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ddy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为此,我们每一位老师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过程中都应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不断扩大的认知范围,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这个意义上讲,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就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一、从生活中来
  
  生活是品德教育的起点,也是品德教育的归宿。因此,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要做到“生活化”,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让学生把生活中的感受与体验真诚地表达出来。
  1、让学生走出课堂观察生活。有的主题内容距离学生的生活很近,但他们往往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仔细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培养学生生活的情趣和观察能力。
  2、让生活以活动的形式在课堂中再现生活。每一个主题内容都是以图画和文字为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主题内容时,就要把图画、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教学时,应借助于情景的创设再现主题内容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身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标。如:把主题图画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可以把图画、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内容的感悟。
  3、让生活经验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丰富。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也就是要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经过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級的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品德与社会》正是在学生这样的发展基础上建构并予以继续教育与培养的。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就是可利用的课程资源。一张合家欢的照片,可以回忆起浓浓的亲情;某一次队活动成功或失败的经历,有助于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所以,教师应善于发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来组织教学。
  
  二、到生活中去
  
  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上,教学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以促进儿童发展,要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学生的生活经验。而丰富与深化学生的经验也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实践。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请情境,把主题内容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
  1、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学生的品德形成,往往不是从品德概念开始的,而是从实践中体验和训练出来的。要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与各种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影响中受到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这样,就能引导学生向着更高、更成熟的水平发展。
  2、淡化教育痕迹,实现自己教育自己。真正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体验中如沐春风,达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在生活中,我们所能面临的事情何其多,而这些并不能一一从教材中找到答案。《品德与社会》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得如此紧密,就更要淡化教育痕迹。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遵守多少道德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这些社会知识、规范和准则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态度以及思考问题的取向。这些都是一个人必须具有的基本观点、基本态度,是他能够融入社会,立足社会,并能在社会生活中不断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而这些态度和观点正是在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与体验中不断丰富及完善起来的,他们感受得这样真切,因此在遇到类似的问题,就可以调动已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逐渐实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就是这在阳光下幻化出无限美丽的源头活水。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课程真正成为沟通生活与学习的桥梁。总之,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只有以儿童的生活背景为主线,以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为内容,以儿童现实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活动为载体,以儿童的生活世界为教学空间,才能真正实现“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有效地提高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实效性。
其他文献
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着诸多危机,如人口剧增、资源匮乏、环境严重污染、生态频遭破坏等等,若让其无节制地发展下去,则足以毁灭整个人类。为此,为了使人类能从以上这些社会危机的困惑与痛苦中被“解救”出来,在对人类工业文明进程的深刻的历史反思后,人们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观,即可持续发展观,并逐步达成了共识。可持续发展观实质上是社会经济、人口、环境及资源之间相互协调,是一条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人的
期刊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形式多种多样。怎样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呢?我认为要抓好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抓好入门教育    物理课是初二年级的一门新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 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热”的时间是短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绪言
期刊
传统历史教学大多采用苏联凯洛夫的“五段教学模式”——“激发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运用巩固”、“检测效果”。应该承认,这一模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常规教学常用的一种模式。但是这一模式又有其自身的不足,即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存在“满堂灌”、“填鸭式”、“独角戏”等弊端。要想改变这些弊端,就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一、以人为本的历史教学应
期刊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我在十几年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结构化学习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把握本学期、本年度、整个初中的知识框架结构,有目的、有计划、有条理地接受知识。我认为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结构化学习方法进行教学是成功的。    一、结构化学习方法培养的必要性    1、从现在的教学目标来看  现在的教学体制对
期刊
【摘要】在施教高中地理新课程的过程中,地理教师要由知识传授的权威转变成平等探研中的首席,由“讲师”转变为导师,教学资源由单一转变为多样,由专业型教师转变为复合型教师。运用多种技能才能适应新课程教学的需要。  【关键词】地理新课程 教师角色的转变 多种技能施教    高中课改的关键在教师。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就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加强对新课程的学习、了解、研究,明白其要求,转变其角色,树立新的教学理
期刊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挖掘创新潜能的重要手段。《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练习不能局限于巩固知识、操作技能和对常规问题的解决,应有注重预感实验、尝试、归纳、猜想、类比等非形式推理的问题,有条件不完备、解题策略多样或结论不确定的开放性问题,有在求解时无现成步骤可循的非常规问题等。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理解编排意图,根据学生知识水平的
期刊
新课标要求改变学生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新课程更注重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要求我们把学生培养成能主动地、创造性地认识、实践和改造社会的主体。面对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我们应该怎样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呢?本文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一些粗浅
期刊
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它的课堂教学应避免形式主义和脱离实际的倾向,强调针对性和实效性,突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发挥。    一、要认真学习创造学理论    认真学习了创造学理论,就会了解创新精神的表现,从而爱护学生的创新精神,逐步培养学生掌握好创造性思维
期刊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主要有大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之分。那么他们有何不同呢?下面简要分析如下:  1、大资产阶级:即买办资产阶段、官僚资产阶级。买办资产阶级,指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为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服务的资产阶级。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例如:外商在中国设立商行、公司、银行等机构中雇用中国代理人。他们既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又与中国的地主阶级相勾结,压迫工农、小资产阶段和民族资产
期刊
传统的历史教学只注重教师的讲授,以教定学,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为学而学,为考而学,缺乏主动性、创造力。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歷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如何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认真思考课堂问题、提高教学效率,是摆在每一位历史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下面,我就近年的一些教学实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