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登临高处,是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在与天最接近之处实现人与自然的合二为一。所以“登高”体现的是儒家的一种人格境界,高处连接的是过去与未来,也是现实和理想。
说起登高,人们首先想到重阳,然而登高并非重阳节的专利。中国人自古崇尚登高望远,古诗词里流传下千百代无数文人骚客登临的诗句,这些诗句贯穿一年四季的终始——时而夏日炎炎,时而雨雪霏霏,时而春花灼灼,时而落木萧萧。
登高处,可以是自然的山川,也可以是人造的楼台。凡人视野有限,所以谁都想看一看那楼外楼、山外山。唯一和今人不同的大概是,古人登高,不是为了观景,也不是为了某个节日,当然更不是为了旅游,只是为了一舒胸襟。
所谓胸襟,就是怀抱,就是意气,就是远志,就是精神。通俗地说,就是理想。而这些,正是今人最缺失的东西。
文人登高,如同好汉饮酒,喜欢自然是喜欢的,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借助这种方式获得一种不可言传的类似于“天人合一”的抒发和共鸣,又称“一浇胸中块垒”。由于每个人的身世不同,境遇不同,价值取向有异,哲学思想有别,每个人在登高的时刻,所思所感也就不一样,或者说人各有志,所以即便大家同登一座山峰,写出来的诗句之意味也会相去千里。
儒家的登高,是为接近心中至高无上的“仁”;道教徒登高,是为寻求成仙得道的“仙”;皇帝祭祀封禅,要登天下五岳;沙门礼佛修行,要临四大道场。在古人心目中,高山是与苍天最近的地方。
单说儒家。儒家对于君子人格的终极要求便是“高”和“远”。孔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这说的是“高”;“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这是在说“远”。孔子又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仁”即是“高”,“知”即是“远”,这一句话就又把两方面意思都涵盖了。某种意义上说,高是空间的概念,远是时间的概念,但这两种维度又不是确指的,因为君子的“怀抱”无时无刻不在胸中运动变化,好比道家修炼的内气,大象无形。
钟子期听俞伯牙抚琴,他听得出伯牙的志趣,就说“巍巍乎若泰山”,又说“洋洋乎若流水”。高山与流水,其实分别是伯牙胸中逸气的不同表现形式,凝止团聚,则冲霄而为山;顺势发散,则奔腾而为水。琴家如果没有这份逸气,想弹奏好这支曲目,那是不可能的。
《论语》道:“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所以胸怀儒家治世救国理想的士人,每登临高处,便自心底激发出这份远志和胸襟。
明末清初之际的一代大儒顾炎武,在明亡后联合傅山、屈大均等爱国志士僻处山、陕之间,以图恢复大业。历史的洪涛,而今又奔流至惊骇动荡的险滩,此刻,又是一番“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顾亭林和他的同志们送别,相对把盏,就在青山之巅。远眺大好河山,众人百感交集,泪眼潸然。
有人开始借酒浇愁,有人开始埋头抚琴,有人开始痛吟诗篇。屈大均吟道:“雁门北接长山路,尔去登临胜概多……”顾亭林与之相和:
一雁孤飞日,关河万里秋。云横秦塞白,水入代都流。烽火传西极,琴樽聚北州。登高欣有赋,今见屈千牛。(顾炎武《出雁门关》)
正是“关河万里秋”!力挽狂澜的志士纵然势单力薄,回天乏术,但毕竟“德不孤”,毕竟有这些战友在,相互砥砺,与子同仇。事虽未成,其心其举已足垂青史,光照世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便是儒家入世之“登高”的价值所在,它像一面旗帜,奋扬于巍巍之山巅。而顾炎武诗中提到的那句“登高欣有赋”,也正是来自儒家经史。
传曰: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汉书·艺文志》)
《汉书》所引的“传”,是指《诗经》,《诗经·鄘风·定之方中》传:“升高能赋……可谓有德者,可以为大夫也。”正是因为儒家将“德”看得比什么都重,定国安邦,非有德者不能担当。所谓“登高能赋”,自然不仅仅是登上高处,吟花诵月,随便占两句诗、写两篇文章。文不欺人,你的真实想法、思想境界,白纸黑字上写得真真切切。同样,当我们读那生于“世患”之中的名士阮籍的悲吟时,可以感到“竹林七贤”的无奈和“魏晋风流”的彷徨:
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齐景升丘山,涕泗纷交流。孔圣临长川,惜逝忽若浮。去者余不及,来者吾不留。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渔父知世患,乘流泛轻舟。(阮籍《咏怀》)
面对人世的冷酷和人生的无常,阮籍选择了逃避。而逃避的法门,不外乎山和水,也就是儒家、道家所推崇的“高”和“远”——他想到了齐景公,听到国君那登高而哭;他想到了孔圣人,闻到夫子那临水之叹。他想随仙人,去登临那高山;他想学渔父,去荡舟于中流。“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可阮籍连“谏”都懒得谏,连“追”都不愿去追了——就这样吧!
