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西装采煤?他助600万矿工圆梦

来源 :莫愁·天下男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曾说过:“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对中国梦给出了更详细的实现路径。过去5年的砥砺奋进,世人见证了中国的巨变。未来,无数中国人将在自己的岗位上放飞梦想,用亿万个个人梦编织出伟大的中国梦。
  哭着下井的“煤二代”
  1976出生的符大利技校毕业后跟其他“煤二代”一样,被分配到陕西煤炭建设公司一号煤矿综采队干电工。
  第一天下井参观,符大利跟一群工友兴奋而又期待。大家换好簇新的蓝色工作服,戴上锃亮的工作帽,围着雪白的毛巾,如同等待幕布拉开即将登台的新演员,心里不免有些小紧张。安检员一声大吼,吆喝着一群年轻的矿工沿着暗道来到井口,钻进那个黑乎乎的钢铁罐笼。符大利心里的新奇感还没有消失,一声清脆的电铃,罐笼“呼”地一下滑下井口,阳光倏地一下消失了,他感觉自己坠入了地层深处,黑暗中他本能地抓紧栏杆,心脏怦怦地快要跳出嗓子眼。
  罐笼落地,还没等符大利喘口气,眼前的景象让他目瞪口呆:灯火通明,铁轨纵横,矿车隆隆……各种声音混着回音搅和在一起。
  7000多米的步行巷道,沿着铁轨好像走不到尽头。前面的工作面一片静寂和黑暗,矿工们头上的矿灯发出星豆一般的光,勉强照亮脚下的路。地上满是污水和泥浆,不时有人不小心摔倒在地,惊恐的新工人不由自主地相互拉起手。
  掌子面到了,煤溜子轰隆隆地转着,破碎的矸石不时从顶梁上落下,打在工人的矿帽上乒乓作响。这是什么工作!危险,紧张,让人透不过气来,甭说一辈子在这里干,就是在这里看看,也让人不寒而栗。好不容易熬到上井,符大利绷着脸,情绪颓丧地摸索着走出暗道,刚才还簇新的工作服,眨眼间变得又黑又脏。这条路符大利走了三天,哭了三天。最后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回到家,把头蒙在被窝里哇哇大哭。
  符大利的母亲焦急地在卧室门口转来转去,几次举手敲门都被符父的目光制止。这个与黑暗、脏乱、危险拼斗了一辈子的老矿工,理解儿子心里的苦楚。美好憧憬与严酷现实产生的巨大落差,怎能不让人沮丧呢?
  等符大利心情慢慢平复下来,父子俩在桌上面对面共饮。符父一边夹菜一边开导儿子:“你想明天不受累,今天你必须要吃苦受累;你想明天不下井,你今天必须学好技术。”符大利再次举杯一饮而尽,是敬父亲,也是敬自己:既然注定要干这一行,就必须干出个样来。
  从普通电工到“机修大拿”
  26岁的符大利来到黄陵矿业公司一号煤矿做了一名井下电钳工。打铁还需自身硬,符大利下决心学技术,拜“全国技能大师”王军明为师。
  “要练武,就吃苦。”这是王师傅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第一天,他拿来一本《煤矿电工操作规程》,要求徒弟一周内背得滚瓜烂熟。一周后,符大利跟着师傅下井,黑暗的巷道里回响着一老一少的问答声。一本厚厚的操作规程,被师傅如同钢錾刻字一般刻印在符大利的脑海里。
  黄陵矿业公司一号煤矿现有年产600万吨的能力,投入使用的机电设备都是新生产的,技术含量较高,对维护电工的技术水平要求更高。经过王师傅一年的锤炼,符大利不仅开始单飞,而且成了电工组技术骨干。矿上多个综采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的设备安装、回收、调试任务,符大利都全程参与,很快独当一面。慢慢地,符大利练就了一双千里眼和顺风耳,哪套设备运转异常,符大利仔细一看、附耳一听,故障点就摸个八九不离十。由此,符大利“机修大拿”的称号在矿上传开了。
