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自己的艺术扶贫教学实践主要探讨艺术扶贫教学中如何让乡村学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提高创作能力。
【关键词】:体验生活;兴趣;自信
农村的孩子,同样有春天般的梦想,同样有天真的心灵,同样是国民教育的对象,同样是文化血脉的民族后裔,同样可以绘出美丽的蓝天。他们不仅需要关怀,更需要信心,需要启发。2005年9月,笔者很荣幸成为了“艺术扶贫工程”美术组教师中的一员,多年的任教实践让笔者总结了一些美术课堂的教学经验。本文将从以下三点来探讨如何点亮孩子心中艺术的启明灯。
一、善于寻找创作的源泉,引导体验生活
记得有一天上课,我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的方式,画了个男人的头像,让他们临摹并命题为《我的爸爸》。当大部分学生埋头作画的时候,我发现在第一组的最后一排有一个女生,趴在桌子上,似乎在想什么。我便上去问,“你为什么不画?”她回答道,“记不起爸爸的脸,爸爸在外打工,我一年只能见他一次。”那一刻,我顿悟,让他们学会观察和感受才是最为重要的。
艺术创作就是要善于从生活获取灵感。学习记忆创作画,如果孩子没有平常的认真观察与感触积累,就难以在课堂上画出理想的作品。因此,建议老师走进乡村孩子的世界里,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去体验生活、累积经验,强调生活体验和经验积累的重要性。
此后,在教学中,我常关注孩子看到的、感觉到的,想到的事物和场景。例如,我在让他们看窗外物体的时候,问“窗外有什么”,多数孩子回答“树、花、小草……”,有些观察比较细的孩子就回答“露珠”等比较细微的东西,再后来有孩子说“有风、大地的味道”,此时他们已经开动了思维学着去联想。通过步步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得到经验的积累和对生活的体验。于是,以后的创作就变得容易了许多。
由此推及衡量美术教学成功与否的标准,我认为也不应当是单一的。教学中不能只一味地强调学生作画技巧技能上的提高,而忽略其生活体验和经验积累,我们应该理解人在少年时期学习绘画的目的不仅仅是要在画面上游刃有余,还应看到绘画对少年其他方面的重要影响。譬如,绘画是有助于完成视力和动作的发展,促进孩子的认知能力的成长;有助于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帮助孩子培养坚忍不拔的精神;还可以使孩子表现、舒展自己内在的意欲和情感,从而获得内心的平衡以及在乡村环境中保持稳定的作用等等。
生活处处有美,要让乡村的孩子去发现去体会。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潜在的能力需要教师的引导。开发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并从中捕捉到美 ,产生对美的表现欲望,最终达到创造美的教学目标,是美术教学成功的表现之一。
二、触动、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美术这门学科,从总体上看是大多数学生喜欢的科目,不过具体到每一个学生对这节课有没有喜好、感情有多深、持久性有多长,就要看老师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如何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比如,在刚过完“六一”节的一节课上,我顺理成章以这个节日为题让孩子们回忆这个节日里都做过什么,并让他们相互分享一下这个节日的感受。可是大部分人都说没有出去玩,很无趣。的确,在农村,小朋友的“六一”放假可能只是呆在家里,或者面对那一如往常的大山、河流而已,没有城市孩子的逛公园、动物园,参观博物馆、科技馆,游乐城、参加各类公益等斑斓丰富的活动。我说“那就把那天在干什么画出来。”这时,有个学生说“我只在家里扫地。”灵机一动,我把画扫地的那位孩子叫出来,拿起班上卫生角的扫把给他,说“你知道扫把除了扫地还能干嘛吗?”他拿起扫把就很自然的骑了上去。他想到了电视上看到木马,班上还有学生高喊着:“巫婆骑的魔法扫把!”渐渐地氛围热烈起来了,孩子们个个兴致勃勃,争着发言,想象的翅膀如那魔法扫把一般开始飞翔,最后化为纸上五彩的图画。这个事例说明,如果老师善于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情景想象,或演示,或融入某个故事来表现,那将会极大地激发小朋友的兴趣。反之,简单地让学生仿造涂鸦,不仅扼杀了小朋友丰富的想象力,还将降低小朋友学习绘画的兴趣。。
笔者认为,在一节美术课上,学生作品完成如何,是否达到某个标准,不应视为最重要的,老师应该关注的是这堂课上学生的参与率是否提高,学生的喜好是否激增,情趣是否高涨,从而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回顾和拓展知识,扩充知识面,让学生们从中感受到艺术创作的愉悦。当然,老师在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实践的操作中,还可以借助其他各种形式,譬如多媒体的教学,它声形并茂,色彩艳丽,生动直观,吸引学生的视觉、听觉,让学生留恋、向往。
