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论语〉选读》之本 守住语文教学之根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zhe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从教师、学生、课堂三个视角探讨《论语》教学在语文课中承担的角色以及《论语》选读的教学在语文课堂上呈现的语文味,寻找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既能体现选修内容的侧重点,又能守住语文教学之根本。
  一、教师视角:寻找需要“教”的契合点
  在实际课堂教学《〈论语〉选读》时,教师总在“文言”“文章”“文化”三个层面绞尽脑汁设计课堂,往往是走得艰辛,效果甚微。常常会陷入这样的困境:《〈论语〉选读》与必修课的教学区别在哪里?我们是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正确理解还是教学生解读课文内容的方法?
  《指导意见》明确指出:选修课教学首先要有适宜的定位。它不同于大学中文系的古代文学选修课,不追求系统和深度;也不同于中学的必修模块教学,不必过于讲究字字落实,句句翻译。它要兼顾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文化内涵的探究。所以,选修教材在课堂教学设计中的着力点应放在:寻找可教之处与必教之处的契合点,然后想尽办法把教的方法隐含到学的方法中。从而,建构充满活力趣味和知识性的《论语》教学课堂。
  例如,在《沂水春风》课堂导入中笔者这样设计:
  (PPT)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请生齐读,教师板书“长”,并强调读音。请学生根据课文后的注解读通翻译。
  再请生大声朗读两遍
  师:“不要因为我比你们年长,就不敢说话”,这是孔子和他的学生一起上课时说的第一句话。同学们,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可乎?
  生:可也!
  从课堂效果看,立足于课文原句的导入设计,很轻松地把学生拉入了《沂水春风》的文本中,学生和教师在轻松的对话情境里也找到了教学的契合点,即抓住了文本的第一个突破口“长”。学生的思维里也许马上会反映出“孔子此时有多少岁了”“孔子比学生年长多少呢”这样的问题,这也正是本节课堂中寻找可教之处与必教之处的契合点,让学生在“想知道”的知识渴望里渐入佳境。
  再如,在学生梳理概括出率直的子路“义勇强国”、成功的政客冉有“富国足民”、谦逊的公西华“愿为小相”、悠然闲适的曾点“暮春咏归”后,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设计此时的课堂教学着力点:子路、冉有、公西华志存高远的政治理想,孔子的评价如何?为何唯独“吾与点也”?曾点“暮春咏归”的理想如果能实现,需要怎样的努力?“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心欲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就需要教师及时有效地启发、点拨。学生就能够根据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孔子的从政经历解读文本中的“吾与点也”,顺势感悟到“天时地利人和”才是梦想得以实现的条件。
  我们追求语文课堂的“语文味”,是讲究疏密、浓淡节奏的,既富于变化,如峰回路转,曲径通幽,又浑然天成合乎自然之道,柳暗、花明,无论道路多么迂回,总是婉转相通的;而幽暗、深邃,更能激起学生无限的想象和探幽揽胜的逸趣。这样的契合点、这样的语文选修课才更有味,也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对课外文本探究的欲望。
  二、学生视角:左手《论语》,右手孔子
  当今绝大多数国人缺少与古代典籍对话的机会,中学生们只是念了中学语文课本里一篇篇单薄诗文或是诗文节选,他们毕业之后头脑中真正剩下的,充其量也就是一点点纯知识性的“文学常识”或是“古诗文名句”之类。
  面对如此尴尬的困境,在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论语〉选读》就肩负起了“国学”经典的重任,让高中学生发生从“常识性”到“知识性”的过渡。我们的《论语》课堂更需要引导学生向左读到《论语》,向右能看到孔子。语文出版社的《〈论语〉选读》在前言中就指出:《〈论语〉选读》是“文化论著研读”系列选修课的一种,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笔者在教授《沂水春风》一文时,设计两个主问题探究文本:这是一场 的对话;这场对话里,我读到了一个 的孔子。
  在“这是一场 的对话”探究里,学生能根据文本关注对话的内容:这是一场有关于“志向、梦想”的对话。当学生说出“梦想”两字时,笔者给他们的评价是:多好的两个字,梦想,因为梦想,你让原本枯燥的文本解读充满了浪漫的色彩,自古“梦想”充满了多少诱惑、充满了多少豪情壮志,在历史的长河里永远闪闪发光,永不熄灭。