  符大利没有因为别人的认可而止步,他深知矿上的新型电气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技术精密度越来越高,技术工人的文化水平必须适应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要求。他工作之余先后自学了电脑操作、微电子技术、PLC编程语言、VB编程语言等多种专业知识,还报考了大专班。
  为打造日产万吨采煤工作面,矿上引进了综采配套设备。新设备参数设置全是英文,相关图纸又缺失严重,大伙儿一筹莫展,符大利却暗暗较上了劲。他坚持每天下班后自学英语,对照图纸说明逐句翻译,又自学CAD制图,仔细研究相关进口变频器的图纸,弄明白了每个零部件工作原理。
  2007年5月,一号煤矿首次在综采工作面运输机使用了德国福伊特软启动装置,但设备运行不到四个月就出现超温、阀芯堵塞等故障。符大利干脆住到了矿上,兩个月没回过家,成功使设备连续无故障运行270天,在行业内引起了不小震动,就连德国的厂商都给他竖起大拇指。
  但他还有更远大的梦想,就是让全国600万矿工穿西装、不下井就能采煤。
  幸运地亲手实现梦想
  2014年年初,一号煤矿1001工作面薄煤层,国产智能化无人开采成套技术装备工业试验正式展开。符大利作为项目负责人,全程参与任务。
  技术难题接连出现,控制系统复杂、自动化系统受工作面主电缆干扰、支架动作频繁损坏通信缆线、煤机接收信号受磁场干扰等问题轮番上场。符大利拿出拼命的劲头,跟这些拦路虎较起了劲。
  困难终于被克服。在符大利和团队的努力下,12项技术创新接连完成,实现了国产智能化无人综采设备工艺流程的第一次优化革新。在他的参与组织下,团队在短短45天时间内完成了首个中厚煤层智能化综采工作面的安装与调试,实现了超前支架地面远程控制及地面“一键自移”控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
  薄煤层智能化无人开采的实现,更加坚定了符大利的信心和决心。不迷信厂家、专家,大胆创新,符大利和他的技术团队对整个设备系统进行了整体优化,完成了11项技术改造,仅符大利自己就有8项专利应用到国产智能化无人开采技术上,有两项还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半年后,一号煤矿1001工作面实现了“无人跟机作业连续运行”,煤矿矿工终于可以穿着西装在地面采煤。符大利没有让自己放松下来,不久后,第二个中厚煤层621智能化工作面又开始进入安装、调试、试运行,符大利团队仅用了7天时间,完成了调试任务,创造了我国智能化无人开采系统调试新纪录。   从一名普通的井下电钳工,成长为技术、管理样样在行的大国工匠,符大利用智慧和汗水,忠诚与执著,向着目标前行。随着国产智能化无人开采成套技术装备在全国的推广,他实现了自己的中国梦。
  童梦成真: 千锤百炼划高空弧线
  文/清霞
  从差生到优秀学员
  从蹒跚学步到青春少年,张彦的世界除学校和家之外,全是海港。张彦8岁那年,作为海港工人的父亲指着港口的大铁臂告诉他,这是最新引进的起重吊车,干起活来飞快。张彦仰着头,饶有兴致地看着吊车工作。吊车吱吱嘎嘎将抓手移到货轮上方,慢吞吞伸出爪子,折腾半天,才拎起沉甸甸的集装箱,退回岸边放下。张彦扯扯父亲袖口,撇着小嘴说:“那大家伙太笨了,为什么不能像投石块那样,呼——砰,就把集装箱抛上岸去呢?”父亲一听,随即大笑起来。
  2004年,21岁的张彦从上海职业交通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就职于上港集团,成为外高桥港区的一名吊车司机,操作轮胎吊机械。由于业务熟练,八个月后,他被选拔进入集团公司的桥吊司机驾驶培训。
  桥吊负载重,起吊难度大,对司机技术要求相当高。面对挑战,张彦全身心投入桥吊驾驶学习。但在操作过程中,机构部件的启动、制动、变速等都会引起机身、吊具的惯性摇摆。尤其是吊具,稍有摇摆就会干扰司机操作,加上在海边高空作业,风的影响不可小觑,综合起来操作就变得复杂了。在实操训练中,张彦成了同期学员中最差的学生。
  又是一次失败的操作后,培训师傅对张彦说:“要不,你还是回到轮胎吊机组去吧!”师傅的话深深刺激了张彦,桥吊技术是业内最先进的驾驶技术,小小的挫折算不了什么!