孔子的临川惜逝不必说,齐景公的登山流涕却是个有些可笑的典故。这则故事,《列子》《晏子春秋》等均有记录,而《韩诗外传》的记载较为简洁:
齐景公游于牛山之上,而北望齐曰:“美哉国乎!郁郁泰山,使古而无死者,则寡人将去此而何之?”俯而泣沾襟。国子、高子曰:“然。臣赖君之赐,疏食恶肉,可得而食也。驽马柴车,可得而乘也。且犹不欲死,况君乎?”俯泣。晏子曰:“乐哉!今日婴之游也,见怯君一而谀臣二。使古而无死者,则太公至今猶存,吾君方将披蓑笠而立乎畎亩之中。惟农事之恤,何暇念死乎!”景公惭而举觞自罚,因罚二臣。
可以说这是一个关于胆怯和懦弱的故事,自然也谈不上什么胸襟。凡人怯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国之君的怯弱。晏子所抨击的恰是这点。按理说,登高足使人产生超拔之志,比如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雄武之情洋溢于胸,这是一代帝王应有的风度。而这位齐景公登上了牛山之后,览望壮丽河山,竟然涕泪交流。而他哭泣的理由尤为可笑:好美的山川,好美的祖国!为什么自古人们都会死呢?可惜寡人有朝一日也会死,寡人死了就再也无法饱览这美丽的山河啦!于是晏子借机讽谏这位君王:要是自古人们都不会死,那先皇圣人们至今都还健在,哪还轮得到你当家作主呢?您这会儿正戴着草帽在地里干活呢吧!干活尚且干不完,还有闲工夫担心死不死吗!
要说齐景公虽然怯弱,倒并不昏庸,当即意识到轻重真伪,不但责备另两位“谀臣”,自己也罚酒一杯。客观地来看,一方面晏子的规谏无疑正确,帝王如果不励精图治,乃至舍生忘死,于国于己都是极其危险的,宋徽宗、南唐后主等人就是例证;另一方面,帝王这个工作的确不是常人能干的活,正所谓“高处不胜寒”,假如是作为普通人的齐景公登高而泣,则不论基于何种理由,都似乎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登高而悲而泣的人,哪怕是名士,大有人在。
这是一首真正旷绝古今的绝唱: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初唐诗人陈子昂为何登台而哭?可以从前面阮籍的诗中找到答案。倡导并复兴魏晋风骨的陈子昂,其价值取向必然受魏晋人影响,具体也表现在其文学创作之中。阮籍们对于人世的看法:苦短、飘忽、无常,这一切都可以从《登幽州台歌》的字里行间找到印记。所不同的,阮籍诗歌有意地“曲解”了齐景公的登高之悲,将其表现等同为自己对浮世的判断,而陈子昂的的确确是自发地哭,为自己而哭,一个人在天地间哭。他不是像齐景公那样畏惧未来的死亡,而是用登高之泣表达了与阮籍类似的情感:可悲啊!古今渺渺,天地茫茫,而人不过如沧海一粟!这里面有陈子昂的怀抱。
(节选自《空色:中国传统文化十二品》,中华书局)
说起登高,人们首先想到重阳,然而登高并非重阳节的专利。中国人自古崇尚登高望远,古诗词里流传下千百代无数文人骚客登临的诗句,这些诗句贯穿一年四季的终始——时而夏日炎炎,时而雨雪霏霏,时而春花灼灼,时而落木萧萧。
登高处,可以是自然的山川,也可以是人造的楼台。凡人视野有限,所以谁都想看一看那楼外楼、山外山。唯一和今人不同的大概是,古人登高,不是为了观景,也不是为了某个节日,当然更不是为了旅游,只是为了一舒胸襟。
所谓胸襟,就是怀抱,就是意气,就是远志,就是精神。通俗地说,就是理想。而这些,正是今人最缺失的东西。
文人登高,如同好汉饮酒,喜欢自然是喜欢的,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借助这种方式获得一种不可言传的类似于“天人合一”的抒发和共鸣,又称“一浇胸中块垒”。由于每个人的身世不同,境遇不同,价值取向有异,哲学思想有别,每个人在登高的时刻,所思所感也就不一样,或者说人各有志,所以即便大家同登一座山峰,写出来的诗句之意味也会相去千里。
