆。太多的悲痛,太多的眼泪,太多的感动,都留在了2008年的记忆之中。特大灾害所造成的全民的大悲,所展现的民族的大勇,所体现的人类的大爱,所表现的民众的大智,都是激发诗人、艺术家创作灵感的原点。这应该是一个孕育、催生优秀艺术作品的事件,全国人民都在翘首期待着优秀音乐作品的产生。
   这次国难或许会给国人带来音乐审美观念上的某种细微而深刻的变化。我所指的是:面对突然离去的同胞、亲人,人们从内心里特别需要一种指向灵魂的音乐,可以表达人间真爱,可以抒发内心悲痛,可以呼唤世上真情的音乐;面对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对汶川灾区的真诚援助,我们又特别需要一种表达感恩心情的音乐。
   2009年5月12日是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的纪念日,当晚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音乐厅里首演了一部音乐作品——关峡作曲,刘麟、宋小明作词的《大地安魂曲》。这是这部作品的世界首演,由中国交响乐团演奏,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和中央歌剧院合唱团联合演唱,青年指挥家李心草执棒。80多人的交响乐队,和160余人的合唱团组成了强大的演出阵容,来悼念在地震中死去的民众,祈祷他们的灵魂得到安息。因为这是一场在特殊日子举行的悼亡纪念音乐会,所以整场音乐会没有掌声,只有哀悼和悲伤,还留下了深刻的思考。音乐会后,全场演员和听众在无声中起立,低头默哀,最后是一声深沉的中国钟,在缭绕的钟声里,听众静静地、缓缓地离开了音乐厅。听众都在这场庄严、肃穆的音乐演奏中寄托了内心的情感,受到了心灵的洗礼。
  
  二
  
   《大地安魂曲》由四个乐章组成,演奏全长70多分钟。全体演员和所有听众一起,随着音乐的延伸和展开,对死难的灵魂进行了沉痛的哀悼,祈祷远离的灵魂得到安息,祈求未来的世界和谐美好,音乐既是哀的表达,又是爱的颂歌。
   《安魂曲》是西方宗教音乐的一种体裁,最初是天主教“安魂弥撒”仪式中追悼亡者的专门音乐,是带有特殊功能性的音乐形式。由于这个特定的宗教的背景,因此这一体裁在中国长期没有受到重视。当我们突然遇到汶川地震所产生的众多死难同胞时,我们最需要能够安抚灵魂、指向灵魂、悼念亡灵的音乐。“安魂曲”这个标题,太切合我们心灵的需求了。
   《大地安魂曲》的第一乐章《仰望星空》是一首乐队与合唱的冥想曲,表现大灾难之后的大寂静,这里有对亡灵的超度,有对上苍的祈求。引子在竖琴和弦乐清淡、纯净的音响中开始,小提琴声部的旋律从低音往高音直线行进,经过连续十三度(G——#f)的上行,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升华”的意境。接着进入了一段弦乐队深沉的慢板,D大调的主旋律在第一小提琴温暖的、歌唱性的音区缓慢奏出,表现对于生命和死亡的沉思。这个音乐主题可以称之为“沉思主题”。
   谱例一
  
   合唱队唱出了一个派生出来的新主题:
  
   敬畏蓝天吧,敬畏星空!
   用虔诚点燃良知感悟生命,
   把短暂的生命汇入天地永恒。
   敬畏蓝天吧,敬畏星空!
   颤栗的心儿在星光下抖动,
   让苦难和坎坷磨砺漫漫人生。
  