  每个人都有上机操作的机会,如果没有轮到自己,张彦就安静地坐在师傅身边观察,师傅休息,他便到其他作业的桥吊上学习。下班后,他再对当天的学习进行总结,记录重点、要点,找出自己操作失败的原因,反复琢磨。
  每天进步一点点,不久后,张彦就对操作杆和按钮熟悉得如同自己的手指和手掌,一切控制都变得随心自如起来。此时的张彦成了师傅最得意的徒弟。
  突破自我的七次世界纪录
  2006年,洋山港二期投产,张彦从上海码头来到东海之滨的海岛上,开始了他在洋山深水港的事业。洋山港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区,这里用的“双起升、双40英尺桥吊”是世界上最先进的集装箱装卸机械。
  2007年5月18日,张彦一辈子也无法忘记这一天,他在这一天创造了一个奇迹。
  那天晚上,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轮船“中海泽布勒赫”靠泊到了洋山港。这个能够一次性装载9500多个集装箱的轮船,可谓货轮中的航母。
  张彦很幸运地被选中,担任其中一台桥吊的驾驶。得知消息的张彦难以抑制心中的激动和兴奋,当关上驾驶舱的一瞬间,他镇定下来,告诉自己一定要顺利完成任务。
  经过七个半小时的连续作业,张彦和同事顺利完成了5182自然箱的装卸,平均每小时装卸690个集装箱,打破了之前每小时装卸545个集装箱的世界最快纪录。由张彦驾驶的桥吊,以每小时97箱的装卸速度一举刷新世界纪录。在这之前,最高纪录为每小时80箱,要知道,通常一名桥桥吊司机的作业效率是每小时装卸30箱~35箱。
  张彦发现,机车和吊具走直线显得机械且耽误时间。猛然间,他回忆起自己8岁时那句无心的话——“投石块”,忽然间灵光一闪,他开始全身心投入研究,如何让集装箱呈抛物线运动。看起来这是个简单的主意,操作起来相当困难。之前所有桥吊操作,都是走直线,张彦发明的“抛物线法”,得同时操作杠杆和按钮,以最快的速度前进并投下抓手,并以最快速度一边提升一边移动,恰到好处的时间抵达理想的位置。
  集装箱吊运是在几十米高空垂钓,需要考虑风向、风力、惯性等各种问题。精确度要求之高,也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如此高难度操作,容不得任何失误,集装箱里动辄装有上千万的货物,如果操作失误,造成的经济损失无法估量,甚至可能发生人员伤亡。
  张彦做到了。从业以来,他平均每年装卸约9万个集装箱,沒有发生过一起货运质量事故,一直保持安全运行“优”纪录。
  他和团队先后七次打破了由他们自己创造的世界纪录。张彦每小时197箱的个人作业效率世界纪录,至今无人超越。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公司成立了以张彦名字命名的劳模工作室,他还被聘为上港集团的首席技师。张彦带领团队不断提高技能水平,工作室成立以来,已为港区培训了各类司机150余名,其中不乏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技工的身影。
  一个人,在高空中不足5平方米的小房间内,始终前倾着上身,一动不动地专注工作,其寂寞程度可想而知。大多数时间里,张彦只能和自己对话,给自己鼓劲。走下操控室,张彦用最简单的道理分析困难的技术问题,找出事故案例进行分析,形成系统的操作理论,编撰成册,名为《张彦桥吊操作法》,在集团公司推广。
  2016年,张彦被评为感动上海年度人物,并成为上港集团最年轻的全国劳模;2017年,这位以坚持不懈、精益求精的精神成就工匠梦的一线工人,当选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张彦说,罩在自己身上的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一份责任,一份中国人的铮铮傲骨。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带领整个团队变得更为强大,能有更多的人才破茧而出,超越他,超越梦想。
  编辑 吴忞忞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在日本,有这样一家水饺店,店面不大,却一直客流如梭,有时候店门口还会排起长长的队伍。难道是这家店的食物特别美味,亦或是这家店的价格特别便宜?偶尔路过店门口的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并好奇地向排队的顾客打听。  原来,这一切源于一张贴在门口的告示:本店为付不起餐费的人,提供吃到饱的免费餐饭,但需要顾客在用餐后,刷半小时的盘子。仅限18岁以上的学生。  如今67岁的井上店长,家世普通,做出这样的善举,是因
期刊