儒家的登高,是为接近心中至高无上的“仁”;道教徒登高,是为寻求成仙得道的“仙”;皇帝祭祀封禅,要登天下五岳;沙门礼佛修行,要临四大道场。在古人心目中,高山是与苍天最近的地方。
单说儒家。儒家对于君子人格的终极要求便是“高”和“远”。孔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这说的是“高”;“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这是在说“远”。孔子又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仁”即是“高”,“知”即是“远”,这一句话就又把两方面意思都涵盖了。某种意义上说,高是空间的概念,远是时间的概念,但这两种维度又不是确指的,因为君子的“怀抱”无时无刻不在胸中运动变化,好比道家修炼的内气,大象无形。
钟子期听俞伯牙抚琴,他听得出伯牙的志趣,就说“巍巍乎若泰山”,又说“洋洋乎若流水”。高山与流水,其实分别是伯牙胸中逸气的不同表现形式,凝止团聚,则冲霄而为山;顺势发散,则奔腾而为水。琴家如果没有这份逸气,想弹奏好这支曲目,那是不可能的。
《论语》道:“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所以胸怀儒家治世救国理想的士人,每登临高处,便自心底激发出这份远志和胸襟。
明末清初之际的一代大儒顾炎武,在明亡后联合傅山、屈大均等爱国志士僻处山、陕之间,以图恢复大业。历史的洪涛,而今又奔流至惊骇动荡的险滩,此刻,又是一番“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顾亭林和他的同志们送别,相对把盏,就在青山之巅。远眺大好河山,众人百感交集,泪眼潸然。
有人开始借酒浇愁,有人开始埋头抚琴,有人开始痛吟诗篇。屈大均吟道:“雁门北接长山路,尔去登临胜概多……”顾亭林与之相和:
一雁孤飞日,关河万里秋。云横秦塞白,水入代都流。烽火传西极,琴樽聚北州。登高欣有赋,今见屈千牛。(顾炎武《出雁门关》)
正是“关河万里秋”!力挽狂澜的志士纵然势单力薄,回天乏术,但毕竟“德不孤”,毕竟有这些战友在,相互砥砺,与子同仇。事虽未成,其心其举已足垂青史,光照世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便是儒家入世之“登高”的价值所在,它像一面旗帜,奋扬于巍巍之山巅。而顾炎武诗中提到的那句“登高欣有赋”,也正是来自儒家经史。
传曰: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汉书·艺文志》)
《汉书》所引的“传”,是指《诗经》,《诗经·鄘风·定之方中》传:“升高能赋……可谓有德者,可以为大夫也。”正是因为儒家将“德”看得比什么都重,定国安邦,非有德者不能担当。所谓“登高能赋”,自然不仅仅是登上高处,吟花诵月,随便占两句诗、写两篇文章。文不欺人,你的真实想法、思想境界,白纸黑字上写得真真切切。同样,当我们读那生于“世患”之中的名士阮籍的悲吟时,可以感到“竹林七贤”的无奈和“魏晋风流”的彷徨:
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齐景升丘山,涕泗纷交流。孔圣临长川,惜逝忽若浮。去者余不及,来者吾不留。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渔父知世患,乘流泛轻舟。(阮籍《咏怀》)
面对人世的冷酷和人生的无常,阮籍选择了逃避。而逃避的法门,不外乎山和水,也就是儒家、道家所推崇的“高”和“远”——他想到了齐景公,听到国君那登高而哭;他想到了孔圣人,闻到夫子那临水之叹。他想随仙人,去登临那高山;他想学渔父,去荡舟于中流。“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可阮籍连“谏”都懒得谏,连“追”都不愿去追了——就这样吧!