   合唱队各声部和管弦乐队的复调织体,交织成庄严、肃穆的音乐。这是人们经历了大灾大难之后的深刻感悟,也是情感的升华。这段音乐使我联想到中国远古的一组音乐——在遥远的原始部族时期,就流传过一组《葛天氏之乐》,其中有两首歌,标题分别是《敬天常》和《依地德》,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是:崇敬上天的常规,依仗大地的厚德。这实际上是我们的祖训,此所谓:天行有常,不可违也。数千年前先民即懂得的基本道理,叫我们现代人基本忘光了。《大地安魂曲》第一乐章在悼念亡灵的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哲理的问题。只有重新学会崇敬大自然,才能真正做到使亡者安息,愿生者安宁。
   尾声部分,乐队又再现了“沉思主题”,似在进一步追索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高潮过后,乐队中闪现出了中国钟的特殊的音色。这是祈求的钟声,也是警示的钟声,第一乐章就在悠长、空旷的中国钟声中结束,延续着对民族和历史的追问。
   交响乐队在第一乐章中展现的主要是弦乐组和木管组的温暖、柔和的音色。第二乐章突然发生了强烈的对比——以狂暴的铜管乐队为主要的音色了。
   第二乐章《天风地火》是乐队与合唱队的变奏曲。一个强悍的固定动机——我称之为“灾难主题”——贯穿整个乐章,整个乐章就是在这一固定动机中变化发展而成的,第二乐章的结构是一个主题与多个变奏。
   开始的46小节是引子——铜管乐吹奏出全音符的威严、凶猛的音乐主题,象征着宇宙的某种无可抗拒可怕威力。它是“灾难主题”的预示。
   第一乐段由木管、弦乐奏出“灾难主题”。
   谱例三
  
   这个主题的调性不太稳定,转调频繁,句尾的六度下行大跳是它的最明显特点,使音乐带着明显的冲击力,森严尖厉的音响隐含着某种灾难的预示。“灾难主题”在乐队上经过反复的展开之后,又在合唱队的各个声部间进行复调发展。
   第二乐段由弦乐群的泛音开始,音量极弱,好像是表现梦魇中人们心灵的振颤。小提琴独奏就像是心灵的哀歌,在哭泣似的音乐的背后,仍然衬托着“灾难主题”的各种形态的变奏。
   独奏小提琴奏出的忧伤旋律,由英国管接着叙唱重复。实际上这个悲伤的旋律也是由本乐章开始的固定动机变奏、发展而来的,感伤的音乐,表达着内心真挚的祈祷。
   第三乐段音乐表现人们在灾后重建家园的决心和意志。“抖落尘埃,走出苦难,在天风与地火之间,抚平创伤,挺起脊梁,在废墟上重筑家园。”合唱队以各种复调、变奏的手法,表现了苦难中奋进的人们的乐观主义精神。
   结尾部分,合唱队演唱“寻觅的船驶向港湾……”,港湾在哪里?没有准确的答案。乐队的声音越来越弱,担任伴奏的小提琴声部,每奏完一小节,就停止一个谱台的乐器,最后只剩下了第一谱台的两把小提琴还在演奏,音乐进入静谧与恍惚之中,只剩下了孤独和无助……
   第三乐章的标题是《大爱无疆》,为乐队与独唱者、合唱队的浪漫曲。
   序奏是一个宁静、温馨的“摇篮曲”段落,长笛奏出天真烂漫的童谣主题,其他木管声部奏摇曳式的织体作为陪衬。
   这段音乐让我联想到在地震灾难中出生的那些都叫“震生”的小宝宝的可爱的形象,自然地体现出一种生生不息的意象,一种顽强的生命本能。
   混声合唱引出了一首悠长的女高音独唱曲调,这首带有西南少数民族音乐风格(特别具有湘西土家族民歌风格)的旋律,是一首爱的赞歌,歌词就像民歌一样的朴实自然:
  
   阳光暖哎风儿就会变暖,
   暖风吹哎醉得小河弯弯;
   河水流哎染得山野青青,
   青山高哎托起花儿的笑脸……
  
   这首羽调式的民族旋律歌曲,在弦乐组和竖琴的支声复调衬托下,委婉动人,质朴悠扬,充满了爱的深情,歌颂了爱的力量,温暖了人的心灵。这个优美、温暖的曲调,是整首《大地安魂曲》中的亮点之一。作曲家关峡善于运用扣人心弦的旋律来抒发情感,这段优美动人的曲调也是一个有力的例证。听过一遍,旋律就能不断地萦绕心中。
   从欣赏的角度说,这里特别希望出现民族化的、原生态的、天籁般的歌声。现在是安排由美声唱法的女高音演唱,情感和表现都没有能够准确到位。这是今晚《大地安魂曲》表演中的一个瑕疵。
   经过合唱队的过度,又由男中音独唱来展现这个曲调,并通过变奏的手法来承续展开。弦乐五重奏以温柔安谧的复调织体作为伴奏,支撑起一片爱的天空。女高音、男中音的二重唱,进一步深化了爱的主题:“大爱无疆,春风化雨,心手相连,把爱传递。”整个乐章就在爱的交响声中结束。
   第四乐章《天使之翼》,是为羌笛、管风琴、管弦乐队、重唱、合唱而写的颂歌。
   序奏从一支羌笛的独奏中开始,采用羌笛的原始素材,音乐若明若冥,若空若寂。悲凉而古老的叙事,在风格上与“安魂曲”的要求十分契合。古朴而原始的羌笛,两根笛管间不同振动频率间造成的细微音差,使音乐蒙上了旷远而神秘的感觉。羽调式的音乐,第六级是升高的,形成了特殊的“增四度”音程,这个“增四度”音程在西方的传统《安魂曲》中是作为特别的音程而受到重视的。由羌笛吹奏的“原生态”的民间音乐中出现的这个“增四度”,竟和西方《安魂曲》的特点不谋而合。东方古老的羌笛,和西方古老的管风琴,在这里结合得天衣无缝。
   谱例四
  