  在课堂生成的“浪漫”里,立足文本的课堂教学探究的小问题就分为孔子的美好却又无望的“政治梦”和长久不衰又成功了的“教育梦”。在“政治梦”中和学生一起走入了无奈的社会现实,遥望了不可及的“大同社会”;在“教育梦”中和学生一起感受了轻松活泼的教育氛围和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这些都是儒家经典在《沂水春风》一文中让学生感受到的经典魅力。同时在“这场对话里,我读到了一个 的孔子”的师生对话里,孔子的形象也逐渐走入平常生活,在人格上他平易近人,在理想得不到实现时他会哭会失望,在面对困境时他无奈却又永不放弃。
  让学生手捧《论语》,目中有人,而且是更全面地去认识分析一个人的成长经历和思想性格,这是高中语文课对学生认知能力和审美评价的要求,也是《〈论语〉选读》这样的选修课承担的角色之一。在《高山仰止》中,我们会读到“对政治失望对学生充满希望的理想家”孔子形象,会读到“亦师亦友、可敬可亲的教育家”的孔子形象,能感受到“对学生情深又孤独无助的普通人”的孔子形象。《中庸之道》一课,圣人的哲思指导着中国几千年来谦谦君子的为人处事,学生会在生活中似曾相识地感受到渗透到政治、思想、文化、心理、习俗等各个方面中的孔子的一言一行一字一句,人们的言语行为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受着圣人之言的影响。
  课堂结语时,教师补充:“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后孔子之后数千年文化赖孔子而开。”这样引导学生饶有兴趣地走进文本,又指导学生带着对知识的渴求走出文本,将会对《论语》、对孔子多几分热爱和亲近。   三、课堂视角:读、思、悟——追寻《论语》课堂语文味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要“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这里的“品味语言”,是学习语文的一种基本要求,也是语文课堂语文味的主阵地。
  《论语》是一种语录体,它使用的是“师徒对话”的表达方式,记录言论略多于行动,隐去了一些事实上的故事情节,我们在教学时可以还原故事情境,模拟语气语态,让学生进入对话,活跃课堂,加深理解。所以在《论语》课堂上,我们首先要强调一个“读”字,要求学生多读多回味,多读多体会,读出意味、读出境界、读出情感,这样,才能使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孔子、学生与课堂之间形成心灵上的沟通交流并获得预设性的感知。
  例如,《沂水春风》课堂教学的兴奋点便在朗读“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环节,学生自由朗读,认真听读,师生齐读,感受到“叹”字背后的魅力。学生课堂生成“喟然”和“与点”似乎是相矛盾的,“叹”字背后是孔子的百感交集。
  于是教师引导:圣人深深一叹,叹出了
  生1:叹出了两千多年前世道的混乱。
  生2:叹出了孔子心中美好的政治蓝图。
  生3:叹出了一个理想无望、壮志难酬的苦闷者。
  生4:叹出了两千多年前人民的呐喊。
  生5:叹出了学生懂得理解他内心的欣喜,同时也是无法实现梦想的无奈。
  师:圣人深深一叹,是赞叹、感叹、悲叹和哀叹,叹字背后有太多的内容,有孔子一生的从政经历,有整个春秋时期的社会百象。
  这样读、思、悟的语文课堂,学生的生活体验被激活,思维的创造力被激发,智慧的火花被点燃,我们会在“历时的情境”“此时的对话”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语文的魅力。《论语》教学不再那么枯燥,不再离生活很远,让学生触手可及,随口能感,心中会思。
  《〈论语〉选读》作为选修课的定位教师始终要铭记心中,这样的课堂应该把更多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更多的探究点交给学生,以语文课堂为基点,增强语文素养,加深国学理解。所以这样的语文课要读要思要悟,也要让学生动手写起来。在《沂水春风》课堂最后,让学生根据整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板书,既是语文教学内容“抓手”的提炼,也是训练语言精炼的好方法。
  例如板书:
  沂水春风——大同社会——政治梦——无奈悲凉、壮志难酬、忧国忧民的儒家志士
  杏坛春风——诲人不倦——教育梦——平易近人、循循善诱、由博而约的儒家师者
  四、结语
  《〈论语〉选读》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人文价值,一是科学价值,二者相伴互生,不可分离。但《〈论语〉选读》课堂与历史、政治教学不一样,语文的思想引领不是灌输,它往往与具体的审美体验相关联。通过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向真向善向美,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使其能够判别是非曲直和假恶美丑,从而提升人的思想境界,提高人的品位。所以立足于文本,紧抓语文学科的本质和教材文本特点,才能守住《论语》课堂语文之根。
  [作者通联:浙江余姚市第四中学]
其他文献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袁行霈先生说:“鉴赏诗歌要从语言开始,进而至于意象,再进而达到意境,复进而臻于风格……”赏析语言是诗歌鉴赏最基础的一步,对于绝大多数考生来说,也许是最重要的一步。因为中国诗歌语言讲究含蓄意蕴、言简意丰,所以,这就需要考生推敲字词,品读诗语,披文入情。  一、推敲“炼字”之传神  一首诗词当中,常常有一个或几个耐人寻味的关键词,这些往往就是“诗眼”和“词眼”,它既与语言有关,又与内