学习教材中,有不少课题需要学生走出教室,实地写生,如四年级的如4年级的《用色彩画风景》等。假如教师只在教室中讲,该画哪些部分是画面需要的、哪些不需要,这样的闭门造车是有害的,不如让学生去实地走走看看,感受一下田地上的麦堆、小巷两边的修自行车店、屋檐下飞出的燕子、行人及往日熟悉的晒谷场等,让学生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生活的美,去感受生活的美。在走进环境感受生活的过程中,学生们的感悟能力增强了,兴趣也增加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也就产生了。
三、培养自信,鼓励应是最好的教育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全部知识进化的源泉。美术课上,我经常发现学生的创作有其独具魅力的地方,尽管有些技法上还比较欠缺。但是,恰恰是这善于发现孩子画面的闪光点,用他的优点鼓励他不断往前走。乡村孩子的画面,也是一个世界。其想象之奇特,构思之大胆,题材之朴实,手法之自由,是儿童绘画作品中最动人、最出色的价值。
美术课上,我经常发现学生的创作有其独具魅力的地方,尽管有些技法上还比较欠缺。但是,恰恰是这类学生更需要鼓励才会有进步。我曾有过这样一个学生,他的写生作品总是和物像相距甚远,常遭到同学的嘲笑,长此以往他变得很自卑,甚至害怕自己的画被人看见。其实,哪个孩子不想表现自己、展示自己,享受成功,这是孩子的天性。此时,老师一句鼓励的话语,就是给学生一個珍贵的礼物,虽然这在我们显得微不足道,然而对于对方却往往重如千钧。凡是心理健康的人都有自己劳动创造的成果能够得到他人肯定的良好愿望,尤其是乡村的孩子们。老师的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甚至是对他的一个微笑,对他所起的激励作用都可能是难以想象的。因此老师不能埋怨乡下的孩子不听话、不用功,不如城市的孩子,和 “恨铁不成钢”。 老师要相信我们农村的孩子,信任他们的潜力。我们在指导乡村孩子创作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孩子们成为画画的主体,给他们空间和想象。老师可以做启发式的牵引,让他们去感悟其中身边的事物,让他们知道处处都有美,让儿童自己想象,这样才能让他有一种成就感,从而树立起绘画的信心,不再自卑。有了自信,乡村孩子就敢画了;有了自信,孩子们就愿意描绘自己的乡村生活;有了自信,想象的翅膀就可以自由翱翔,创作出出色的一幅幅画。
作为艺术扶贫的美术老师,我们应该给孩子一双“美丽的眼睛”,让他们看清物体,感知冷暖,了解生活才能够积极地面对生活,面对未来;同时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提高创作能力,增加美好的记忆, 总之,我们要用真诚去点亮孩子们艺术的启明灯。
作者简介: 何肃先(1979.12—),男,籍贯 :福建福清,工作单位:福建省艺术馆,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艺术研究。
【关键词】:体验生活;兴趣;自信
农村的孩子,同样有春天般的梦想,同样有天真的心灵,同样是国民教育的对象,同样是文化血脉的民族后裔,同样可以绘出美丽的蓝天。他们不仅需要关怀,更需要信心,需要启发。2005年9月,笔者很荣幸成为了“艺术扶贫工程”美术组教师中的一员,多年的任教实践让笔者总结了一些美术课堂的教学经验。本文将从以下三点来探讨如何点亮孩子心中艺术的启明灯。
一、善于寻找创作的源泉,引导体验生活
记得有一天上课,我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的方式,画了个男人的头像,让他们临摹并命题为《我的爸爸》。当大部分学生埋头作画的时候,我发现在第一组的最后一排有一个女生,趴在桌子上,似乎在想什么。我便上去问,“你为什么不画?”她回答道,“记不起爸爸的脸,爸爸在外打工,我一年只能见他一次。”那一刻,我顿悟,让他们学会观察和感受才是最为重要的。
艺术创作就是要善于从生活获取灵感。学习记忆创作画,如果孩子没有平常的认真观察与感触积累,就难以在课堂上画出理想的作品。因此,建议老师走进乡村孩子的世界里,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去体验生活、累积经验,强调生活体验和经验积累的重要性。
此后,在教学中,我常关注孩子看到的、感觉到的,想到的事物和场景。例如,我在让他们看窗外物体的时候,问“窗外有什么”,多数孩子回答“树、花、小草……”,有些观察比较细的孩子就回答“露珠”等比较细微的东西,再后来有孩子说“有风、大地的味道”,此时他们已经开动了思维学着去联想。通过步步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得到经验的积累和对生活的体验。于是,以后的创作就变得容易了许多。
由此推及衡量美术教学成功与否的标准,我认为也不应当是单一的。教学中不能只一味地强调学生作画技巧技能上的提高,而忽略其生活体验和经验积累,我们应该理解人在少年时期学习绘画的目的不仅仅是要在画面上游刃有余,还应看到绘画对少年其他方面的重要影响。譬如,绘画是有助于完成视力和动作的发展,促进孩子的认知能力的成长;有助于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帮助孩子培养坚忍不拔的精神;还可以使孩子表现、舒展自己内在的意欲和情感,从而获得内心的平衡以及在乡村环境中保持稳定的作用等等。
生活处处有美,要让乡村的孩子去发现去体会。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潜在的能力需要教师的引导。开发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并从中捕捉到美 ,产生对美的表现欲望,最终达到创造美的教学目标,是美术教学成功的表现之一。
