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ylodi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登临高处,是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在与天最接近之处实现人与自然的合二为一。所以“登高”体现的是儒家的一种人格境界,高处连接的是过去与未来,也是现实和理想。
  说起登高,人们首先想到重阳,然而登高并非重阳节的专利。中国人自古崇尚登高望远,古诗词里流传下千百代无数文人骚客登临的诗句,这些诗句贯穿一年四季的终始——时而夏日炎炎,时而雨雪霏霏,时而春花灼灼,时而落木萧萧。
  登高处,可以是自然的山川,也可以是人造的楼台。凡人视野有限,所以谁都想看一看那楼外楼、山外山。唯一和今人不同的大概是,古人登高,不是为了观景,也不是为了某个节日,当然更不是为了旅游,只是为了一舒胸襟。
  所谓胸襟,就是怀抱,就是意气,就是远志,就是精神。通俗地说,就是理想。而这些,正是今人最缺失的东西。
  文人登高,如同好汉饮酒,喜欢自然是喜欢的,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借助这种方式获得一种不可言传的类似于“天人合一”的抒发和共鸣,又称“一浇胸中块垒”。由于每个人的身世不同,境遇不同,价值取向有异,哲学思想有别,每个人在登高的时刻,所思所感也就不一样,或者说人各有志,所以即便大家同登一座山峰,写出来的诗句之意味也会相去千里。
  儒家的登高,是为接近心中至高无上的“仁”;道教徒登高,是为寻求成仙得道的“仙”;皇帝祭祀封禅,要登天下五岳;沙门礼佛修行,要临四大道场。在古人心目中,高山是与苍天最近的地方。
  单说儒家。儒家对于君子人格的终极要求便是“高”和“远”。孔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这说的是“高”;“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这是在说“远”。孔子又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仁”即是“高”,“知”即是“远”,这一句话就又把两方面意思都涵盖了。某种意义上说,高是空间的概念,远是时间的概念,但这两种维度又不是确指的,因为君子的“怀抱”无时无刻不在胸中运动变化,好比道家修炼的内气,大象无形。
  钟子期听俞伯牙抚琴,他听得出伯牙的志趣,就说“巍巍乎若泰山”,又说“洋洋乎若流水”。高山与流水,其实分别是伯牙胸中逸气的不同表现形式,凝止团聚,则冲霄而为山;顺势发散,则奔腾而为水。琴家如果没有这份逸气,想弹奏好这支曲目,那是不可能的。
  《论语》道:“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所以胸怀儒家治世救国理想的士人,每登临高处,便自心底激发出这份远志和胸襟。
  明末清初之际的一代大儒顾炎武,在明亡后联合傅山、屈大均等爱国志士僻处山、陕之间,以图恢复大业。历史的洪涛,而今又奔流至惊骇动荡的险滩,此刻,又是一番“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顾亭林和他的同志们送别,相对把盏,就在青山之巅。远眺大好河山,众人百感交集,泪眼潸然。
  有人开始借酒浇愁,有人开始埋头抚琴,有人开始痛吟诗篇。屈大均吟道:“雁门北接长山路,尔去登临胜概多……”顾亭林与之相和:
  一雁孤飞日,关河万里秋。云横秦塞白,水入代都流。烽火传西极,琴樽聚北州。登高欣有赋,今见屈千牛。(顾炎武《出雁门关》)
  正是“关河万里秋”!力挽狂澜的志士纵然势单力薄,回天乏术,但毕竟“德不孤”,毕竟有这些战友在,相互砥砺,与子同仇。事虽未成,其心其举已足垂青史,光照世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便是儒家入世之“登高”的价值所在,它像一面旗帜,奋扬于巍巍之山巅。而顾炎武诗中提到的那句“登高欣有赋”,也正是来自儒家经史。
  传曰: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汉书·艺文志》)
  《汉书》所引的“传”,是指《诗经》,《诗经·鄘风·定之方中》传:“升高能赋……可谓有德者,可以为大夫也。”正是因为儒家将“德”看得比什么都重,定国安邦,非有德者不能担当。所谓“登高能赋”,自然不仅仅是登上高处,吟花诵月,随便占两句诗、写两篇文章。文不欺人,你的真实想法、思想境界,白纸黑字上写得真真切切。同样,当我们读那生于“世患”之中的名士阮籍的悲吟时,可以感到“竹林七贤”的无奈和“魏晋风流”的彷徨:
  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齐景升丘山,涕泗纷交流。孔圣临长川,惜逝忽若浮。去者余不及,来者吾不留。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渔父知世患,乘流泛轻舟。(阮籍《咏怀》)
  面对人世的冷酷和人生的无常,阮籍选择了逃避。而逃避的法门,不外乎山和水,也就是儒家、道家所推崇的“高”和“远”——他想到了齐景公,听到国君那登高而哭;他想到了孔圣人,闻到夫子那临水之叹。他想随仙人,去登临那高山;他想学渔父,去荡舟于中流。“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可阮籍连“谏”都懒得谏,连“追”都不愿去追了——就这样吧!