探究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要“注重语文运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由此可见,探究是语文学科所应培
具有开放艺术空间的作品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泯灭其价值,不同心灵的解读往往使其焕发出无限的艺术光彩。当我们站在21世纪初的朝阳中重新体验20世纪初的佳作,那些曾经经典的阐释,确如落日楼头摇曳的烛影,显得苍茫而迷离,也许《故乡》就是这样一部作品。这篇创作于1921年的小说常因其明确的批判主题而为解读者所忽略。日益深入现代文明的人们普遍感到了精神上的失落。于是,反顾旧乡,缅怀家园,成为人们精神追求的一个主
【评议文章】王荣生《根据学情安排教学内容》,原载于《语文学习》2009年第12期。  秦堃《例析学情分析的支撑要素》,原载于《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09年第3期。  李卫东《课堂教学“节点”的价值辨析》,原载于《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5期。  周瑜《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生成性资源价值提升的策略举要》,原载于《中学语文教与学》(初中读本)2009年第8期。  “学情分析”是基于“学”的语文课堂
阅读教学中的提问,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目的、要求设置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形式,是语文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技能的集中体现,也是影响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阅读教学新理念深入课堂教学,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的研究的视野随之变得非常开阔,研究的内容也十分丰富,研究的形式多姿多彩。因此,研究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由于语文课
主持人简介: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执行主持简介:胡根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  【评议文章】黄伟《语文教学内容确定的几个问题》,原载《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13年第7期  【内容提要】语文教学内容研究关涉这样几个问题: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何以成为问题?在何种意义上、在哪个层面谈论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语文教学
地点:枣庄舜耕中学   时间:2012年12月1日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我们今天学习一首散文诗,鲍尔吉·原野的《静默草原》。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个有趣的问题,我们能够用一个关键词来概括草原,大家说一下可用课文里面的哪一个关键词来概括草原呢?观察一下课文。(指向生1)好,请你来。   生1:辽远而苍茫。   师:辽远而苍茫,这是一个短语。一个关键词,你已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的“梳理探究”中安排了“奇妙的对联”的梳理探究内容。在引导学生进行这一内容的梳理探究中,我深深地感到:初高中教材不衔接,真是教学难以逾越的鸿沟!  在引导学生了解对联的特点和要求时,免不了要引导学生明白:对联上下两句相应位置的词性相同或结构相同才能相对(还有别的要求,此处暂不涉及),如名词与名词相对,动词与动词相对,形容词与形容词相对……或者偏正短
教育与生活的关系问题(这里包括教育与社会生活、教育与学习者的生活)一直是一个常说常新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它也是衡量现实教育成败的一把最好的尺子。胡塞尔的现象学理论对生活世界作了深入的论述,他认为:生活世界具有先在的给定性,是“直觉地被给予的”、“前科学的、直观的”、“可经验的”人之存在领域。可见,生活世界包括人之生活全程。要谈“语文教学内容”选择问题,理应绕不开学生的生活世界,要选定语文教学内容,
在愤而辞去彭泽县令的16年后,57岁的陶渊明写成了他最有影响力的作品《桃花源诗并记》。有趣的是,以田园隐逸诗的杰出成就而被唐宋文人推崇备至的陶渊明,这次却做了件傻事儿:160字的诗,竟然配置了320字的记。偏偏这记,具有夺目的绝世风采,让太多的人,见了它便心满意足,不再有心思去关注诗歌本身了。  此种“喧宾夺主”行为,当然是陶渊明故意为之。因为,诗歌语言的跳跃性、情感的自我化和内容的诗意化,往往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