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初中体育课堂中的问题行为
我们常说的课堂问题行为是指,由学生发出的影响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一切言行和举止[1]。体育课堂问题行为也就是指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所发出的影响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一切言行和举止。 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课堂教学环境是一个相对开放的操场或者球场或者体操馆之类的场地,外界事物对课堂教学与学习的干扰性强。加之体育课堂本身具有实践性的特点,学生人数众多,学生活动范围小,授课情况复杂与多变,更会使得干扰课堂教学的指数增加。总会有少数问题学生在体育课堂上产生一些不良行为,给体育课堂教学带来许多不便,甚至会影响到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基于此,作为一名一线体育教师,要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增加效能,必须深入研究问题学生的课堂行为,尽可能降低课堂教学中影响到教学进度及教学效果的问题行为出现,以保障高效能的体育课堂。
关于体育课堂中问题行为的界定,有学者研究证明[2]:一是对课堂教学具有攻击性行为,如干扰他人听讲、观看动作示范和从事身体练习等,进而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与达成;二则是对课堂教学具有消极性行为,如学生自身不想学习,不愿参与到课堂练习中来,其行为虽然不对他人产生影响,但也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初中体育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因素分析
(一)教师因素分析
首先,体育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法与更新教学观念,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满足学生的需求。否则,就会导致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情况脱轨,最终影响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其次,教师缺乏对课堂问题行为的预防与管理意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及时性的对学生进行管理与约束,无规矩不成方圆,道理还是值得借鉴。最后,教师对学生缺乏沟通与交流。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学生的观念、意识也在不断的进步与更新,这就需要教师及时与学生沟通,更好的了解学生需求,以便更好的进行课堂教学。
(二)学生自身因素分析
第一,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决定了他们具有的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自我约束力差,大部分学生的行为习惯还处于“他律”阶段,会有意、无意的将不良习惯带到课堂中来。第二,学生有厌烦体育课的心理。他们对于教师教法、内容,组织形式倍感枯燥无趣,对其厌倦。第三,自身的体育基础差,愿意躲避体育课中的练习与参与。
三、初中体育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理策略
(一)新课改理念指导下,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
[3]教师应依据新课标的精神和理念,不断的更新教育教学观,不断创新教法,开发教材,践行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培养学生对体育课堂学习的兴趣爱好,教师应将教学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并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与业务能力,为课堂教学奠定坚实基础。
(二)提高与转变学生观念,积极参与到体育课堂中来
通过相关方面的讲座与宣传,增加学生对体育课堂教学的了解与认识,转变固有不良的观念,提高学生对其重视程度。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与身体素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庆然.新课标视野下长春市区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5.
[2]赖松晖.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问题学生行为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3)3:17-19.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9-23.
[4]肖坤鹏,孙建华.排球运动员接发球过程中视觉搜索特征的研究[J].体育科学,2012,32(9):67-74.
我们常说的课堂问题行为是指,由学生发出的影响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一切言行和举止[1]。体育课堂问题行为也就是指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所发出的影响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一切言行和举止。 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课堂教学环境是一个相对开放的操场或者球场或者体操馆之类的场地,外界事物对课堂教学与学习的干扰性强。加之体育课堂本身具有实践性的特点,学生人数众多,学生活动范围小,授课情况复杂与多变,更会使得干扰课堂教学的指数增加。总会有少数问题学生在体育课堂上产生一些不良行为,给体育课堂教学带来许多不便,甚至会影响到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基于此,作为一名一线体育教师,要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增加效能,必须深入研究问题学生的课堂行为,尽可能降低课堂教学中影响到教学进度及教学效果的问题行为出现,以保障高效能的体育课堂。
关于体育课堂中问题行为的界定,有学者研究证明[2]:一是对课堂教学具有攻击性行为,如干扰他人听讲、观看动作示范和从事身体练习等,进而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与达成;二则是对课堂教学具有消极性行为,如学生自身不想学习,不愿参与到课堂练习中来,其行为虽然不对他人产生影响,但也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初中体育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因素分析
(一)教师因素分析
首先,体育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法与更新教学观念,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满足学生的需求。否则,就会导致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情况脱轨,最终影响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其次,教师缺乏对课堂问题行为的预防与管理意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及时性的对学生进行管理与约束,无规矩不成方圆,道理还是值得借鉴。最后,教师对学生缺乏沟通与交流。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学生的观念、意识也在不断的进步与更新,这就需要教师及时与学生沟通,更好的了解学生需求,以便更好的进行课堂教学。
(二)学生自身因素分析
第一,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决定了他们具有的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自我约束力差,大部分学生的行为习惯还处于“他律”阶段,会有意、无意的将不良习惯带到课堂中来。第二,学生有厌烦体育课的心理。他们对于教师教法、内容,组织形式倍感枯燥无趣,对其厌倦。第三,自身的体育基础差,愿意躲避体育课中的练习与参与。
三、初中体育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理策略
(一)新课改理念指导下,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
[3]教师应依据新课标的精神和理念,不断的更新教育教学观,不断创新教法,开发教材,践行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培养学生对体育课堂学习的兴趣爱好,教师应将教学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并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与业务能力,为课堂教学奠定坚实基础。
(二)提高与转变学生观念,积极参与到体育课堂中来
通过相关方面的讲座与宣传,增加学生对体育课堂教学的了解与认识,转变固有不良的观念,提高学生对其重视程度。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与身体素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庆然.新课标视野下长春市区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5.
[2]赖松晖.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问题学生行为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3)3:17-19.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9-23.
[4]肖坤鹏,孙建华.排球运动员接发球过程中视觉搜索特征的研究[J].体育科学,2012,32(9):6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