  孔子的临川惜逝不必说,齐景公的登山流涕却是个有些可笑的典故。这则故事,《列子》《晏子春秋》等均有记录,而《韩诗外传》的记载较为简洁:
  齐景公游于牛山之上,而北望齐曰:“美哉国乎!郁郁泰山,使古而无死者,则寡人将去此而何之?”俯而泣沾襟。国子、高子曰:“然。臣赖君之赐,疏食恶肉,可得而食也。驽马柴车,可得而乘也。且犹不欲死,况君乎?”俯泣。晏子曰:“乐哉!今日婴之游也,见怯君一而谀臣二。使古而无死者,则太公至今猶存,吾君方将披蓑笠而立乎畎亩之中。惟农事之恤,何暇念死乎!”景公惭而举觞自罚,因罚二臣。
  可以说这是一个关于胆怯和懦弱的故事,自然也谈不上什么胸襟。凡人怯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国之君的怯弱。晏子所抨击的恰是这点。按理说,登高足使人产生超拔之志,比如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雄武之情洋溢于胸,这是一代帝王应有的风度。而这位齐景公登上了牛山之后,览望壮丽河山,竟然涕泪交流。而他哭泣的理由尤为可笑:好美的山川,好美的祖国!为什么自古人们都会死呢?可惜寡人有朝一日也会死,寡人死了就再也无法饱览这美丽的山河啦!于是晏子借机讽谏这位君王:要是自古人们都不会死,那先皇圣人们至今都还健在,哪还轮得到你当家作主呢?您这会儿正戴着草帽在地里干活呢吧!干活尚且干不完,还有闲工夫担心死不死吗!
  要说齐景公虽然怯弱,倒并不昏庸,当即意识到轻重真伪,不但责备另两位“谀臣”,自己也罚酒一杯。客观地来看,一方面晏子的规谏无疑正确,帝王如果不励精图治,乃至舍生忘死,于国于己都是极其危险的,宋徽宗、南唐后主等人就是例证;另一方面,帝王这个工作的确不是常人能干的活,正所谓“高处不胜寒”,假如是作为普通人的齐景公登高而泣,则不论基于何种理由,都似乎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登高而悲而泣的人,哪怕是名士,大有人在。
  这是一首真正旷绝古今的绝唱: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初唐诗人陈子昂为何登台而哭?可以从前面阮籍的诗中找到答案。倡导并复兴魏晋风骨的陈子昂,其价值取向必然受魏晋人影响,具体也表现在其文学创作之中。阮籍们对于人世的看法:苦短、飘忽、无常,这一切都可以从《登幽州台歌》的字里行间找到印记。所不同的,阮籍诗歌有意地“曲解”了齐景公的登高之悲,将其表现等同为自己对浮世的判断,而陈子昂的的确确是自发地哭,为自己而哭,一个人在天地间哭。他不是像齐景公那样畏惧未来的死亡,而是用登高之泣表达了与阮籍类似的情感:可悲啊!古今渺渺,天地茫茫,而人不过如沧海一粟!这里面有陈子昂的怀抱。
  (节选自《空色:中国传统文化十二品》,中华书局)
其他文献
〔明末清初〕释正岩  来往烟波,此生自号西湖长。轻风小桨,荡出芦花港。  得意高歌,夜静声偏朗。无人赏,自家拍掌,唱彻千山响。  品读  释正岩是著名高僧,这首词充满禅意,这种禅意以及因之而来的浓浓诗意,不是来自词汇的拼接,而是來自作者本人的修养,所以并不显得做作,而是一气呵成,自在自然。  “自家拍掌”,看起来只是一种自娱自乐,但事实上,自娱自乐并不是一种偶然的状态,它是一种能力。比如婴儿不会进
期刊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论语·学而》)  大意:对别人尊重恭敬,符合礼,才能远离耻辱。  题解:强调恭敬有礼的意义。  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  大意:就一般礼节仪式来说,与其过分奢侈,不如朴素节俭;就办丧事而言,与其在仪式上大操大办,不如内心真正悲哀。  题解:林放问“礼的根本是什么”,孔子做出了这样的回答。  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期刊