孔子的临川惜逝不必说,齐景公的登山流涕却是个有些可笑的典故。这则故事,《列子》《晏子春秋》等均有记录,而《韩诗外传》的记载较为简洁:
齐景公游于牛山之上,而北望齐曰:“美哉国乎!郁郁泰山,使古而无死者,则寡人将去此而何之?”俯而泣沾襟。国子、高子曰:“然。臣赖君之赐,疏食恶肉,可得而食也。驽马柴车,可得而乘也。且犹不欲死,况君乎?”俯泣。晏子曰:“乐哉!今日婴之游也,见怯君一而谀臣二。使古而无死者,则太公至今猶存,吾君方将披蓑笠而立乎畎亩之中。惟农事之恤,何暇念死乎!”景公惭而举觞自罚,因罚二臣。
可以说这是一个关于胆怯和懦弱的故事,自然也谈不上什么胸襟。凡人怯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国之君的怯弱。晏子所抨击的恰是这点。按理说,登高足使人产生超拔之志,比如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雄武之情洋溢于胸,这是一代帝王应有的风度。而这位齐景公登上了牛山之后,览望壮丽河山,竟然涕泪交流。而他哭泣的理由尤为可笑:好美的山川,好美的祖国!为什么自古人们都会死呢?可惜寡人有朝一日也会死,寡人死了就再也无法饱览这美丽的山河啦!于是晏子借机讽谏这位君王:要是自古人们都不会死,那先皇圣人们至今都还健在,哪还轮得到你当家作主呢?您这会儿正戴着草帽在地里干活呢吧!干活尚且干不完,还有闲工夫担心死不死吗!
要说齐景公虽然怯弱,倒并不昏庸,当即意识到轻重真伪,不但责备另两位“谀臣”,自己也罚酒一杯。客观地来看,一方面晏子的规谏无疑正确,帝王如果不励精图治,乃至舍生忘死,于国于己都是极其危险的,宋徽宗、南唐后主等人就是例证;另一方面,帝王这个工作的确不是常人能干的活,正所谓“高处不胜寒”,假如是作为普通人的齐景公登高而泣,则不论基于何种理由,都似乎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登高而悲而泣的人,哪怕是名士,大有人在。
这是一首真正旷绝古今的绝唱: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初唐诗人陈子昂为何登台而哭?可以从前面阮籍的诗中找到答案。倡导并复兴魏晋风骨的陈子昂,其价值取向必然受魏晋人影响,具体也表现在其文学创作之中。阮籍们对于人世的看法:苦短、飘忽、无常,这一切都可以从《登幽州台歌》的字里行间找到印记。所不同的,阮籍诗歌有意地“曲解”了齐景公的登高之悲,将其表现等同为自己对浮世的判断,而陈子昂的的确确是自发地哭,为自己而哭,一个人在天地间哭。他不是像齐景公那样畏惧未来的死亡,而是用登高之泣表达了与阮籍类似的情感:可悲啊!古今渺渺,天地茫茫,而人不过如沧海一粟!这里面有陈子昂的怀抱。
(节选自《空色:中国传统文化十二品》,中华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