二、触动、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美术这门学科,从总体上看是大多数学生喜欢的科目,不过具体到每一个学生对这节课有没有喜好、感情有多深、持久性有多长,就要看老师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如何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比如,在刚过完“六一”节的一节课上,我顺理成章以这个节日为题让孩子们回忆这个节日里都做过什么,并让他们相互分享一下这个节日的感受。可是大部分人都说没有出去玩,很无趣。的确,在农村,小朋友的“六一”放假可能只是呆在家里,或者面对那一如往常的大山、河流而已,没有城市孩子的逛公园、动物园,参观博物馆、科技馆,游乐城、参加各类公益等斑斓丰富的活动。我说“那就把那天在干什么画出来。”这时,有个学生说“我只在家里扫地。”灵机一动,我把画扫地的那位孩子叫出来,拿起班上卫生角的扫把给他,说“你知道扫把除了扫地还能干嘛吗?”他拿起扫把就很自然的骑了上去。他想到了电视上看到木马,班上还有学生高喊着:“巫婆骑的魔法扫把!”渐渐地氛围热烈起来了,孩子们个个兴致勃勃,争着发言,想象的翅膀如那魔法扫把一般开始飞翔,最后化为纸上五彩的图画。这个事例说明,如果老师善于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情景想象,或演示,或融入某个故事来表现,那将会极大地激发小朋友的兴趣。反之,简单地让学生仿造涂鸦,不仅扼杀了小朋友丰富的想象力,还将降低小朋友学习绘画的兴趣。。
笔者认为,在一节美术课上,学生作品完成如何,是否达到某个标准,不应视为最重要的,老师应该关注的是这堂课上学生的参与率是否提高,学生的喜好是否激增,情趣是否高涨,从而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回顾和拓展知识,扩充知识面,让学生们从中感受到艺术创作的愉悦。当然,老师在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实践的操作中,还可以借助其他各种形式,譬如多媒体的教学,它声形并茂,色彩艳丽,生动直观,吸引学生的视觉、听觉,让学生留恋、向往。
学习教材中,有不少课题需要学生走出教室,实地写生,如四年级的如4年级的《用色彩画风景》等。假如教师只在教室中讲,该画哪些部分是画面需要的、哪些不需要,这样的闭门造车是有害的,不如让学生去实地走走看看,感受一下田地上的麦堆、小巷两边的修自行车店、屋檐下飞出的燕子、行人及往日熟悉的晒谷场等,让学生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生活的美,去感受生活的美。在走进环境感受生活的过程中,学生们的感悟能力增强了,兴趣也增加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也就产生了。
三、培养自信,鼓励应是最好的教育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全部知识进化的源泉。美术课上,我经常发现学生的创作有其独具魅力的地方,尽管有些技法上还比较欠缺。但是,恰恰是这善于发现孩子画面的闪光点,用他的优点鼓励他不断往前走。乡村孩子的画面,也是一个世界。其想象之奇特,构思之大胆,题材之朴实,手法之自由,是儿童绘画作品中最动人、最出色的价值。
美术课上,我经常发现学生的创作有其独具魅力的地方,尽管有些技法上还比较欠缺。但是,恰恰是这类学生更需要鼓励才会有进步。我曾有过这样一个学生,他的写生作品总是和物像相距甚远,常遭到同学的嘲笑,长此以往他变得很自卑,甚至害怕自己的画被人看见。其实,哪个孩子不想表现自己、展示自己,享受成功,这是孩子的天性。此时,老师一句鼓励的话语,就是给学生一個珍贵的礼物,虽然这在我们显得微不足道,然而对于对方却往往重如千钧。凡是心理健康的人都有自己劳动创造的成果能够得到他人肯定的良好愿望,尤其是乡村的孩子们。老师的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甚至是对他的一个微笑,对他所起的激励作用都可能是难以想象的。因此老师不能埋怨乡下的孩子不听话、不用功,不如城市的孩子,和 “恨铁不成钢”。 老师要相信我们农村的孩子,信任他们的潜力。我们在指导乡村孩子创作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孩子们成为画画的主体,给他们空间和想象。老师可以做启发式的牵引,让他们去感悟其中身边的事物,让他们知道处处都有美,让儿童自己想象,这样才能让他有一种成就感,从而树立起绘画的信心,不再自卑。有了自信,乡村孩子就敢画了;有了自信,孩子们就愿意描绘自己的乡村生活;有了自信,想象的翅膀就可以自由翱翔,创作出出色的一幅幅画。
作为艺术扶贫的美术老师,我们应该给孩子一双“美丽的眼睛”,让他们看清物体,感知冷暖,了解生活才能够积极地面对生活,面对未来;同时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提高创作能力,增加美好的记忆, 总之,我们要用真诚去点亮孩子们艺术的启明灯。
作者简介: 何肃先(1979.12—),男,籍贯 :福建福清,工作单位:福建省艺术馆,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