〔唐〕李商隐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②,王粲春来更远游③。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④。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⑤。  【注释】  ① 安定:郡名,即泾州(今甘肃泾川县北)。  ② 贾生:指西汉文学家贾谊。贾谊《治安策》:“时事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太息者六。”贾谊忧心国事,多次上书,但文帝并未重用他。后来他郁郁而亡,年仅33岁。  ③ 王
期刊
“六必居,呱呱叫,酱菜美味人人道;月盛斋,清真号,五香羊肉真地道;信远斋,酸梅汤,喝在嘴里心里笑。”这句顺口溜反映了中华饮食老字号在百姓心中的地位。老字号有着悠久的历史,崇高的名誉,其创建、发展、壮大的过程,积淀着深厚的传统文化。今选全聚德、东来顺、信远斋、稻香村、狗不理五个饮食界的老字号,谈谈它们背后的故事。  全聚德:挂炉烤鸭的龙头  提到北京烤鸭,很多人首先会想到“全聚德”。  全聚德烤鸭店
期刊
在中国古代社会,有一批贤臣良吏体恤民情,爱护百姓,以利民为本,终得名垂青史。明代著名的“弘治三君子”——王恕、马文升和刘大夏就属此例。  王恕注重民生。他任扬州知府时遇到饥荒。他救人心切,不等朝廷报准,就擅自将粮仓粟米发放以赈济饥民。后来,他升任江西布政使,又遇所辖各处发生水灾。他积极赈救,同时施行贷款,从而保全了灾区二百余万人的性命。  马文升关心民瘼。他做左副都御史期间曾救济巩昌、临洮饥民,并
期刊
我们试冷眼观察国内外有学问的人,有担任大事业魄力的人,和富有经验的人,富有修养的人,总有一个共同的德性,便是“静”。我们试细心体会,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学问、魄力、经验、修养等等的程度,往往和他们所有的“静”的程度成正比例。  静的精神之表现于外者,当然以态度言词最为显著。我们只要看见气盛而色浮,便见所得之浅;邃养之人,安详沉静,我们只要见他面色不浮,眼光不乱,便知道他胸中静定,非久养不能。  我们试
期刊
《资治通鉴·汉纪》  宪恃宫掖声势①,自王、主及阴、马诸家②,莫不畏惮。宪以贱直请夺沁水公主园田③,主逼畏不敢计。后帝出过园,指以问宪,宪阴喝不得对。后发觉,帝大怒,召宪切责曰:“深思前过夺主田园时,何用愈赵高指鹿为马!久念使人惊怖。昔永平中,常令阴党、阴博、邓叠三人更相纠察④,故诸豪戚莫敢犯法者。今贵主尚见枉夺,何况小民哉!国家弃宪,如孤雏、腐鼠耳!”宪大惧,皇后为毁服深谢⑤,良久乃得解,使以田
期刊
夕阳坠入地平线,西天燃烧着鲜红的霞光,一片宁静轻轻落在梵学书院娑罗树的枝梢上,晚风的吹拂也便迟缓起来。一种博大的美悄然充溢我的心头。对我来说,此时此刻,已失落其界限。今日的黄昏延伸着,延伸着,融入无数时代前的邈远的一个黄昏。在印度的历史上,那时确实存在隐士的修道院,每日喷薄而出的旭日,唤醒一座座净修林中的乌啼和《娑摩吠陀》的颂歌。白日流逝,晚霞鲜艳的恬静的黄昏,召唤终年为祭火提供酥油的牛群,从芳草
期刊
“宝塔诗”是利用方块汉字的特点创造的一种诗歌形式,是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一朵奇葩。它一般从一字起句,逐句增加字数。除第一行外,每行两句,由一组对仗构成,结构整齐,声韵和谐,读来琅琅上口。第一字(也是第一句),通常就是题目,规定全诗描写的对象和范围。若将全诗横写,底宽上尖,呈等腰三角形,恰如一座宝塔,故称“宝塔诗”。  据说“宝塔诗”始见于隋朝。隋朝有个和尚,名叫释慧英,他写过一首《一三五七九言诗》:
期刊
谚云,不知为吏,视已成事。纵览古籍,从历史这面大镜子里,不仅可以照见历代王朝“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发展轨迹;同时亦可以看到几千年来,官对政治社会所发挥的建设性与破坏力、正能量与副作用之经验教训。《晏子春秋·内篇问上》云:“国有具官,然后其政可善。”谨从古籍中撷取十个句子,试述善政需具什么官。  一、欲影正者端其表  时至今日,许多基层单位的各类选举,仍习惯于用粉笔在黑板上画“正”字来计票。
期刊