一个周末,在英国留学的荷兰青年保罗正一个人呆在学校的寝室里看书。这时一个好友打来电话,邀请他去看当地最近流行的“屋顶露天比基尼电影”,而且还夸张地说道:“电影院里都是身穿比基尼的绝色美女,难道你不想看吗?”保罗感到很新奇,便兴冲冲地前往了。  这家特别的露天电影院设在一幢房子的屋顶,大约有一个篮球场大小。最让人感到奇特的是,电影院里有身穿比基尼的美女服务员,她们惹火的身材,精致的外貌,俨然成了电影
期刊
“小确幸”最早出自村上春树的随笔,时至今日,这个词依然是时尚而新鲜的。有意思的是,最近又出来一个与之完全相对的词,它就是“小确丧”,指身体被掏空之后的疲倦之感,这种感觉并不持续,而是稍纵即逝。同时这微小的颓丧可预测但又无法避免。  如果说小确幸是甜蜜的代名词,那么小确丧则是苦涩的。它时不时地跑出来打击打击你,正是有了这些小小的负能量,才能让你认清事实,保持头脑清醒,不会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我们
期刊
余长生原本是江苏省兴化市的一名房地产开发商。近些年,余长生想借助养螃蟹转行,于是就在当地承包了800多亩蟹塘。可对于如何养螃蟹,余长生是个门外汉,第一年就赔了100多万元。第二年,他花高价请人来养殖,可谁知,螃蟹虽然养好了,却赶上连续两年的市场饱和,螃蟹的价格一路狂跌。不到三年,余长生就亏了400多万元。  2014年10月的一天,他发完工资后,身上连一百元钱都掏不出来了。就在余长生异常失落之时,
期刊
在包括中央电视台的《绿水青山看中国》等诸多电视节目里,他出口成章,古典文学、诗词、幽默段子信手拈来;他与著名文化学者郦波教授一起,被评为“江苏高校七大网红老师”;他被誉为“诗词达人” “最有才的图书管理员”,他,就是南京审计大学图书馆的馆员赵炜。  奔跑的背诗少年  赵炜的父亲是一位乡镇邮递员。每天晚上,父亲从邮局把第二天要送的报刊杂志带回家,报刊在家里存放的这个晚上,赵炜都会如饥似渴地把大部分报
期刊
雪山深处的“伊甸园”  萨普神山地处西藏那曲市东部比如县境内,周围群山环绕,其最高峰为6556米。  喜马拉雅主峰北部的念青唐古拉山脉,是一个连西藏人都极少到达的地方。色浦岗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萨普,是念青唐古拉东段的最高峰,被尊为当地的神山之王。它终年被白雪覆盖,神秘惊艳。  早上从拉萨出发,途经直梯寺、德仲温泉、麦迪卡国家湿地公园等景点到达比如县城,再翻过达前山,下山转到娜秀那若沟湿地保护区,
期刊
2017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揭晓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理查德·塞勒获此殊荣。如果你以为他是一位不苟言笑的刻板老学究那就错了,塞勒教授可是一位幽默风趣的老顽童。  颁奖当天,72岁的他风度翩翩地走上领奖台,当被记者问到怎么花掉900万瑞典克朗(约730万人民币)的奖金时,他想了想,然后笑称:“根据我的行为经济学理论,当然是以最不理性的方式花了。”  学术叛徒  同很多诺
期刊
朱英国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先驱和我国杂交水稻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和植物遗传研究,“让世界远离饥馑”“为天下苍生饥寒终身奋斗”。  “候鸟生活”追逐田野的春天  1959年,朱英国如愿考入武汉大学。在填写高考志愿时,朱英国连填了三个武汉大学生物学的志愿。他說:“理由很简单,就是想当一名农业科学家,让家乡的亲人和自己远离贫困和饥饿。”进入大学不久,朱英国就赶上了那场席卷全国的惨烈
期刊
种下种子也种下梦想  故事发生在印度东北部。那里有一条大河,每年雨季,这条河都会发大水,淹掉沿岸的不少民居和农场。大河当中有一个小岛,叫马久利岛。贾德夫·派恩就出生这个小岛上,很小的时候,他经常和玩伴一起到马久利岛上玩耍。他们一起躺在郁郁葱葱的树木丛中,听着鸟鸣,畅谈梦想,觉得这就是天堂的样子。  1979年,随父母移居的少年派恩回到了久違的马久利岛。为了重温小时候的场景,他一个人兴冲冲地划着小船
期刊
离我家小区不远的地方有家餐馆,味道很不错。和其他餐馆不同的是,他家的饭菜永远是两种搭配,比如米饭配山药鸡汤、油饼配三鲜清汤、煎包配鸭血粉丝汤,总之,主食和汤任意搭配,但是不单售其中一种。  一天下午我到这家餐馆吃饭,因为去得晚只剩下米饭小菜。我想着将就一下就行了,老板却不肯,一边拿出鸡蛋和西红柿烧汤,一边对我说:“我家从来不在顾客的食物上打折扣。而且多一盅汤,还能让你多尝到一种味道。”  “那有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