   羌笛和管弦乐队的结合,这在中国的管弦乐曲创作中是首次出现,也是这部《大地安魂曲》的精彩之笔。羌笛和管风琴的合作,成为这部安魂曲的富有特色的段落之一。在管风琴空旷、和谐、高远的和声背景烘托下,纯朴的羌笛幽深而渺远。它和管风琴的“对话”,体现了中西音乐的自然交融,恰到好处地从音色和意境中,使追思、祈福和抚慰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管风琴、羌笛的“对话”之后,紧接着一段无伴奏合唱,女高音的主旋律是徵调式的民间歌曲风格,其他声部均以民歌衬词作伴唱。歌词唱道:
  
   一支羌笛悠悠吹响,
   笛声在绿色的山野间轻轻回荡,
   摇醒漫山沉睡的鸽子树,
   放飞千万只白鸽在云天里翱翔。
   翱翔,翱翔,展开天使的翅膀,
   用歌声抚慰大地的创作。
  
   这一段带有羌族民歌特色的旋律,体现着一种顽强的民族精神,表现出一种纯朴的深厚情感,承载着对未来的美好希望。
   据作曲家所述,这一部分的创作灵感,来自于作曲家和诗人一起进入灾区体验生活时的特殊感受——对当地的“鸽子树”的想象。四川地震灾区有一种古老的树种,学名称为“珙桐”,约有千万年的历史,每当春夏之间,珙桐树开花,形状恰如白色的鸽子,在漫山遍野展翅飞翔。作曲家和诗人将其想象为“天使的翅膀”,并由古老的鸽子树而联想到民族精神。而对“天使”的联想,也使作品带有了一些宗教的意味。
   一段乐队的“插部”,将这一主题进行器乐化的展开,并推向高潮。接着是男高音独唱及四重唱,表现人们历尽磨难,超越苦难,飞向温暖的天堂。四重唱的音乐,是从羌笛演奏的旋律变化出来的,使这一乐章的音乐获得了风格上的统一和呼应。
   据作曲家原先的构思,这一部分是想采用童声合唱,以表明人们回归童年的纯真,这样可以形成一种音乐上的升华,但考虑到这样的演出阵容太过庞大和费用过高,所以只能忍痛放弃了。这在音乐上留下了一点遗憾。
   结尾部分,合唱队在管风琴和弦的衬托下,高唱爱的颂歌和对“天堂”的向往:
  
   当阳光点燃天地间所有的善良,
   当希望弥合心灵的痛苦和创伤,
   当陌生的目光交织成爱的罗网,
   我们就拥有一个美好的天堂。
  
   印度诗人泰戈尔写道:“不经受地狱般的磨炼,怎能拥有创造天堂的力量;没有流过血的手指,怎能弹出世间绝唱?”经历了磨难的人们,才能进入美好的天堂。
   第四乐章结束时,羌笛在管风琴的伴奏下再次“亮相”,并在中国钟的敲击下结束全曲,这是祈福的钟声,也是警世的钟声。
  
  三
  
   “安魂曲”这一西方古老的音乐体裁,15世纪已经产生了。对中国影响比较大的如莫扎特的《安魂曲》,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布里顿的《战争安魂曲》等,都给中国听众产生过深远的记忆。但是“安魂曲”这种体裁却迟迟没有被引入我国的音乐创作中,当比它产生得更晚的交响曲、交响诗、大合唱、清唱剧等都纷纷引进我国的时候,当西方宗教合唱形式如弥撒曲、圣咏曲、清唱剧等都有中国作曲家进行创作探索的时候,唯独“安魂曲”仍然没有受到作曲家的重视,直到21世纪初仍被拒之于门外。2004年,才有华裔作曲家黄安伦谱写并在香港首演了一部七个乐章的大型无伴奏合唱《安魂曲》。
   关峡等人的《大地安魂曲》,是在大陆产生的第一首“安魂曲”。
   这首《大地安魂曲》实际上是对传统“安魂曲”的一次“解构”。传统安魂曲都是宗教题材的,是天主教为悼念亡灵这一具体功用来服务的。西方作曲家也一直在扩大和突破传统“安魂曲”的功利目的,如布里顿的《战争安魂曲》已经包含了现实的反战内容,也突破了拉丁文歌词的约束。而关峡的《大地安魂曲》则剥离了这一体裁的宗教内涵,仅借用该体裁的形式和哀悼亡灵的基调,来表现对汶川地震遇难者的悼念。它的四个乐章,已经完全摆脱了拉丁文《圣经》的内容,而是对民族灾难的诉说,对死亡灵魂的安抚,对天地自然的思考。几个乐章虽然仍可以与传统的“安魂曲”的不同乐章找到某种联系,但是这种联系已经不足重要了。所以,相同的“安魂曲”体裁,有着不同的历史蕴含。
   在汶川地震的一个星期之后——2008年5月19日的“全国为死难同胞哀悼日”,中国将对普通人的生命的尊重推到了一个新的高点。这一天,全国为所有遇难离去的平民降了半旗,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深沉的哀痛,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这里隐含着一种新的人文关怀,也隐含着一种新的审美期待。
   关峡的《大地安魂曲》的产生,适应了一个时代的需要,适应了人们对大灾大难的思索,适应了社会心理变化和审美变化的需求。由于汶川地震的产生,人们在面对刻骨铭心的生离死别,人间真情的强烈流露,“纸船明烛照天烧”中的漫漫追思,使人们迫切要求一种指向心灵深处的音乐,迫切需要一种表达人性关怀的音乐,迫切需要一种表达对大自然敬畏情绪的音乐,以及赞颂人间大爱的普世性音乐。于是,在汶川地震一周年的时候,产生了关峡等人的《大地安魂曲》,也产生了类似题材的一系列作品。这些新作品,大都带有一种祭典亡灵、安抚灵魂的特点。
   关峡的这部《大地安魂曲》,是“安魂曲”体裁和“大合唱”或“组歌”体裁的结合和交融。它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特别是从西南地区和羌族民间音乐中吸取了较多的音乐元素,因而具有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点。作品在技法方面非常的简练,没有很复杂的音乐表现技巧,在审美上和广大听众没有距离。因为这是一部面向广大群众的大型音乐作品,它需要的是直指心灵的音乐,而不是复杂难懂的高深技巧。
   大爱无言,大音希声。花从淡处流香远。安魂的音乐需要有一种超脱和升华,要有一种宗教的情怀,它需要走向人的精神深处,直指天国。这类音乐往往不需要急管繁弦,而是曲淡节稀,另一种风格。
   《大地安魂曲》的产生,也是一种因应时变的产物。我们的音乐创作的路子,确实是在越走越宽。
  
  梁茂春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于庆新)
其他文献
引 言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对人的素质的要求随着经济与科技的迅猛发展而变得越来越高,“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口号越叫越响,艺术素质的培养也相应地成为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相应地被推到了素质教育最前沿也变得顺理成章。大多数中小学都开设了音乐兴趣班,参与音乐类考级的队伍不断壮大,重点高中、综合类大学对音乐特长生的加分制度更是对社会音乐教育的蓬勃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表面上看
一、宁夏“校园花儿”形成的背景  宁夏是全国较早成套编写地方乡土音乐教材的省份之一。1990年就先后出版发行了两套中小学音乐乡土教材在全自治区使用。内容包括宁夏民歌素材创作的歌曲和几首新填词的原生态花儿以及对回族音乐家、回族舞蹈、回族乐器的介绍等,受到师生的喜爱和欢迎。但自2000年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方案实施以来,省级(地方乡土)教材被停止使用和编写,只允许学校编写本校教材。此政策出发点是好的,但
13年10月13日,首届乐教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京民大厦举行,会上由全国数十所高校的专家学者提交了论文并做了演讲,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院校、中小学的一百余名音乐教师和艺术教育管理者参与了此次盛会。此次论坛包括开幕式、会议主题发言、三个分论坛以及总结发言四个部分。  一、论坛开幕式:专家学者云集,  共商“乐教”传承大计  “乐教”研讨会开幕式由中国音乐学院谢嘉幸教授主持。赵塔里木院长致辞说,“乐
建东交响作品音乐会”于2010年11月27日晚在山东青岛人民会堂音乐厅举行。音乐会由青岛交响乐团(指挥:张艺)演出作曲家康建东教授创作的交响组曲《花儿》(2001年创作)、交响音画《甘藏风情》(1992年民族管弦乐,2010年改编为管弦乐)、钢琴与交响乐队《祁连山狂想曲》(1999年)、交响幻想曲《龙心岛——有感青岛的古老传说》(2009年)以及交响乐队与二胡、琵琶二重协奏曲《胶东韵》(2010年
印刷算不得精美,装帧算不得精良,不到二十万字算不得煌煌大作,久居江苏的作者韩德森似乎也算不得鼎鼎大名,这本《声乐艺术原点问题探索》拿在手中,并无特别感觉。直到近距离欣赏到“飞来的花瓣——韩德森教授从教25周年声乐专场音乐会”,我对该书才有了新的认识。    一    2008年4月19日,有雨。虽说“春雨贵如油”,但是对于音乐会来讲,天气并不好。  好在观众还不少,偌大的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厅差不多坐
于“采风”一说,可追溯到中国古代的西周,而“田野工作(Fieldwork)”这一西方文化人类学的术语,却是随着民族音乐学在中国近几十年的发展,逐渐地被国内更多学者使用于民族音乐研究领域。至于这两种称谓的内涵实质及其与民族音乐学学科发展中的曲曲折折,一直以来都有很多相关的讨论。在杜亚雄、邱晓嫣的《“采风”还是“田野工作”》一文中①,作者从“对待民间音乐的态度”、“搜集民间音乐的目的”、“对待民间音乐
前,在全国二十余地完成了五十余场演出的音乐剧《王二的长征》回到北京,于4月30日至5月3日在保利剧院上演,该剧的艺术总监兼作曲三宝长年来坚持不同的选题概念,坚持守护音乐中的人文关怀,坚持遵循自己对音乐剧的独特理念,坚持探索一条属于中国自己的音乐剧之路,坚守初衷,不忘本心。他创作了八部音乐剧,在音乐剧呈井喷式参差不齐的状况下,作品“成活率”很高,在音乐界享誉盛名。在音乐剧北京上演的前夕,我有幸能直面
10年6月17日晚,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多尼采蒂的名作《爱的甘醇》(二幕喜歌剧)中国河南版,在河南师范大学音乐厅(河南新乡)隆重上演。音乐厅内座无虚席,幕间、每首咏叹调后、以及全剧落幕之后,热情的观众多次报以热烈掌声,演出取得了圆满成功。  《爱的甘醇》,由河南师范大学帕瓦罗蒂音乐艺术中心策划,汇聚河南省高校音乐院系的优秀声乐人才,聘请山东歌舞剧院交响乐队伴奏,河南师范大学帕瓦罗蒂音乐艺术中心合唱团担
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于2008年11月18日至20日举办了“中国·四川高校音乐教育改革创新论坛暨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周年院庆庆典”活动,活动旨在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加快四川高等学校音乐教育改革和发展步伐。    一、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简介    四川师范大学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已有
雷是20世纪中国文学艺术史上著名的翻译家、文学家和评论家。纵览其著述,傅雷的评论多集中在文学、美术领域,不过他的音乐评论同样需要重视。这不仅是因为傅雷翻译过艺术巨匠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及借鉴贝多芬形象创作的传世名著《约翰·克里斯朵夫》,更因为傅雷本人有着极高的音乐修养,他的音乐观、他对音乐的评论已经成为其整体艺术观和艺术评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世纪中前期国内的乐评本来就不多,傅雷以其圈外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